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应用ARB类药物对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与IgAN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logy,IgAN)肾脏病理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行肾穿刺活检,且病理诊断为IgAN的患者172例,采用Lee分级方法进行病理分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T1、AT2和MAS受体在肾活检组织中的表达,观察应用ARB类药物对上述三种血管紧张素受体的影响,分析三种受体表达水平与Lee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Lee分级Ⅲ级IgAN患者中,应用ARB大于30 d者肾脏血管的AT1受体表达较未应用者显著减少,肾小球的AT2受体表达量较未应用者显著增多.IgAN患者肾脏血管、肾小管间质上AT1受体的表达水平与Lee分级存在显著正相关.Ⅴ级IgAN患者肾小球上AT2受体的表达量较Ⅰ~Ⅳ级患者显著增多.结论 应用ARB类药物治疗可影响IgAN患者肾脏局部AT1、AT2受体表达,肾脏局部AT1、AT2受体表达与IgAN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010年国际肾脏病理学会发布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病理分型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及DN病理分型与血管紧张素2(angioietin-2,Arg-2)在肾组织内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57例糖尿病合并肾功异常患者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对所取肾标本进行分割和固定,分别制成光镜标本(经常规HE染色,PAS,Masson及PASM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标本(经IgA,IgG,IgM及C3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和电镜标本;对2010年前的病例重新阅片和分型,对当时未经电镜检查的标本补充石蜡包埋组织电镜检查,观察肾活检组织病理各分型与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分型与间质肾小管损伤之间的关系,分析新标准的临床意义,同时对所有病例加做Ang-2免疫组化染色,探讨肾组织Ang-2表达与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2010年前诊断DN 19例,同时调出送检时为糖尿病患者,当时临床症状符合糖尿病肾损伤而病理报告没有诊断为DN的肾活检标本6例,按照2010年新标准重新阅片,新增诊断DN 3例,合计诊断DN 22例。2011年后按照新标准诊断的32例,合计54例,病理分型中Ⅰ型2例,Ⅱa型5例,Ⅱb型5例,Ⅲ型37例,Ⅳ型5例,肾间质血管评分中,1~3分20例,4~5分25例,7分以上9例。对全部病例加做Ang-2免疫组化染色,在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和肾间质微血管内皮细胞可见Ang-2不同程度表达,发现分型与Ang-2的表达强度密切相关,Ang-2对早期DN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结论 2010版病理分型标准可以提高DN诊断标准的敏感性,细化了病变程度和分型的对应关系,同时重视间质和肾小管损伤的程度、大血管和小血管改变,结合相应改变,丰富了诊断依据,提高DN诊断率,肾穿刺活检常规加做Ang-2染色,有利于DN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Notch1受体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点,探讨其与肾组织病理及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方法 以2008年至2010年经肾活检确诊的HBV-GN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HBV-GN肾组织中Notch1受体的分布特征;免疫荧光双标观察Notch1受体与HBsAg的分布关系;分析其与病理类型、肾小球病变、肾小管病变及临床指标的关系。 结果 Notch1受体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区域,呈棕红色颗粒状,肾小球内也有少量表达。HBV-GN组患者肾组织Notch1受体阳性积分显著高于血清HBsAg阳性或阴性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及正常肾组织对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组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组Notch1受体阳性积分较高,但各病理类型组间Notch1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tch1受体分布与HBsAg分布一致,其强度与肾间质纤维化(r = 0.473,P = 0.001)、小管萎缩(r = 0.690,P = 0.000)、炎细胞浸润(r = 0.616,P = 0.000)等肾小管间质病变呈正相关;患者肾功能与Notch1受体阳性积分呈负相关(r = -0.393,P = 0.006)。 结论 HBV-GN患者肾组织Notch1受体的表达增强,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与HBsAg分布一致;其表达水平与肾间质病变和肾功能变化相关。Notch1受体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HBV-GN的肾脏病理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4种经典型蛋白激酶C同工酶(PKC-α、PKC-βⅠ、PKC-βⅡ和PKC-γ)在正常及不同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的表达,探讨其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行肾脏病理活检确诊的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50例,其中肾小球轻微病变、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Ig A肾病及狼疮性肾炎各10例;收集6例来自肾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远离肿瘤部分、病理检查无异常的肾组织做为正常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并分析4种经典型蛋白激酶C同工酶在正常及肾小球疾病肾组织的表达变化。结果:PKC-α、βⅠ和βⅡ在正常肾组织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均有表达,PKC-γ仅表达于肾小球足细胞,在肾小管间质均无表达;各经典型PKC同工酶在肾小球疾病肾组织中表达部位与正常肾组织相同,但表达量不尽相同。结论:在肾小球疾病中,PKC-α和PKC-βⅠ可能参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的潜在治疗靶点,PKC-γ可能参与足细胞生理功能的维持,不参与肾小管间质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脏损伤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之间的关系,以及AT1R拮抗剂氯沙坦对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不同病理分期的DN患者肾穿刺样本,并收集肾癌患者的癌旁组织作为癌旁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病理分期患者肾组织中AT1R的表达以及CD68阳性巨噬细胞的浸润;从医院HIS系统调取患者信息,比较肾穿刺前服用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的患者与未服用过ARB类药物的患者之间巨噬细胞浸润的改变。