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白血病疾病特点以及骨髓抑制期感染预防方法,评价紫外线照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月本院血液科诊治的白血病化疗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对照组患者采取血液科常规干预、未进行紫外线照射,观察组患者配合紫外线照射消毒。比较2组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干预效果,包括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组间感染情况分析,观察组白血病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等感染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66%(P<0.05);组间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指标评分(96.80±3.20)分、(90.30±3.30)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骨髓抑制期感染风险较高,紫外线灯照射空气消毒助于降低化疗患者呼吸道等感染风险,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患者需求、患者满意度高,是有效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经过化疗后发生骨髓抑期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发热、感染、出血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的对比中,观察组的相关数据明显较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在对比中,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治疗所导致的骨髓抑制对患者病情恢复十分不利,为了帮助患者顺利渡过骨髓抑制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可以采取整体性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为基础,减轻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经过临床实践证明,该护理方法效果较好,值得被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化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到各器官组织。化疗是目前白血病治疗最主要的方法,也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骨髓抑制是多种化疗药物共有的不良反应,对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具有双重效应,首先是有助于彻底杀灭白血病细胞,但严重的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4.
小儿白血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各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健全,接受联合化疗后与老年白血病患者不同,机体抵抗力降低明显,更容易发生感染,因此,联合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是预防小儿白血病患者感染、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现将2000年6月~2004年2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5例小儿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肛周感染发热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到9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肛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率为32%,研究组为8%,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肛周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骨髓抑制期医院感染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加强白血病骨髓抑制期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对白血病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伴医院消化系统感染在综合支持治疗基础上轻、中、重度感染者分别选用不同组合抗生素与口服丁胺卡那霉素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在显效率、病程缩短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口服丁胺卡那疗法具有简便、经济、无毒副作用,易于推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感染前后细菌感染相关细胞因子谱(BIRCP)的检测,并结合C-反应蛋白(CRP)等常规检测方法,探讨BIRCP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实行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70例,将出现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共60例,以试验组患者化疗前血清中BIRCP细胞因子水平作为基线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感染发生24h内及感染控制24h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干扰素-γ(IFN-γ)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并测定CRP和进行血培养,比较BIRCP和CRP的敏感性。并分析血培养阳性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进行感染原的判断。结果感染发生24h内6种细胞因子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IL-6、IL-10数值呈现明显的升高,与基线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控制24h后BIRCP中细胞因子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TNF-α、IL-4、IL-6、IL-10、IFN-γ及CRP的感染前后变化较明显(P0.05)。在60例有感染症状的患者中,血培养阳性者20例。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IL-6升高较明显(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IL-6、IL-10升高较明显(P0.05)。而真菌感染患者的IFN-γ升高较明显,敏感度和特异性检测中发现IL-10对鉴别革兰阴性菌的敏感度可达80.10%,特异度可达78.20%。结论 BIRCP和CRP均能早期预测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情况,并通过BIRCP的检测可初步判断感染源,指导抗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血病化疗后的综合性护理对于改善骨髓抑制的作用效果,分析其对于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6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综合性护理)24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2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改善情况.结果:在护理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在骨髓抑制并发症和心理健康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出血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化疗后的综合性护理对于改善骨髓抑制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因接受大剂量化疗导致)的有效护理模式。方法:针对35例出现骨髓抑制(因接受大剂量化疗导致)的白血病患者的病症表征实施护理。结果:68.6%(24/35)的病例伴有院内感染,其中以呼吸道感染占比最高66.7%(16/24),其次依次为口腔感染(12.5%)、肛周感染(8.3%)、胃肠道感染(8.3%)以及皮肤感染(4.2%),除1例终止治疗,其他均在护理中恢复中性粒细胞数量,白细胞总数升高。结论:针对出现骨髓抑制(因接受大剂量化疗导致)的白血病患者选择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以缓解抑制状态,避免产生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10.
金鑫  屈春晓 《现代保健》2012,(16):72-73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目前最重要、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是联合化疗.但由于化疗药物的药理特性,可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并可损害免疫器官,导致口腔、呼吸道、泌尿道、肛周及全身各部位感染和出血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做好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使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The lack of specificity for tumor of most cytotoxic drugs in cancer therapy means that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is a predictable phenomenon. How to anticipate the nadir of the drug-induced cytopenias, to monitor its progression, and deal with its consequences is described. In general, platelet and RBC transfusions are reserved for symptomatic relief, and granulocyte transfusions are rarely necessary.  相似文献   

12.
