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增生性结节与乳腺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5例乳腺增生性结节与乳腺癌患者,所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于乳腺增生性结节,常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4.55%,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符合率为85.45%,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增生性结节诊断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对于乳腺癌,常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2.00%,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符合率为90.00%,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增生性结节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2010年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20 434名35~69岁妇女进行乳腺癌普查,且选取了其中3 030名行超声检查+钼靶X线检查+临床检查(简称精品版),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彩超诊断为乳腺癌的声像图和彩超血流成像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查出乳腺癌患者34例,检出率为166/10万。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彩超对乳腺癌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0%、80.00%、83.33%。乳腺良性肿块血流信号检出率39.8%,而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检出率为91.2%,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36,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有价值的首选乳腺癌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结节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2015年4月-2016年7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乳腺增生结节患者55例与小乳腺癌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乳腺增生结节组与小乳腺癌组,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对两组患者二维声像图特征及血流信号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小乳腺癌组内部回声均匀为18.18%、不均匀为81.82%;边界光滑为5.45%、不光滑为18.18%、蟹足样为74.44%;病灶形态规则为20.00%、不规则为80.00%。乳腺增生结节组回声均匀为87.27%、不均匀为12.73%;边界光滑为67.27%、不光滑为14.55%,蟹足样为18.18%;病灶形态规则为72.73%、不规则为27.2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乳腺癌组SPV、RI值均高于乳腺增生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根据二维声像图特征、病灶形态、血流信号等对小乳腺癌、乳腺增生结节进行鉴别诊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8月江西省广昌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疾病患者,其中小乳腺癌30例,乳腺增生30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多普勒图像、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及血流分级。结果小乳腺癌患者病灶形态规则率、边界光滑率、内部回声均匀率均低于乳腺增生患者,PSV、RI及血流分级均高于乳腺增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探头智能乳腺超声影像采集系统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到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结节患者112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双探头智能乳腺超声检查,记录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超声、超声造影特征,评估筛查价值。结果 恶性组结节边缘特征、钙化、回声、形状与良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组结节血流分级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达峰时间(TTP)低于良性组,峰值强度(PI)、上升支斜率(WIS)、曲线下面积(AUC)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探头智能乳腺超声影像采集系统判断为乳腺癌61例,良性乳腺结节51例,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4%(61/62)和100.0%(50/50)。结论 双探头智能乳腺超声影像采集系统在乳腺癌良恶性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较好地反映结节的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常规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定性价值。方法选择武清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资料140个结节,对比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病理手术诊断的准确率,并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血流级别。结果病理结果为80例患者中甲状腺结节共140个,其中良性结节患者30例60个结节,恶性结节患者50例80个结节。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单一诊断准确率低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对比,恶性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信号等级I级检出率更低,II级和III级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测甲状腺结节,可准确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乳腺结节诊断中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结节患者,分别诊断出良性乳腺结节患者60例,恶性乳腺结节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二维超声诊断及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及相关指标。结果:二维超声诊断良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为81.67%、二维超声诊断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为70.00%,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为96.67%、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为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显示恶性乳腺结节的PSV值(15.39±4.18)、RI值(0.79±0.19)均高于良性乳腺结节的参数值(8.34±2.36)、(0.53±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结节诊断中使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相较于单一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九江市柴桑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6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钼靶X线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单独及联合诊断乳腺癌的结果,同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乳腺癌影像特征检出率。结果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两者单一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血流信号或血管征象异常、腋窝淋巴结转移等特征的检出率高于钼靶X线,对微小钙化灶的检出率低于钼靶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均较高,对乳腺癌影像特征的检出效果也较好,但仍有漏诊或误诊风险,需采取联合检查的方式,以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深圳市光明新区适龄妇女两癌(乳腺癌及宫颈癌)进行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分析两癌发病特点,制定相应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5年1月在该院辖区内筛查点进行筛查的适龄女性资料进行分析,资料来源于干部体检及免费两癌筛查。乳腺癌筛查方法:采用触诊及乳腺彩超对受检者进行乳腺癌初步筛查,对疑似病例、阳性受检者、高危人群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乳腺靶向检查;宫颈癌筛查方法:由妇科医生进行常规妇检及阴道分泌物检查,并行液基细胞学(TCT)学检查,对结果为阳性受检者进行HPV检查,必要时行阴道镜取活检检查。结果本次共筛查12 686例女性,BI-RADS分级Ⅲ发生率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BI-RADS分级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检测结果显示,宫颈癌筛查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9岁以下女性HPV阳性率明显高于40~49岁女性及50岁以上女性(P<0.05)。本次筛查中,乳腺癌确诊7例,宫颈癌确诊9例,各年龄段乳腺癌、宫颈原位癌及宫颈浸润癌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9岁以下女性CIN患病率明显高于40~49岁及50岁以上女性(P<0.05)。结论 39岁以下女性HPV及CIN患病率较高,40~49岁女性BI-RADS分级Ⅲ患病率、TCT检测阳性率较高,BIRADS分级Ⅳ多见于50岁以上女性。加强育龄期妇女两癌预防的宣传力度,每年针对各年龄段高发疾病进行重点筛查,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将两癌预防及筛查列为健康体检必需项目,保证健康体检率及筛查率。  相似文献   

10.
李倩 《中国校医》2013,27(6):421
目的通过对北京某高校女教职工3年来乳腺增生发病情况的分析,提高对乳腺增生的重视程度,为高发人群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某高校女教职工进行乳腺体检,检查内容为乳房触诊、钼靶X线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并对2009—2011年乳腺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增生检出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小于40岁年龄组乳腺增生检出率从2009年到2011年升高明显(P值均<0.05)。小于40岁年龄组乳腺增生检出率与同年大于40岁年龄组的检出率相比,2009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0年和201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增生是高校女教职工的高发病,开展乳腺检查,发现高发人群和新增人群,加强对此人群的预防干预,对保障高校女教职工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