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夏枯草中用色谱法分离得到 1个新的苯丙素类化合物 (1 )和 5个已知的三萜类化合物 (2~ 6) ,经波谱法和化学鉴定为 3 ,4,α 三羟基苯丙素丁酯 (1 ) ,2α,3α,2 4 三羟基乌苏 1 2 ,2 0 (30 ) 二烯 2 8 酸(2 )、2α,3α,2 4 三羟基齐墩果 1 2 烯 2 8 酸 (3)、2α,3α,2 4 羟基乌苏 1 2 烯 2 8 酸 (4)、2α,3β 二羟基齐墩果 1 2 烯 2 8 酸 (5)和 2α,3β 二羟基乌苏 1 2 烯 2 8 酸 (6) ,5个三萜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夏枯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夏枯草属植物中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进行综述 ,并对其1 3 CNMR波谱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方法 :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 ,对夏枯草属植物中三萜类成分进行总结 ,并对其1 3 CNMR波谱特征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和结论 :从夏枯草属植物中共分离得到了 2 8个三萜类化合物 ,其中 2 0个呈游离状态 ,8个呈结合状态 (皂苷 ) ;且不同的三萜化合物其1 3 CNMR波谱在骨架类型、取代基类型及位置等方面均具有其特征性。 相似文献
3.
4.
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及其三萜成分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果穗的化学成分及其抗乳腺癌细胞活性。方法运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MTT法,对化合物体外抗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的活性进行筛选。结果从夏枯草果穗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寡肽(1)、5α,8α-过氧麦角-6,22-二烯-3β-醇(2)、β-香树素(3)、白桦脂酸(4)、3-羟基-11-烯-11,12-脱氢-28,13-乌苏酸内酯(5)、大戟醇(6)、2α,3α,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7)、candelabrone 12-methyl ether(8)、cyclopentaneacetic acid(9)、2α-羟基熊果酸(10)、α-菠菜甾醇(11)、齐墩果酸(12)、熊果酸(13)、β-谷甾醇(14)。结论化合物2、5、6、8和9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和13对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正常乳腺细胞MCF-10A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化合物4对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正常乳腺细胞MCF-10A抑制不明显,能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决明属植物光叶决明Cassia floribunda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MCI、RP-18、TLC、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光叶决明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决明顺反二聚苯丙素(1)、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2)、shonanin(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1,6,8-三羟基-3-甲基蒽醌(5)、2,5-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6)、2-(2′-羟丙基)-5-甲基-7-羟基色酮(7)、4′,7-二羟基-5-甲氧基黄酮(8)、柯伊利素(9)、山柰酚(10)、芹菜素(11)、3-甲氧基槲皮素(12)、6-demethoxycapillarisin(13)、7,4′-二羟基黄酮(14)、木犀草素(15)、butin(16)、甘草素(17)和圣草酚(18)。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化合物2~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4、8、9、11、13、14、16~18为首次从决明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广防风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广防风属植物广防风Epimeredi indica的化学成分,从中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和反相硅胶RP-18柱色谱分离,运用有机波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广防风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2-(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醇1-O-α-L-[(1→3)-鼠李糖基-6-O-阿魏酰基]葡萄糖苷(Ⅰ)、2-(3,4-二羟基)苯基-乙醇1-O-α-L-[(1→3)-鼠李糖基-4-O-咖啡酰基]葡萄糖苷(Ⅱ)、2-(3,4-二羟基)苯基-乙二醇(1→1)(2→2)[(1→3)-鼠李糖基-4-O-咖啡酰基]葡萄糖苷(Ⅲ)。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广防风苷A。Ⅱ和Ⅲ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掌叶大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聚酰胺、凝胶等柱层析等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和理化鉴别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掌叶大黄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2,5-二甲基-6,8-二羟基色原酮(1),1-甲基-2,8-二羟基-3-羧基-9,10-蒽醌(2),ω-羟基大黄素(3),4′-羟基苯基-2-丁酮(4),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2″-O-没食子酰基-6″-O-(4′′′-羟基)-桂皮酰基)-葡萄糖苷(5),反式-3,5,4′-三羟基二苯乙烯-4′-O-β-D-(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6),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6″-O-桂皮酰基)-葡萄糖苷(7),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6″-O-(4′′′-羟基)-桂皮酰基)-葡萄糖苷(8),反式-3,5,4′-三羟基二苯乙烯-4′-O-β-D-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四倍体板蓝根中的苯丙素类成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考察四倍体菘蓝Isatis indigotic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大孔树脂和硅胶柱色谱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IR、MS、1 H- NMR、1 3C- NMR、2 D- NMR)分析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从四倍体板蓝根中分离得到5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落叶松脂素( )、落叶松脂素- 4 - O-β- D-葡萄糖苷( )、落叶松脂素- 4 ,4′- O-二- β- D-葡萄糖苷( )、紫丁香苷( )、4 - (1,2 ,3-三羟基丙基) - 2 ,6 -二甲氧基苯- 1- O- β- D-葡萄糖苷( )。结论 ~ 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野八角果实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应用硅胶、反相及半制备HPLC色谱法对野八角果实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用MTT法对所分离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包括1个新的苯丙素糖苷2,4-dihydroxy-allylbenzene-2-O-β-D-glucopyranoside(1)和7个已知的倍半萜内酯oligandruminB(2),oligandruminD(3),anisatin(4),veranisatinD(5),pseudomajucin(6),1α-hydroxy-3-deoxy-pseudoanisatin(7),8α-hydroxy-10-deoxycyclomerri-llianolide(8)。结论:化合物1,2,3,58为首次从野八角果实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均无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夏枯草地上部位(除去果穗)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用理化方法解析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该植物地上部位中分得12个化合物,均为五环三萜和三萜皂苷类成分,经与文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对照,分别为:乌苏酸(1),齐墩果酸(2),白桦酯酸(3),2α,3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4),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5),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6),2α,3α,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7),2α,3β,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8),2α,3α,19α,24-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β-D-吡喃葡萄糖苷(9),2α,3β,19α,23-四羟基坞苏-12-烯-28-酸-β-D-吡喃葡萄糖苷(10),2α,3α,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11),和2α,3α,24-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12)。结论:其中化合物3、9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7和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产地夏枯草药材HPLC特征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夏枯草药材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为科学评价夏枯草药材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甲醇-0.1%的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所得不同样品的特征图谱用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用SPSS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建立了夏枯草的特征图谱,分析了10个产地夏枯草药材的HPLC特征图谱,经相似度分析,确定了29个色谱峰为夏枯草药材特征峰,指认了其中的8个共有峰。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研究结果初步说明了不同产地夏枯草药材的差异与相似性,为夏枯草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Morphological and Chemical Variation of Prunella vulgaris Populations from Different Locations in China 下载免费PDF全文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 of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runella vulgaris collected in different areas of China. Methods Twelve phenotypic traits and three chemical compositions were assessed in 28 populations of P. vulgari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locations in China. Results The variability ranges observed at phenotypic and chemical levels were polymorphic. According to the morph... 相似文献
14.
