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厄贝沙坦及两者联合用药对心衰大鼠心室重构过程中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2型受体(AT2R)及ACE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法造成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致心力衰竭模型。苯那普利或(和)厄贝沙坦连续给药8wk,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脏指数、心肌和血浆AngⅡ含量、心肌中AT1R、AT2R和ACE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心脏指数、LVEDP、血浆和心肌AngⅡ的含量及心肌AT1R、AT2R和ACE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各治疗组心脏指数、LVEDP明显下降;苯那普利组血浆和心肌AngⅡ的含量降低,厄贝沙坦组心肌AT1R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而AT2R和ACE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结论联合应用苯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改善心衰大鼠心室重构具有协同作用,可能与AngⅡ和AT1R的下调而AT2R和ACE2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苯那普利对慢性心衰患者内皮素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祖杰 《中国药业》1999,8(5):27-27
使用苯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对35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治疗,测定了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的水平,同时观察了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出治疗后患者血浆内皮素显著下降(<0.001)、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1.44%。提示苯那普利可以降低血浆ET水平,减少外周血管的阻力,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苯那普利与伊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与伊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伊贝沙坦组(32例)和苯那普利组(31例),治疗4周,观察苯那普利与伊贝沙坦的降压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苯那普利组17例显效、7例有效,总有效率为77.41%。伊贝沙坦组21例显效、5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那普利与伊贝沙坦降压效果、降压幅度均基本相似,对血糖、血脂、肝功能及电解质均无明显影响,苯那普利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伊贝沙坦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衰伴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116例慢性心衰伴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38例、厄贝沙坦组38例及联合治疗组40例,在心衰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以贝那普利、厄贝沙坦及两者联合治疗,10~1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贝那普利及厄贝沙坦组(P<0.05);各组治疗后UP,BUN,Cr,NT-proBNP,LVDd,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LVEF升高(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其他2组相比,UP,BUN,Cr,NT-proBNP,LVDd,LVEF有显著变化(P<0.05或P<0.01),而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不明显(P>0.05),血钾在各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更能减少慢性心衰的蛋白尿,改善心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伊贝沙坦与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的左室肥厚逆转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苯那普利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 (EH)病人左室肥厚 (LVH )的逆转作用。方法 EH伴有LVH病人 112例随机分为A组 (伊贝沙坦 150mg/d ,3 8例 )、B组 (苯那普利 10mg/d ,3 7例 )和C组 (伊贝沙坦 150mg/d ,加苯那普利 10mg/d ,3 7例 )。治疗 3周时若血压≥ 160 / 95mmHg ,则伊贝沙坦和苯那普利剂量分别增加 1倍。总疗程共 6个月 ,治疗前后 2 4h动态血压监测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指标 ,计算左室重量指数 (LVMI)。结果 ①三组均能显著降低LVMI(P <0 0 1) ,其中A组和B组LVMI的降低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C组LVMI降低较A组、B组更为显著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②三组治疗前 2 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治疗后 2 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 0 1) ,但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伊贝沙坦、苯那普利均能逆转EH病人LVH ,联合用药疗效更为显著 ,这种协同作用与降压效应无关  相似文献   

6.
