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方法用于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奈诺沙星药物浓度。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RP1 8柱(50mm×2.1 mmm,5μm),以加替沙星为内标,血浆和尿液样品测定采用0.1%甲酸乙腈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比例分别为82:1 8和85:1 5,流速均为0.2 mL/min。采用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以液液萃取法清除尿液样品中杂质。ESI源正离子选择性反应临测(SRM),奈诺沙星检测通道:m/z 372.4→m/z354.1,内标检测通道:m/z376.1→m/z 332.2。结果本方法测定血浆和尿液中的奈诺沙星的线性范围均为5~100ng/mL,最低检测浓度均为5ng/mL血浆和尿液的奈诺沙星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8.49±4.69)%和(84.92±6.81)%,且血浆和尿液的RSD)分别小于或等于4.31%和9.76%。奈诺沙星血浆样品的方法日内、日间准确度分别为(99.27~103.75)%和(100.40~106.36)%;而尿液样品的方法日内、日间准确度依次为(103.52~11 5.94)%和(9 9.50~1 10.96)%,且基质效应、精密度、稳定性等均通过方法学验证。并已用于该药的人体药动学研究中药物浓度的测定。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迅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符合奈诺沙星人体药物动力学研究中血尿样测定的方法学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马尼地平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 200μL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使用Phenomenex Synergi 4μHydro-RP 80A色谱柱(150mm×2.0mm I.D.),以甲醇-5mmol/L乙酸铵溶液(含0.3%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API 3200型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方式检测、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马尼地平和尼群地平的离子反应分别为质荷比(m/z)611.1→167.3和m/z 361.1→315.2。方法学验证内容包括选择性、基质效应、线性范围、定量下限、准确度与精密度、提取回收率、血浆/溶液样品稳定性。结果马尼地平和内标尼群地平的保留时间分别约为2.47min和3.03min。马尼地平的线性范围为0.1~16.0ng/mL,低中高浓度质控样品的批内、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相对误差均在±15%以内,平均基质效应因子为(85.0±2.8)%,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9.2±4.8)%,血浆/溶液样品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方法灵敏耐用,可用于人血浆中马尼地平浓度的测定及马尼地平口服制剂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方法采用乙腈沉淀蛋白法处理人血浆样本,选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150mm×2.0mm I.D,5μm),以甲醇:5mmol/L乙酸铵(55∶45,v/v)为流动相,流速为0.4mL/min,采用API3200型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监测,电喷雾离子化源,负离子方式,选择监测离子反应分别为m/z 142.9→m/z 142.9(丙戊酸)和m/z 179.0→m/z 179.0(1-庚烷磺酸)。结果丙戊酸和内标1-庚烷磺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3.03、2.38min;血浆中丙戊酸的线性范围为0.800~80.0μg/mL(r0.99),定量下限为0.800μg/mL;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准确度(RE)均在±15%的范围以内;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4.1±2.4)%;平均基质效应因子为(104.3±2.0)%。稳定性试验中,在各种贮存条件下的血浆中,丙戊酸均较稳定。结论该方法适用于人血浆中丙戊酸浓度的测定及丙戊酸半钠缓释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CMS)及其活性成分多黏菌素E并进行应用。方法 通过多黏菌素E主成分E1及E2浓度之和间接得到多黏菌素E的浓度。在大鼠血浆样品中加入硫酸对CMS进行水解,通过测定水解后与水解前血浆样品中多黏菌素E的浓度差间接测定CMS浓度。采用固相萃取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色谱柱选择Phonomenex Kinetex XB-C18柱,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源)及多反应监测(multi-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其中待测物质多黏菌素E1、多黏菌素E2、内标多黏菌素B1的离子通道分别为m/z390.7→101.3、m/z 386.0→101.2、m/z 402.3→101.2。结果 多黏菌素E1及E2的测定不受大鼠血浆中内源物质的影响,且分别在0.187~6.24 mg/L、0.037 0~1.23 mg/L内线性良好,批内与批间精密度良好,变异系数均<15%。多黏菌素E1、E2准确度范围分别为100.1%~113.3%和94.9%~107.3%。多黏菌素E1、E2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2...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国产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在正常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并与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进行生物等效性的对比。方法:选择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20人。实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期间停服任何药物,并禁烟和酒。