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巢湖水藻类毒性及对饮用水水质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巢湖含藻水源水和藻类毒性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方法于1999年在距巢湖水厂岸边1.5km(A点:废弃水源)和3.0km(B点:现用水源)处取水样进行巢湖的浮游藻类调查,取B点湖水及其处理后的饮用水检测微囊藻毒素(MC)含量,并进行水质分析及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试验。结果A和B点水样全年共检出浮游藻类83种,分属于8门49属,年均藻量(每升水样藻细胞数)B点(8205.67×104个/L)比A点(7024.24×104个/L)高16.8%。巢湖16份水样中有12份检出了MC,2份超标;合肥和巢湖市5个水厂原水及饮用水中未检出MC(不含四水厂)。合肥四水厂MC含量较低的原水,经过运输贮存后,清水池一次出厂水MC含量超标,经混凝、加氯和活性炭等处理后,二次出厂水未检出MC;原水中总氮等6项指标不同程度地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经处理后的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Ames试验与微核试验提示原水有可疑致突变性,经混凝处理不能消除,加氯后致突变性仍存在。SCGE试验表明原水有机浓集物存在DNA损伤效应。结论现用巢湖水源浮游藻类的污染重于废弃水源,湖水与四水厂清水池一次出厂水中的MC均存在超标现象,原水和饮用水存在可疑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2.
合肥市巢湖藻类污染水源及共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合肥市自来水公司巢湖水源取水口进行浮游藻类的定量定性分析 ,为合肥自来水公司的巢湖水源水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在距水源厂岸边 1 .5km和 3 .0km取水点处分别设置A点和B点。于 1 999年冬春夏秋四季用 2 5号筛绢网采集定性分析的水样 ,显微镜检鉴定种类。定量分析的水样用有机玻璃采水器 ,用视野法计数各属的细胞数。结果 浮游藻类的定性鉴定 :全年共检出浮游藻类 83种 ,分属于 8门 49属 ,四季均检出的是蓝藻门的铜绿微囊藻和隐藻门的啮蚀隐藻。在距岸边 1 .5公里处即A点检出藻类 73种 47属。在 3 .0km处即B点检出种类要少些 ,有 56种 44属 ,说明A点浮游藻类的生物多样性优于B点。浮游藻类的定量分析 :年度年均藻量A点细胞数为 70 2 4 .2 4万个 /L ,B点为 82 0 5 .67万个 /L ,两者相比 ,B点比A点细胞数分别高出 1 1 81 .43万个 /L即 1 6 .8% ,除秋季外 ,各季藻量B点均高出A点 ,尤其是盛夏 ,B点高出A点 31 .0 %。结论 说明B点在浮游藻类数量组成上多于A点 ,两点藻量的季节变化趋势是夏季 >秋季 >春季 >冬季  相似文献   

4.
5.
