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不停跳心瓣膜置换术4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心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方法,气栓的预防和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在心脏不停跳、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瓣膜置换术45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术(包括再次二尖瓣置换术4例)3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双瓣膜置换术4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无术后脑部并发症及严重低心排血量。结论: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术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65例巨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瓣膜置换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巨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65例,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采用透析型人工肾超滤技术,心肌保护采用温氧合血停跳液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4℃冷晶体间断灌注维持停搏技术。单纯二尖瓣置换术45例,均保留瓣下结构(MVR/SVP),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13例,同时行三尖瓣Devega环缩术20例。结果 全组患者中54例心脏自动复跳,11例电击除颤复跳。3例死亡,2例出现顽固性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因凝血功能障碍致创面广泛出血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治疗经验:①充分术前准备;②采用超滤技术;③采用温氧合血停跳液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4℃冷晶体间断灌注维持停搏心肌保护技术;④采用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MVR/SVP)。  相似文献   

3.
停跳和不停跳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本文对99例中低温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与110例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不停跳手术中病人出现低心排、室颤及术中因心功能衰竭死亡病例数明显少于停跳组,不停跳组手术时间及体外循环时间少于停跳组,不停跳组麻醉中芬太尼用量大于停跳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测定 ,客观评价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与中低温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术 2种术式的心肌保护效果。1.临床资料及方法 :(1)临床资料 :自 1999年 9月~ 2 0 0 0年 12月 ,随机将2 0例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病变患者分为停跳组及不停跳组 ,每组 10例。停跳组 :男 3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41 2±9 6 )岁 ;心功能NYHAⅡ级 2例、Ⅲ级 5例、Ⅳ级 2例 ;主动脉阻断时间 (44 3±16 7)min。不停跳组 :男 3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40 8± 11 5 )岁 ;心功能Ⅱ级 2例、Ⅲ级 6例、Ⅳ级 2例 ;上、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常温沁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与冷停跳手术患者冠脉血心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明确不停跳手术对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36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不停跳与冷停跳组,每组18例。不停跳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15分钟、体外循环停止时、机停后30、60分钟采血。冷停跳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前、主动脉阻断时、主动脉开放时、开放后30、60分钟采  相似文献   

6.
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术是国内近年来开展的手术方式之一 ,但存在较多争议。我们通过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变化 ,衡量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与中低温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术两种术式的心肌保护效果。资料和方法  1999年 9月至 2 0 0 1年 3月 ,随机将 30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病人分为 2组。停跳组中男 6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 42 3± 9 8)岁 ;心功能 (NY HA)II级 4例、III级 7例、IV级 4例 ;心胸比率 0 6 3± 0 0 8;射血分数 (EF) 0 5 7± 0 0 8;缩短分数 (FS) 0 31± 0 0 8;主动脉阻断…  相似文献   

7.
心脏不停跳与含血停跳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比较心脏不停跳与含血停跳对血液对力学的影响,评价心脏不停跳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心功能Ⅲ级的择期二尖瓣膜置换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Ⅰ组(不停跳组)、Ⅱ组(持续微温血停跳组)和Ⅲ组(间断冷血停跳组),每组10例。于麻醉前、CPB前、停CPB10、30、60min及术毕各时相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 停CPB至术毕各时相,Ⅰ、Ⅱ组的CI显著高于麻醉前水平和Ⅲ组的同期水平(P<0.01或P<0.05)。术毕,Ⅰ组和Ⅱ组的LVSWI显著高于麻醉前水平(P<0.05)。从停CPB10min至术毕各时相,Ⅰ、Ⅱ组的SVRI显著低于麻醉前水平(P<0.01),Ⅰ组的SVRI显著低于Ⅲ组的同期水平(P<0.05)。结论 心脏不停跳的心肌保护效果优于间断冷血停跳组,与持续微温血停跳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与常规心脏停搏二尖瓣置换术的对比研究 ,评价心脏不停跳心瓣膜置换术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2 4例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2例。实验组 :采用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 ;对照组 :采用常规心脏停搏二尖瓣置换术。于麻醉诱导后、升主动脉开放后 (或心内主要操作完成 ) 2小时、12小时、2 4小时、36小时、48小时和 72小时分别采中心静脉血 ,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含量 ;观察心肌超微结构 ;记录心律失常情况、术后多巴胺用量、辅助通气时间和 ICU恢复时间等临床指标。 结果 升主动脉开放后 (或心内主要操作完成 ) 2小时、12小时、2 4小时和 36小时 ,实验组 c Tn I均较对照组低 (P<0 .0 5 ,0 .0 1) ;心肌组织超微结构观察对照组线粒体嵴间隙明显增宽 ,可见嵴断裂 ,实验组线粒体肿胀不明显 ,嵴无断裂。术后临床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发生心律失常例数少 ,多巴胺用量少 (P<0 .0 1) ,辅助通气和 ICU恢复时间短 (P<0 .0 5 )。 结论 浅低温心肺转流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可减轻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冠脉血清心肌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历来是被重视的一个问题。低温冷停跳灌注心肌保护因有不足之处,临床医生正探索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即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及同功酶(CK、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的变化可作为判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及预后指标。本文目的在于观察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心肌酶学变化,明确对心肌损伤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选择心内直视手术患者28例,其中不停跳和冷停跳手术各14例。