采用随机交叉设计,口服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和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剂40mg,(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由北京万全药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徐州恩华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发,20mg/片;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商品名希普妙,丹麦灵北药厂,20mg/片)。服药后0.5~132h内间隔取血。血样加入内标盐酸普萘洛尔经预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计算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并以进口片剂为参比制剂,估算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生物利用度,判断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志愿者1人缺席,1人在第一轮试验服药后1h发生呕吐,且132h的血药浓度为7.1μg/L,0.5h血药浓度为0,吸收和代谢均有影响,故舍去;其余18人进入结果分析。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和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房室模型,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32分别为(1894.6±460.2)μg/(h·L)和(1876.9±398.3)μg/(h·L),差异无显著性(P>0.05);达峰浓度分别为(46.1±9.8)μg/L和(47.7±11.7)μg/L,差异无显著性(P>0.05);半衰期分别为(37.6±10.0)h和(38.8±9.8)h,差异无显著性(P>0.05);达峰时间分别(3.2±1.9)h和(3.2±1.5)h,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进口制剂为对照,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32计算的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生物利用度为(100.3±11.7)%。结论: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与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清游离雌三醇(uE3)的前处理方法。方法以活性炭吸附血清为研究基质,通过加入已知量的雌三醇(E3)标准品及E3-2-3-4-13 C3内标,在LC-20AD XR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和API 5500串联四级杆质谱仪上对E3检测的色谱条件、质谱条件及萃取条件等进行优化。结果色谱条件:选用菲罗门Knietex色谱柱(100.0mm×2.1mm,2.6μm);有机相为甲醇,水相为0.1mmol/L氟化铵水溶液,8min梯度洗脱。质谱条件:选用电喷雾(ESI)负离子模式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分析,选择质荷比(m/z)287→m/z 145作为E3的定量离子对,m/z 287→m/z 171作为定性监测离子对;选择m/z 290→m/z 148作为内标的定量离子对,m/z 290→m/z 174作为定性监测的离子对。萃取条件:萃取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50/50,v/v),样品与萃取剂的比例为1∶2,萃取率可达85.71%。结论 E3检测的色谱条件、质谱条件、萃取条件已得到全面优化,为后续建立LC-MS/MS测定人血中uE3的参考方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测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CML) 患者血浆帕纳替尼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HPLC-MS/MS),并应用于帕纳替尼血药浓度日常监测,为帕纳替尼合理使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含内标(帕纳替尼-d8)的甲醇对患者血浆进行沉淀蛋白处理。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柱温60℃,流动相为甲醇相(0.1% 甲酸)和水相(0.1% 甲酸和2 mmol/L 乙酸铵),梯度洗脱。质谱检测方式为电喷雾离子阱正离子模式,MRM 扫描,同时监测帕纳替尼m/z 533.1>260.1 和帕纳替尼-d8 m/z 541.2>260.1。采用内标法定量,以帕纳替尼和帕纳替尼-d8 峰面积比为定量依据,计算血浆帕纳替尼浓度,并分别对其线性、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及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 帕纳替尼浓度在(1 ~ 250) ng/ml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Y = 0.019 3X + 0.028 4 (r= 0.999 1)。专属性较好,血浆中的内源性物质不干扰帕纳替尼及其内标的测定;日内及日间RSD 均小于5%;相对回收率为100.91%~105.18%;室温放置稳定性及冻融稳定性RSD 均小于5%。结论 该文建立的HPLC-MS/MS 法,前处理简单,特异度及灵敏度高,能准确、快速地检测血浆帕纳替尼浓度,适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帕纳替尼血药浓度的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认知行为治疗(CBT)、西酞普兰和CBT+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CBT组、西酞普兰组和CBT+西酞普兰组。采用HAM D量表在治疗后第4周及第8周进行有效率评价。结果:CBT组、西酞普兰组和CBT+西酞普兰组4周有效率分别为43.3%、70%和80%,8周有效率分别为66.7%、76.7%和86.7%。结论:CBT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效果更好且需要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LC-MS)测定人血浆中氢氯噻嗪浓度的方法。方法以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后进样测定。