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治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诊断明确的5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未行手术治疗,以NLR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7例病人获得随访。47例患者中1年生存率为53.2%。其中低NLR组的病人1年生存率为83.3%;高NLR组病人1年生存率为21.7%,单因素分析显示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与患者的分期、体力状况ECOG评分以及NLR水平相关(均有P<0.05),对与预后相关的变量进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期处于广泛期和高NLR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有P<0.05)。结论 NLR可能是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对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meta分析研究。首先,从Embase、Medlin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关键词gastric cancer、stomach cancer、gastric carcinoma、stomach carcinoma、gastric neoplasm、stomach neoplasm、neutrophil和lymphocyte。然后,根据各纳入研究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无疾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合并生存危险比(hazard ratio, HR)的异质性,决定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OS和PFS/DFS的合并HR。若合并HR>1,且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也>1, 则为NLR升高与胃癌患者OS或PFS/DFS的降低有显著联系。 结果收集18篇文献共纳入5 065例胃癌患者进行meta分析。升高的NLR与OS降低存在显著关联(HR为1.79,95%CI 1.54~2.08)。亚组分析中,胃癌多种治疗方案组和化疗组NLR升高均与OS降低存在显著关联[HR分别为1.84, (95% CI 1.48~2.29)和1.69, (95% CI 1.41~2.03)];而NLR≤3.2组和NLR>3.2组亦均与OS的降低存在显著关联[HR分别为1.80, (95% CI 1.46~2.23)和1.93, (95% CI 1.58~2.36)]。在胃癌患者OS的单因素meta回归分析中, 发表年份、种族、NLR临界值、治疗方案、患者数、进展期患者比例和男性比例都不是引起胃癌患者异质性来源的可能原因(P值分别为0.585、0.887、0.731、0.697、0.613、0.877、0.775)。 结论胃癌患者中升高的NLR与OS降低存在显著的关联,NLR可作为评价胃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葡萄胎患者清宫前后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单独或联合应用在预测葡萄胎恶变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自青海省各地区就诊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及青海省红十字医院妇科,全程行规范化诊断治疗及定期随访的葡萄胎患者进行研究。共纳入175例葡萄胎患者,根据清宫术后2年血β-hCG的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恶变组(38例)和治愈组(137例)。收集患者首次清宫术前后的血常规结果,包括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淋巴细胞绝对值(L)和血小板计数(PLT),计算NLR及PLR,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恶变组首次清宫前的N、NLR、PLR及lgβ-hCG值显著高于治愈组(P<0.05);治愈组首次清宫前L计数明显高于恶变组(P<0.05);当清宫前NLR=3.23时,AUC为0.727(P<0.05, 95%CI:0.63~0.82);当清宫前的PLR=159.38时,AUC为0.675(P<0.05, 9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0年12月于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10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资料、影像学资料等,采外周血进行检测,计算术前NLR,对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Cox回归模型探讨NLR与胃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关系。结果本组中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NLR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TNM分期越高NLR水平越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NLR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分化程度(低分化)、TNM分期(Ⅲ期)、NLR(NLR≥3)为影响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胃癌患者具有低分化、预后差等临床病理特征,术前NLR≥3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翁雪姿 《医疗装备》2022,(20):52-54
目的 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20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NLR检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术前NLR,评估术前NLR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200例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115例,无淋巴结转移85例;淋巴结转移组术前NLR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NLR评估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866,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当术前NLR为2.775时,可获得更高的诊断价值;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术前NLR评估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00%、80.00%和77.65%。结论 术前检测NLR有助于临床准确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且若患者术前NLR较高,提示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预后影响及与Ki - 67表达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 - 2012年12月于我院乳腺外科住院治疗的13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NLR最佳临床分界值采用ROC曲线确定,并依此分NLR<2.64组和NLR≥2.64组。临床独立预后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后生存时间和生存曲线比较采用Kaplan - Meier和log - rank方法。Ki - 67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 NLR是三阴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最佳临界值为2.64。NLR<2.64组术后中位DFS为39.10月,中位OS为52.30月;NLR≥2.64组术后中位DFS为27.35月,中位OS为37.35月。2组术后DFS和O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低组伴Ki - 67表达阴性的三阴性患者术后中位DFS和OS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其他情况。结论 NLR是三阴性乳腺癌的关键影响预后因素,具有重复性强、非侵袭性、方便实用等特性,可用于预测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脑梗死患者远期神经功能影响的预测价值,为预测脑梗死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台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入院24 h内的血常规结果,分别计算NLR及PLR值。收集患者出院1年后的生存信息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结果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NLR值分别为3.82±3.14、4.21±3.51和7.01±4.08,轻度组与中度组NL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NLR值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PLR值分别为128.56±53.12、140.53±54.65和191.25±78.92,轻度组与中度组PL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组PLR值(145.48±60.26)显著高于死亡组(195.62±8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良好组PLR值(135.56±61.23)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186.31±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LR与PLR均可一定程度反应ACI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但PLR对远期神经功能影响的预测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KA患者,根据有无发生感染将其分为DKA感染组和DKA未感染组。另选取同期非DKA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测定3组患者入院时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U%)、淋巴细胞比率(LYM%)、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乳酸水平;分析以上指标与DKA患者感染相关性。结果两组DKA患者外周血WBC、NEU%、NLR、AST、ALT、血乳酸、血淀粉酶、尿淀粉酶高于对照组(P<0.05);与DKA未感染组相比,DKA感染组外周WBC、NEU%、NLR、AST、ALT、血乳酸水平较高,尿淀粉酶水平较低(P<0.05);DKA两组LYM%低于对照组(P<0.05);以NLR>2.35作为预测DKA感染的临界点,敏感度为89.2%,特异度为93.5%,其敏感度、特异度高于WBC、NEU%、LYM%。结论 DKA感染率与NLR水平呈正相关,NLR可作为炎性指标预测DKA感染患者的预后,AST、ALT及血乳酸与NLR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检测以上指标有利于临床医生对DKA感染患者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常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4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淋巴细胞计数(L),计算N/L,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AMI组WBC、N、N/L明显高于UAP组和SAP组(P〈0.01),UAP组WBC、N、N/L明显高于SAP组(P〈0.01),AMI组L明显低于SAP组(P〈0.01),与UA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L明显低于SAP组(P〈0.01)。结论血N/L对于辅助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注意。  相似文献   

10.
