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小板交叉配型对肿瘤化疗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观察组给予血小板交叉配型后输注,对照组给予直接血小板输注,两组患者均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结果 87例患者中,抗体阳性率为58.62%;随着血小板输注次数增加,抗体阳性率有增加的趋势(P0.05);对照组抗体阳性患者输注有效率为28.57%,明显低于对照组抗体阴性患者以及观察组抗体阴性和阳性患者(P0.05);对照组抗体阳性患者输注1h、24h CCI分别为(4.20±1.62)×109和(2.43±1.20)×109,明显低于对照组抗体阴性患者以及观察组抗体阴性和阳性患者(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以及配型,能明显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减少无效输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病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交叉配型试验结果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血液病反复输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血小板抗体检验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配型到阴性或弱阳性供者标本纳入相合亚组,多次配型均为阳性供者标本纳入不合亚组。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首次输注后,相合亚组与不合亚组本次输注后,1 h、24 h血小板校正增高计数(CCI)及血小板回收率(PPR)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1 h、24 h血小板CCI及PPR与血小板抗体检验、交叉配型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阳性组1 h CCI、24 h CCI、1 h PPR、24 h PPR水平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相合亚组1 h CCI、24 h CCI、1 h PPR、24 h PPR水平均明显高于不合亚组(P<0.05)。血小板抗体测试结果与1 h CCI、24 h CCI、1 h PPR、24 h PPR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交叉配型试验结果与1 h CCI、24 h CCI、1 h PPR、24 h PPR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结果与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关系较为密切,临床需积极开展上述试验以避免不必要的血小板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次输血的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产生概率及配合型输注血小板疗效,以探索临床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解决对策。方法采用固相凝集法对多次输用血小板的血液病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检,对其中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采用PAKPLUS试剂盒进行血小板抗体鉴定,并在血小板输注前行交叉配型试验,筛选配型试验阴性的供者进行输注。结果观察组102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者18例,阳性率17.6%。对其中的9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在血小板输注前进行交叉配型试验,有8例能筛选到配型试验阴性的相容性供者进行输注,观察血小板校正增高指数(CCI)值达到了预期效果。另1例患者未能筛选到相容性供者,因病情急,只能选取配型试验反应较弱的供者并加大输注剂量,观察CCI值仍然低于预期值。结论血小板配合性输注能较好地解决抗体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多次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发生率和抗体强度以及血小板交叉配型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4例有3次以上输血史的临床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分组研究,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记录血小板抗体强度,对血小板抗体阳性标本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计算血小板配型相合率。结果输血小板次数!3次组、3~5次组和"5次组的血小板抗体阳性产生率分别为19.23%、35.48%、6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40.23%,与100例无输血史患者(6%)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小板抗体强度(1+、2+、3+、4+)的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率分别为78.57%、47.37%、26.32%、1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阳性的血小板随机1次配型相合率为38.57%,5次配型相合率为75.71%,与抗体阴性(1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配型相合组与不合组输注血小板后,24 h CCI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输血的临床患者其同种免疫性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输血次数呈正相关,输血次数越多抗体强度越高,相应的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率越低。对多次输血的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可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对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9例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的肿瘤患者,分为随机输注组与交叉配合输注组,计算输注后1h和24h血小板增加校正指数(CCI),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机输注组与交叉配合输注组的1、24hCCI分别为(6.34±1.82)、(3.05±1.42)×109/L与(15.58±3.12)、(8.13±2.55)×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分别为23.81%、83.33%与14.29%、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的肿瘤患者进行输注前交叉配型可显著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选取我院2013年7~2014年6月血小板输注无效进行配型的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例输注无效而未配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输注结果。结果观察组输注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均超过4.5×109/L,对照组患者的CCI均低于4.5×109/L,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微柱凝集卡式法具有操作简便,判读简易,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等优点,可减少由免疫原因导致的输注无效的现象发生,保证用血、输血安全性,加快患者疾病康复,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血小板交叉配型和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2种方法应用于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小板交叉配型和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技术,以输注24 h后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为指标,对比评估43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结果 43例血小板输注无效中,7例血小板抗原基因配型相合输注中,输注有效率100%,24 h PPR(34.24±6.59)%,24 h CCI为9.10±2.11;25例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输注中,输注有效率92%(23/25),24 h PPR(32.43±7.50)%,24h CCI 9.18±2.82;11例随机血小板输注中,输注有效率27.3%(3/11),24 h PPR(16.45±9.37)%,24 h CCI 3.45±1.72。结论排除非免疫性因素及部分免疫因素,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是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的首选措施,血小板交叉配合次之,二者均可明显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提升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统计邢台地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应用固相凝集法进行血小板配型成功输注后患者疗效资料,为临床合理应用配型相合血小板提供依据。