分析柱为XTerraMS C18柱(5μm,2.1 mm×150 mm);保护柱为Diamonsil C18(2)Gart-ridges(3μm,2.1 mm×10 mm),柱温30℃;流动相为水:乙腈-60:40,流速为0.2 ml/min。用于定量的检测离子为氢氯噻嗪296,内标150。结果血浆氢氯噻嗪浓度在0.5~1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95.6%~109.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结论所建立的LC-MS方法灵敏、准确、快速,可用于人血浆中氢氯噻嗪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国产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在正常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并与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进行生物等效性的对比。 方法:选择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20人。实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期间停服任何药物.并禁烟和酒。采用随机交叉设计,口服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和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剂40mg,(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由北京万全药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徐州恩华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发,20mg/片;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商品名希普妙,丹麦灵北药厂,20mg/片)。服药后0.5~132h内间隔取血。血样加入内标盐酸普萘洛尔经预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计算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并以进口片剂为参比制剂,估算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生物利用度,判断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志愿者1人缺席,1人在第一轮试验服药后1h发生呕吐,且132h的血药浓度为7.1μg/L,0.5h血药浓度为0,吸收和代谢均有影响,故舍去;其余18人进入结果分析。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和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房室模型,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32分别为(1894.6&;#177;460.2)μg/(h&;#183;L)和(1876.9&;#177;398.3)μg/(h&;#183;L),差异无显著性(P〉0.05);达峰浓度分别为(46.1&;#177;9.8)μg/L和(47.7&;#177;11.7)μg/L,差异无显著性(P〉0.05);半衰期分别为(37.6&;#177;10.0)h和(38.8&;#177;9.8)h,差异无显著性(P〉0.05);达峰时间分别(3.2&;#177;1.9)h和(3.2&;#177;1.5)h,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进口制剂为对照,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1-132计算的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生物利用度为(100.3&;#177;11.7)%。 结论: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与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及验证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方法用于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恶唑烷酮类新药MRX-I药物浓度。方法 UPLC-MS/MS液相条件为色谱柱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8;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v/v)。质谱采用ESI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内标为利奈唑胺,以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法清除血浆及尿液样本中杂质。方法学验证包括基质效应、绝对回收率、精密度和准确度及MRX-I在人血浆及尿液样本中放置稳定性。结果 UPLC-MS/MS法检测MRX-I在人血浆和尿液中的线性范围均为(0.005 00~1.00)mg/L,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05 00 mg/L。MRX-I与内标在血浆和尿液中的保留时间小于1.5 min。本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MRX-I在人血浆和尿液基质效应因子分别为90.4%±8.2%和82.7%±7.9%;血浆和尿液中MRX-I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12.8%±13.4%和105.6%±13.4%。MRX-I血浆样本的测定方法日内、日间准确度分别为98.9%~105.0%和96.5%~102.6%;尿液样本的测定方法日内、日间准确度分别为92.7%~98.6%和95.1%~105.7%。MRX-I在人血浆和尿液样本室温放置24 h、预处理后自动进样器放置48 h、-40℃冰箱冻融3次、-40℃冰箱分别放置8个月和6个月仍然保持稳定。结论本研究建立的UPLC-MS/MS检测人血浆及尿液中MRX-I浓度方法的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其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西酞普兰与氟西丁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3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西酞普兰或氟西丁治疗后评定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6周治疗,西酞普兰组与氟西丁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24%和82.35%,治愈率分别为64.71%和56.18%,两组间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西酞普兰组与氟西丁组的HAMD量表总分分别由治疗前的(31.42±8.54)分和(32.47±6.69)分下降至治疗后的(9.65±7.24)分和(9.79±5.62)分,两组治疗后各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问差异无显著性.