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王亿平教授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安徽省首届"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从医二十多载,对中医和西医都有较深的造诣,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独到之处。笔者随师待诊,获益匪浅,现简述王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1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邪为标经过多年临床诊疗及大量实验证实[1~3],慢性肾衰竭中医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邪为标。且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肾衰竭是指由各种原因引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在其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中,脾胃不和症状如纳呆、呕恶、乏力等可为最常见的症状,且脾胃症状的轻重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慢性肾衰竭的转归与预后。因此,调理脾胃对于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扶助人体正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本文就从脾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衰竭起病隐匿且发病率高,部分患者由于未得到重视和及时诊治,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病[1],需要依赖肾移植、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以维持生命,对患者健康危害较大,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身心压力及经济负担。因此,延缓肾衰竭的进展,阻止或者延缓其进入终末期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导师林启展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批中青年名中医,师从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深得其真传。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肾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病的最终归宿,也是肾脏疾病中的一个常见、多发的综合征,是各种危险因素及原发疾病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肾脏的纤维化和萎缩变小。中医学对其病机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本虚与标实两方面,本虚以脾肾不足,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等为主,而标实以水湿、血瘀、痰浊、湿热、溺毒为要。  相似文献   

5.
正樊均明教授是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主任医师,樊教授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衰竭基础和临床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对慢性肾衰竭的病机特点、治疗特点有一定的心得,辨治用药灵活,疗效显著。樊教授结合中医古代文献资料,提出慢性肾脏疾病/肾纤维化应属中医脏痿范畴,从肾痿论治慢性肾衰竭可为临床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方面,樊教授强调早期是关健,整体是要领,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狄克片对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狄克片组和艾西特组,各组70例。狄克片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狄克片。艾西特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艾西特。观察二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狄克片组的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均有显著改善(P〈0.01),其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1.4%、84.2%;而艾西特组分别为17.2%、58.6%,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狄克片组疗效明显优于艾西特组。结论狄克片治疗CRF疗效明显优于艾西特组。  相似文献   

7.
黄褐斑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本文从历史沿革、病因病机、临床施治等方面论述脾虚是黄褐斑发病的主要矛盾,探究脾与黄褐斑之间的联系,为临床上从脾论治黄褐斑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黄褐斑的病机责之于脾,黄褐斑的产生是脾失健运,升降失司,累及他脏而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衡所致。治疗中当以健脾之法贯穿始终。辨证后可兼以补肾、理气、活血,祛湿之法。因此,从脾论治黄褐斑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衰竭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疾患所致肾功能损害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严重地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其临床表现复杂,在中医学中难以归属某个病证,在“虚劳”、“关格”、“癃闭”等病证中可见本病证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川芎嗪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川芎嗪是从中药川芎中提取的有效生物碱单体 (四甲基哔嗪 ) ,具有扩张外围血管、抗血小板凝集、抗纤维化、减少氧自由基产生〔1〕,以及减轻肾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等作用。我科应用川芎嗪治疗慢性肾衰竭 (CRF) 3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30例 ,男 13例 ,女 17例 ;年龄 15~ 62岁 ,平均年龄 47岁。其中 :慢性肾炎 12例 ,肾病综合征 5例 ,糖尿病肾病 7例 ,慢性肾盂肾炎 4例 ,多囊肾 2例。治疗方法川芎嗪 160mg加 5 %葡萄糖 2 5 0ml,静点 ,每日 1次 ,2周 1疗程 ,用 2~ 3疗程 ,每疗程结束后化验BUN、Scr、Cc…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肾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结构和功能不可逆的损伤,造成机体内水、代谢产物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代谢紊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患病率逐年增加,病程长、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家父童安荣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肾病方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融贯中西,屡起沉疴,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肾病,以升降失常论病机,以升清降浊为治则,选方用药,可显著改善患者疲乏、腰酸、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病(CKD)基础上,肾实质遭到严重破坏,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直至衰竭,代表CKD中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至失代偿期的群体[1]。中医中药在防治CRF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王耀献教授从临床出发,结合中医经典、现代药理和病理研究,创造性的提出了辨机论治的诊疗模式,可以更早、更好的治疗CRF。辨机论治诊疗模式包含以下十二种病机:初始病机、衍生病机、  相似文献   

12.
肾脏纤维化是各种原因所致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共同病理表现,包括肾小球硬化与肾间质纤维化。大量研究表明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通路,是决定肾脏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根据终末期肾衰竭现代医学的临床表现,中医学认为其隶属于"关格"、"水肿"、"虚劳"等范畴。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是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临床从脾、肾论治多获良效,其机制研究也逐渐开展。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基础,益气健脾法以“资四肢形骸、丰肌肉筋骨”为旨,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骨密度、调节骨代谢平衡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愈来愈多的基础研究表明,益气健脾法可通过调节内分泌、神经、运动、消化、循环等系统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为进一步挖掘从脾论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价值与科学内涵,笔者从中医经典理论、临床研究与基础实验方面综述益气健脾法抗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可能机制,以期拓宽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自 1997年以来 ,我们应用肾衰合剂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脾肾阳虚慢性肾衰竭患者 3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997年 3月以来 ,将我院肾内科住院病人中辨证分型 ,属于脾肾阳虚患者 5 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肾衰合剂组 ) 30例与对照组 (包醛氧淀粉组 2 5例 ) ,其中治疗组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17岁~ 6 6岁 ,平均 5 6岁 ;病程 6月~ 2 6月。血肌酐 (Scr) 186~ 44 2 μmol/L 14例 ,Scr45 1~ 70 7μmol/L 14例 ,Scr >70 7μmol/L 2例 ,其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14例 ,高血压肾病 11例 ,…  相似文献   

15.
慢性尿酸性肾病是指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于肾脏而引起的肾脏病变。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医药卫生状态的改善,其发病率逐年增多,以中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因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9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78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按照自愿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同时采用益气活血方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cr、BUN、Ccr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较好,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益气活血方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可改善患者肾功能、调节血脂,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从脾论治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linical Trials等数据库发表的从脾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20年10月,并采用Rev...  相似文献   

18.
郭恩绵教授作为国医大师李玉奇教授学术继承人,国家级名中医,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脏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潜心医学研究四十余载,集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对肾脏疾病诊治颇有造诣。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慢性肾衰竭(CRF)为进行性进展的疾病,最终不可避免的进入终末期.如何延缓CRF的进展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课题,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CRF不失为较好的方案.我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CRF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肾衰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衰方(叶任高教授的经验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12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用单纯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同样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衰方治疗,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分析治疗后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的变化,并对血清肌酐浓度的倒数(1/Scr)和时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BUN、Scr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1/Scr与时间的回归关系其统计斜率b值为正值;而对照组则相反。结论:以肾衰方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阻止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