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也称为睡眠障碍性疾病,包括睡眠启动及维持障碍、过度睡眠障碍、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及与特定睡眠阶段有关的各种功能障碍等。近十余年来,儿科因睡眠问题就诊的患儿明显增多。国内开展的“全国2~12岁儿童睡眠状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存在睡眠问题的儿童约为28.87%[1]。然而,国内不同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出的结果差异很大,推测除与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有关外,也可能与研究采用的评估方法及技术不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中主要通过问卷调研形式来评价睡眠状况,因此,当评定结果异常时发现的仅为异常的睡眠行为表现,而不是睡眠障碍性疾病。   儿童睡眠障碍可引起儿童身心发育障碍,导致学习与记忆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下降等问题。引起儿童睡眠障碍的因素很多,多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有研究认为,2~6岁儿童的遗传与环境因素是睡眠障碍的两大主要致病因素。此外,儿童心理行为异常、躯体器质性疾病等也常致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与睡眠卫生、社会、家庭、营养和抚养教育方式等因素有关[2]。   随着对儿童睡眠认识的不断深入,睡眠障碍及其相关疾病已受到儿童神经、精神、心理、呼吸内、耳鼻喉、儿童保健和发育行为儿科等各专业的重视。但仍有许多问题,如诊断、治疗等内容尚需各学科达成共识,共同协作解决。  相似文献   

2.
正睡眠障碍系指睡眠质和(或)量在睡眠-觉醒过程中出现改变,并伴发各种功能障碍,可直接导致一系列心理障碍、躯体不适或其他疾病等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睡眠障碍在人群中十分普遍,女性尤其明显。围绝经期是女性生殖期与绝经期的转折点,是出现潮热、盗汗、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的特殊时期。睡眠问题在不同时期都备受各界的关注。早在200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关于更年期相关症状管理的会议中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睡眠姿势与睡眠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 2006年6月至2007年4月对长沙市5个行政区内2706名3~12岁儿童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调查问卷》调查。 结果 2706名儿童中睡眠姿势为侧卧位者为50.92%,俯卧位为26.42%,仰卧位为22.65%。平均年龄:侧卧位组(7.83±2.69)岁、俯卧位组(6.35±2.49)岁、仰卧位组(7.79±2.63)岁,3组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睡眠障碍发生率:俯卧位组为50.6%,侧卧位组为37.6%,仰卧位组为29.9%,不同睡眠姿势组间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3.101,P < 0.05)。俯卧位组多汗、磨牙、辗转不安、肢体抽动、觉醒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仰卧位组(χ2 = 61.828、8.973、8.946、8.614、7.154,均P < 0.0125);俯卧位组多汗、打鼾、辗转不安、用口呼吸的发生率亦高于侧卧位组(χ2 = 6.553、11.176、9.693、9.552,均P < 0.0125)。结论 睡眠姿势与睡眠障碍有相关性,儿童以采取仰卧位睡眠较好。  相似文献   

4.
睡眠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睡眠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与神经系统发育、学习及记忆功能密切相关.而睡眠医学中,儿童神经科常见的睡眠障碍问题,常常作为共患病的发生,对儿童对认知、情感、生长发育等多方面造成损害.睡眠障碍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为神经递质的改变.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类,当其...  相似文献   