西酞普兰组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恶心、头痛、口干和失眠;氟西丁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呕吐/恶心、体重增加、头痛.[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具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丙泊酚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方法,以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LC—MS/MS法测定丙泊酚的浓度,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及0.1%氨水溶液;流速0.4mL/min;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ESI),质谱采用MRM模式,以负离子检测,检测离子为丙泊酚m/z177.2→m/z161.4、麝香草酚m/Z147.2→m/z106.7。20名健康志愿者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后,按预定时间点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浆药物浓度的检测。【结果】丙泊酚血药浓度在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12.06μg/mI。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定量下限为0.012μg/mL;低、中、高3个浓度的日内及日间相对精密度(RSD)〈15%;平均提取回收率86.7%,RSDl.87%。【结论】本方法特异性强、灵敏、高效、精密度及准确度好,适用于人体血浆中丙泊酚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血浆百草枯浓度的方法。方法选用Phenomenex Kinetex 2.6μm HILIC色谱柱(100.0 mm×2.1 mm),以1%甲酸水溶液(含250 mmol/L甲酸铵)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35 mL/min,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40℃;使用电喷雾电离(ESI)源,采用正离子条件下多离子反应监测扫描模式。百草枯和内标乙基百草枯的离子对分别为质/荷比(m/z)92.7→171.0和m/z 107.0→185.1。对建立的HPLC-MS/MS进行方法学评价(线性范围、定量下限、准确度、精密度、选择性和基质效应、稳定性),并检测75例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的血浆百草枯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百草枯浓度对临床结局的判断价值。结果 HPLC-MS/MS检测百草枯浓度在54.28~13 190.0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Y=0.000 1X+0.011 6,r2=0.998 3)。定量下限处的批内平均准确度为96.31%~120.04%,批间准确度为104.43%;高、中、低浓度批内和批间检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均在±15%范围内;高、中、低浓度及定量下限处的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5%。随机选择6份空白基质考察方法的选择性和基质效应,结果表明百草枯出峰位置无干扰,方法选择性好;高、低浓度处经内标归一化的基质因子的变异系数均15%,基质效应符合要求。样本室温放置可稳定1 d,2~8℃放置可稳定1周,-80℃冻存可稳定1个月,反复冻融处理3次对结果无影响。7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血浆百草枯浓度为2 820(0~22 200)ng/mL,死亡组血浆百草枯浓度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百草枯浓度判断临床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最佳临界值为2 431 ng/mL。结论建立的HPLC-MS/MS方法可用于临床血浆百草枯浓度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西酞普兰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PSD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抑郁程度、神经损伤程度、神经递质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D、NIHSS评分分别为(13.28±1.93)分和(8.56±1.05)分,低于对照组的(16.43±1.98)分和(10.38±1.24)分,NE、5-HT、DA水平分别为(72.14±4.58)ng/L、(331.52±14.17)μg/L和(219.53±11.46)μg/L,高于对照组的(52.79±3.60)ng/L、(274.13±12.68)μg/L和(168.49±10.1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西酞普兰能够有效改善PSD患者机体神经递质水平,减轻神经损伤,起到良好的抗抑郁之效,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双氢可待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后,选用安捷伦色谱柱XDB.C18,2.1×50mm,5μm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0.1%甲酸10mM甲酸铵水溶液,流动相B为0.1%甲酸甲醇。流动性梯度为0min(B5%)→1min(B5%)→1.3(B65%)→2.4min(B65%)→2.5min(B5%)→3.5min(B5%)。流速0.6mL/min,柱温30℃,自动进样器温度4cC,进样量10止。选用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和串联APl4000Qtrap型三重四极杆质谱仪,ESI源正离子MRM扫描,Is电压5500V,CAD气Medium,CUR气40psi,Gasl:35psi,Gas2:40psi,源温度550℃,EP电压10V,CXP电压9V。双氢可待因:m/z302.1—199.1,DP电压:105V,CE电压:47V。