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肾小球疾病是发生在肾脏毛细血管球的病变,从肾脏结构学上来看,肾小球毛血管的结构与中医所谓络脉结构特点十分相似,符合络病学说中脉络的概念,故又称为"肾络".临床上不论是肾脏的原发性肾小球病还是继发性肾小球病均可导致肾脏络脉的损伤而形成肾络病变.有鉴于此,我们基于肾小球疾病常见的病理特点,结合中医病因病机学说,提出从肾络六...  相似文献   

2.
肾性血尿属中医尿血病范畴,为肾小球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肾小球是西医所谓毛细血管球,其与中医所谓肾络名异实同,故西医肾小球病变究其实是中医肾络病变,而血尿的发生与肾络的病变密不可分.导师刘玉宁教授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四十余年,首倡从络病辨治肾性血尿,从而为肾性血尿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近贤任继学先生认为"肾风发病原委乃基于机体内在正气不足,卫气不固,腠理不密,外在六淫之邪以及皮肤疮疡之毒得以内乘,正邪交争,外而阴阳失调,内而脏腑经络失和而发病"~[1],提出肾风病与脏腑经络病变具有密切相关性。随着络病学说的兴起,从络论治成为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的重要指导原则~[2]。黄文政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络病学说与肾风病临床治疗的有机结合是黄老的学术特色之一,我跟随导师学习,总结其学术  相似文献   

4.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CKD)最显著的临床特征就是肾功能的逐渐减退而最终导致肾衰竭.其发生的机制尽管有不同的学说,但由免疫反应介导而产生的凝血、纤溶、激态、炎性因子的激活与释放,从而导致肾脏血管内皮损伤,出现肾小球硬化与肾纤维化,则是明确不争的事实.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诸多因子,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出发,则俱属于"毒邪",且构成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团,即属中医之所谓"肾络".因此,慢性肾脏病"毒损肾络"的病机认识是基于中西医学理论会通的结合观点,对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现概论如次,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5.
活血化瘀法在肾系疾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肾脏是肾系疾病中主要的受累器官 ,血液灌流量大 ,肾小球由毛细血管网组成 ,并有肾素内分泌和肾小球血流量等调节系统 ,血管细小 ,由于具有这样的生理特点 ,一旦发生疾病造成血流阻力增大 ,血流速度缓慢 ,血液粘度增高。这种病理状态 ,中医认为是由于脾肾两虚 ,水湿停聚 ,使气血运行不畅 ,渐致肾脏瘀阻络伤 ,所以近年来关于肾病特别是肾小球疾病与血瘀这一专题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在对肾小球疾病中血瘀的形成机理、临床表现及活血化瘀治法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吾师陈以平教授巧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肾系疾病 ,取得良效 ,现就其…  相似文献   

6.
<正>肾脏病多数是发生在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病变,即中医所谓肾络病。在微观上是由络脉空虚,风、湿、热、痰、瘀诸邪混居络中,导致络道不畅,络脉瘀痹是其病机特点。而宏观证候上又以三焦水火失调,风湿、湿热、水热、痰热、瘀热及浊热湮塞三焦,致使三焦气机不畅,气化失司为重要病机。针对上述宏、微观的病理变化,近年来笔者创制和运用疏利分消法进行治疗,收到较好临床疗效,与大家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7.
也页目的:马蹄肾是先天性肾脏融合畸形,马蹄肾合并肾小球病时,由于担心肾穿刺术后并发症,很少进行肾活检,从而得不到明确的病理诊断,难以得到应有的正确治疗。本文通过总结分析马蹄肾合并肾小球病的临床病理资料,旨在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通过影像学确诊马蹄肾且肾活检病理诊断为肾小球病的病例。回顾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肾活检适应证的把握、肾穿刺注意事项、肾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以及治疗随访的资料。结果:共5例患者影像学检查确诊马蹄肾且肾活检病理诊断为肾小球病。(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夜尿增多、下肢水肿、高血压及尿检异常。(2)尿蛋白定量均〉1 g/24 h,血肌酐正常或偏高。(3)影像检查明确诊断为马蹄肾,均为下极融合。(4)均有肾活检的适应证,没有肾脏大血管畸形等禁忌证,患者血压均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凝血功能正常;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在超声引导下用肾穿刺活检枪在“肾上极”进行肾活检;肾穿刺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5)肾活检病理诊断分别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原发性IgA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继发性IgA肾病)、狼疮肾炎。(6)根据肾活检病理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每月随访1次,随访6个月后结果显示患者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血压及血肌酐趋于稳定。结论:肾小球病是马蹄肾的重要合并症,充分评估其肾活检的意义及风险,明确其病理类型,有助于指导治疗、延缓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肾小球肾炎为常见病,在肾疾患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其病变包括多种病型及表现,掌握其特点对治疗之选择及予后判定很重要。肾活检在临床应用以来,已能观察肾疾患在各个病期的组织学变化,1982年WHO提出肾小球疾患的组织学分类方案,本文依据此标准阐述临床病型与组织病型之相互关系以及各组织病型的临床表现与基本治疗。  相似文献   

9.
肾小球纤维样物质沉积病(附六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小球纤维样物质沉积病(附六例病例报告)徐志雄章友康王素霞邹万忠王海燕电镜下肾小球内有纤维样物质沉积的疾病统称肾小球纤维样物质沉积病(fibrilarydepositionglomerulopathies,FDGP),主要包括肾淀粉样变、纤维样肾病(...  相似文献   

10.
塌陷性肾小球病三例临床及病理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塌陷性肾小球病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996年1月至1998年3月832例肾活检患者的血液生化学指标,肾活检穿刺标本的光镜、免疫荧光、透射电镜等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3例患者行HIV病毒学检查。结果塌陷性肾小球病发生率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176%,病理改变、临床特征及预后与国外报道类似。结论塌陷性肾小球病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差,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病理临床新概念。  相似文献   