细胞实验以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高糖作为刺激因素,不同浓度的氯沙坦作为干预因素;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巨噬细胞的纯度、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以及吞噬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以及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巨噬细胞分型标记物的mRNA及蛋白表达;应用一氧化氮(NO)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表达。结果与癌旁对照组相比,DNⅢ型和Ⅳ型患者的肾脏中AT1R的表达有明显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NⅢ型和Ⅳ型患者的肾脏中AT1R的表达上升,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增加(P0.05)。此外,在相同病理分期的患者中,服用过ARB类药物的患者较未服用的患者其肾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减少(P0.05)。细胞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使用氯沙坦干预后能显著减少巨噬细胞活化,抑制高糖诱导的巨噬细胞M1型分化。结论 AT1R在肾脏中的表达水平及巨噬细胞浸润程度与DN患者肾脏损伤程度成正相关,ARB类药物能减轻DN患者肾脏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及活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肾脏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的主要病理过程,本研究探讨CKD1~2期患者血清及尿液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水平的变化与早期CKD患者肾脏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以63例住院接受肾穿刺活检、但未接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中草药等治疗的的CKD1~2期患者为研究对象(CKD组),并根据肾活检病理结果分为肾小球硬化组、肾间质纤维化组和无纤维化组3个亚组.肾活检当日留取血及尿标本.血清及尿液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肾组织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表达强度利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对免疫组化阳性目标进行光密度测定.结果 早期CKD患者血清及尿液中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肾小球硬化组、肾间质纤维化组和无纤维化组3个亚组之间血清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尿液中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水平相比有统计学差异.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eGFR与肾组织Ⅳ胶原水平及层黏连蛋白的表达强度无关.血清Ⅳ胶原水平、层黏连蛋白与肾组织Ⅳ胶原水平、层黏连蛋白的表达强度无关,相反尿液Ⅳ胶原水平、层黏连蛋白与肾组织Ⅳ胶原水平及层黏连蛋白的表达强度存在正相关.结论 尿液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水平能够反映肾脏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同时检测尿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水平有望成为判断早期CKD患者肾脏纤维化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行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DN且临床资料完整的25例老年患者,同时分析随访6~125个月的15例患者的预后情况。肾脏结局事件定义为肌酐倍增、需要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15ml·min~(-1)·(1.73m~2)~(-1)或死亡。结果依据2010年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发表的DN病理分型标准进行分型,25例老年DN患者中Ⅰ型1例(4%),Ⅱa型2例(8%),Ⅱb型6例(24%),Ⅲ型16例(64%),Ⅳ型0例。Ⅲ型与Ⅰ型+Ⅱa型患者相比,eGFR明显偏低(P0.05);Ⅱb型与Ⅰ型+Ⅱa型患者相比,eGFR明显偏低(P0.05)。Ⅱb型与Ⅲ型患者eGFR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型患者血红蛋白明显低于Ⅱb型患者(P0.05)。15例老年DN患者随访超过6个月,8例发生肾脏结局事件,其中2例死亡,4例因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接受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2例仅发生肌酐倍增但尚未发生终末期肾病。老年DN患者肾功能稳定的平均时间为35(23,47)个月,其中1、2、4年肾脏无事件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8%、58.2%、31.1%。年龄、蛋白尿、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他汀类药物与老年DN患者肾功能进展密切相关。结论老年DN患者肾功能进展较快,控制蛋白尿、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是肾脏小血管及肾小球的病变,以肾小球硬化为主,造成蛋白尿排泄和滤过的异常,肾小管和肾间质亦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具有不同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DN一旦进入临床期,其肾脏呈现不可逆转的病理改变,肾功能急剧恶化,最终导致肾衰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连黄降浊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肾脏功能和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9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对照组)、连黄降浊颗粒低剂量组(低剂量组)、连黄降浊颗粒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于相应浓度和剂量的药物灌胃12周,观察大鼠的血压、尿蛋白、肾功能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水平以及肾组织病理改变;并用半定量方法评价肾小球硬化程度、肾小管损伤程度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用ELISA测定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定量。