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某 ,男 ,5 4岁。自 1999年 7月 6日始右侧下肢胫骨外侧中段红肿热痛 ,逐渐增大约 4cm× 5cm大小 ,中有一溃口 ,流脓。于 7月 18日用布包扎疮口后下田插秧 ,当收工准备清洗疮口时 ,发现一活水蛭吸盘吮吸其疮口 ,且已吸满了脓血 ,用手轻拍 ,血水四溅 ,当时疮口流血较多。 2~ 3d后疮疡自愈。《神农本草经》水蛭条云 :“味咸平 ,主逐恶血、瘀血、月闭 ,破血瘕积聚 ,……” ,《本草经百种录》认为水蛭最喜食人之血 ,其性又迟缓善入 ,迟缓则生血不伤 ,善入则坚积易破 ,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 ,自有利而无害也。近代医家张锡纯曰 :“破瘀血而…  相似文献   

2.
纵观古今名流,其对虫类药的运用可谓神奇,横睹临床各科,虫类药的应用极为广泛,内、外、妇、儿各科均有应用,但首推的却是运用在伤骨科,其很多疾病治疗是以虫类药为主药的,甚至单纯用虫类药。虫类药很多,主要有地龙、僵蚕,全蝎、蜈蚣、白花蛇、乌梢蛇、水蛭、虻虫、地别虫等,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各药都善通经络,也各有其所长,如地龙善清热熄风通络,僵蚕善化痰通络,全蝎、蜈蚣善散结搜风通络,白花蛇、乌梢蛇善袪风湿、透筋骨、通经络,水蛭、虻虫、地别虫善活血逐瘀、破积通络。在治疗中针对疾病,取其所长,合理配合,微妙得体,则疗效可观,尤在一些凝难症之中更能体现出虫类药之特长。本文所要论述的是虫类药在伤骨科的骨折、软组织损伤、痹症、骨质增生与感染性炎症、骨肿瘤等方面的应用。因为虫类药善通经络、透筋骨、行气血,而伤科疾病,病位无非是经络、皮肉、筋骨,其发病机理以及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总离不开气血,所以,虫类药在伤骨科的运用最为普遍。由于笔者水平有限,经验欠缺,略知皮毛而已,如青蜒点水,肤浅议论,恳望各前辈同道予以引导指正。  相似文献   

3.
姚共和 《中国骨伤》1988,1(1):13-15
外伤暴力作用于机体,多致脉络破裂,血液离经,离经之血壅阻于肌肤筋骨之间、体腔脏腑之内,谓之“恶血留内”。古代医家认为:“从高坠下,恶血留内,不分十二经络……恶血必归于肝”(《医学发明》);“凡跌打损伤坠堕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正骨心法》)。因而治疗外伤淤血为患,主张从肝论治,强调“破血行经”(《医学发明》),“疏肝调血行经”(《伤科补要》),或“破血生血、清厥阴肝经”(《可法良规》)。  相似文献   

4.
水蛭素为水蛭的主要成分,水蛭作为活血化瘀类动物药材的代表药,具有破血、逐瘀、通经的功效,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药用水蛭为水蛭科动物日本医蛭Hirudonipponica(Whitman)和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Whitman)的全体[1]。水蛭素是凝血酶的直接抑制剂,可从多个环节影响血液凝固和促进纤溶,可用于抗凝、抗血栓,效果明显优于肝素而副作用少[2]。1水蛭素发展历史1884年Haycraft首先发现医用水蛭的提取物中含有抗凝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对损伤的认识,早在《内经》中就有一定的论述,但没有外伤和内伤的明确分类;认为体表的外伤和体内的内伤相兼发生和发展,并具有因果关系。如《素问·缪刺论》中说:“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肝经)之脉,下伤少阴(肾经)之络”,《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进一步指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则伤肝;有所击仆则伤脾;有所举重则伤肾”。同时强调“气伤痛,形伤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些论述为损伤的病因病机奠定了理论基础,即外力作用于体表,而伤及体内的气血、经络,甚至脏腑;导致血淤气滞,经络受阻,脏腑功能障碍。而内伤则指七情失和、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所致的内科疾病。  相似文献   