11.
正和解聚散方主要由生黄芪、当归、海藻、生牡蛎、穿山甲珠、熟大黄、熟地黄组成,本方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耀献教授根据自己多年治疗肾脏病的临床经验创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兹将和解聚散方的方解、组成的各单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1和解聚散方的方解本方根据肾脏病"肾络癥瘕聚散"病因病机理论而创制。"肾络癥瘕聚散"理论源于"肾络微型癥瘕"理论。肾络微型癥瘕理论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吕仁和教授以中医络  相似文献   

12.
正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病程长,病理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病理表现有肾小球球性硬化、节段性毛细血管塌陷或狭窄,血管襻挤压、闭塞,球囊黏连,系膜基质增多,基底膜增厚,肾小管灶状萎缩,肾间质灶状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等[1]。导师刘光珍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中医肾络瘀阻、肾微癥瘕证候表现与肾脏病理诊断为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等患者的临床表现甚为相似。导师在临床慢性肾脏病诊疗过程中衷中参西,注重中西医结合,辨证地认识中医肾病与现代医学肾脏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脏病3期中医证候分布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中医证候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方法将60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CKD3期(肾小球滤过率30-59ml/min)、中医辨证均符合气阴(血)两虚证、肾络瘀痹、风湿内扰证或湿热内蕴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统一的标准对患者进行询问调查,并详细填写凋查表。结果60例患者中医证候主要以肾气阴(血)两虚为主,所占比例达60%,湿热内蕴证占2%。风湿内扰证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非风湿内扰证患者。肾络瘀痹较非肾络瘀痹肾功能下降明显。各证型组间血常规、血尿素氮、血尿酸比较无显著差异。中医证候总积分与24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TG)和总胆同醇(TC)水平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呈负相关。结论CKD3期中医证候分布和实验室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足细胞内陷性肾小球病(podocyte infolding glomerulopathy, PIG)是近年提出的一种足细胞独立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病, 特征是电镜下观察到足细胞相关的超微结构如微球、微管折叠进入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GBM)。目前国内外关于此病的报道尚不多见, 且多集中在日本。PIG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报道了1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患者, 肾活检提示为PIG, 经糖皮质激素、羟氯喹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 尿蛋白减少。  相似文献   

15.
缩孔综合征(shrunken pore syndrome,SPS)是指在排除肾外因素影响血浆胱抑素C与肌酐的前提下,基于血浆胱抑素C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cystatin C)显著低于基于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creatinine)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研究表明,SPS患者预后不良,SPS患者心血管疾病发...  相似文献   

16.
据文献报道肾脏在病理状态下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明显增高[1],由于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使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受损的内皮细胞导致系膜细胞病变,IL-6产生增多,增多的IL-6反过来刺激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增多,这种恶性循环造成肾小球功能性肾单位减少,最终导致肾小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一例纤维样肾小球病(fibrillary glomerulopathy,FGP)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纤维样肾小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将患者肾穿刺组织进行光镜、免疫荧光、电镜检查,通过以上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系统复习纤维样肾小球病的临床特征.结果 通过其临床表现,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特别是电镜诊断本例为纤维样肾小球病.临床表现多为大量蛋白尿、镜下血尿和高血压等.电镜的检查结果是诊断纤维样肾小球病的主要依据.其主要特点是纤维样物质呈弥漫性或团块状分布于肾小球系膜区和(或)肾小球基底膜,排列紊乱,无规律,纤维僵直,一般无分支.该病预后差,大约50%的患者2~4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结论 电镜结合刚果红染色是诊断纤维样肾小球病的重要方法,该病发病率较低,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预后不佳,目前缺乏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基因水平分析肾小球疾病患者的预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任何一种肾小球疾病进行性发展的最终结局是肾小球硬化。如何尽早地对患者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做出预测,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阻止肾小球硬化的发生是当今肾脏病研究领域一个非常引人瞩目的课题,尤其是有关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则更具其实用推广价值。目前,借助肾小球疾病患者肾活检标本进行分子病理学检测和对患者分子遗传学基础一致病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是这方面研究的两个最新动态。 一、肾活检标本分子病理学检测 细胞外基质(ECM)增生是肾小球硬化早期形态学改变之一。构成ECM的主要成份包括Ⅳ型胶  相似文献   

19.
<正>C_3肾小球肾炎(C_3GN)是C_3肾小球病(C_3G)的一种亚型这类疾病较罕见,主要由补体旁路途径调节失衡所致。1974年,Verroust等~([1])发现在一组肾病患者肾活检中,肾小球上仅C_3沉积,而Ig和C1q阴性。随后的研究者们认为,这可能是一类新的肾小球病,但对其命名一直未能统一。直到2010年,Fakhouri等~([2])提出一个统一的概念——C_3肾小球病  相似文献   

20.
早年已有人(Baxter 1946)观察到肾小球肾炎和肝硬化并存的现象。目前,已确认肝脏病者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伴有某种肾小球肾病,且用免疫荧光法可对这些病人进行定性检查。亦有学者认为:肝肾综合征是指肝硬化或其他肝病继发的肾功不全,其肾功衰竭的原因从实验室,临床及解剖角度均不能证实为其他因素引起者。有关肝脏病过程中伴发多种肾功异常的情况,近几年来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和研究。第七次国际肾病会议的资料认为:肾脏疾病与肝脏病相关的改变主要为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及肝肾综合病征,笔者复习近期国外研究资料,结合临床仅就与肝损害相关的肾脏疾病的国外研究略作概述。肝脏病过程中的肾小球肾病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