《Hospital practice (1995)》2013,41(11):97-110
The advances in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that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standard practice in treatment of several types of leukemia have been remarkable, although transplantation is still accompanied by a multitude of risks and complications. Refinements under investigation hold promise of long-term survival for many patients whose disease is now considered fata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血病化疗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90例白血病化疗PICC置管患者,信封法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常规护理,试验组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干预情况.结果 试验组白血病化疗PICC置管患者满意水平、PICC置管平均时间、对化疗PICC置管并发症的认知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某医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开展QCC活动前行PICC置管的39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开展QCC活动后行PICC置管的39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QCC活动,2组新生儿均持续护理至出院。比较2组新生儿静脉炎发生情况及护士开展QCC活动前后相关知识认知水平。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静脉炎发生率为20.51%(8/39),低于对照组的5.1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42)。开展QCC活动后护士相关知识认知水平优于开展QCC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53,P=0.006)。结论 开展QCC活动能够减少PICC置管新生儿静脉炎的发生,提升护士相关知识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2002年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评价所使用疫苗的安全性 ,收集了北京市 2 0 0 2年的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 (AEF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在所使用的 17种生物制品中 ,有 13种出现AEFI,主要发生在小年龄段人群 ,≤ 1岁发生数占总数的 6 4 4 %。在 4 5例AEFI中 ,特异性反应 30例 ,其中 2 8例为Ⅰ型变态反应。目前北京市AEFI发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提高疫苗生产工艺和接种人员业务素质 ,对于降低AEFI发生率和维持公众信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象表现,加深对该病的了解和骨髓象特点的认识。方法观察32例慢性白血病骨髓象,对患者的骨髓增生度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29例(90.6%)外周血NAP染色积分显著下降;骨髓象27例(84.4%)核象极度活跃,5例(15.6%)活跃;29例(90.6%)粒红细胞比值升高,3例(9.4%)粒红细胞比值无特异性;而24例(75.0%)巨核细胞升高,5例(15.6%)正常,3例(9.4%)下降。结论骨髓象总结分析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一项基本检查,熟练掌握其特征,能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象表现,加深对该病的了解和骨髓象特点的认识.方法 观察32例慢性白血病骨髓象,对患者的骨髓增生度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29例(90.6%)外周血NAP染色积分显著下降;骨髓象27例(84.4%)核象极度活跃,5例(15.6%)活跃;29例(90.6%)粒红细胞比值升高,3例(9.4%)粒红细胞比值无特异性;而24例(75.0%)巨核细胞升高,5例(15.6%)正常,3例(9.4%)下降.结论 骨髓象总结分析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一项基本检查,熟练掌握其特征,能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减少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医疗服务安全方面取得的效果。方法利用CQI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落实患者安全的有效管控措施。结果 CQI能及时发现现存的和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通过CQI,2012年我院(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比2011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下降了26.6%。结论 CQI加强了对护理服务环节的质量控制,起到了预防护理缺陷的作用,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安全监测,防范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选择康复病区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收集了556份长期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并对2012年与2013年的患者安全监测记录进行比较。结果不良事件由2012年的126起下降到2013年的80起,下降了36.5%,特别是重大不良事件以及由躯体疾病导致纠纷的不良事件为零。结论在慢性精神病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安全监测能够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MSC)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建立ALL小鼠动物模型 ,对其进行allo -BMT的同时 ,静脉输注体外培养的供鼠BMMSC ,同时设立单纯allo -BMT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受鼠CD4+ 、CD8+ T细胞亚群的差异 ;观察受鼠发生GVHD一般反应及病理学变化 ;记录受鼠存活时间。结果 BMMSC减少受鼠CD4+ T细胞的同时增加CD8+ T细胞 ;推迟GVHD发生的时间 ;明显延长ALL小鼠allo -BMT后的生存时间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BMMSC能抑制ALL小鼠allo -BMT后GVHD的发生 ,但同时具有一定程度的GVL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