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伟  赵伟  罗婵 《江苏医药》2002,28(6):458-459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证实 ,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导致新生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形成人群中众多慢性无症状携带者 (CsC)的重要原因。为了解HBV通过母婴传播 (MFT)而引起胎儿肺组织感染及机理 ,我们进行了如下探讨。材料和方法一、死胎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和HBcAg检测收集年龄在 2 4~ 3 2岁范围内的乙型肝炎产妇40例 ,其娩下的死胎的孕周在 3 6~ 40周范围 ,常规尸检 ,取肺组织 ,1 0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 ,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多视野常规病理学观察 ;PS法检测死胎肺组织中HBcAg。替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对103例HBeAg阳性和81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穿刺活检,进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同期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0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r=0.125,P>0.05;r=0.164,P>0.05)。81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r=0.326,P<0.01;r=0.267,P<0.05)。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能反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可作为抗病毒药物选择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王丹薇  赵伟等 《天津医药》2002,30(6):328-329
目的:观察死胎肝脏组织中HBV DNA的表达,探讨通过产妇传播到死胎肝脏组织中的HBV是否存在复制。方法:采集40例乙肝炎产妇产下的死胎,常规尸检,取肝脏组织,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其中的HBV DNA;回访产妇产前静脉血HBV的检测结果,结果:死胎肝脏组织中HBV DNA的检出率为87.5%(35/40)。产妇产前静脉血HBV呈高、低和复制状态时,肝脏组织中HBV DNA的检出率分别为75.0%(3/4),85.0%(17/20)和93.8%(15/16);高、低、无复制者之间相互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BV DNA颗粒分布在肝细胞浆内,毛细胆管上皮和管腔内,少数分布在肝细胞核上,结论:死胎肝脏组织中有DNA复制;死胎肝脏组织中HBV DNA表达与产妇血清中HBV复制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4.
陈宏  赵伟  刘伟 《江苏医药》2008,34(12):1304-1305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实,HBV产妇传播是导致新生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成人群中众多慢性无症状携带者(CsC)的重要原因[1].为了解HBV通过产妇传播(MFT)而引起胎儿多脏器组织感染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丹薇  赵伟  刘伟  罗婵  刘兰侠  王兰 《天津医药》2002,30(6):328-329
目的:观察死胎肝脏组织中HBVDNA的表达,探讨通过产妇传播到死胎肝脏组织中的HBV是否存在复制。方法:采集40例乙型肝炎产妇产下的死胎,常规尸检,取肝脏组织。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其中的HBVDNA;回访产妇产前静脉血 HBV的检测结果。结果:死胎肝脏组织中 HBV DNA的检出率为 87.5%(35/40)。产妇产前静脉血 HBV呈高、低和无复制状态时,肝脏组织中 HBV DNA的检出率分别为 75.0%(3/4)、85.0%(17/20)和93.8%(15/16);高、低、无复制者之间相互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BV DNA颗粒分布在肝细胞浆内、毛细胆管上皮和管腔内,少数分布在肝细胞核上。结论:死胎肝脏组织中有HBV复制;死胎肝脏组织中HBV DNA表达与产妇血清中HBV复制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患者HBVDNA前C区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测定99例HBV感染患者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并采用RT-PCR检测HBVDNA前C区变异。结果:99例HBV感染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2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1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乙型)11例和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中,变异株组HBVDNA前C区变异发生率与混合株组、野生株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混合株和野生株两组相比,HBVDNA变异株组肝功能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HBVDNA前C区变异可发生于HBV感染的不同临床状态。HBVDNA前C区变异可能与肝炎程度和病情进展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车达平  徐龙  张志成 《江西医药》2003,38(6):403-40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i(Pre-S1)蛋白、HBcAg、HBV DNA及HBV其他标志物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为评判HBV复制和病情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证据.方法对13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应用微板核酸杂交法;HBcAg采用ELISA间接法,两种抗体包被,反应孔内裂解Dane颗粒的酶标技术直接检测Pre-S1及HBV其他标志物同时进行ELISA检测. 