夏枯草中活性成分迷迭香酸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与富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夏枯草中活性成分迷迭香酸的快速分离、结构鉴定与富集的方法。方法:采用回流提取,硅胶柱粗砍断,反相柱细分,半制备柱纯化样品得到目标化合物迷迭香酸,再利用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质谱和核磁等波谱学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快速地从夏枯草中分离、鉴定和富集到迷迭香酸。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强,为下一步进行夏枯草的质量标准和迷迭香酸的药效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夏枯草膏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夏枯草膏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共30例(60只眼),比较患者服用夏枯草膏前后的视力、眼压、视野及临床症状。结果服用夏枯草膏前后患者的视力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眼压及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S)和平均缺损(MD)的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夏枯草膏对于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夏枯草与白毛夏枯草的性状及组织显微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针对"白毛夏枯草"常与"夏枯草"混用的情况,为了更安全、准确地使用两味药材,对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inn.与白毛夏枯草Ajuga decumbens Thunb.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对两者的根、茎、叶、花和种子等5个部分进行性状鉴定及显微鉴定。结果:两者根的横切面和叶柄切面区别不明显,茎横切面在形状、维管束结构方面区别明显。两者种子切片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无表面浅沟、沟缘特化的棕黄色毛状突起、果脐外V型厚角组织,还有是否厚壁细胞排列有凸起。两者花粉粒、叶表面气孔指数、栅表比、气孔类型及花冠筒的毛环和腺毛结构也有诸多区别。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夏枯草和白毛夏枯草药材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夏枯草醇提取物对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灌流模型法,观察夏枯草醇提取物(0.05,0.10和0.15mg.ml-1)对苯肾上腺素(PE)1.0μmol.L-1和KCl 50 mmol.L-1预收缩的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结果:夏枯草醇提取物对离体大鼠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胸主动脉环均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而对苯肾上腺素(PE)预收缩血管的舒张作用是内皮依赖性的。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L-NAME和岛苷酸环化酶抑制剂MB预处理后,两者的血管舒张作用均被阻断。但用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不能阻断夏枯草醇提取物引起的舒张血管作用。结论:夏枯草醇提取物可能是通过NO-鸟苷酸环化酶途径产生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夏枯草多糖抗单纯性疱疹病毒及相关免疫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夏枯草多糖抗单纯性疱疹病毒(HSV)及相关的免疫作用。方法通过96孔板病毒中和实验,观察细胞致病作用(CPE),体外研究夏枯草多糖的抗病毒作用,同时通过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及细胞因子(IFN-γ)诱生实验研究夏枯草多糖的免疫活性。结果夏枯草多糖各部位(20mg/ml)分别在24,48h内可减轻CPE,直接杀灭病毒作用较弱;免疫学试验表明体外均能明显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殖,且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并均能明显诱生IFN-γ。结论夏枯草多糖用于单纯性疱疹的治疗作用,可能不是由对病毒的直接作用引起的,而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和诱生干扰素等免疫调节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夏枯草提取物对人B淋巴瘤Raji细胞及T淋巴瘤Jurkat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差异,探讨夏枯草提取物体外抗淋巴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夏枯草提取物分别作用于Raji细胞及Jurkat细胞;48 h后分别收集各组细胞,应用MTT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及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每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CL-2及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夏枯草提取物对Raji及Jurkat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且对Raji细胞的抑制作用大于Jurkat,其对Raji细胞IC50(18.01±0.92)μg/mL显著低于Jurkat细胞(25.47±0.96)μg/mL(P0.05);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夏枯草提取物处理Raji及Jurkat细胞后均出现凋亡相关DNA Ladder;随夏枯草提取物浓度的增加,Raji及Jurkat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均显著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浓度为15、20、25μg/mL的夏枯草提取物作用于Raji及Jurkat细胞后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9.4±0.25)%、(21.68±0.46)%、(35.03±0.35)%和(4.06±0.14)%、(13.59±0.23)%、(22.92±0.20)%,同浓度条件下,Raji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显著高于Jurkat细胞(P0.01);随夏枯草提取物浓度增加,实验组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弱,BAX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浓度条件下,Raji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的下降程度、BAX蛋白表达的增加程度显著高于Jur-kat细胞(P0.05)。结论:夏枯草提取物具有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以诱导细胞凋亡有关,且夏枯草提取物对Raji细胞的抑制作用大于Jurkat细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