方法比较100例应用固相凝集法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及交叉配型的患者(试验组)和100例仅进行ABO同型输注血小板患者(对照组)的输注有效性,并对配合组的患者进行疗效随访。结果配合组患者经过血小板配型成功输注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通过计算输注前后血小板计数及CCI,统计出配合组和盲输组的输注有效率分别为67%(67/100)和19%(1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临床上的白血病、肿瘤及免疫系统疾病等需长期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应用固相凝集法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成功后再输注,可达到临床治疗的预期效果,避免输注无效。固相凝集法重复性好,费用适中,所需时间短,具有较强的临床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及其血小板配型,对比随机输注组患者和相合输注组患者的血小板治疗效果,进一步评估此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固相凝聚法对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需要输注血小板的460例肿瘤患者血清标本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共检出血小板抗体阳性者58例,阳性率为12.6%(58/460)。其中,将58例血小板抗体阳性的肿瘤患者按照血小板输注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血小板配型相合后再进行血小板输注共98次,随机输注组直接进行血小板输注共138次,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后1h、24h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以及血小板有效输注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血小板输注前1h,其血小板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输注组患者与相合输注组患者输注血小板1h、24h后,其CCI和PPR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肿瘤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配型,进一步了解患者体内血小板抗体产生的情况,有效的改善了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状,同时提高了血小板输注的疗效,避免了血小板输注无效而引起患者病情加重恶化和血小板滥用等情况,从而保证了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筛查及配合性输注措施应用于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多次输血的患者255例,对输血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值进行监测,对1h、24h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进行计算,对于判断为PTR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并行交叉配型,分析配合性输注效果。结果 255例多次输血患者中发现PTR者共82例(32.2%)。82例患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者62例(75.6%),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输血次数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552,P0.05);62例患者进行交叉配血,33例成功配合,28例输注有效,另外29例患者因配合未成功采用随机输注ABO同型血小板。配合性输注后及随机输注1h、24h后CCI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配合性输注能使血小板输注效果显著提高,而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是导致PTR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血小板输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选取该段时间内在本院接受多次血小板输注的100例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血小板输注,观察组患者先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再选择相容的血小板进行输注,两组患者就其血小板纠正指数、凝血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小板输注有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74%(37/50),对照组仅为18%(9/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1.562,P0.05);血小板输注1 h、24 h后,观察组的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4.109,P0.05);两组患者输血后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较输血前显著缩短(P0.05),而在输血后,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50)(χ~2=5.005,P0.05)。结论在血小板输注前对患者施行交叉配型和血小板抗体检测,可有效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效果,减少同种免疫反应,保证临床输血安全,还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纠正其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对化疗后肺癌患者临床用血的指导作用。方法化疗后凝血功能异常需输血治疗的65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TEG组29例和对照组36例,2组均于输血前和输血后24h检测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TEG组同时行TEG检查。对照组采用凝血四项和血常规检查结果指导输血,TEG组采用TEG检查结果指导输血。比较2组输血前、后凝血四项和血常规指标,以及TEG组输血前、后TEG指标。结果 2组输血前PT、APTT、TT、FIB和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组输血后APTT[(32.51±6.27)s]、PT[(11.79±3.14)s]、TT[(19.28±3.18)s]低于输血前[(40.83±9.14)、(17.68±4.37)、(25.71±5.46)s](P0.05),FIB[(2.91±0.93)g/L]和PLT[(125.41±53.78)×109/L]高于输血前[(1.35±0.48)g/L、(108.23±62.51)×109/L](P0.05);对照组输血后APTT[(35.17±5.85)s]、PT[(13.62±3.54)s]、TT[(21.87±4.15)s]低于输血前[(41.52±8.65)、(17.24±4.81)、(25.13±4.35)s](P0.05),FIB[(2.54±0.87)g/L]和PLT[(122.58±56.43)×109/L]高于输血前[(1.39±0.41)g/L、(113.72±61.83)×109/L](P0.05);TEG组输血后PT、TT低于对照组(P0.05),APTT、FIB和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组输血后凝血反应时间(R值)[(5.92±0.96)min]和凝血块形成时间(K值)[(3.07±0.81)min]低于输血前[(7.14±1.30)、(4.25±0.93)min](P0.05),最大血凝块强度(MA值)[(56.84±10.27)mm]、血块形成速率(α角)[(65.23±12.96)°]和凝血综合指数(1.52±0.26)高于输血前[(45.37±9.62)mm、(54.72±11.53)°、-2.83±0.41](P0.05);TEG组新鲜冰冻血浆[(136.27±41.32)mL]、冷沉淀[(3.24±1.35)u]输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64.13±47.35)mL、(4.57±1.62)u](P0.05),血小板输注量[(4.76±2.47)u]与对照组[(5.61±2.83)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相比,TEG检查能更好地指导化疗后肺癌患者各种血液成分的合理输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捕获包被ELISA方法用于血小板配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5例多次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再次需要血小板输血时,采用我们研制的捕获包被ELISA方法进行血小板配型,输注效果判定及输注后临床表现根据输注前后血小板计数计算输注后1h及24h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1hCCI〉10×10^9/L,或24h CCI〉4.5×10^9/L为输注有效,否则为无效,观察输注有无发热、荨麻疹等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结果]采用本法进行血小板配型,明显缩短了检测时间,输注后1hCCI、24hCCI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成功建立了捕获包被ELISA方法,该方法快速、经济、操作简单,提高了血小板配型的可靠性,为救治患者提供了方便,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输注方法,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方法:观察急诊外科手术和血液病患者,对血小板随机同型输注无效者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SEPSA)配型和淋巴细胞清除后输注。