结果:连黄降浊颗粒能减少SHR尿蛋白、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抑制AngⅡ和ET的合成,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减轻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抑制肾脏TGF-β1表达,其效果优于苯那普利。结论:连黄降浊颗粒具有保护SHR肾功能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尿蛋白、降低血压、抑制AngⅡ和ET的合成、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抑制肾脏TGF-β1表达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伊贝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其受体1(AT1)特异性结合,发挥其降压、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许多献报道,ARB治能疗肾小球疾病^[1],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2],但对肾小管间质疾病的影响很少见有报道。本拟通过伊贝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损伤的作用,了解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儿童IgA肾病中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2017年09月在我院肾活检确诊的119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资料,对比不同程度及类型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肾间质损害总体程度与年龄、性别、体块指数、肉眼血尿发生率、内皮细胞增生程度、肾小球硬化分值、纤维型新月体的发生没有关系。随着肾间质损害的加重,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殖程度、细胞型及混合型新月体的发生率、尿蛋白的排出量逐渐增高同时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与内皮细胞增生及细胞型新月体的发生关系密切,而存在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肾小球硬化。结论:IgA肾病患儿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病变程度相平行,其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程度、新月体形成、与蛋白尿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密切相关。不同的小管间质病理类型与其他病理指标的关系各有区别但与各项临床指标的关系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柱关节炎继发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2017年0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17例脊柱关节炎继发IgAN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特点、治疗与转归。结果:17例SpA患者中,男13例,女4例,肾活检时年龄为(33. 2±9. 1)岁,15例患者(88. 2%)为HLA-B27阳性,17例患者有蛋白尿,15例患者有蛋白尿合并血尿,1例患者有肾功能不全;肾活检病理中,所有患者均有系膜细胞增生,10例患者(58. 8%)有肾小球球性硬化,其中7例患者(41. 2%)肾小球球性硬化比例> 10%,9例患者(52. 9%)有肾小管萎缩,3例患者(17. 6%)有新月体形成,3例患者(17. 6%)有球囊粘连,3例患者(17. 6%)有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血管病变8例(47. 1%)。除3例失访患者外,大部分患者蛋白尿和血尿缓解或稳定,所有患者肾功能基本保持稳定。结论:脊柱关节炎继发IgAN临床起病隐匿,常表现为血尿及蛋白尿。病理中新月体、球囊粘连均发生在骶髂关节炎≥3级患者,肾小球球性硬化及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较多见。通过肾穿刺活检可明确病理分型并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垂体中叶素(IMD)及其受体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 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夹闭大鼠双侧肾动脉制作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于缺血再灌注后0、6、12、24、48、72 h 6个时间点各取6只大鼠,留取血清及肾组织标本,对肾脏病理损伤评分并行半定量分析; Western印迹法半定量分析肾组织IMD及其受体CRLR的表达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IMD的表达变化。 结果 手术组大鼠发生了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以缺血再灌注48 h时病理损伤最重。与假手术组比较,IMD及CRLR在缺血再灌注12、24、48、72 h表达显著增高(均P < 0.01);血浆中IMD在缺血再灌注12、48、72 h表达显著增高(均P < 0.05)。 结论 IMD及受体CRLR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增加,血浆中IMD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肾脏病理特征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病内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住院期间行肾穿刺诊断为DN患者且随访资料完整73例,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分析73例DN患者肾脏病理分析及预后,评价肾小管间质病变是否可预测DN患者肾脏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根据2010年国际肾脏病理协会推荐的DN肾间质病理改变标准进行分级,73例DN肾小管间质轻度病变组39例,肾小管间质中度病变组20例,肾小管间质重度病变组14例;肾小管间质病变可预测DN患者预后,进一步分析发现血红蛋白及尿素氮可评估肾小管间质病变。结论肾小管间质病变可作为预测DN患者预后的指标,尿素氮及血红蛋白可作为评估肾小管间质损伤临床指标,对DN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组分的表达及其相互调节,探讨肾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表达与临床病理损伤指标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肾脏局部RAS组分的表达。分析36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脏局部RAS组分表达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肾内AngⅡ表达与血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蛋白量和Katafuchi肾脏病理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原与AngⅡ表达呈正相关(r = 0.43,P < 0.01;r = 0.34,P < 0.05)。