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报告了参附注射液的安全性主动监测。监测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登记注册式医院集中监测模式,并设置了严格的三级质控和防漏报机制。监测于2012年2月—2015年6月在28家二级和三级医院登记患者30 106例,发现ADE 114例,经三级判定明确ADR 23例,ADR发生率为0.076%,为罕见水平,95%CI(0.045%,0.108%)。ADR的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注射部位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头晕、胸闷、心悸、寒战、发热和呼吸困难,未监测到严重ADR。过敏史、给药途径、剂量、溶媒、给药浓度、合并用药可能会影响参附注射液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10 409例丹红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性质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多中心、大样本的医院集中监测法.结果:丹红注射液ADR为速发型,且缓解恢复快,发生率为0.682%,新发现的ADR有便秘、多汗、耳鸣、烦躁、关节病、红斑、静脉痛、静脉炎、局部麻木、疼痛、无力、消化道溃疡出血、血管痉挛、紫绀.结论: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属A型偶见不良反应,医院集中监测法是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3.
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安全监管司下发了有关生产企业药品重点监测工作的指南,鼓励企业开展重点监测工作。随后,有关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的研究日渐增多,掀起了中成药安全性评价研究的一股热潮。然而,纵观目前该领域现状来看,医院集中监测的开展缺乏规范,如设计不合理、漏报、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不良反应判读不规范等,因此,制定相关技术规范非常必要。该规范参照国际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模式和先进设计理念与方法,并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指导的框架下,结合中成药自身特点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而成。目的在于通过实施这类设计的监测获得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类型、程度及临床表现,发现新的不良反应风险信号,确定危险因素,为制定风险管控计划提供依据。该技术规范已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审核,并被发布,编号T/CACM011-2016。  相似文献   

4.
赵瑛  史琛  黄璞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4):743-747
医院集中监测是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价中主动监测的方法之一。喜炎平注射液至今已上市30余年,用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等,但其上市后的安全性、有效性监测研究报道较少。笔者对喜炎平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规范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完善使用说明书和使用方案提供依据。该研究采用医院集中监测的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院并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药品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共观察病例848份,其中用药目的不符的占39.9%;成人和儿童用法用量不合理的占比分别为1.72%,6.62%;溶媒选择不当的占3.18%;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或雾化给药均为合理;同瓶混用药物的占2.24%;有1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2%。研究表明该院喜炎平注射液临床应用欠规范,应加强其使用的规范化管理,对主要科室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指导;研究同时发现说明书中成人用法用量项信息不全,建议生产厂家进行相关临床研究,完善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项下信息,以提高喜炎平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通过制定中成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报告规范的建议,提高中成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的报告质量。按照国际卫生研究中报告规范的制定指南五大步骤(立项发起、会前准备、面对面共识会议、会后行动、发布后工作)开展研制,形成了中成药临床安全性监测报告规范建议以及相关条目清单。通过该研究所形成的报告规范建议,能够为如何撰写中成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报告提供参考和借鉴,但有待进一步广泛征集国内外相关专家反馈意见,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进一步评价脑心通胶囊(NXT)上市后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早发现该药的潜在风险因素,获得NXT不良事件(ADE)和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性质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开展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的观察性队列研究,并配合至少一次的跟踪随访,监测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内中国14家医院7 345例口服NXT的全部住院和门诊患者。收集监测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疾病类型情况、NXT用药情况、ADR发生情况、特点及转归情况,并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ADR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人群男女患者比例相差不大,有5 081例(79.40%)患者年龄≥60岁,共3 153例(49.27%)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超过正常标准;有344例(5.38%)患者有个人药物食物过敏史,仅有9例(0.14%)患者有家族过敏史,有52例(0.81%)患者有个人过敏性疾病史。NXT的ADR为22例,发生率为0.34%,ADR临床表现31例次,累及10个器官/系统的损害,其中以胃肠系统损害为多见,17例次占54.84%。所有ADR均为轻度或中...  相似文献   

7.
8.
安全性监测网络的建立是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监测的关键问题之一,包括临床监测网络、多媒体网络平台、专家网络、人才网络等实体与虚拟、纵向与横向相交错的网络体系,本文从临床安全性监测网络的建立、Internet安全性监测平台的建立、专家知识网络的建立及ADR监测人才网络的建立等几方面论述如何建立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监测网络,为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医院集中监测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数月或数年)、一定的范围内对某一医院或某一地区内所发生的不良事件/反应及药物利用作详细记录,以探讨不良事件/反应的发生规律。目前我国仍处于不良反应监测的初期阶段,集中监测的技术仍不成熟。结合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部主持参与的多项中药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医院集中监测研究,总结医院集中监测方案的实施要点,以供参鉴。  相似文献   