结果:18例手术患者既往无血小板输注史,血小板输注24h后平均由58.3×109/L上升到104×109/L(P0.05);32例血液病随机血小板输注8~10次后产生了血小板和HLA抗体,当再次血小板输注后,其中26例患者平均上升3.4×109/L,6例平均上升2.9×109/L(P0.05);改用SEPSA配型和聚脂纤维膜滤过输注,26例平均由输前的12×109/L上升到38.6×109/L(P0.05),6例平均由9.5×109/L上升到34.9×109/L,并无输血反应。结论:配型和聚脂纤维滤过输注能显著提高患者血小板数目,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配型血小板输注、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便捷方法。方法对92例需要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血液病患者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的检测,研究患者输血次数与血小板抗体产生的关系及血小板抗体的性质,并对血小板抗体阳性的病人建立档案,与血站固定的献血者的血液进行血小板配型实验,建立一个患者尽量与多个献血者配合相合的对应关系,并记录存档。对需要再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给予相合的血小板。结果92例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25例,阳性率27.2%,其中HLA抗体19阳性例,HLA和HPA同时阳性4例,KPA阳性1例;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输血次数有明显的正相关。对12例血小板抗体阳性的患者共进行了35例次交叉配型血小极输注,CCI无效率分别为:配型前69.0%,配型后22.9%(x2=18.46,P<0.01)。结论在92例患者中,对产生同种抗体的部分患者,及时进行血小板配型并建立档案,加强医院与血站的信息沟通,可明显提高血小板的输注效率。  相似文献   

16.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筛查与配合性输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主要原因,为患者选择适用的血小板,用以提高输注疗效。方法对多次输血患者于输血前后监测血小板计数值,并计算1h和24h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对判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者,采用简易致敏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并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对配合性输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78例多次输血患者发生PTR共88例(31.7%);88例PTR患者中血小板抗体阳性67例(76.1%);67例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交叉配型成功37例,血小板输注有效32例,有效率达86.5%。结论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是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免疫性因素,血小板配合性输注能显著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在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75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化疗后给予rhIL-11治疗,对照组35例化疗后未给予rhIL-11治疗.观察两组血小板最低值、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血小板最低值至恢复正常时间、输注血小板的数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小板最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9±3.5)×109/L与(29.8±5.7)×109/L,t=2.8787,P<0.01].治疗组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3.3)d与(9.6±3.2)d,t=3.3196,P<0.01].治疗组血小板最低值至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3.1)d与(7.3±2.6)d,t=2.2519,P<0.05].治疗组输注血小板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0.61)U与(1.45±0.58 )U,t=2.3914,P<0.05].结论 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疗效明显、安全,不良反应轻微,它能加速血小板数量的恢复,可减少患者对血小板输注的依赖.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379-3380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中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与配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站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集的262例无偿献血者和70例血小板输注患者的血小板,采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供血者和患者的HPA1-5系统进行等位基因分型,同时采集与患者ABO血型及HPA基因型相同的血小板制剂并加以固相凝集法配型,配型结果相合后给予输注。结果 70例需输注血小板患者经血小板基因配合后,相吻合的血小板有31例(吻合组),未配型者39例(对照组),其中吻合组血小板输注后CCI1h和CCI24h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在血小板输注中应用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与配型可防止血小板免疫性抗体的产生及输注无效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输血疗效和安全性,安全便捷,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筛查在多次输血的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反复输血的白血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按输血次数将观察组划分为A、B、C三个亚组,并比较其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观察组血小板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的输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亚组间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C组阳性率高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抗体阴性者CCI高于血小板抗体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抗体阳性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显著低于血小板抗体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输注次数和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成正相关,血小板抗体阳性与血小板输注无效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配型血小板对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长期疗效评估,以及对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进行监测。方法 2014年5月-12月共登记49名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医疗记录,患者连续≥2次输注随机单采血小板24 h后的CCI值4 500,即定义为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配型采用商品化的单克隆抗体固相法试剂盒,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 49名患者平均输注配型血小板4 U(2-11U不等),共输注了ABO同型的配型单采血小板194 U,24 h后CCI值显示: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输注效果(7800±7000)明显优于输注随机单采血小板(1500±2100)(P0.01)。每例患者初次及末次交叉配型的平均反应性分别为36.64%及29.01%(P0.05),表示长期输注配型血小板的患者其免疫反应性无进一步增加的倾向。88.46%不相合配型是由抗-HLA引起,其中,单独引起的占57.69%,合并抗-HPA的占30.77%。结论 HLA和/或HPA同种免疫反应是临床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重要因素,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输注配型血小板可成为血小板输注无效的1项快速、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