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DN的发生率约为35%[1].同时DN也是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重要原因,虽然我国大陆DN仅占ESRD的5%,但在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如日本却高达28%[2].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DN可能会成为导致ESRD的主要原因.人类对胰岛素抵抗(IR)的认识始于半个多世纪前对糖尿病的研究,2型糖尿病普遍存在IR早已定论.IR是多种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进一步认识DN与IR的关系,有效防治DN及其并发的心血管疾病是当前糖尿病和肾脏病领域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2,自引:9,他引:23  
糖尿病 (DM)是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口老化 ,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DM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目前 ,全球DM病人已达 1 .5亿 ,预测 2 0 2 5年可达 3亿。我国2 0 0 2年DM病人约 40 0 0万 ,90 %以上为 2型DM。糖尿病肾病 (DN)是DM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 ,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欧、美、日本的统计资料表明 ,目前DN已跃升为终末期肾病 (ESRD)的首位原因 ,占 35 %左右。据 1 999年统计 ,东北三省透析病人中DN占 1 7.6% ,在原发病中排第二位。进一步探讨DN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坚持医疗监护和…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 6%,城市患病率高达14. 3%[1,2],而近几年我国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患病率显著增加,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DN患病率约30%~50%,1型糖尿病患者DN患病率约为30%[3,4]。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肾活检结果中DN诊断占第二位(20. 76%),而我国50岁~60岁中老年人群中D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首因[5,6]。一些生物标志物如血清脂蛋白、β-跟踪蛋白(βTP)[7]等都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评定T2DM肾损害患者发生DN的可能性,但典型的临床症状和肾活检仍是DN的主要诊断依据。在T1DM和T2DM患者中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N)是指与糖尿病(DM)代谢异常有关的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据报道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约占糖尿病病人的35%~40%,在Ⅰ型糖尿病(IDDM)中约50%患者最终死于肾衰竭,在Ⅱ型糖尿病(NIDDM)中DN也是三大主要死亡原因之一.DN的研究与防治越来越引起有关学者的重视,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和研究不断出现.笔者就近年来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Ⅴ期DN是其最终结局。国内报道约30%的1型糖尿病与20%的2型糖尿病发展为DN,死于DNⅤ期(肾衰竭)者占53%[1],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N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糖尿病肾病(DN)的患病率显著增加,约有30%的1型糖尿病(T1DM)和40%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了DN[1,2]。DN是一种临床高度异质的代谢性疾病[3],有些患者可迅速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而另一些患者则有相对良性的病程,DN的个体预后难以预测,寻找更多更特异性标志物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目前用于准确预测DN到ESRD的标记物还不明确,主要依赖于几个临床因素[4],如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GFR)。随着越来越多证据的出现,这个观点逐渐显现出局限性[5,6],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病因,约30%~40%的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N,DN的特征是细胞外基质蛋白的积聚,主要包括各种胶原,层黏连蛋白和纤连蛋白沉积在系膜区和肾小管间质、增厚的基底膜~([1-3])。细胞外基质的沉积继发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炎症因子的浸润、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1,3-4])。有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M)的三大并发症之一,是造成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大约20%~30%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N,其中一部分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如未进行特别干预,在有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的1型糖尿病人中约80%于10~15年内发展为临床肾病,2型糖尿病人约为20%~40%.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约有30%的Ⅰ型DM和40%Ⅱ型DM会并发DN。在欧美发达国家,D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首位原因,我国DN也已上升为ESRD的第2位或第3位原因。据国际糖尿病联盟(LDF)统计,全世界DM患者可能已达到2.85亿人,据2008年  相似文献   

10.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DN发展到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的过程可以延缓,但不可逆.根据美国肾脏病数据统计(USRD),1996年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DN占36.39%;1998年日本报告ESRD患者中DN占35.7%;2000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透析移植登记工作组ESRD患者中DN占13.5%;2003年Wrenger等报告,透析患者ESDN占36%,主要为2型糖尿病.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血液净化中心统计1998年新进入透析患者中ESDN占4.78%,2003年ESDN占15%.  相似文献   