右美沙芬(内标):m/z271.3→170.1,DP电压100V,CE电压54V。结果该方法测定血浆中二氢可待因的线性范围为2~1000ng/mL(r〉0.99),定量下限为2ng/mL,准确度均在85%~115%,批内和批间精密度也均〈15%。稳定性试验中,血浆样品及血浆经处理后样品中的双氢可待因在方法学要求的各种贮存条件下均比较稳定。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适用于检测人血浆中双氢可待因浓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泊沙康唑水平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并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HPLC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柱温50℃,流速0.8mL/min,流动相为含0.1%甲酸,以及2mmol/L乙酸铵的水溶液和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梯度洗脱。质谱检测方式为ESI正离子模式,MRM扫描,监测泊沙康唑m/z 701.5~683.4作为定量离子,内标泊沙康唑-d4m/z 705.4~687.5作为定量离子。结果泊沙康唑水平在0.1~10.0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3 0),日内及日间精密度5%,平均回收率为90%~10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泊沙康唑的血药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人血清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方法人血清样品用乙腈蛋白沉淀后,通过色谱柱Acquity UPLC~?BEH C18(1.7 μm IVD 2.1 mm×50.0 mm),以流动相(A:含0.1%甲酸的水溶液,B: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梯度洗脱,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方式,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用于监测的离子反应为m/z 725.6→144.1(万古霉素)和m/z 1 145.0→100.2(万古霉素杂质C)。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稳定性、精密度与回收率、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携带污染。结果万古霉素在1.5~60.0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2),标准曲线方程为Y=2.12×10~(-1)X+2.29×10~(-3),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高、中、低3个浓度质控的回收率分别为100.30%、100.28%、95.00%,稳定性均良好。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操作便捷,可用于人血清中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张岳春  凌卫明  仇雅雯 《检验医学》2012,27(11):925-92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氟西汀和喹硫平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血浆氟西汀和喹硫平浓度。色谱柱为Inertsil ODS-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醋酸铵-甲醇(体积比22∶78),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40℃,萃取剂为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体积比77∶23),内标物为卡马西平。结果卡马西平和喹硫平、氟西汀色谱峰完全分离,峰形良好,保留时间分别为4.91、6.53和7.48 min,血浆中杂质对测定不产生干扰。氟西汀在10~480μg/L、喹硫平在20~1 6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值分别为0.990 5、0.992 9);当信噪比(S/N)=3时,检测限分别为5、8μg/L。氟西汀和喹硫平低、中、高3种浓度绝对回收率均>75%,相对回收率>95%,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0%。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成本低廉,可用于临床氟西汀与喹硫平的血药浓度监测和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生物检材中复方芬太尼的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GC/MS法)。方法:检材经10%氢氧化钠调pH=10,乙醚萃取,气/质联用法定性,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检测生物检材中复方芬太尼。结果:GC/MS法分析芬太尼的选择离子m/z为245,146;异丙嗪的选择离子m/z为284,72。GC检测的回归方程、线性检测范围、相关系数、回收率、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心血中芬太尼为Y=23.376X+0.516 8(μg/mL),(0.1~220)μg/mL,0.985,(98.5±3.5)%,0.1μg/mL,异丙嗪为Y=16.537X+0.158 4(μg/mL),(0.12~200)μg/mL,0.974,(97.50±2.0)%,0.12μg/mL;肝组织中芬太尼为Y=82.236X+0.413 4(μg/mL),(0.1~220)μg/g,0.975,(95.6±0.75)%,0.1μg/g,异丙嗪为Y=40.437X+0.134 2(μg/mL),(0.12~200)μg/g,0.964,(94.8±0.15)%,0.12μg/g。染毒家兔心血及心、肝、脾、肺、肾和脑中芬太尼的含量依次为:(24.39±6.43)μg/mL及(84.96±1.03),(73.82±1.73),(55.74±2.07),(42.64±1.38),(35.94±2.87),(10.15±7.05)μg/g,异丙嗪的含量依次为:(146.69±2.43)μg/mL及(204.96±13.03),(213.32±1.73),(115.74±3.07),(95.64±5.38),(195.34±2.87),(170.15±1.05)μg/g。结论:生物检材中GC/MS法选择性好,定性准确,GC检测简便,快速,灵敏,定量结果准确,可用于芬太尼麻醉意外中毒的临床快速检验诊断和芬太尼滥用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