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进行临床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用分层区组随机法将脑卒中患者分入综合康复组及一般康复组。通过观察早期康复对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对早期康复做相应的临床经济学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后综合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2&;#177;0.5)分,一般康复组为(12.3&;#177;0.81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综合康复组为(73.4&;#177;2.1)分,一般康复组为(66.4&;#177;2.5)分。综合康复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每减少1分,需花费人民币1203.2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每提高1分,需花费人民币402.6元;而一般康复组需1715.9,427.6元。结论:早期综合康复在降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较一般康复有更好疗效,且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上更经济。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患者早期强化康复治疗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中国的脑卒中康复缺少强化康复与一般康复的对照研究,亦无早期康复的卫生经济学评价。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观察早期强化康复后患者能否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方法:用分层区组随机法将患者分入两组。用成本效果分析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强化康复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每减少1分、总的生活能力每提高1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每提高1分需分别花费人民币1267.8元、6508.0元和411.0元。而一般康复组则分别需花费1875.4元、10462.4元和2422.1元。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强化康复在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提高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等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较一般康复有更好疗效。强化康复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和住院费用的卫生经济学评价,寻求康复治疗被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所承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用成本-效果分析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康复组日常生活活动(ADL)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提高程度显著高于药物组(P=0.000)。康复组患者较药物组患者平均少花费(697±534)元人民币,药物组每提高Barthel指数(MBI)积分1分较康复治疗组多花费(120.53±48.96)元人民币。结论:康复治疗在增加脑卒中恢复期患者ADL及功能独立性方面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康复治疗较药物治疗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患者早期强化康复治疗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肖卫忠  王觉生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372-373,378
目的:中国的脑卒中康复缺乏强化康复与与一般康复的对照研究,亦无早期康复的卫生经济学评价。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观察早期强化康复后患者能否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方法:用分层区组随机法将患者分入两组。用成本效果分析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强化康复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每减少1分、总的生活能力每提高1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每提高1分需分别花费人民币1267.8元、6508.0元和411.0元。而一般康复组则分别需花费1875.4元、10462.4元和2422.1元。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强化康复在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提高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等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较一般康复有更好疗效。强化康复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卒中小组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卒中单元模式。方法:2003-01/2004-03雅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进入卒中小组和普通病房。观察指标是病死率、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经SPSS统计,用费用效益分析对卒中小组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卒中小组病死率低于普通病房(P<0.05),且康复效果明显(P<0.01)。卒中小组与普通病房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每减少1分、FMA评分每增加1分、MBI每提高1分需分别减少花费(人民币)736.59,317.48,410.05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相比普通病房,卒中小组病房能减少脑梗死住院患者的病死率,明显提高患者的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回归社会的能力,不增加患者的花费。卒中小组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96例,抽签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康复组在临床药物 针灸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 针灸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及治疗后三四周进行Fugl-Meyer积分、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CNS)评定。结果:经三四周治疗后,康复组Barthel指数(73.63±20.33)分,CNS为(15.32±12.79)分,较治疗前(33.32±12.06),(32.24±12.45)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犤(48.23±16.22),(23.56±15.36)分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9.57,-2.87,P<0.001)。康复组Fugl-Meyer上、下肢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入院24h内康复治疗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2-10/2004-05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次序进入超早期康复组和一般康复组,两组的急性期治疗和康复方法相同,超早期康复组的患者在入院当天就接受康复训练,一般康复组等临床病情稳定(脑梗死3~10d,脑出血10~20d)介入康复。所有患者进行4个月的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应用Fugl-Meyer法(共50项,每项2分,满分100分,<50分为有严重运动障碍)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修订的Barthel指数(共10项,每项0~15分不等,满分100分,<60分为不能自理)评估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后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8~17分轻度抑郁;18~23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评估脑卒中后抑郁情况,同时计算经济花费。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7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Fugl-Meyer评分:治疗后超早期康复组高于一般康复组(58.35±12.43,48.12±15.67,P<0.05)。②修订的Barthel指数:治疗后超早期康复组高于一般康复组(77.38±22.45,60.13±18.92,P<0.05)。③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治疗后超早期康复低于一般康复组(10.23±4.89,18.21±6.41,P<0.05)。④经济花费:超早期康复组低于一般康复组[(1.98±0.87),(2.35±0.79)万元,P<0.01]。⑤超早期康复组患者在训练前后血压和心率无变化。结论入院24h内进行适当训练强度的超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减少住院花费,且对心率和血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生活能力状态的促进作用。方法将9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58例与对照组40例,均按照常规护理操作执行,且康复组采用以运动为主的康复程序,并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及生活能力状态分级进行评测。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状态改善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邓雪娟  戴玉  朱江南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328-2330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05年6月~2009年11月本院神经科收治的脑卒中首次发病偏瘫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康复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康复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病情稳定48h后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当天和治疗后1个月采用简试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法和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改善,康复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与对照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2组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事件和副作用。【结论】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0.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护士早期积极介入于预组患者康复治疗与护理,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改良Barthel指数。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测。结果一般资料显示性别、脑梗死和脑出血比例等在治疗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末评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疗养护理病历存在的缺陷,探求提高护理疗案质量的改进措施。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的护理病历检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医嘱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6次,一般护理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2次,体温单存在的质量缺陷68次。结论注重护士的在职培训、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是护理疗案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urpose

On a regular basis, the intensivist encounters the patient who is difficult to wean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The causes for failure to wean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are often multifactorial and involve a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cardiac and pulmonary dysfunction.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point of care ultrasonography relates to its utility in the process of weaning the patient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Methods

This article reviews some applications of ultrasonography that may be relevant to the process of weaning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Results

The authors have divided these applications of ultrasonography into four separate categories: the assessment of cardiac, diaphragmatic, and lung func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pleural effusion; which can all be evaluated with ultrasonography during a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intensivist is uniquely positioned to use ultrasonography at the point of care.

Conclusions

Ultrasonography may have useful application during the weaning process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