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目的自发性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再出血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其预后改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本院2014-01-14-2018-12-23收治的211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7例术后经头颅CT证实为颅内再出血为病例组,164例术后无再出血为对照组。以查阅临床病例资料和就诊记录等方式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先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凝血功能异常比例(χ~2=31.097,P<0.001)、术前血肿量(t=7.656,P<0.001)、术中有活动性出血(χ~2=24.269,P<0.001)、术前收缩压(t=9.239,P<0.001)、术前舒张压(t=2.090,P=0.037)、术前总胆固醇(t=7.312,P<0.001)、手术时机≤6h(χ~2=9.012,P=0.011)和术后血压控制情况不理想比例(χ~2=12.890,P=0.001)高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凝血功能异常(OR=3.861,95%CI为1.099~13.563,P=0.036)、术后血压控制不理想(OR=1.255,95%CI为1.023~1.538,P=0.029)和手术时机≤6h(OR=2.721,95%CI为1.142~6.484,P=0.024)自发性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再出血危险性增高。结论凝血功能异常、术后血压控制不理想、手术时机≤6h是自发性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术后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及血压,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以期改善上述因素所增加的术后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
随着CT的普遍使用及立体定位技术的发展,CT指导下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已成为治疗脑出血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再出血是此手术的并发症之一。因此,注意术后再出血的各种因素,并采取正确的预防治疗措施,才能提高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出血脑室钻孔引流术后病人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给予脑室钻孔引流术的脑出血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精心的引流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达82.00%,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4.00%,两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脑出血病人以及脑室引流术治疗后,护士对其做好各基础护理,可以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从而使病人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黄河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术。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监测指标(出血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及手术不良结局;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并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并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DL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疗效非常理想,可改善手术监测指标和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多因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术后再出血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病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可能因素对术后再出血的作用。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6.3%。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术后血压的波动、出血(发病)至手术时间、术中止血困难或止血不彻底、出血部位和是否有影响凝血机制的因素与再出血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分析显示:术后血压的波动、出血(发病)至手术时间、术中止血困难或止血不彻底是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中止血彻底和术后控制血压平稳对预防再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探究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展开综合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钻孔引流术)和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各9例,并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手术各项指标、神经功能指标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小骨窗开颅术与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9例.A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B组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3.7%(41/49),明显高于B组的65.3% (32/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远期良好率为55.1%( 27/49),明显高于B组的26.5%(13/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治疗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颅骨钻孔引流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12例,根据术后是否再出血进行分组,术后再出血的116例为出血组,术后未出血的596例为未出血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后血压波动(OR=9.864)、出血至手术时间(OR=7.186)、术中止血困难或止血不彻底(OR=6.127)。结论在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应尽快手术、做好术中止血、术后确保血压稳定是预防术后再出血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颅骨钻孔溶栓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开颅组24例和钻颅组38例。其中,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钻颅组采用微创颅骨钻孔溶栓引流术,两组术后3 d均复查脑部CT。比较两组术后出现意识障碍加深或瞳孔不等大情况、血肿消除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死亡例数及疗效。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出现意识障碍加深或瞳孔不等大开颅组1例,钻颅组2例。术后血肿完全消除开颅组占91.7%,钻颅组占6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8,P<0.05)。术后血肿大部分消除开颅组占8.3%,钻颅组占5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0,P>0.05)。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6分开颅组2例,钻颅组1例;6-9分开颅组9例,钻颅组11例;9-12分开颅组7例,钻颅组15例,≥12分开颅组3例,钻颅组10例。死亡4例,开颅组3例,钻颅组1例。术后总有效率开颅组75.00%,钻颅组73.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1,P>0.05)。结论应根据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血肿量及全身情况,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田金彪 《现代保健》2011,(31):138-139
目的总结10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CT定位后颞人法钻孔引流术的治疗体会。方法CT定位,颞人法钻孔引流术。术后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动态CT复查。结果定位准确率达100%;首次抽吸后血肿量减少30%~50%,临床症状好转95例,血肿量变化不大8例,血肿量增加5例。结论CT定位颞入法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易于引流,效果确切,经济安全,病死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尼莫地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联合组34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联合组患者同时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联合组为94.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和NHI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的两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术后应用于行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可有效促进血肿吸收,减轻病灶周围水肿,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6月至2007年8月采用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和置管引流治疗4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资料。结果46例病人中.45例治疗效果满意,死亡1例。结论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是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6月至2007年8月采用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和置管引流治疗4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资料。结果46例病人中,45例治疗效果满意,死亡1例。结论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是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引流在脑出血合并脑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改良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患者则先行微创穿刺引流术,后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完全吸收时间、预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血肿完全吸收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5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前先行微创穿刺引流术与改良去骨瓣减压术近期疗效类似,但前者预后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721-1722
目的探讨甘露醇联合白蛋白及呋塞米治疗脑外伤或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外伤或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6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甘露醇+呋塞米+白蛋白,31例)和对照组(甘露醇+呋塞米,31例)。结果用药0.5 h、1 h时,两组患者的尿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2 h、4 h、8 h、12 h、24 h时,干预组的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露醇联合白蛋白及呋塞米治疗脑外伤或脑出血后脑水肿,能提高脱水效果和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36%(P<0.05)。结论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少量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在海洋石油总医院收治的70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20-30 mL,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手术组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各35例,手术治疗组在CT引导下行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术后应用尿激酶溶解清除血肿;保守治疗组仅给予内科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治疗后NIHSS评分。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11.4%vs 22.9%,P〉0.05)。手术治疗组的住院时间(19.6±4.2)d明显短于保守治疗组的(23.3±5.3)d,两组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手术治疗组治疗后2周、1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3个月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少量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院》2017,(4):561-563
目的观察Ommaya囊植入对脑出血后脑积水发生的防治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侧脑室外引流,观察组患者接受Ommaya储液囊植入联合侧脑室外引流;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脑积水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引流管留置时间(16.9±10.2)d vs(15.8±10.6)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2.50%vs 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积水发生率10.00%,对照组患者脑积水发生率27.5%,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57.50%,对照组预后良好率30.00%,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mmaya储液囊植入,可降低脑出血后脑积水发生率,进而改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01-102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脑出血的相关性,为脑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3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75名健康的中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于清晨空腹抽血查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结果观察组的TC、TG和LDL-C水平分别为(5.57±0.69)mmol/L、(1.45±0.56)mmol/L和(2.55±0.64)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6±0.62)mmol/L、(1.27±0.41)mmol/L和(2.36±0.3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水平和脑出血的发病有直接关联,因此血脂异常可能是导致脑出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