解智慧 《智慧健康》2023,(15):137-140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北京丰台医院2022年1-11月进入急诊科抢救室就诊的12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3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NLR,将病例组按照确诊分为:脓毒症组(77例)与脓毒症休克组(49例),比较两组间的NLR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的差异。随访28d,分析死亡组(95例)和存活组(31例)NLR以及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差异。分析NLR的水平与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的NLR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的NLR以及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组的NLR以及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中NLR与PCT,APAC...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前、后常规血液检查结果,计算PLR。按照PLR是否〈250,将患者分为高值组(PLR≥250)28例和低值组(PLR〈250)12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同TNM分期和不同分化程度的5年存活率,以探讨PLR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高值组结肠癌患者比例67.86%(19/28)明显高于低值组的45.90%(56/122),接受腹腔镜手术比例14.29%(4/28)明显低于低值组的40.16%(49/122),低值组的5年生存率77.05%(94/122)明显高于高值组的50.00%(14/28),且高值组晚期患者(Ⅲ、Ⅳ期)和分化差患者(差及黏液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8.57%(4/14)和40.00%(4/10),均明显低于低值组的62.90%(39/62)和75.00%(27/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PLR值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显著低于低PLR值患者。PLR是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中运用。  相似文献   

12.
高永根  尹军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523-152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有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的289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89例胃癌患者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6%、50.87%和42.91%;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组织病理学分级、TNM分期和肿瘤的根治度、化疗疗程对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有影响(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Borrmann分型、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TNM分期和化疗6个疗程7个因素是影响胃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胃癌的Borrmann分型、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和化疗6个疗程是影响其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ASA(美国麻醉医师学会)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患者睡眠质量、情绪状态、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结果整体护理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情绪状态明显好于传统护理组(P0.05),SCL-90、SAS、SDS得分显著少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Cox模型在胃癌预后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47例胃癌根治术患者,运用Cox模型从26个预后因子中,确定浸润型生长方式、淋结巴转移、幽门部肿瘤、手术范围、年龄、症状为胃癌预后因子.其中,以浸润型生长方式与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最为密切,淋巴结转移是仅次于生长方式的重要因素。根据预测模型对每个患者都可计算预测值(PV),判断预后。其敏感度为90.4%,可靠性达87.7%,高于其他方法的预测效果。生存函数估计则可提供更为详细的术后生存信息,如1年、2年、5年、10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进而可估测术后生存期,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术后监护提供依据。上述各项分析由我们在长城0520微型计算机上编制的生存分析软件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减轻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疼痛的作用。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选择收治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和常规组(n=5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疼痛评分、依从性。结果实验组轻度疼痛比例50.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P=0.00)。实验组重度疼痛比例6.0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P=0.00)。实验组重度疼痛患者评分(7.21±1.14)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8.92±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P=0.00)。实验组中度疼痛患者评分(4.22±1.22)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5.61±1.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P=0.00)。实验组轻度疼痛患者评分(2.37±1.02)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89±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2)。实验组治疗依从率94.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P=0.01)。结论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开展全面护理,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患者舒适度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5,(8):1016-1017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到2011年6月收治的65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转移复发情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50例患者中257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转移复发率39.54%,其中局部复发率37.35%、单发转移率33.85%、多发转移率28.79%。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Dukes分期、侵润程度为结肠癌患者根治手术后转移复发的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癌症类型等因素有紧密的关系,其中分化程度、侵润程度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术前1 d和术后1、3、57、d测定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T细胞)。观察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数、肠动力恢复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阳性切缘,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两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较术前显著下降,术后3 d两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较术后1 d显著上升,术后7 d腹腔镜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基本达到术前水平,术后1、3、57、d腹腔镜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以减轻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而且术后恢复更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胃癌患者5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D2淋巴清扫术后淋巴漏发生率为5.74%(12/209),明显高于D2淋巴清扫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2.14%(7/326)。胃癌术后病理越晚术后淋巴漏发生率越高。术后淋巴漏经非手术治疗可痊愈。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发生与淋巴清扫范围和胃癌术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非手术治疗是术后淋巴漏的主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中的7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按姓氏进行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炎性因子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胃肠激素。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肠蠕动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分析,差异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肠激素改善结果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既可改善手术指标,又能减轻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改善胃肠激素,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