5.
3岁前有和无睡眠障碍孤独症儿童临床症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3岁前有无睡眠障碍孤独症儿童临床症状及发展特点。 方法对1999—2006年在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接受特殊教育的275例孤独症学生进行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克氏行为量表(CABS)测量。 结果总体上3岁前有过睡眠障碍者症状严重于无睡眠障碍者。2~4岁时,有过睡眠障碍者比无睡眠障碍者病情严重,如有过睡眠障碍者情感、感觉、行为、社交问题均比无睡眠障碍者严重;5~8岁时,两者病情严重程度却比较接近,且有过睡眠障碍患儿情感反应优于无睡眠障碍患儿。 结论3岁前有过睡眠障碍者与无睡眠障碍者有着不同的病情发展模式。前者起始症状严重,随后病情进展缓慢;后者起始症状虽然较轻,但病情进展迅速,以至于两类患者在学龄初期时病情严重程度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6.
健康儿童和哮喘儿童睡眠紊乱状况调查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初步调查北京地区2~12岁健康儿童和哮喘儿童中睡眠呼吸障碍常见症状的发生率,比较二者的差异。 方法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间对北京6个近郊区县随机整群抽取6193例2~12岁健康儿童和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疾病专业门诊随机抽取的200例2~12岁缓解期哮喘儿童,由专人负责对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问卷调查。 结果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症状发生率为47.0%(94例)。其中睡眠频繁鼾症发生率为11.0%(22例),喉头哽咽1.5%(3例),张口呼吸13.0%(26例),睡眠呼吸暂停1.5%(3例),磨牙8.0%(16例),梦呓7.0%(14例),梦游0.5%(1例),睡眠中肢体抽动4.0%(8例),睡眠不安28.5%(57例)。哮喘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无呼吸道疾病的正常儿童高,其中睡眠频繁打鼾、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哮喘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无呼吸道疾病的正常儿童,其中睡眠频繁打鼾、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应引起重视。对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的防治应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指与同龄儿童相比,有明显的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ADHD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行为障碍,学龄儿童患病率为2%~10%[1]。 ADHD通常于6岁前起病,70%患儿症状可持续到青春期,1/3可延续至成年[2]。ADHD易共患其他疾患,如抽动障碍、抑郁、睡眠障碍等,处理不当易出现严重心理、人格和社会交往障碍,影响其远期预后。本文就ADHD及其伴随的睡眠障碍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庄依亮教授 无负荷试验(NST)已广泛应用于产前监护胎儿宫内的安危,但NST存在着由于胎儿睡眠状态而使检查时间延长和有一定假无反应型的问题.声振刺激试验(VAST)可改变胎儿睡眠-觉醒周期和引起胎心率改变,减少NST假无反应型,缩短试验时间和提高对新生儿窒息预测的敏感性.VAST可单独或与胎心监护仪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2-7月,对宁夏地区市、县、乡13所学校6000名6~14岁儿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 法,由专人负责进行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家庭社会环境因素调查。结果 收回合格问卷5632份,回收率93.87%。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16.26%,其中,睡行症62例 次(6.5%),睡眠打鼾243例次(25.7%),张口呼吸167例次(17.6%),憋醒137例次(14.5%),睡眠中呼吸暂停33例次(3.5%),睡眠中肢体抽动173例次 (18.3%),遗尿132例次(13.9%)。不同症状发生率存在年龄差异,睡眠呼吸暂停在6~8岁年龄段发生率高,遗尿在>8~11岁、>11~14岁组发生率高。睡眠 障碍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父母打鼾、早产和鼻炎。结论 宁夏地区6~14岁儿童睡眠障碍的检出率较高,多种因素可以造成儿童睡眠障碍,应引起儿科、儿保医 生及儿童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及鼾症儿童多导睡眠图的特点及多导睡眠图对儿童睡眠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4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74例OSAHS儿童及62例同年龄组原发性鼾症儿童进行整夜多导睡眠(PSG)监测,并进行比较,观察呼吸紊乱指数、觉醒次数、周期性腿动指数、睡眠最低血氧饱和度等16项指标。 结果与鼾症组相比,OSAHS儿童周期性腿动指数、呼吸紊乱指数、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发生在非快速眼动期的呼吸紊乱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PSG是鉴别诊断儿童OSAHS与鼾症的重要方法,通过对PSG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强调PSG是诊断儿童睡眠有关疾患,特别是OSAHS的分型、病情评价的有用和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儿鼾症病因对睡眠障碍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总结72例鼾症患儿的病因。对5~8岁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的鼾症患儿34例进行临床症状统计,分析小儿鼾症对睡眠障碍的影响;同时选取37例5~8岁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与同年龄段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的鼾症患儿相比较,分析睡眠质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小儿鼾症的主要病因为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临床症状中入睡打鼾、张口呼吸为主要症状,伴随症状中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夜间睡眠反复惊醒。5~8岁鼾症患儿夜间睡眠总量缩短;~7岁鼾症患儿当前身高、当前体质量降低;~8岁鼾症患儿当前身高、当前体质量降低,夜间睡眠觉醒次数增多,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小儿鼾症影响睡眠,导致睡眠障碍,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中药祛膜汤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与研究组(40例,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中药祛膜汤),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躯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心理健康得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觉醒次数得分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加用中药祛膜汤能够有效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提高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优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7~14岁癫痫儿童的睡眠习惯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华西第二医院小儿神经科确诊的癫痫患儿162例作为癫痫组,通过对儿童父母和监护人的询问,运用专门针对儿童使用的儿童睡眠习惯调查表对癫痫组和162名正常儿童(对照组)的睡眠习惯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癫痫组睡眠习惯评分为(46.1±7.5)分,而正常对照组为(32.4±3.6)分,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癫痫组运动和认知发育正常者评分为(43.5±8.1)分,落后者评分为(49.9±7.3)分,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药治疗患儿71例,评分为(42.9±6.3)分;2种或2种以上药物治疗患儿22例,评分为(54.3±5.7)分,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另外,夜间睡眠发作的癫痫患儿(36例)相对白天清醒时发作患儿(50例)、清醒及睡眠中均有发作患儿(76例)睡眠习惯较差,评分分别为(52.3±5.7)、(44.1±7.6)、(44.5±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部分性发作的癫痫患儿(46例)相对全身性发作(57例)、部分性泛化全身(59例)对睡眠习惯的影响较小,评分分别为(41.6±4.9)、(47.4±8.7)、(48.4±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癫痫易出现睡眠障碍,多种因素包括运动和认知发育落后、发作控制及治疗情况、发作类型等可影响患儿睡眠习惯。  相似文献   

