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改良腔内图(IEGM)法与心脏超声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室间间期(VV间期)及相应心脏超声参数。方法 入选20例符合CRT植入I类适应证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具有IEGM法优化功能的CRT/CRT-D; 术后1、3、6个月对每一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分别按传统IEGM法 、 改良IEGM法及超声法优化VV间期,比较两种IEGM法与超声法的一致性,并评估改良IEGM法获得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返流面积(MRA)、主动脉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Ao)]是否优于传统IEGM法。 结果摇与传统IEGM法比较,改良IEGM法获得的VV间期与超声优化获得的VV间期一致性更好,改良IEGM法获得的LVEF1、3、6个月分别较传统IEGM法改善[(0.31±0.07) vs (0.29±0.08),(0.37±0.07) vs (0.34±0.08),(0.45±0. 07) vs (0.42依±0.08),P均〈0. 05],MRA术后6个月较传统IEGM法减少[(2.1±1.8) cm^2vs (2.6±2.4) cm^2,P〈0. 05],但VTIAO及术后1、3个月MRA与传统IEGM法比较没有差异(P〉0. 05)。 结论 改良IEGM法与传统IEGM法相比,其与超声优化获得的VV间期一致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超声法)和利用QuickOpt功能(IEGM法)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感知房室延迟(SAV间期)、起搏房室延迟(PAV间期)和室间延迟(VV间期)对患者急性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一致性。方法 19例植入具有QuickOpt功能的CRT(D)的患者,采用超声法获得最大主动脉血流速度积分(aVTI)及其相应的SAV、PAV、VV间期;利用IEGM法获得优化SAV、PAV、VV间期并测定相应aVTI。结果两种方法获得的最佳SAV、PAV、VV间期所对应的aVTI的一致相关系数(CCC)分别为95.95%,97.29%,92.45%(P0.01)。超声法与IEGM法获得的优化SAV间期(131.67±22.30 ms vs 121.11±13.24 ms,P=0.117)、PAV间期(178.42±21.86 ms vs 171.05±12.87 ms,P=0.114)与VV间期(15.79±15.75 ms vs 16.32±20.20 ms,P=0.871)均无显著差异。IEGM法进行间期优化花费时间比超声法大大减少(1.28±0.45 min vs 43.60±11.07 min,P0.01)。结论利用QuickOpt功能对CRT患者进行术后间期优化,可以获得与心脏超声优化一致的急性血流动力学影响效果,并且大大减少优化花费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一键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远期疗效.方法:14例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治疗,分别于置入前、置入术后3、6、12个月行一键优化治疗,同时行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腔结构、二尖瓣反流、主动脉射血速度时间积分)、心电图、脑钠素(BNP)检查等,评价CRT临床疗效.结果:一键优化最佳优化AV间期120~180(158.33±19.46)ms之间和VV间期4~28(15.83±7.12)ms之间,临床症状改善,6 min步行距离由(254.03±26.98)增加至(346.82±31.59)m,QRS时限由(134.64±16.48)ms降至(110.00±11.68)ms,P=0.001,P<0.05.置入后左室舒张末内径较置入前明显缩小[(73.86±9.85)mm对(60.93±9.07)mm,P<0.05];左室射血分数提高[(0.29±0.04)对(0.52±0.09),P<0.01];VTI(主动脉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由(16.41±3.71)增加至(21.83±4.80),P<0.05;血浆BNP值由置入前(925.89±404.54)ng/L降至(77.57±16.52)ng/L,P<0.05.结论:一键优化可以提高CRT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和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价值,总结超声心动图应用于CRT优化的关键指标及方法学.方法:CRT治疗1~3年患者23例,优化组(17例)设定房室间期(AVD)在80~180ms,以20 ms逐次增减,比较不同AVD下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即刻差异;6例未优化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优化组和对照组优化即刻/首次检查与随访6个月时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优化组最佳AVD间期分布在100~140ms,取值跨度为80~160 ms,个体差异明显;优化后获得即刻血流动力学改善:左心室舒张充盈时间(LVFT)、二尖瓣流速时间积分(VTI-MV)、左心室收缩期压力上升速率(dp/dt)增加,二尖瓣反流口面积(MV-EROA)、心功能指数(Tei指数)降低(均P<0.05).优化组优化后6个月血流动力学和临床指标进一步改善:Tei指数和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降低,dp/dt和6min步行试验增加,与优化即刻比较,均P<0.05,对照组6个月后仅Tei指数优于首次检查(P<0.05),其他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指导CRT优化可使CRT患者获得即刻和长期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状态改善,该方法有可能成为改进CRT疗法的重要手段,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引导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可行性.