6.
正今人或因饮食不节,或因嗜食肥甘厚腻之品,亦或因情志不遂等,脾胃病者十之八九,而脾运失常者其达病所之药力能有几何;加之药不雄峻,其疾不了,中药、西药实乃以毒制毒之品,其毒性副作用甚是严峻;再者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杂病怪病愈来愈多,故单凭内治之法难免有独脚难行,孤掌难鸣之感。中医外治法通过药物或者针灸等器具作用于孔窍、腧穴、经络避免胃肠吸收,在急症、疑难杂症治疗上独具一格,当然也存在其一定的局限性。尤在泾在《医学读书记》中说道:"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达病所。"中药内治疗人以四气五味之偏性,而中医外治法善引经通络,直达病源,故两者结合治疗内科疾病有势如破竹,直捣黄龙之势。现将临床内科疾病  相似文献   

7.
《周礼》云:“疾医以五药养病,凡药以酸养骨。”《内经》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酸味善走筋,而酸味收敛,多食则筋易拘急;肝藏血而主筋,肝气受损,则筋伤血瘀,筋脉失养,运动不利,故发骨痿;过酸伤肝理论长期从饮食摄入方面影响着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现代研究认为,酸性环境会打破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之间的平衡;肝脏功能受损会引起骨代谢的紊乱,酸负荷也会导致骨代谢异常,但其中的关联尚不清楚。该文探讨“过酸伤肝”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之间的相关性,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孙达武 《中国骨伤》1992,5(3):37-38
内治法是通过服药使局部与整体得以兼治的一种方法。伤科内治法则是局部与整体兼顾,分期与辨证相结合。分期是按病程分早、中、后三期。早期以“破”为主;中期以“和”为主;后期以“补”为主。再结合伤者的年龄、体质、受伤部位、损伤轻重、时间新久、局部与全身症状,通过四诊、八纲,而进行辨症施治。正如《正骨心法要旨》所说:须先辨或有瘀血停积,或为亡血过多,然后施以内治之法,……更察其所伤上下轻重浅深之异,经络气血多少之殊,必先逐去瘀血,和荣止痛,然后调养气血,自无不效。”因此,临床上必须辨证准确,治疗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如《外科证治全书》指出:“盖有瘀血不先行散而加补剂,则成实实之祸;设无瘀血而妄行攻利,则致虚虚之祸。”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水蛭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模型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术后两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大鼠FSGS模型。实验动物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水蛭治疗组。分别于给药后4周、8周末动态观察实验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的变化;将肾脏病理切片进行PAS和MASSON染色,观察动物模型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电镜观察肾脏的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肾组织Ⅳ型胶原(Col-Ⅳ)、纤维黏连蛋白(F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水蛭能够改善FSGS模型大鼠的生化指标;各时间点,治疗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CHOL、Scr均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大鼠Alb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水蛭能够减轻FSGS病理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时间点,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Col-Ⅳ、FN蛋白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水蛭可以减少FSGS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提升血清白蛋白,降低总胆固醇,改善肾功能,对肾脏有保护作用。(2)水蛭能减轻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减少FSGS大鼠肾组织Col-Ⅳ、FN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减轻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0.
<正>关于肾病,早在《内经》里就记载有"肾病者,腹大胫肿,咳喘身重,寝汗出,僧风",当然它不完全同于现代医学的肾脏疾病。根据现代疾病的中医病名研究,肾炎多属于中医的"肾风"、"风水"、"水肿"、"尿血"、"肾劳"等疾病,肾病综合征多见于"水肿",肾衰竭则多归于"水肿"、"癃闭"、"关格"、"肾劳"、"溺毒"等,尿路感染则属于"淋证",前列腺增生排尿不畅者也部分见于"癃闭"。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号将军,具"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多种功用,被广泛用于肾病治疗之中。肾  相似文献   

11.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王清任认为膈膜的低处,且如池,满腔存血,名曰"血府"。根据"血府"产生"血淤"的理论,王氏创立血府逐瘀之剂,称之为"血府逐瘀汤"。组成:当归9g,生地9g,桃仁12g,红花9g,枳壳9g,赤芍药6g,柴胡3g,甘草6g,桔梗5g,川芎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血管外科的回顾、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代,古代中国人就已经有了关于血管系统和血管疾病的初步认识。著名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素问》(大约写于公元前305~240年)里有这样的描述:“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合川……诸血皆属于心……夫血脉营卫,周流不息”。这是当时的医生对人体血液的来源和血液循环所作的精辟见解。在《黄帝内经·灵枢经》里则有一段现在称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描写:“发于足指,名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1]一千八百年前汉代的名医华佗对脱疽…  相似文献   