伊贝沙坦和苯那普利对肾素一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伊贝沙坦及苯那普利对中国高血压病患者肾素-醛固酮系统(RAS)的影响。方法: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1例。售货亭 用各种抗高血压药一周后,给予普通饮食及安慰剂两周,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口服伊贝沙坦150-300mg,苯那普利10-20mg,每日一次,两周随访一次。记录血压和不良反应,疗程8周,治疗前后各行坐位取血,按照标准离心,用放免法检测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结果:服伊贝沙坦组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呈平行性增加,苯那普利组肾素活性升高,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下降。醛固酮在两组中均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伊贝沙坦和苯那普利的降压效果相似。伊贝沙坦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每日一次口服伊贝沙坦150-300mg或七那普利10-20mg,其降压作用相似均可持续24h,伊贝沙坦使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呈平行性升高,而苯那普利使肾素活性升高,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下降。说明其作用机制不同;伊贝沙坦较苯那普利的副作用少是其选择性AT1受体阻制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CHF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HF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福辛普利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半年,治疗前后采用PHILIPS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YHA分级进行比较,并根据治疗前后NYHA分级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E及LVEF分别为(45.2±3.2)mm、(34.4±2.1)mm、(49.9±5.1)%,对照组分别为(50.3±6.2)mm、(37.8±3.2)mm、(40.5±6.7)%,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1.1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联合用药治疗CHF可逆转患者左心室肥厚,明显提高心脏射血分数及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伊贝沙坦与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的方法 ,比较伊贝沙坦 (Irb)与苯那普利 (Ben)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70例 2 4h平均舒张压 (DBP)≥ 85 m m Hg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 1wk药物洗脱期、2 wk安慰剂期后 ,随机服用 Irb15 0 mg/d,qd或 Ben10 m g/ d,qd。 4wk末坐位 DBP≥ 90 m m Hg者剂量分别加量至 Irb30 0 mg/ d,qd或 Ben2 0 mg/ d,qd,继续服用4wk。分别观察安慰剂期末和 8wk末的 2 4h ABPM值和实验室检查值的变化。结果 :8wk末 Irb组 2 3例中需服 30 0 mg者占 75 % ,Ben组 2 5例中需服 2 0 mg占 85 %。 2组用药后各时点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可保持血压的昼夜节律。 SBP/ DBP下降值在 2 4h、日间 (6 :0 0~ 2 2 :0 0 )、夜间 (2 2 :0 0~ 6 :0 0 ) Irb组分别为 (16 .2± 11.8) / (10 .0± 7.9)、(18.2± 6 .2 ) / (11.6± 4.5 )、(11.8± 4.0 ) / (7.0± 2 .7) mm Hg;Ben组分别为 (9.9± 10 .4) / (5 .1± 5 .7)、(11.1± 3.4) / (6 .3± 2 .9)、(4 .6± 4.9) / (2 .8±4.1) mm Hg。DBP下降值组间比较 P<0 .0 5 ;SBP下降值组间比较 P>0 .0 5。 2组降压 T/ P均大于 5 0 %。Ben组咳嗽发生率9% ,而 Irb组无。结论 :Irb降压幅度好于 Ben。两药降压的同时均不影响血压昼夜节律 ,降压 T/ P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肌病(ICM)发展过程血清Ⅰ型前胶原(procollgen Ⅰ,PCI),Ⅲ型胶原(PCⅢ)含量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及药物干预效果;探讨喹那普利能否抑制ICM胶原的合成,以阻抑ICM的心肌纤维化.方法:采用放免方法测定12例正常对照及46例ICM患者应用喹那普利治疗6周前后心肌纤维化指标:血清Ⅰ型胶原的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和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含量,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室重量(LVMW)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①ICM患者血清PINP、PⅢNP含量显著增高,并随心功能等级增加而有升高趋势(P<0.01).②喹那普利治疗后PINP、PⅢNP含量显著下降,Ⅰ/Ⅲ较前降低(P<0.01).③治疗后LVEF、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和心房收缩期流速(VA)比值VE/VA升高,LVMI降低,PⅠNP、PⅢNP与LVMI呈正相关(r=0.561,P<0.01;r=0.316,P<0.05),与VE/VA呈负相关,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CM患者血清PⅠNP、PⅡNP含量升高,并随心功能等级增加而有升高趋势.喹那普利可以抑制PCⅠ、PCⅢ合成,从而减轻左室重量,改善心室舒张功能,阻抑ICM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朱强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289-1289