10.
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集中监测研究实施过程管理对研究质量至关重要,而医院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目前相关研究的开展,对选择监测医院的原则、监测点的数量、数据采集的主体、数据采集形式等方面尚无规范,导致研究质量参差不齐,研究结果差异巨大,研究结论受到质疑。本文在前期研究经验基础上,着重探讨医院环节对研究数据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该文采取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注册登记式医院集中监测嵌套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设计方法,从参芪扶正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应用真实世界着眼,监测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患者30 026例,共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51例,包括1例严重不良反应,计算ADR发生率为0.17%;采集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及其匹配患者的血液样本,对过敏反应相关生物指标进行统一检测与分析,以探讨过敏反应发生机制,从而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中药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为了推动中药药品生产企业开展药品重点监测工作,积极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相关工作指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技术规范在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后,现公开征求意见,旨在为中药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监测研究真实报告不良反应/事件并进行客观评价提供技术支撑。该技术规范围绕中药上市后监测的关键环节进行阐述,目的是对大样本、观察性医院集中监测方案设计与实施;采用巢式病例对照设计对"过敏反应的发生特征及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3.
黎元元  雷蕾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4):4757-4761
分析灯盏细辛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特征和发生率。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医院集中监测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住院及门诊31 724例患者进行监测,对出现ADR的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详细记录。结果31 724例患者中发生ADR 15例,占0.06%,主要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头痛、面红、腹痛等,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6个系统,15 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7例;1例有大黄黄芩过敏史;患者出现ADR距用药时间最短为5 min,大多数为用药0.5 h内;ADR患者均停药处理,其中2例使用异丙嗪,转归为痊愈及好转;有2例用药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结果表明,灯盏细辛注射液ADR发生率属罕见,以中老年人为主,多在用药0.5 h 内发生,临床应注意监测中老年人群用药及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曲阳  马玄静  李清华  李和林  赵晓晨  孙兴华  张淼  陈宏 《中草药》2023,54(10):3253-3260
目的 通过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研究,探索舒血宁注射液在真实世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并发现未知或罕见的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药品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方法,观察2016年8月—2020年10月注册登记的39家医疗机构所有使用舒血宁注射液9735例患者,用药期间不良事件/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舒血宁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9735例患者在使用舒血宁注射液过程中共有256例发生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3%,其中23例患者发生的36例次不良反应经三级专家判定与舒血宁注射液有关,舒血宁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0.236%,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属于偶见范围。所有不良反应均为一般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及非预期不良反应发生。36例次不良反应按照系统分类依次为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8例次、胃肠系统损伤7例次、各类神经系统损害6例次、心血管系统疾病6例次、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5例次,咳嗽、咳痰、肢体疼痛、静脉炎各1例次。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药3~5 d和6 d及以上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分别较用药3 d以下降低86%、99...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杏雪~舒血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特征及发生率等安全性信息,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医院集中监测的设计方法,在全国27家医疗机构中,以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用药周期的全程监测。监测主要内容为患者的一般信息、诊断信息、用药信息、不良事件信息。结果共纳入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患者30 209例,发生不良反应3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0.113%,属于偶见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特征为头痛、头晕、皮肤瘙痒、心悸、恶心等。基于以上结果,说明杏雪舒血宁注射液的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类型、严重程度、表现形式、易感人群及影响因素,对痰热清注射液临床合理用药、联合用药进行评价,完善药品说明书。方法采用注册登记式医院集中监测方法,监测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的住院患者,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特征及用药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结果66例临床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的患者中出现ADR有4例,约占0.9%。4例ADR属一般不良反应,主要以心悸、血压高、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斑丘疹为主。多发生于老年人,均合并应用抗炎药。建议严格按照痰热清说明书用药,尽量不联合抗炎药,进一步完善说明书。结论痰热清注射液ADR发生率较低,属A型偶见不良反应,其原因可能与临床用药不规范及合并用药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获得悦安欣苦碟子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发生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医院集中监测方法,对使用悦安欣苦碟子注射液的住院患者进行监测。结果:在全国20家监测医院完成监测病例30013例。首例入组时间为2012年10月,末例结束监测为2015年8月,共发生ADR/ADE 50例,经过三级判定方法,判定ADR 43例,发生率为1.43‰,属于偶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1%)。其中新的ADR1例,表现为结膜出血;一般ADR共42例,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头痛为主,累及全身8个不同系统损伤;无严重ADR。ADR多发生在用药当天30 min内,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段为65以上,有过敏史,高浓度,有合并用药时应重点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是获得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有效途径,悦安欣苦碟子注射液的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该文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将来自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自发呈报系统(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 SRS)4 220例与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医院集中监测32 358例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监测大数据分析综合,计算参麦ADR发生率为0.093%,ADR主要见胸闷、畏寒、皮肤瘙痒、心悸、发热、恶心、头晕、呕吐、面红、麻木、过敏样反应、紫绀、皮疹、腰痛等表现,"憋气"、"过敏样反应"和"潮红"为参麦注射液安全性预警信号,原患疾病为慢性肺心病、甲状腺疾病,以及合并脑血管疾病,注射前连续使用前列地尔、环磷腺苷,合并用喹诺酮类、青霉素类药物等是参麦注射液ADR可疑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疏血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特征、发生率等安全性信息,该研究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医院集中监测的设计方法,在全国54家医疗机构中,以使用疏血通的住院患者为监测对象,进行用药周期的全程监测。监测内容为患者的一般信息、诊断信息、用药信息、不良反应/事件信息等。共纳入32 546例病例,发生不良反应6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97%,发生特征主要是皮肤瘙痒、皮疹、感冒状、呼吸困难、心悸、头痛、胸闷等过敏反应;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用药特征基本符合说明书。以上结果说明,疏血通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参麦注射液进行上市后再评价,了解其临床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总结合理使用经验。方法采用调查表的方式收集2011年7月—2013年4月我院参麦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3份病例使用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结论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概率较小,如临床能加强病例筛选和使用监护,使用仍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