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常规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常规透析(CHD)和高通量透析(HFHD)两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入组后首次透析(透析前)和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的血浆白蛋白(Alb)、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进行比较,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TSF)、上臂围(MAC)和上臂肌围(MAMC)的变化.结果 CHD组治疗3个月后对IL-6、CRP清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Alb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治疗3个月后对IL-6、CRP清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lb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治疗3个月后TSF、MAC测量值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对BMI、MAMC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通量透析与常规透析相比对IL-6和CRP等微炎症细胞因子的清除能力更显著,对改善微炎症状态有积极作用;且与常规透析相比对营养状态的改善也有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热休克蛋白70(HSP70)检测与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将MHD患者92例根据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为2组:非炎症组(hs-CRP〈3mg/L)58例;炎症组(hs-CRP≥3mg/L)34例。检测2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血白蛋白(Alb)、hs-CRP、血红蛋白(Hb)、HSP70、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清HSP70与hs-CRP、IL-6、TNF-α、铁蛋白等炎症指标无明显相关性;与Hb、Alb、总胆固醇等营养指标也无相关性。非炎症组透析前HSP70水平较低,透析后迅速升高(P=0.013);而炎症组透析前后的HSP7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1)。结论炎症状态可能是导致炎症组HSP70升高的原因;但HSP70不能反映MHD患者是否存在慢性炎症状况,也不能反映其蛋白质营养状态。透析前、后HSP70水平检测可反映机体抗应激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的蛋白能量消耗状态。方法:对腹膜透析中心行维持性PD的患者运用改良SGA法评分系统(MQ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等进行营养评估,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进行微炎症状态评估,同时检测PD患者人体学指标[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中臂围(M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中臂肌围(MAMC)]、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同时将所有PD患者按原发病的不同分为糖尿病肾病组、高血压肾病组、慢性肾小球肾炎组,及其他继发性肾病组评估比较不同组别的蛋白能量消耗状态。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共138例,其中糖尿病肾病组20例,高血压肾病组3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61例,其他继发性肾病组26例。四组间MQSGA、MIS、Hs-CRP、TNF-α、IL-6、Scr、F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糖尿病肾病组与高血压肾病组相比,MQSGA分值更高(P=0.007)、MIS分值更高(P=0.003);糖尿病肾病组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相比较,MQSGA分值更高(P=0.001)、MIS分值更高(P=0.002),血肌酐水平更低(P=0.035),铁蛋白水平更低(P=0.025);糖尿病肾病组与其他继发性肾病组相比铁蛋白水平更低(P=0.007)。但体重、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处于严重的蛋白能量消耗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与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方法:143例慢性肾脏病(CKD)4~5期的非透析CKD患者通过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法分为营养良好组和营养不良组,测定白蛋白、前白蛋白等生化营养指标,同时应用DEXA法测定所有患者全身肌肉组织及脂肪组织含量,以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价慢性炎症的状态。结果:143例患者平均CRP(4.64±7.51)mg/L,CRP升高(〉8mg/L)的比例为21.67%,营养不良组平均CRP及CRP升高比例均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P〈0.01),营养不良组的前白蛋白水平较低(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水平与血清Alb呈极显著负相关(Rho=-0.338,P〈0.01),与Pre—Alb呈极显著负相关(Rho=-0.347.P〈0.001)。Pre—Alb水平与LBM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ho=0.25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FMDXA百分比、高血清CRP水平和低肾小球滤过率是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透析CKD患者中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与CKD患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直接相关,血清前白蛋白较白蛋白更好地反映非透析CKD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容量超负荷状态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6月在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接受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BCM系统测定患者体成份,并以OH(overhydration)作为容量状态的评估指标;同时收集空腹血、24 h尿液及透析引流液用于透析充分性评估、Alb及其他生化检测。采用均数比较及多因素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容量状态与Alb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有129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入选本研究。根据总体Alb平均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即Alb≥39 g/L和Alb〈39 g/L。