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是慢性肾脏病发展的最终结局 ,如何延缓其恶化进程一直是大家努力研究的课题之一。我们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T1RA)伊贝沙坦 (安博维 )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苯那普利 (洛汀新 )对比治疗CRF ,观察两者疗效差别。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试验共选择 4 6例病例 ,随机分为伊贝沙坦治疗组 (2 1例 )、苯那普利对照组 (2 5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2 0例 ;年龄 2 4~ 71岁 ,平均 38岁。基础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31例 ,糖尿病肾病 9例 ,高血压性肾损害 4例 ,多囊肾 2例。病例选择范围为血肌酐 (S…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对慢性心衰(CHF)患者交感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32例CHF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66例,联合治疗组接受苯那普利和螺内酯及常规抗心衰联合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苯那普利和常规抗心衰治疗,不用螺内酯.观察治疗CHF患者1、3、6个月后醛固酮(Ald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及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1)Aldo水平的变化:治疗后1个月时两组Aldo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间尚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3个月时两组Aldo水平均有显著回升(与1个月对比P<0.01),且治疗组回升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P<0.05);6个月时两组Aldo水平均回升至治疗前水平,两组间Aldo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2)AngⅡ水平的变化:两组AngⅡ水平随时间均呈进行性降低(P<0.01).(3)临床疗效:联合治疗组临床显效率39.3%,有效率57.6%,无效率3%:对照组临床显效率30.3%,有效率50%,无效率19.6%.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X线心胸比,心率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苯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竭时,血浆醛固酮在短期下降,长期治疗时仍可增高,AngⅡ水平随时间均呈进行性降低;苯那普利和螺内酯长期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竭的疗效显著优于未用螺内酯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及贝那普利对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F)后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制作CHF模型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CHF组、Ang-(1-7)治疗组、Ang-(1-7)及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组,另设15只为正常对照组,给药4周后检测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参数,检测大鼠心脏左室重量、左室重量指数及左室截面直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F组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左室截面直径明显增大(P〈0.01),左室收缩压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下降(P〈0.01);与CHF组比较,Ang-(1-7)治疗组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左室截面积直径减小(P〈0.01),左室收缩压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升高(P〈0.01);与Ang-(1-7)治疗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左室截面积直径减小(P〈0.05),左室收缩压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升高(P〈0.01))。结论 Ang-(1-7)可以改善CHF后心肌重构,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改善CHF后心肌重构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 (MI) 后心力衰竭 (心衰) 大鼠应用曲美他嗪后左心功能及心肌自噬水平的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 Wistar 大鼠 20 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 4 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 (M 组)、 曲美他嗪组 (Q 组), 每组 10 只, 另设假手术组 (S 组) 10 只, Q 组给予曲美他嗪 15 mg·kg-1 ·d-1 , 用药 4 周后, 使用小动物超声仪检测左室心功能水平, PV-Loop 压力-容积系统测量大鼠血流动力学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ELISA) 法检测大鼠血清 N- 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 和超敏肌钙蛋白 T (hs-TnT) 水平, HE 和 Masson 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学改变和纤维化情况, TUNEL 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 blot 法和 RT-PCR 检测心肌组织自噬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1) 曲美他嗪显著改善了大鼠 MI 后心衰引起的左室扩张和功能障碍。(2) 曲美他嗪显著改善了心衰引起的压力负荷加重、 左室顺应性降低。(3) 曲美他嗪减轻了心衰大鼠心肌细胞水肿、 坏死以及心肌纤维化。(4) ELISA 结果显示, 曲美他嗪显著改善了大鼠心衰引起的血清 NT-proBNP 和 hs-TnT 水平升高。(5) 曲美他嗪降低了心衰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6) Western blot 和 RT-PCR 结果显示, 曲美他嗪可上调心衰大鼠心肌自噬水平, 并且增加心肌自噬流的活化。结论 自噬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曲美他嗪可通过上调 MI 后心衰大鼠心肌细胞自噬水平, 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周凯  秦玉明 《江苏医药》2008,34(2):166-169,21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卡维地洛对高压负荷性心衰幼鼠心室重构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36只存活雄性5周龄Wistar幼鼠随机分组:(1)CHF对照组(n=8);(2)大剂量卡维地洛组(10 mg·kg-1·d-1,n=10);(3)中剂量卡维地洛组(1 mg·kg-1·d-1,n=10) ;(4)小剂量卡维地洛(0.1 mg·kg-1·d-1,n=8);另设假手术对照组.