一家天然矿泉水厂藻类污染原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家天然矿泉水厂藻类污染原因调查马群飞,陈伟伟,张荣标某瓶装矿泉水生产厂家因产品反复出现绿色沉淀物,影响感官性状,同时细菌指标也经常超过国家标准,经济损失较大。我们应厂家要求进行现场调查,对污染原因进行研究分析。一、材料与方法1.样品:成品采自工厂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桶装直饮水淡水藻类污染状况及对水质卫生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04年5月~2012年4月对龙岩市生产及销售的640份桶装水样进行检测。结果淡水藻类污染总阳性率为21.9%,其中第二、第三季度污染率较高,分别为24.4%和26.3%,并且发现藻类检出和菌落总数超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藻类污染表明生产工艺存在缺陷,提示应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检测工作,改善生产环境,改进生产工艺是提高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三门峡市饮用水藻类污染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三门峡市饮用水藻类污染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 1998年 5月~ 1999年 4月采集三门峡市某以黄河为水源的水厂的源水、调蓄池水、滤池水和出厂水每月 1次 ,进行总氮、总磷、藻细胞计数、藻毒素及常规水质分析。结果 黄河三门峡段水质劣于地表水 类标准 ,年平均藻类密度 5 .6 9× 10 7/ L,7~ 8月以蓝藻为优势藻类 ,其余时间为绿藻 ,7~ 10月份为藻类生长高峰 ,8~ 10月呈富营养状态〔 TSI(TP) =76~ 87〕。调蓄水池藻密度与水温成正相关 (r=0 .96 7,P<0 .0 5 )。微囊藻毒素调蓄池水 0 .82~ 95 7.9ng/ L,出厂水 2 .70~ 10 1.33ng/ L。结论 黄河三门峡段藻类污染严重 ,藻类密度与水温和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郑州市黄河水源水藻类和藻类毒素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郑州市地面饮用水源水浮游藻类和藻毒素污染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 于1998年在郑州B水厂、S水厂水源水设采样点 ,对郑州市水源水藻类污染状况进行了连续检测 ,采用高敏感度ELISA方法测定微囊藻毒素含量。结果 郑州市B水厂水源水月平均藻类密度为 1439×10 4 /L ,8月份最高达到 476 2× 10 4 /L。S水厂水源水月平均藻类密度为 10 71× 10 4 /L ,毒性较高的蓝藻已成为S水厂水源水的优势藻种。在 2个水厂水源水 2 4份样品中 ,微囊藻毒素的阳性检出率为70 83%。结论 郑州市水源水已呈现富营养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郑州市黄河水源水藻和藻类毒素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pollution with algae and microcystin (MC) in source water of Yellow River in Zhengzhou city. METHODS: Algae and MC were detected continuously for source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B and S Water Works of Zhengzhou in 1998. Microcystin was determined with high-sensitive ELISA. RESULTS: Monthly average density of algae was 1,439 x 10(4)/L in source water of B Water Works of Zhengzhou, with peak algae density of 4,762 x 10(4)/L in August, and that of S Water Works was 1,071 x 10(4)/L. Blue-algae of higher toxicity has become dominant species in source water from S water Works. Detection rate of microcystin was 70.83% in 24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two water works.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Carlson's trophic state index (TSI), as well as other indices, such as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chemical oxygen demands (COD) and algae density in water, source water in Zhengzhou has presented characteristics of eutrophication.  相似文献   

10.
汉江枯水期藻类生长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汉江枯水期藻类生长情况。方法在汉江枯水期于宗关水厂段水深0.5m、1.0m和1.5m深处采水样进行藻类鉴定和计数。结果水温为19℃ ,硅藻门为优势藻 ,占72.38% ,其余为绿藻门 (13.35 %)、隐藻门(9.68% )、蓝藻门 (4.12 % ) ,藻类计数高达1.8×104 个/L ,同时发现不计其数的硅藻空壳。结论汉江枯水期藻类污染应引起充分重视 ,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1.
环太湖流域藻类密度和主要污染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环太湖流域藻类密度与主要污染物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于2009年7月-2010年6月,对环太湖流域19个监测点的藻类密度、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氮磷比、叶绿素a、硝酸盐氮、总有机碳进行连续监测.结果 污染指标最严重的是总氮和总磷,合格率仅分别为11.7%和39.6%.水体中藻...  相似文献   

12.
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污染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综述了有毒水华发生过程中释放的微囊藻毒素的污染与控制现状,微囊藻毒素作为安全评价的风险因子,其毒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控制水源水的微囊藻繁殖和强化饮用水处理工艺中微囊藻毒素的降解去除是研究热点.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将生物、物理、化学处理相结合是切实有效控制饮用水藻毒素污染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Metal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Large Shallow Eutrophic Lake Chaohu,Chin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etal contents of surface sediments were analyzed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in Lake Chaohu, China. No obvious temporal variations were observed, which probably due to physio- and bio- mixing, e.g. wind and microbes, in this lake. Enrichment factor of some metals were generally greater than 1.0, suggesting significant anthropogenic impact on metal level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concentrations of nutrient and metals indicated that the nutrients transported to this lake contributed, to some extent, to the enrichment of metal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race metals concentrations indicated the co-contamination of anthropogenically derived metal enrichment in surface sediment of Lake Chaohu.  相似文献   

14.