术前用药均为哌替啶及东莨菪碱,用依托咪酯、芬太尼及琥珀胆碱诱导,麻醉维持用芬太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心脏不停跳与停跳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临床恢复情况的差异。 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有关心脏不停跳与停跳二尖瓣置换术临床疗效对比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检索时限均以上述数据库建库之日起至2016年12月。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然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7项RCT,共242例患者,其中不停跳组116例,停跳组1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停跳组CPB时间[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s, WMD)=-13.29,95%CI(-21.97,-4.61),P<0.05]、术中除颤次数[比值比(odds ratio, OR)=0.10, 95%CI(0.03,0.29),P<0.05]、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WMD=-2.71,95%CI(-3.10,-2.32),P<0.05]及ICU停留时间[WMD=-7.73,95%CI(-10.92,-4.54),P<0.05]均少于停跳组。但两组手术时间[WMD=-9.69,95%CI(-26.15,6.78),P=0.25]、机械通气时间[WMD=-4.39,95%CI(-10.01,1.23),P=0.13]、术后住院时间[WMD=-1.12,95%CI(-2.24,0.01),P=0.05]以及住院期间死亡人数[OR=2.48,95%CI(0.34,18.11),P=0.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中,心脏不停跳手术的CPB时间、术中除颤次数、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及ICU停留时间优于心脏停跳手术,但两者的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死亡人数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常温不停跳冠脉搭桥对血液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研究常温心脏不停跳和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手术对血液动力学及移植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35例冠脉搭桥手术病人分为心脏不停跳组(20例)和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组(15例)。经Swan-Ganz漂移导接BaxterCCO监测仪监测血液动力学,Doppler测定移植血管血流量,并测定全身及心肌炎的氧供需。结果:(1)搭桥后,心脏不停跳组CI显著升高,MPAP、SV、HR无明显变化;心脏停跳组CI无明显变化,SV降低,HR和MPAP增加。搭桥后两组CO较手术前无统计学差别;(2)搭桥后两组病人CaO2和Cv^-O2均显著下降,VO2、O2ER和VO2I呈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3)搭桥后两组病人移植血管的血流量无明显差异,移植血管支配区域心肌的MDO2、MVO2和MDO2/MVO2也无明显差异。结论:常温不停跳搭桥手术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较小,而对全身氧供需的平衡及移植血管功能的影响与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搭桥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拟了解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对术中病人脑氧代谢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选择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 (MVR)病人 10例 ,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31 5± 11 2 3)岁 ,体重(4 6 3± 9 98)kg。心功能Ⅱ级 7例 ,Ⅲ级 3例。病人术前均无神经和精神方面疾病 ,也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术前用药均为东莨菪碱 0 3mg和哌替啶 5 0mg肌肉注射。缓慢静注安定0 1mg·kg 1·、依托咪酯 0 2mg·kg 1、芬太尼 5~ 10 μg·kg 1、潘库溴铵 0 15~0 2mg·kg 1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 ,麻醉维持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CAD)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2年9月至2009年6月,由同一位术者对21例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行CABG(甲减组),男6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4岁;其中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3例,体外循环下心脏停跳手术1例,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17例;术前均口服左旋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明显改善后手术。选择同期2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CABG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1岁。于术前、术中、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及临床预后指标。结果甲减组体外循环下手术患者死亡1例,术前有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甲状腺激素水平低;其余20例生存者均为心脏不停跳手术,其中17例为非体外循环手术;术后随访2~30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增加(55%±21%vs.48%±17%)。对照组患者均生存。两组间术中心排血指数[2.7±1.4 L/(min.m2)vs.2.8±1.5 L/(min.m2),t=530,P=0.530]、住院时间(12.2±4.7 d vs.10.1±3.9 d,t=0.170,P=0.170)、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17.6±9.1 hvs.15.1±13.7 h,t=0.120,P=0.1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显示,非体外循环下手术对激素水平影响较小。结论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术前准备充分,采用心脏不停跳手术方式较为安全,围术期甲状腺素治疗是关键;对重度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在体外循环下手术风险大。  相似文献   

14.
1999年 11月~ 2 0 0 0年 5月我们在心脏不停跳下对 31例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施行心瓣膜置换术 ,与常规手术的31例相比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根据手术时心脏是否停搏将 6 2例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 :共 31例 ,男 14例 ,女 17例 ;年龄 5~ 6 2岁 ,平均年龄 35 .5岁。均为重症心脏瓣膜疾病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症心脏瓣膜疾病 :(1)心功能 级 ,心胸比率 (CTR) >0 .85 ,左心室舒张期末径 >70 mm,射血分数(EF) <0 .5 ;(2 )第二次手术 ,有心脏恶病质。在心脏不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 (MVR) 2 0例 ,MV…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冷氧合血停跳和心脏不停跳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5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冷氧合血停跳组(I组)和心脏不停跳组(Ⅱ组),每组2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多个时点采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肌肌钙蛋白I(cTnI),CK,CK-MB,缺血前后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术前两组的cTnI,CK和CK-MB均在正常范围内,开放主动脉后1小时至术后24小时达峰值,其后缓慢下降,术后24小时心脏不停跳组CK水平明显低于冷氧合血组(P<0.05),各时点cTnI,CK-MB水平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超微结构于体外循环后两组间或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nI,心肌酶,心肌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提示冷氧合血停跳液与心脏不停跳的心肌保护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6.