14.
总结儿童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MS)的临床特征及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反应。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06—2010年收治的14例OMS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复发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14例OMS中男8例,女6例。发病年龄12~44个月(平均20.7个月),主要症状为眼球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睡眠障碍、易激惹。其中1例合并神经母细胞瘤。所有患儿脑电图均未见异常放电。明确诊断前14例均被误诊,其中7例误诊为急性小脑共济失调,3例误诊为癫痫,3例曾误诊为脑炎,1例误诊为遗传代谢病。14例均予ACTH治疗且均有效,7例在ACTH治疗后3~12个月(平均5.7个月)复发。结论 OM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婴幼儿,且与神经母细胞瘤相关。临床表现为快速、不自主、无规律的眼球运动(眼球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睡眠障碍、行为改变,因目前对本病认识不足,易被误诊。ACTH治疗有效,但易复发且神经系统后遗症明显,远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心理干预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科恶性肿瘤是全世界患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度过获知诊断信息时的震惊后,面对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包括:手术治疗造成的生殖功能障碍所表现出的绝经症状及性行为问题;与化疗有关的恶心、呕吐、疲劳、阴道出血、贫血;康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睡眠障碍、自杀意念,以及患者常出现的情绪障碍(抑郁、焦虑、恐惧)、疼痛、认知问题、人际关系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和肿瘤相关性疲劳(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等问题,造成她们生存质量低下[1-2].  相似文献   

16.
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等行为问题与睡眠障碍(SD)的关系。方法 2006年6月至2007年4月在长沙市5个行政辖区随机抽取1736名6~12岁儿 童,对受试儿童的家长进行睡眠状况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问卷调查。结果 1736名儿童中SD发生率为31.9%。SD组注意缺陷发生率为21.7%、多动冲动13.7%、 白天嗜睡35.9%,均较非SD组13.0%、7.9%、24.7%高(P<0.01)。行为问题与打鼾的频度有关,经常打鼾组的注意缺陷发生率为31.3%,高于从不打鼾组及偶尔打 鼾组(分别为13.9%、16.2%,P<0.01);多动冲动的发生率为18.2%,亦高于从不打鼾组及偶尔打鼾组(分别为8.8%、9.9%,P<0.05)。在SD的评分中,注意缺 陷发生率高分组达19.2%~26.2%,明显高于其他低分组的10.9%~12.3%(P<0.01);多动冲动最高分组为16.2%,亦比低分组的5.7%~8.3%为高(P<0.01)。SD 、注意缺陷及多动冲动的发生率均存在性别差异,以男性为高(P<0.01)。结论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行为问题与SD相关,对出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的 儿童,有必要关注其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绝经是女性生理上重要的转折点,在绝经过渡期,因为卵巢功能的减退,约三分之二的妇女可出现一系列因性激素水平变化所引起的症状。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后妇女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增加,现将有关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睡眠是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过程,通过睡眠,可以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人的一生之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睡眠对于维持人类健康,特别是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72例额叶癫痫患儿的临床表现、脑电图等进行分析,以提高对额叶癫痫的认识。方法收集72例额叶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额叶癫痫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结果本组患儿每天均有临床发作的占52.78%,其中59.72%仅在睡眠中发作,发作时间30s占77.78%,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假性失神发作、局部阵挛运动、偏转性强直、姿势性强直、躯体自动症、发声及情绪异常等,有83.33%的患儿常规脑电图及视频脑电图发作间期可记录到额叶为主的癫痫样放电,60%的异常放电仅出现于睡眠期,有95.83%的患儿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未见异常,本组中有58.34%患儿误诊为非癫痫性发作或出现分型错误。结论额叶癫痫临床发作频繁,以睡眠中发作为主,表现复杂多样,睡眠脑电图检查的阳性率较高,神经影像学检查多未见异常,易误诊为非癫痫性发作或其他类型的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癫痫是产科医师遇到的最常见的严重神经系统疾病.估计罹患癫痫的妇女约占所有妊娠妇女的0.3%~0.4%,并且,大约1/3的癫痫患者在妊娠后发作频率增加.癫痫发作对母亲和胎儿均有不良影响,尤其是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时,强直期呼吸肌收缩母亲供氧障碍,导致胎儿宫内缺氧;抽搐期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等.研究显示,妊娠合并癫痫的母亲的死亡风险比普通孕妇高,癫痫反复发作易引起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甚至胎死宫内或出生后脑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