结果血清中Pre-S1、HBcAg、HBV DNA检出率在HBsAg、HBeAAg抗-HBc组合中最高,分别为33.3%、74.6%、85.7%,与HBV-M其它组合比较P<0.01;HBeAg和HBcAg阳性组的HBVDNA、Pre-S1检出率最高(91.7%、39.6%),其次为HBeAb和HBcAg阳性组;HBV DNA阳性组的Pre-S1、HBcAg检出率(27.5%、62.6%)明显高于阴性组(2.2%、8.9%),P<0.001;Pre-S1阳性血清中HBcAg与HBV DNA检出率为96.4%、89.3%,与阴性组比较P<0.001及P<0.05;Pre-S1、HBcAg与HBV DNA检出率在各临床类型患者中,除慢性肝炎HBV DNA检出率高,且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它无特异性. 结论血清Pre-S1、HBcAg、HBV DNA和HBeAg均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敏感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抗HBe的出现并不表示病毒复制停止,应参考其他病毒复制指标情况.乙型肝炎各临床类型HBV复制指标检出率仅HBVDNA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荧光定量检测HBV DNA与ELISA法测两对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莺  陈建森 《福建医药杂志》2003,25(2):118-118,104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检测HBV DNA与乙肝两对半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荧光定量PCR(FQ—PCR)与ELISA两种方法同时检测242份血清,对其结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51例乙肝大三阳患者血清HBV DNA检出率100%(51/51);60例乙肝小三阳患者血清HBV DNA检出率51.7%(31/60);9例HBsAg( )、抗—HBs( )、HBeAg( )血清HBV DNA检出率100%(9/9);5例HBsAg( )、HBeAg( )、抗—HBe( )血清HBV DNA检出率100%(5/5);11例抗—HBs( )及31例抗—HBs( )、抗—HBe( )、抗—HBc( )血清HBVDNA检出率o;38例抗—HBs( )、抗—HBc( )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7.9%;17例HBsAg( )、抗—HBc( )血清HBV DNA检出率58.8%;20例抗—HBc( )血清HBV DNA检出率10%。结论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具有准确、灵敏、特异等优点,对于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血清与新生儿胃液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eAg)的关系。方法收集HBsAg阳性住院待产孕妇血清及其所产新生儿胃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其HBsAg、HBeAg进行检测。结果100例孕妇血清经实验室复查,HBsAg均阳性,其中HBeAg阳性孕妇18例。100例新生儿共有35例胃液HBsAg或HBeAg阳性,其中HBsAg总阳性率为31.00%,HBeAg总阳性率为14.00%,HBe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胃液HBsAg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77.78%和55.56%,与单纯HBsAg阳性组和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胃液HBsAg、HBeAg与孕妇血清HBV病毒携带状态,尤其是HBeAg密切相关,提示新生儿HBV的感染可能通过消化道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两个问题,查过不少资料无答案。如果能请专家解答一下,可能对很多基层医生会有帮助:1、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链(HBV DNA)一般也呈阳性,且多见高滴度,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e抗原(HBeAg)模式与血清HBV DNA载量及肝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1407例乙肝感染者分别检测血清样本中HBVDNA载量及HBV-M,并同步检测肝功能.根据HBeAg不同模式分组探讨与HBVDNA载量及ALT、AST、CHE关系.结果 HBeAg阴性与阳性组间HBVDNA阳性率及平均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LT、AST、CHE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HBeAg模式中都存在有病毒复制组ALT、AST、CHE水平显著高于无病毒复制(P<0.01).结论肝损害与HBeAg模式无关,而与乙肝病毒复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隐匿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是HBV感染的特殊形式,由于血清中HBsAg呈阴性,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我们通过对15例不明原因的肝功能损害患者进行肝组织活检,分析其肝脏组织中HBsAg、HBcAg的表达,证实为HBV感染,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15例均系贵州省人民医院及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2004年6月至2005年10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19~62岁。1.2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无肝炎病人家庭聚集史,无输血、饮酒史,无服用损肝药物及毒物接触史。诊断符合2005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标…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的持续感染造成的,但慢性乙型肝炎病人HBV的存在状态与肝炎病情的关系目前还未完全阐明。本文统计了317例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感染标志物表达模式、HBV DNA定量测定与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柏胜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387-3388