攀枝花市饮用水中钒和钛的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饮用水钒、钛污染情况.方法 2002年7月-2005年3月,每年3、8月枯、丰水期分别采集攀枝花市政供水和自备水各1次,各大水厂水源以地面水为主,在采集源水的同时采集同一水厂的出厂水和管网水.共采集水样232件,其中,地面水、出厂水、管网水各64件,地下水40件.采用催化示波极谱法测定水中钒、钛浓度.结果水源水钒、钛浓度明显高于出厂水、管网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厂水与管网水钒、钛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面水丰水期钒浓度高于枯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枯、丰水期钛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枯、丰水期地下水钒、钛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面水钒、钛浓度均高于地下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攀枝花市地面水水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钒、钛污染,应严格控制含钒、钛工业废水的排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铜电解及其组合技术工艺对景观水中藻类的杀灭效果.方法 在实验室灭藻实验中,取在BG11培养液中生长达到稳恒期的集胞藻(PCC6803)10ml,加入盛有60L纯净水的储水箱中,分别进行加硫酸铜和铜电解灭藻处理.在处理的第0、0.5、1、2、3 h,分别取加硫酸铜组、铜电解组和空白对照组约1ml水样,检测藻细胞数.在现场试验中,分别采用单纯铜电解技术工艺和铜电解组合技术工艺对景观水体进行灭藻处理.在处理的第1、3、5、7、9、12天采集水样,对藻细胞进行计数,并按照<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2002)检测浑浊度、嗅阈值、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溶解氧、铜离子浓度、pH值.结果 实验室灭藻结果显示,当铜离子浓度在0.3mg/L时,铜电解组在作用0.5h,加硫酸铜组在3h时,培养皿上无藻细胞生长;未处理组在3h时,培养皿上藻细胞增加.单纯铜电解技术工艺灭藻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景观水中藻细胞数逐渐降低.处理第12天时,除藻率为68.84%.除嗅阈值外,其他指标无明显改善.铜电解组合技术工艺灭藻结果显示,处理第12天,除藻率为80.75%,浑浊度、嗅阈值、COD、氨氮分别下降了57.14%,50.00%,48.44%,39.13%,溶解氧增加了66.67%.结论 铜电解释放的铜离子具有较强的灭藻效果,且较硫酸铜作用强;铜电解组合技术工艺对综合改善景观水质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微山湖水体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回顾对比的方法对污染区和对照约居民进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污染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较对照区低2.12岁;标化死亡率高于对照区;性肿瘤死因顺位中,污染区为第一位,对照区为第三位;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污染区低于对照区;生活饮用水Ames试验污染区为阳性,色质联分析检出了具有致突变作用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山泉水生产过程中微藻的种类组成及污染途径.方法 分别于2003年3、4、5月下旬,在某山泉水生产现场采集厂区地面、水源泵旁地面、水处理工艺各流程、山泉水成品盛器(桶)和污染成品水水样.培养1周后,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以鉴定微藻种类,并用显微成像系统进行拍照分析,同时测量微藻的个体大小.结果 共发现18种微藻,包括4种蓝藻、9种绿藻、4种硅藻、1种裸藻.厂区地面和泵房内水样中的优势种为比索曲壳藻(Achnanthes biasolettiana)和近缘桥弯藻(Cymbella affinis);水源水中主要为衣藻(Chlamydomonas sp.)和丝藻(Ulothrix tenerrima);盛器水样中则出现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超滤前各生产环节均有小球藻检出,超滤后无藻类被检出;而山泉水成品经富集培养可检出小球藻.结论 微藻污染的主要途径是重复使用的盛器,山泉水成品盛器的科学存放和彻底清洗消毒是防止产品中出现微藻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