结果显示前者OH及年龄平均水平均明显小于后者[OH,(1.75±1.60)vs(3.16±1.88)L,P〈0.05;年龄,(58.1±14.2)vs(67.8±12.3)岁,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在矫正性别、糖尿病后,OH与年龄是影响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R2=0.301,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容量超负荷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OH也许是评估腹膜透析人群容量状况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艾灸对高腹膜转运CAPD患者腹膜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高腹膜转运CAPD患者2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中药艾灸)与对照组各13例,观察治疗前后透析超滤量(UF)、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及中医症状计分和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法(MQSGA)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总超滤量明显增加,hs-CRP、IL-6明显下降,Alb及Pre-A明显增加,中医症状计分和MQSGA评分增加,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艾灸可以有效提高透析超滤量,减轻高腹膜转运CAP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改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和维持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脂代谢紊乱的异同,探讨各自脂代谢紊乱的特征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09年10月门诊行MHD的124例患者和行CAPD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指标包括:(1)脂代谢指标:包括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B(Apo-B);(2)营养指标:包括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中臂围(MAC)、中臂肌围(AMC)和血清白蛋白(Alb)。结果:(1)MHD患者高TG的发生率为25%,低HDL和低Apo-A发生率分别为72.58%和67%;CAPD组高TC、TG、LDL发生率分别为32.31%、38.46%和35.38%,低LDL、HDL和Apo-A发生率分别为43.08%、73.85%和55.38%;(2)CAPD组的TC、TG、LDL和Apo-A均高于M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HD组MIS低于CA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组MAC、MAMC和Alb高于CA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MHD组TG、HDL和Apo-A与MIS显著负相关(P〈0.05),与Alb和HDL显著正相关(P〈0.05)。PD组脂代谢指标与MIS和Alb等营养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脂代谢紊乱是MHD和CAP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MHD患者脂代谢紊乱的特征是高TG、低HDL和低Apo-A,而高TC却不常见。CAPD患者脂代谢紊乱特征是高TC、高TG和高LDL并存,低LDL、低HDL和低Apo-A并存。CAPD患者脂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较MHD患者严重。TG、HDL和Apo-A是可用来评价MHD患者营养状况的指标,而脂代谢指标不能放映PD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医证候以及营养不良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A组应用高通量透析,B组应用普通透析,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TCM syndromes cores),及治疗后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中段肌肉周径(MAMC)等指标变化。结果:(1)治疗4周、8周后,A组中医实证积分、虚证积分、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A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B组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P〈0.01)。(2)治疗12周时,A组Hb、Alb、PAB明显上升(P〈0.05),hs-CRP、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TSF升高(P〈0.01),MAMC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Hb、Alb、PAB、hs-CRP、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A组IL-6水平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HFHD可减少MHD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积分,改善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非透析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住院CRF(CKD3~4期)患者112例,根据PEW诊断标准最后入组21例PEW患者,将PEW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与结肠透析11例,对照组给予纠正酸中毒、改善循环、降脂、降压、降糖等对症治疗,结肠透析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结肠透析治疗。(1)评估PEW的患病率;(2)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血肌酐、血尿素氮、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并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L-6、TLR4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3)分析治疗前血清IL-6、TLR4与PEW各相关指标(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上臂肌围、BMI)的相关性。结果:(1)PEW的患病率为18.75%;(2)结肠透析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IL-6、TLR4与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成负相关(P0.05)。结论:结肠透析治疗能够降低PEW患者血清IL-6水平,改善患者炎症状态,从而可能改善CRF患者的PEW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动脉钙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胸部正位X线成像技术检测183例MHD患者主动脉钙化情况,将入选患者分为主动脉钙化组(A组)和主动脉无钙化组(B组),透析前抽血检测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并计算钙磷乘积,比较两组年龄、透析龄和血清学指标的差异,将上述指标与主动脉钙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筛选出来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组和B组在年龄、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和CRP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MHD患者主动脉钙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及CRP;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透析龄和血磷是主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MHD患者主动脉钙化相当常见,主动脉钙化与年龄、透析龄、钙磷代谢和炎症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1.