目的:探讨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 DNA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PCR(FQ-PCR)和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CLEIA)分别对617份血清进行HBV DNA和HBVM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HBsAg、HBeAg、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100%(232/232);HBsAg、HBeAb和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66.9%(164/245);HBsAg、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60.7%(17/28);HBsAg、HBeAg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100%(2/2);HbsAb、HBeAb、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3.6%(2/56);HbsAb、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4%(1/25);其余HBVM不同表现模式HBV DNA阳性率为0。HBeAg(+)组与HBeAg(-)组HBV DNA阳性率和HBV DNA定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有机结合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定量检测,才能准确反应不同个体HBV感染状态及病毒复制情况,进而指导临床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分子杂交法、肝炎基因诊断芯片检测9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肝组织,观察HBcAg和HBV DN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各种方法优缺点。方法 将PCR扩增的HBV DNA探针用点样仪点于玻片介质上,处理后制成基因芯片,收集肝炎后肝硬化组织标本99份,分别用原位分子杂交法,基因芯片检测HBV DN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cAg。结果 HBcAg阳性67例(67.7%),原位分子杂交HBV DNA阳性53例(53.5%),基因芯片检测阳性46例(46.5%)。32例三种方法检测HBcAg及HBV DNA均阴性。HBcAg颗粒和HBV DNA颗粒在肝组织中呈浆膜型高表达分布,其肝组织病变是活动的。结论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有较高的HBV复制率,HBcAg及HBV DNA高表达与肝组织病变活动有关,基因芯片对肝组织中HBVDNA检出率与原位分子杂交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和血清中HBV D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和血清中HBVDNA表达量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77例不同类型乙肝患者PBMC内和血清中HBVDNA含量。结果:患者血清中和PBMC内HBVDNA总阳性率分别为48.05%(37/77)和57.14%(44/77)。其中两者中阴性和阳性检测结果一致的患者占77.92%(60/77),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患者占22.08%(17/77),血清中和PBMC内HBVDNA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11,P>0.05)。肝硬化(LC)组患者PBMC内HBVDNA阳性率高于急性乙型肝炎(AHB)和慢性乙型肝炎(CHB)组(P<0.05)。不同血清标志物组中虽然PBMC内HBVDNA阳性而血清中阴性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抗-HBe(+)组中有增高趋势。结论:PBMC内HBVDNA的检测是对血清中HBVDNA检测的重要补充。另外,HBeAg阴性也不能排除体内有HBV的存在与复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与母婴宫内传播的相关性.方法 将196例HBV感染孕妇依据其分娩前血清HBV DNA含量(>1×106和≤1×106copies/ml)分为两组,其新生儿出生后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乙肝疫苗(HBvac)治疗.检测两组孕妇分娩前血清HBV DNA含量、新生儿及7月龄婴儿血清HBV标志物(HBVM).结果 孕妇血清HBV DNA>1×106组和HBV DNA≤1×106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分别为42.7%和1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 DNA>1×106组婴儿7月龄时HBsAg 阳性率较HBV DNA≤1×106组高,而HBsAb阳性率较HBV DNA≤1×106组低,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血清中HBV DNA含量越高,发生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性越大,阻断效果也越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人卵巢组织中HBV cccDNA,寻找人卵细胞为HBV靶细胞的证据。方法使用RT-PCR法测定33例慢性乙肝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卵巢组织HBV DNA、HBV cccDNA含量;同时检测孕妇的肝功能、HBV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结果产妇卵巢组织的HBV cccDNA与血清HBV DNA定量存在明显正相关性。其正相关因素为外周血HBsAg和HBV DNA定量(r=0.335),负相关因素为孕妇谷丙转氨酶水平(ALT,r=-0.360)及谷草转氨酶水平(AST,r=-0.347)。结论卵巢组织是HBV的靶器官,并可在其中复制。卵巢组织HBV cccDNA的存在与外周血HBV DNA载量、卵巢组织的HBV DNA载量和ALT、AST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乙肝流行地区,母婴传播已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我院采用PCR技术,对44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的孕妇进行配对检测母血、脐血、婴血及乳汁的HBV-M,探讨围产期母婴传播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1996年6月至1997年3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孕妇中,妊娠晚期抽血检测发现HBV-M阳性及肝功能正常,无临床症状,随机选择44例,检测其新生儿出生时的脐血、股静脉血  相似文献   

20.
肝组织HBV DNA定量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由于对HBV感染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入,抗病毒治疗急待寻找判定效果的可靠方法,HBV DNA检测,特别是血液和肝组织定量检测显得极为重要。方法 在HBV感染者作肝活检时随机留取小粒肝组织,同时采血作HBV DNA定量检查。结果 急慢性HBV感染病例均示肝组织内HBV DNA检查明显高于血内检出率,同时肝组织HBV含量明显高于血液内含量。结论 肝组织检测HBV DNA可以明显提高HBV感染诊断率,血内HBV DNA阴转时不能说明肝组织内亦已阴转,血内HBV DNA阴转不宜随即停止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