直接灌胃给药,给药4周后行高频超声、血流动力学、心脏病理分析、心肌细胞凋亡及其检测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CHF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Ts)、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LVPWTd)、左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Ts)左、右心室相对重量(LVRW,RVRW)、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 、凋亡指数(AI) 、LPO均显著升高(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也明显升高(P<0.05).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内压最大收缩率( dp/dtmax) 、左室内压最大舒张率(-dp/dtmax) 、SOD均显著降低(P<0.01).与CHF组比较,卡维地洛组LVEDD、LVESD、IVSTd、IVSTs、LVPWTd、LVPWTs、LVRW、RVRW、SBP、DBP、LVSP、LVEDP、AI、LPO均呈剂量相关性下降,以大中剂量下降明显(P<0.05或P<0.01),FS、EF、 dp/dtmax、-dp/dtmax、SOD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卡维地洛大、中、小剂量均能有效防治幼鼠CHF发展中的心室重构,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阻止心肌细胞凋亡和清除氧自由基;小剂量有效,大剂量更佳.  相似文献   

15.
伊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伊贝沙坦 (irbesartan)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和伊贝沙坦组 (治疗组 ) ,各 4 0例 ,常规治疗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常规治疗 ,伊贝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伊贝沙坦 75~ 30 0mg·d- 1,12wk一疗程。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1) ,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左室重量减轻 (P <0 .0 5 ) ,不良反少且轻微。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伊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中草药中寻找更有效的既能降压又能改善左心室重构及功能的药物。方法 用两肾一夹方法制作肾血管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LVH)大鼠模型。前胡香豆素组分预防组和逆转组分别从术后第 6周和第 9周开始给药 ,30mg·kg- 1·d- 1,ig ,连续 9周。制备大鼠离体工作心脏 ,观察心脏收缩及舒张性能、血流动力学和心肌顺应性变化 ,并测定心肌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与LVH对照组相比 ,前胡香豆素组分预防组和逆转组大鼠 -dp/dtmax分别增加 19.4 %和 15 .3% ;LVEDP分别降低 32 .5 %和2 5 .6 % ;两组左室压力 容积曲线均向右下移位 ;左室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分别降低 2 2 .6 %和 2 3.4 %。结论 前胡香豆素组分可改善LVH大鼠心脏舒张功能 ,提高心肌顺应性 ,降低心肌胶原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24 h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厄贝沙坦对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130例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厄贝沙坦试验组(68例)和对照治疗组(62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24 h的心率变异性。结果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各时段没有区别(P>0.05),说明HF患者HRV昼夜节律消失。而厄贝沙坦能显著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24 h心率变异性,恢复昼夜节律性(P<0.05)。结论HRV可作为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监测指标,而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产生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强心剂、硝酸酯类等扩血管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和贝那普利,半年后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6min内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的变化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6min内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显效率(52.6%)及总有效率(92.1%)明显优于对照组(19.3%)、(64.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可靠,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幼鼠心室重构的干预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幼鼠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幼鼠CHF模型,术后4周随机分3组:假手术对照组、CHF组、卡维地洛组.直接灌胃给药,8周后行血流动力学、心肌病理分析、心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Bcl-2、p53蛋白表达水平和检测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CHF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右心室相对重量(LVRW,RVRW)、LPO、凋亡指数(AI)、p5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左室内压最大收缩率( dp/dtmax)、左室内压最大舒张率(-dp/dtmax)、SOD、Bcl-2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CHF组比较,卡维地洛组SBP、DBP、LVSP、LVEDP、LVRW、RVRW、LPO、AI、p5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下降, dp/dtmax,-dp/dtmax,SOD,Bcl-2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卡维地洛能有效抑制CHF幼鼠心室重构的发展,而抗凋亡、抗氧化、改善血流动力学是其治疗心室重构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