11.
平消固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别是30%~50%及5%~10%[1].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一部分,早期表现为尿中排出微量白蛋白,最终进展为慢性肾衰竭,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和生存.在美国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中,DN占了1/3,在我国比例也在逐渐增多.虽然DN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但及时有效地治疗可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在2000年12月~2003年6月间,笔者运用平消固精汤治疗早期DN 22例,另外设20例单用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方法将76例患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肾穿刺活检病理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28例)、非糖尿病性肾病(NDRD)组(30例)和DN合并NDRD组(18例);另外选择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方法检测上述研究对象的AGT基因M235 T多态性和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结果NDRD组的主要病理类型是为膜性肾病和IgA肾病,DN+NDRD组NDRD的主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IgA肾病和高血压性肾小动脉硬化,两组NDRD的病理类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DN组和DN+NDRD组AGT基因M235 T-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NDR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NDRD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NDRD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以及DN组和DN+NDRD组比较AG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无显著性差异。AGT基因M235 T-TT基因型为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eGFR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AGT基因M235 T-TT基因型以及T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患者DN及DN合并NDRD的发生有关,与NDRD的发生无关。AGT基因M235 T-TT基因型是2型糖尿病CKD患者肾功能减退的易感因素。AT1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无关。  相似文献   

13.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1,2],是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较为常见的原发病因。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中患DN者占34.7%,而因DN导致死亡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30%[3]。由于其起病缓慢,早期容易忽略,许多患者一经确诊,都已是DNⅢ期或Ⅳ期。迄今为止,西医治疗DN的主要手段是强化血糖控制,降压,调整脂质代谢及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 K469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运用PCR-限制性多态性片断长度(RFLP)技术检测98名健康对照者和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DN患者110例,DM患者100例)的基因型,比较各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1)DN组KK基因型和K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DM组和正常对照组;(2)与EE型组相比,KK型组DN的发生率明显上升;(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CAM-1 K469E基因多态性是DN的危险因素。结论 ICAM-1 K469E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发肾病的发生有关,K等位基因可能是DN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基于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DN)在全球流行所带来的严重性,共同向世界发出了迅速采取行动的呼吁:Diabetes and kidney disease:time to act.如今,7年过去后,人类面对糖尿病和DN危害的挑战更趋严峻.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007-2008)结果显示,在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男女性的患病率分别达.10.6%和8.8%,总体糖尿病患病率为9.7%[1].科学家预测从2007年至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从24 600万增加到38 000万[2],并且.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DN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病因.故此,由ISN和国际肾脏基金会(IFKF)联合发起的世界肾脏日把2010年的主题定为Diabetic kidney disease-act now or pay later,再次向世人发出了警钟[3].  相似文献   

16.
据相关报道,到2010年为止,全球2型糖尿病成人(20岁-79岁之间)患病率为6.4%,约2.9亿人,到2030年患病率将增至7.7%,约4.4亿人。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患病率也显著增加。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终末期患者5年存活率仅为20%,是Ⅰ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在Ⅱ型糖尿病中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在西方国家,DN 也是终末期肾脏病的首位原因,在我国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一旦 DN 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不仅透析所需要的费用是昂贵的,而且与非糖尿病性的终末期肾脏病相比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大大增加。因此寻求 DN 的防治方法已成为每一个肾脏病医生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最新统计[1],我国2017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14亿,仍居全球首位。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并发症,约占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微血管并发症的20%[2],是糖尿病最严重、危害最大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确切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考虑与遗传因素、血流动力学因素、细胞因子、高血糖导致的代谢紊乱、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肾病(DN)作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常见慢性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DN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和肾功能逐渐减退。DN患者常存在多种因素导致营养不良,其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0%以上[1]。改善DN患者营养状况对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2]。1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9.
护肾合剂治疗中晚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 (Dia betesmellitus ,DM )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我国目前DM的发生率约为 3.2 1%。DM约有 4 0 %发展为DN。在我国DN致终末期肾病患者约占透析患者的 5 %且呈增长趋势 ,而在其他地区和国家则为 2 6 %~ 38% [1] 。因此DN应早期诊断和治疗 ,但由于 2型DM大多起病隐匿 ,患者发病后未能得到及时和正规治疗 ,故当就诊时往往已进入DN中晚期。我们以中西医对糖尿病肾病的理论认识为依据 ,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 ,研制成中药护肾合剂治疗中晚期DN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微血管病变之一,DN所致的肾衰竭是DM患者致死的原因之一.据报道发达国家,如英国2型DN患者已占终末期肾病患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30%,而在美国约占45%[1].由于临床DN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绝大多数患者都在较短时间内进入ESRD.因此,早期治疗对控制和延缓DN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