心脏不停跳手术患者心肌线粒体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心脏不停跳手术患者心肌线粒体形态及量化计分情况 ,探讨其对心肌的保护效果。 方法 16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按不同的术式分为心脏不停跳组和心脏停搏组。分别于上、下腔静脉 (心脏不停跳组 )或主动脉 (心脏停搏组 )阻断前 ,阻断 6 0 min和开放后 2 0 min取心肌标本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形态并进行量化计分。 结果 上、下腔静脉或主动脉阻断前两组心肌线粒体计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阻断 6 0 min和开放后 2 0 min心脏停搏组心肌线粒体计分均高于心脏不停跳组 (P<0 .0 1) ,心脏不停跳组心肌超微结构优于心脏停搏组。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手术可减轻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心脏状态下心梗边缘区注射干细胞后细胞的分布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 观察停跳与不停跳两种心脏状态下经心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全身细胞的分布.方法 雄性猪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超顺磁铁纳米颗粒标记.雌性猪心梗后1周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停跳心脏细胞注射组(n=6),体外循环后心脏停跳,标记的细胞(1×108)经心肌注入心梗周边区.第2组为不停跳心脏细胞注射组(n=6),相同的细胞在跳动下心脏经心肌注入心梗周边区.第3组停跳心脏对照组(n=6)和第4组不停跳心脏对照组(n=6)中,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停跳和不停跳心脏状态下经心肌注入心梗周边区.3 d后,体内细胞分布通过核磁共振的T2*变化及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基因(SRY基因)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来评价.结果 细胞可以在心、肾、脾、肺和肝中检测到.1、2组中大部分的注射细胞滞留在心脏,并且1组中心脏细胞的滞留较2组多(T2*改变:22.3±2.2比17.00±0.84;SRY gene:0.150±0.062比0.072±0.003).结论 在未来的临床实验中,在心脏停跳状态下经心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是一种最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研讨在常温不停跳与低温停跳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对同功酶和心功能变化的影响,兹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观察组(不停跳组)36例,女22例,男14例,年龄6±37岁,体重115±21kg。手术病种:室缺修补17例、房缺修补19例。对照组(停跳组)30例,选择同期与观察组条件近似的低温停跳体外循环下房、室缺修补术。年龄6±29岁,体重122±24kg。麻醉方法 术前肌注哌替啶1mg/kg、阿托品001~002mg/kg。监测ECG、SpO2、动静脉直接测压等。用硫喷妥钠、阿曲库铵、羟丁酸钠、芬太尼诱导后,经口或鼻气管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心脏生物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11月福建省立医院126例患者行心脏生物瓣膜置换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6例,女60例;年龄27~85(67.6±10.8)岁。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01例,心瓣膜退行性变二尖瓣关闭不全20例,二尖瓣腱索断裂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行二尖瓣置换术(MVR)75例,三尖瓣置换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30例,AVR+MVR(双瓣膜置换术,DVR)19例。结果行MVR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0.5±7.8)min,体外循环时间(85.3±10.1)min;行AVR升主动脉阻断时间(70.6±12.4)min,体外循环时间(142.3±15.6)min;行DVR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03.5±18.4)min,体外循环时间(182.3±21.8)min。全组无手术死亡。住院时间(25.7±5.9)d,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2.5±1.9)d。术后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未见瓣膜关闭不全。结论生物瓣膜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采用生物瓣的手术风险与机械瓣无异,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采用胸骨下段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施行人工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42例心瓣膜病患者[胸骨下段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组(小切口组)]经胸骨下段切口在心脏不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26例;年龄(42.3±12.7)岁。另随机选择我科同期收治的42例心瓣膜病行常规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43.8±13.1)岁。围术期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要并发症、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皮肤切口长度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并进行比较。结果围术期两组均无死亡。小切口组患者术后早期无再次开胸止血、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栓塞和瓣周漏等并发症发生。两组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二次开胸止血、伤口感染率和瓣周漏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切口组皮肤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皮肤切口长度平均缩短5.2 cm[(7.9±1.4)cm vs.(13.1±3.3)cm,P=0.000],术后24 h出血量明显减少[(183.6±40.2)ml vs.(273.4±59.9)ml,P=0.000],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8.1±1.3)d vs(.10.6±2.1)d,P=0.000]。术后小切口组随访40例,随访时间3~15个月,失访2例;伤口疼痛4例,多数患者术后瘢痕发生率低,生活质量良好。对照组随访38例,随访时间3~15个月,失访4例;伤口疼痛17例。结论经胸骨下段切口在心脏不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可减轻手术创伤、简化操作、提高手术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以及美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