方法 入选2013年2至8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封堵术的单纯房间隔缺损患者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引导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TTE组(30例)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组(35例).TTE组患者在局部麻醉或基础麻醉下,仅在TTE引导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TEE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下,仅在TEE引导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1个月在门诊随访,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 TTE组的28例患者成功置入封堵器;其余2例患者因TTE图像显示不清,改为在TEE引导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房间隔缺损直径、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EE组比较,TTE组的手术时间较短[(52.77±9.00) min比(60.11±9.15)min,P<0.05],呼吸机通气时间较短[(0.25 ±0.95)h比(3.17±0.69)h,P<0.05],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较短[(1.50±1.96)h比(16.43±6.99)h,P<0.05],丙泊酚使用量较少[(2.41±2.97) mg/kg比(9.43±3.70)mg/kg,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无残余分流、外周血管损伤和心脏穿孔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均无封堵器脱落、残余分流和心包积液等并发症.结论 在TTE引导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可行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Lin CY  Chen SL  He YL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105-1107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研究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A-V、V-V间期优化对心脏同步性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探索A-V、V-V间期优化在增强CRT临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治疗,于术后7天、3个月、6个月进行A-V、V-V间期优化,观察心脏同步性和心功能变化.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图像采集及下线分析.结果 经观察,术后7天、3个月、6个月的A-V间期需行优化的例数分别为28例、10例、6例,V-V间期需行优化的例数分别为29例、6例、5例.与CRT术前相比:CRT治疗术后未优化时的左室12节段组织速度达峰时间标准差明显改善[(68.8±26.4)ms与(41.6±23.1)ms,P<0.01],左室射血分数增加[(28±4)%与(31±3)%,P<0.05],主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增加[(13.6±3.1)cm与(15.5±4.3)cm,P<0.05],舒张早期跨二尖瓣血流峰速和舒张早期心肌组织运动峰速的比值下降(13.1±5.3与9.3±4.3,P<0.05),左室舒张充盈时间延长[(313.2±93.6)ms与(368.6±97.1)ms,P<0.05].与术后未优化时相比:术后7天优化心脏同步性指标进一步改善(P<0.05),心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变;术后3个月、6个月优化与术后7天优化相比,心脏同步性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6个月优化的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左室舒张充盈时间延长,P<0.01.结论 CRT术后7天,A-V、V-V间期优化治疗改善心脏同步指标;术后6个月优化进一步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对评估重型肝炎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定量检测47例重型肝炎患者及1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GF-1含量,同时检测有关肝功能指标.结果:死亡组治疗前IGF-1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186.37±71.46)ng/ml vs (247.06±48.81)ng/ml,P<0.01],其死亡前含量显著低于入院时含量[(131.70±43.79)ng/ml vs (186.37±71.46)ng/ml,P<0.01].存活组治疗前IGF-1含量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09.44±71.96)ng/ml vs (247.06±48.81)ng/ml,P>0.05],其治疗后含量显著高于死亡组死亡前含量[(198.55±56.68)ng/ml vs (131.70±43.79)ng/ml,P<0.01].IGF-1含量和部分肝功能指标(PTA、CHO、CHE)相关(P<0.05).