肾内AngⅡ表达与eGFR呈负相关(r = -0.61,P < 0.01),并与病理慢性积分及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积分呈正相关(ρ = 0.39,P < 0.05;ρ = 0.52,P < 0.05)。 结论 IgA肾病患者肾内AngⅡ表达与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原表达相关,并且肾内AngⅡ表达与肾脏纤维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体外培养人肾间质纤维母细胞(hRIF)并用腺病毒介导转染表达血管紧张素Ⅱ(AngⅡ)2型受体(AT2R)。方法:用肾穿刺活检法取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肾组织,以常规组织块贴壁法培养hRIF;构建带AT2R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CMV-AT2R),体外转染hRIF;用RT-PCR方法检测AT2R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T2R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AT2R表达0率,同时检测AT1R的表达变化。结果:用肾活检组织成功培养出hRIF,构建的AdCMV-AT2R体外转染培养hRIF表达率为90.57%,以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和RT-PCR检测AT2R表明,转染后AT2R表达明显增强。并随表达时间延长而增加,48h为表达峰值。AT2R转染表达不影响AT1R表达,结论:腺病毒载体可较高效率介导AT2R在hRIF的转染表达,ATIR表达不受其影响。转染表达AT2R的hRIF可作为研究AngⅡ在肾间质纤维化中作用的良好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7.
肾纤维化的分子病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肾纤维化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如炎症、损伤等作用下,间质细胞及细胞间质增多,尤其是基质蛋白合成增加,基质降解受抑制造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大量堆积导致的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的纤维化.它的主要病理形态特点为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内血管硬化.几乎所有慢性进行性肾脏疾病都是纤维化破坏过程的结果,深入研究肾纤维化的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中的表达趋势及MsPGN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原发性MsPGN 11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4型.从轻、中、重度的MsPGN 患者肾穿组织蜡块中,随机选取36块肾穿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肾小球及肾小管区UⅡ表达变化情况,采用HPIAS-2000型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分析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特异染色部分的相对面积,同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UⅡ染色相对面积随系膜增生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系膜增生不同程度的肾小球、肾小管间质UⅡ染色相对面积不同,且它们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肾两虚型病理类型相对较轻,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比肝肾阴虚型相对较轻.其对应的UⅡ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的表达亦呈逐渐增强阳性表达.结论:UⅡ与MsPGN病变程度相关;不同病理类型的MsPGN患者,可以有不同的证候,提示在治疗中应该注意把握要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尿标本miR-374b表达水平与IgA肾病(IgAN)病情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01月~2016年10月我科住院病人,且首次经肾活检证实为Ig AN40例(少量蛋白尿(1 g/d)肾脏病理高积分IgAN、少量蛋白尿(1 g/d)肾脏病理低积分IgAN、中等量蛋白尿(1~3.5 g/d)IgAN、大量蛋白尿(3.5 g/d)IgAN各10例)、轻微肾小球病变、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及狼疮性肾炎各10例,我院体检中心正常健康对照组25例,收集上述各组尿液,采用RT-qPCR检测上述各组miR-374b表达水平,并分析miRNA-374b表达水平与肾脏病理Haas分级及尿蛋白的相关性。结果:IgA肾病患者miR-374b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类型肾小球肾炎及健康对照组(P0.000 1),肾脏病理高积分少量蛋白尿IgAN患者miR-374b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miR-374b表达水平与患者尿蛋白水平及肾脏病理损伤程度正相关(r~2=0.89,P0.01)。结论:尿液miR-374b表达水平与Ig A肾病病情呈正相关,为少量蛋白尿Ig A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组织中wnt4、β-catenin的表达与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收集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并行肾穿刺活检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分为轻度损伤组(n=22)、中度损伤组(n=18)、重度损伤组(n=16),另外选取10例正常肾组织(均来自于肾肿瘤患者切除肾脏的远端正常肾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wnt4、β-catenin表达水平,同时测定相关的临床指标,分析wnt4、β-catenin的水平变化与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显示,wnt4、β-catenin在正常对照组肾组织中无明显表达,而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中表达明显,随着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wnt4、β-catenin蛋白表达呈递增趋势(P0.05)。wnt4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强度与β2微球蛋白(r=0.29,P0.05)呈正相关性,与eGFR(r=-0.38,P0.05)呈负相关性。结论 wnt4、β-catenin在肾间质纤维化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一致,均高于未发生纤维化的正常肾组织,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