13.
李松强 《中国骨伤》1992,5(4):10-10,23
腰臀筋膜炎属中医“痹症”、“伤筋”的范畴。唐·王冰注《素问》:“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肝主身之筋膜。”全身筋膜依赖肝血的滋养。人体肢节的运动虽然是筋的作用,但却关系于肝血的盛衰。只有肝血充盈,才能“淫气于筋”。使肢体的筋膜得到充分的濡养,从而维持正常的运动。若肝血不足,血不营筋,则出现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肝主疏泄,通利三焦。如肝气的疏泄功能失调,水湿内停,蕴而化热,湿热淫经,经脉灼热疼痛。跌扑损伤,恶血内留,内舍于肝,使其难司其职。肝与筋的关系密切,互相影响,临床表现出肝经的症候群。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从肝分型论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麻黄广泛用于治疗各种临床疾病,近年来也逐渐用于脑病治疗。总结麻黄功效与特点,把握麻黄之“通”性,“上通脑窍”治疗脑卒中,“通瘀散结”治疗脑水肿与蛛网膜下腔出血,“走窜通经”治疗帕金森,“活血通络”治疗头痛,“宣通肺气”治疗肺炎,“沟通内外”治疗面瘫,“解表通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通肺以通大肠”治疗便秘,“通调水道”以治疗水肿。  相似文献   

15.
聂莉芳教授是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肾病科主任 ,博士生导师 ,师出名门 ,勤求古训 ,有扎实的中医功底 ,尤善肾科诸病。笔者有幸侍诊于旁 ,并常常聆听其谆谆教诲 ,深得其益 ,现将其诊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整理于下 ,以飨同道。1 深察病证以辨病机前贤认为本病属关格 ,但多从邪实立论 ,如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指出“病有关 ,有格 ,……皆邪热为病也”。何廉臣则认为是溺毒入血 ,血毒上脑。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提到 :“关格者 ,……由阴阳气不和 ,营卫不通故也 ,以阴阳俱盛 ,不得相荣 ,曰关格。”而持正虚说的只有张景岳 ,他说 ,“总由酒…  相似文献   

16.
正中药黄芪首载于《五十二病方》,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内蒙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Var.mongholicus(Bge.) 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的干燥根。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黄芪味甘,性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等功效。因其补气之力尤著,被誉为"补气诸药之最"、"补药之长"。元以前医家多认为黄芪具有直接补益肾气的作用,如陶弘景《名医别录》认为黄芪"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王好古《汤液本草》中记载黄芪"能补肾脏元气,是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历代医家多用黄芪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是中医治疗肾病的常用药。近年来,黄芪除在中药复方治疗肾脏疾病中得  相似文献   