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左卡尼汀组和对照组,检测二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和血肌酐(SCr)值,计算Kt/V值。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左卡尼汀组患者治疗后CRP水平下降,Alb、H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CRP、Alb、Hb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患者治疗前后SCr、Kt/V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膜透析液培养结果分成腹膜炎组与正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16例(8.3%)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50.0%(8/16).治愈12例(75.0%),死亡1例.高龄(OR=1.35,95% CI 1.16~7.68,P=0.026)、糖尿病(OR =3.34,95% CI 1.90~6.54,P<0.001)、低血红蛋白(OR=1.68,95% CI 1.21~6.48,P=0.022)及低白蛋白血症(OR=1.04,95% CI1.02~1.07,P=0.036)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发生率较高;高龄、低血红蛋白、糖尿病及低白蛋白血症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营养不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要并发症,老龄血透患者一般预后更差,死亡风险更高,其原因是否与老龄患者具有更严重的营养不良和炎症状态有关。本课题研究对象为年龄≥65周岁的老龄MHD患者,临床观察其MIS,MQSGA,人体测量学指标,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并与非老龄MHD患者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07年11月~2008年4月在我院门诊行MHD的36例老龄患者(年龄≥65周岁)为研究对象,64例非老龄(年龄〈65周岁)MHD患者为对照。观察指标:(1)营养不良指标:包括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改良SGA评分和白蛋白水平。(2)人体测量学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MAC)、上臂肌围(MAMC)等。(3)生化指标和血常规:包括血浆总蛋白(TPRO)、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总胆固醇(TC)、肾功能、铁蛋白(Ft)、未饱和铁(UIBC)等,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等。(4)炎症指标:包括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结果:老龄组平均年龄(75.19±8.26)岁。以MQSGA标准:老龄组中营养不良者为91.67%,非老龄组为70.31%。老龄组MIS评分(9.19±5.73)高于非老龄组(6.38±4.51);按照MIS营养不良程度划分:老龄组55.56%为轻度营养不良,36.11%为中度营养不良,8.33%为重度营养不良。老龄组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肌酐、未饱和铁和总铁结合力低于非老龄组(P〈0.05),而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老龄组。两组总胆固醇、血常规(Hb、RBC和红细胞压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中臂围、中臂肌围、TSF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老龄组透析前后IL-6和透前TNF-α均高于非老龄组(P〈0.05)。结论:老龄MHD患者具有较高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且营养不良程度更重;MHD患者具有较高的炎症因子水平,与非老龄患者比较,老龄患者具有较高水平血清IL-6。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HFHD)联合1α(OH)D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性甲旁亢(SHPT)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A组应用高通量透析,B组应用普通透析,透析液Ca浓度为1.25 mmol/L。根据透析前血清iPTH水平确定1α(OH)D3治疗的每周总剂量。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周血钙(Ca^2+)、磷(P3-)、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段肌肉周径(MAMC)等指标变化。结果:(1)治疗12周时,A、B两组患者iPTH达标率分别为80%,55%。A组治疗起效快,并对治疗前iPTH500~1000 ng/L的患者具有更高缓解率(87.5%比2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Ca^2+均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但无1例出现血Ca^2+〉2.75 mmol/L。A组患者血P3-水平基本稳定,B组却略有升高。(2)治疗12周时,A组Hb、Alb、PAB明显上升(P〈0.05),TSF、MAMC升高(P〈0.01),hs-CRP、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B组患者各观察指标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联合1α(OH)D3冲击可改善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降低iPTH水平,尤其对iPTH水平轻中度升高的患者更为适用,同时可改善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祛毒丸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维持性腹膜透析合并营养不良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祛毒丸,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均升高(P0.01),治疗组升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均升高(P0.01),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营养不良炎症评分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祛毒丸可改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状态,抑制微炎症状态是其有效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高龄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82例高龄肾衰竭患者(高龄组)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基线情况,包括血压、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同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56例非高龄患者设为对照组,定期监测2组患者透析阶段一般治疗情况、透析充分性、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血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甲状旁腺素、C反应蛋白、心功能测定、营养状况等,透析中合并症和治疗阶段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分析高龄透析患者临床治疗特点.