结论:IGF-1可以反映肝细胞增生情况,动态检测能较好预测重型肝炎发展趋势,对评估重型肝炎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束支阻滞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 159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治疗,其中6例已植入永久起搏器,其余153例患者根据体表心电图QRS波形态分为左束支阻滞(LBBB)、右束支阻滞(RBBB)、非特异性室内阻滞(IVCD)、右束支伴左侧分支阻滞(RBBB伴LHB)及室内伴左侧分支阻滞(IVCD伴LHB)5组,比较植入术前及术后6个月心功能(NYHA分级)、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153例患者年龄21~ 84(61.43±12.54)岁,其中男118例,女35例.LBBB组治疗后心功能(3.13±0.55对2.84±0.65)、QRS时限[173.37±28.54)ms对(156.29±22.25)ms]及LVEF[(0.31±0.07)对(0.39±0.09)]、LVEDD[(73.09± 10.81) mm对(68.18± 11.36) mm]、LVESD[(61.38±11.60)mm对(55.20±13.25)mm]等均明显改善(P<0.01).RBBB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未得到显著改善(P>0.05),IVCD组与RBBB伴LHB组治疗后LVEF显著提高,LVEDD缩小(P<0.05),而IVCD伴LHB组除QRS时限外,心功能、LVEF、LVEDD、LVESD等指标均得以改善(P<0.05).此外,RBBB组与IVCD组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改变不及LBBB组(P<0.05),而RBBB伴LHB组及IVCD组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善程度与LBBB组相近(P>0.05).应用Cox回归分析显示LBBB者较其他束支阻滞类型生存期长(风险比0.30,95%可信区间0.12~0.77,P<0.01).结论 LBBB者对CRT的反应性优于RBBB者,IVCD者疗效可能介于两者之间,而RBBB伴LHB或IVCD者疗效优于单纯RBBB或IVCD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心脏功能的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预激综合征患者8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行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且无明确心脏疾病者87例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都进行动态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2组各项指标的异同。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肺动脉主干内径[(20.77±2.61)和(19.94±2.19)mm]、左房横径[(32.44±4.86)和(30.93±3.21)mm]、室间隔厚度[(10.1±2.37)和(9.26±1.33)mm]、左室舒张末内径[(44.55±4.33)和(42.91±4.07)mm]、主动脉流速[(130.91±34.60)和(118.95±21.42)cm/s]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64.93±5.93)%和(66.95±5.04)%]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的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预激综合征相关的心脏形态改变的监测具有参考意义,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对于预激综合征的诊断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对大鼠心肌梗死(心梗)模型心室重塑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大鼠心梗模型,建好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心梗对照组和盐酸小檗碱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盐酸小檗碱组大鼠每日灌胃给予盐酸小檗碱20 mg/kg,假手术组和心梗对照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8 W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和心脏结构,马松(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检测心肌细胞核因子-κB活化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显示,心梗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扩大[(7.28±0.29)mm比(6.86±0.36)mm,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扩大[(5.88±0.33)mm比(4.61±0.31)mm,P0.01]、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Ts)增厚[(1.81±0.85)mm比(1.67±0.16)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45.77±3.17)%比(67.28±4.15)%,P0.01];盐酸小檗碱组与心梗对照组相比:LVDs[(4.68±1.17)mm]缩小,LVPWTs[(1.65±0.14)mm]下降,LVEF[(64.64±5.82)%]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LVDd[(6.89±0.99)mm]缩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心梗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胶原容积分数增加[(11.39±0.45)%比(2.65±0.45)%,P0.01],盐酸小檗碱组[(7.00±0.87)%]较心梗对照组减少(P0.01)。Tunel实验结果显示,心梗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加(21.31±2.34比0.99±0.38,P0.01),盐酸小檗碱组(14.15±1.62)较心梗对照组减少(P0.01)。核因子-κB活化情况检测结果示,术后8 W时,心梗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细胞核内的p65含量增加[(0.14±0.02)ng/ml比(0.06±0.01)ng/ml],盐酸小檗碱组[(0.10±0.02)ng/ml]较心梗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小檗碱可改善大鼠心梗模型心室重塑和心功能,其机制考虑与其部分抑制心肌细胞核因子-κB活化、降低非心梗区心肌间质胶原沉积、抗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