17.
路连国 《中国骨伤》1987,(1):104-104,103
昌××,男,52岁,干部。1978年3月5日初诊。消渴,善饥,多尿,胸中热气蒸冲,心烦失眠已数月。血糖385mmg,尿糖<卅>,舌质红,苔黄燥,脉眩数。证属肾水不足,肝火亢灼。宜滋肾水,潜清肝火。药用生龟板、麦冬、枸杞、玄参、阿胶、黄连等药而火愈炽。又责肺胃热盛伤津,用人参白虎滋清而大便溏泄。二法互服月余,终无疗效。方夜习书至伤寒厥阴提纲“消渴……”句而恍然有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乃胸中热气蒸冲之象。“下之利不止”,乃服人参白虎而大便溏泄之应。此证之消,乃“厥阴之为病”。虽同病厥阴而证质有异,此乃肝火独恣,下盗母液,中尅胃阴,上反挟扰心火以乘肺金,致成此证。反省前法,滋阴潜阳,亦意“扬汤止沸”;虽伍黄连清肝,但苦寒燥阴,伤母损子;滋清肺胃,不过“隔靴搔痒”。即乌梅丸,连柏苦寒,燥伤肾水,姜附等辛温反助肝火,皆未宜是证。后思张锡纯有羚羊角善入肝经以治肝火炽盛,其性透发之见。临证亦得,羚羊寒平肝火而不燥,清滋肝阴而不腻,性虽透发而有度,能适肝之疏泄而有收,得其同气相求之负,宜为是证的药。当单刀直入,伏其所主。处予羚羊粉,每次二克,日三次冲服。连服十天,病遂渐愈。后反复查血糖正常,尿糖<—>,至今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8.
胡学刚 《中国骨伤》1989,2(1):33-33
《神农本草经》云葛根能治“诸痹”。痹者,闭也,气血不通之谓。清·叶天士释之:“诸痹皆起于气血不流通,葛根辛甘和散,气血和诸痹自愈也。”腰部急性损伤多为肌肉、韧带扭伤或撕伤,损伤后局部出血可致血淤气滞。葛根有和散气血之效,气血和则淤血消,不治痛而痛自止。清·柯韵伯又云:葛根味甘气凉,起阴气而生津液,滋筋脉而舒其牵引。”〔3〕尝观仲景恒重用葛根以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项背强几几”乃形容项背拘急,俯仰不能自如之状。笔者认为:腰部急性损伤因气滞血淤,络脉阻滞,经脉拘急,亦使腰部拘挛不能俯仰,欲左右而不能也。夫腰在经亦属太阳,《灵枢·经脉篇》说:“膀胱是太阳之脉,挟脊低腰,是动则病脊痛,腰似折,”葛根为太阳经要药,用之“滋筋脉而舒其牵引”,对腰部软组织损伤所致功能障碍有积极的治疗价值。笔者用大黄于此证,意在通而不在下,“通”,达也,开也。气血痹阻,疼痛乃作,开达气血,即寓通则不痛之义。《本草备要》言其“入血分”,治“损伤积血”,《神农本草经》谓其能“推陈致新”。就其“入血分”而论,推陈致新亦有《内经》“去宛陈茎”之意,疏通经络,祛除淤积,淤血去则新血生。简言之,大黄对经络淤积“推陈致新”的过程,就是对急性损伤病理的修复过程。曾治胡某,男,18岁,1983年10月24日诊治。好胜斗勇,扛树比试,因姿势不当,致使右腰急性扭伤。局部不红不肿,唯胀痛难忍,右手托按腰部不能挺直。脉弦,舌淡红,苔薄白。证属急性腰部伤筋,治宜舒筋活血止痛。处方:葛根30克,大黄10克,延胡15克,青皮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续断10克。连服二剂,痛愈强半,续进原方三剂,腰伤得愈。1984年4月12日诊治刘×,男,42岁,工人,因从梯上滑下,跌伤腰部,自诉腰痛不已,转侧不利。查:腰部肿胀,腰椎两侧压痛明显,脉涩,舌象未见异常。经X光拍片删除脊柱骨折及内脏损伤,诊为腰部急性扭挫伤。气血痹阻,经脉拘急,亟宜舒筋通痹。处方:葛根30克,大黄10克,乳没各10克,青皮10克,当归尾12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续断12克。守方连服七剂,诸症悉除。  相似文献   

19.
如今,佩戴金属饰物的男女越来越多。金属饰品除了美化容貌、仪态之外,对人体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我国古医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黄金味辛苦、性平,入心、肝经,将金箔、金粉用于治病,具有祛风、安神、镇惊、破积、消疽、养颜、增寿之功效。研究表明,金箔或金粉入口沿消化道下行,可促进大肠运动。慕尼黑食品局通过化验鉴定认为,黄金不但能食用,被人体微量吸收,而且由于黄金独特的静电作用,能吸收人体内积蓄的有害物质,将其排出体外。黄金在人体内还能抵御和杀死癌细胞,因此医生用一种带放射性的黄金制剂,注射到人体内治疗癌症。外科用金箔治疗皮肤溃疡,处理烧伤烫伤都有很好的效果。用金丝固定骨折形成的碎骨,能减少病人痛苦,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疗黄褐斑内服方剂药对配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求治疗黄褐斑内服方剂性味归经的配伍特点,以期为黄褐斑的治疗与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书籍所搜集到的374个治疗黄褐斑的中药内服方剂,按证候的不同分为肝肾阴虚、肝郁气滞血瘀、气血亏虚血瘀、脾虚湿盛以及其他等五种类型,对其所用药物药对的性味归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治疗黄褐斑内服方剂以肝郁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处方为主,配伍药物主入肝经,兼入肾、脾、心经;性多温、平;味多辛、甘。结论:可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对黄褐斑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