通过生存率和死亡原因分析,总结影响高龄患者透析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 高龄组与对照组相比,病因以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为主、整个透析阶段Alb和SGA低于对照组(P<0.05),Kt/V值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中并发症发生率(40.8%)高于对照组(29.3%),死亡原因1年内主要为脑血管意外及心血管疾病,超过1年的死亡原因主要为脑血管意外、感染、心血管疾病及严重营养不良,比较不同生存时间(3年以内和超过3年)的临床特征,影响高龄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是糖尿病、低血压、透析前SCr水平高,Kt/V值不达标,贫血,营养不良.增加透析频次,联合采用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组合治疗有助于延长透析存活时间.结论 高龄MHD患者营养不良较为普遍,并伴随贫血程度重,心功能差,易感染,从而导致了患者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率增加,生存时间减少,通过改善营养、纠正贫血、采取个体化的透析方案,组合治疗,可以减少高龄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不同年龄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EW),并比较其异同,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横断面及回顾性研究。运用透析营养客观评分法(OSND)、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法(MQSGA)结合问卷调查、人体测量、血生化检测等对成年组(年龄<65岁)242例和老年组(年龄≥65岁)106例患者进行PEW评估、比较。分别以OSND评分≤22分、MQSGA评分≥21~35分、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男<12.5 mm、女<16.5 mm,上臂围(MAC)男<25.3 cm、女<23.2 cm,白蛋白(ALB)<38 g/L,体质量指数(BMI)<18.5 kg/m2诊断为PEW;分别以OSND、MQSGA、TSF、MAC的不同积分及百分比将PEW区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 结果按照上述六个标准诊断的MHD患者PEW发生率分别为79.3%、67.8%、43.9%、23.0%、43.1%、19.5%,其中成年组PEW的发生率分别为74.0% 、62.2%、39.7%、19.0%、25.6%、17. 8%,老年组PEW的发生率分别为91.5%、81.4%、53.8%、32.1%、40.6%、23.5%;按照其中四项标准诊断,重度PEW分别为13.5%、6.9%、15.5%、3.7%;两组PEW发生率、基线多项营养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高于成年组(P<0.05)。 结论MHD患者老年组较成年组PEW发生率高,营养指标普遍偏低,炎症状态更重,临床工作中应更加关注老年透析人群PEW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腹膜通透性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2014年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45例,根据腹膜平衡试验(PET)分为两组:腹膜高通透性组和腹膜低通透性组。随访1年,监测患者生化指标、KT/V,采用心脏超声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并根据Reichek公式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腹膜透析患者随访12月后LVMI与CRP及腹膜通透性呈正相关(P〈0.05),与Hb、Alb、RRF、KT/V呈负相关(P〈0.05);(2)与腹膜低通透性的患者比较,腹膜高通透性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RRF、KT/V明显降低(P〈0.05),CRP、LVMI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通透性的腹膜透析患者LVMI高于低通透性的腹膜透析患者,可能与营养不良、微炎症、透析不充分、残余肾功能下降有关系,提示我们应该对腹膜高通透性患者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长腹膜透析龄患者首次腹膜炎的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9年发生首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315例,按发生首次腹膜炎时腹膜透析龄分为两组:A组(<36个月)261例,B组(≥36个月)54例。对两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入组患者平均年龄(55.7±15.9)岁,男性占61.0%,基础肾脏病主要为慢性肾小球肾炎(54.6%),其次为糖尿病肾病(20.6%)。发病时A组中位腹膜透析龄8.4个月;B组中位腹膜透析龄49.4个月。发生腹膜炎时,两组间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血清白蛋白和血钾水平均低于正常值范围。两组腹膜炎最常见诱因均为换液操作接触污染(48.2%比45.2%)。剔除未做透出液细菌培养患者,两组革兰阳性菌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革兰阳性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显著高于A组(46.2%比19.1%,P = 0.035)。两组革兰阴性菌分布情况及超广谱耐药菌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真菌感染比例显著高于A组(17.8%比6.4%,P = 0.011)。B组初始治疗有效率及临床结局显著差于A组(均P < 0.05)。两组间革兰阴性菌及真菌腹膜炎治疗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革兰阳性菌、无菌生长及未作培养腹膜炎治疗失败率显著高于A组(23.1%比1.5%、46.2%比6.7%、22.2%比0%,均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整体资料显示,真菌感染、发病时较长腹膜透析龄、较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为首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治疗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00、0.002、0.025)。 结论 长腹膜透析龄患者首次腹膜炎的临床结局较短腹膜透析龄患者差。较高真菌和其他耐药菌感染率以及营养不良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危险因素:性别、原发病情况(糖尿病、高血压)、营养状态指标、贫血指标、腹膜透析充分性指标、钙磷代谢情况,并分析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感染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高血糖、腹膜透析充分性(总Kt/V和总Ccr)及血浆白蛋白(Alb)成为腹膜透析患者老年组独立影响危险因素;另外,31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情况,1例患者出现严重的脑血管并发症。结论:积极控制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血糖,并改善患者血清白蛋白及正确评估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这对于提高老年腹膜透析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