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但2型糖尿病的具体病因与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近年来,一些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血循环中的急性期反应产物和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存在自然免疫的激活和低度炎症。但炎症反应是否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呢?本就炎症反应及抗炎治疗与2型糖尿病的一些概念和措施做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2.
慢性炎症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许多炎症因子,如TNF-α、IL-6、CRP、PAI-1不但直接参与胰岛素抵抗,而且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联系紧密,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身性代谢疾病,但病因迄今未阐明。1999年Schmidt等首次提出炎症介质可预测2型糖尿病的发生,后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一步支持了糖尿病的炎症病因学理论,形成2型糖尿病发病的炎症学说。此学说认为糖尿病是由炎症因子介导的慢性低度炎症性疾病,系一种慢性、亚临床性、非特异性免疫介导的炎症,包括非特异性的炎症细胞、炎症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和肝脏产生的急性反应物质,这种慢性炎症不同于感染、损伤等应激因素作用下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炎症因子及丹参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炎症因子及丹参对炎症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病人5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予以基础治疗,治疗组28例在基础治疗上加丹参治疗,另选糖尿病未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者20例为非治疗组。结果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明显高于非治疗组;治疗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病人炎症因子明显升高,丹参能明显减低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血糖和炎症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血糖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35例初诊2型DM患者、27例血糖控制良好2型DM患者(HbA1C〈7%)、2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及20名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清抵抗素、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监测空腹血糖、胰岛素、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体重指数(BMI)。结果初诊2型DM组血清抵抗素、胰岛素、各炎症因子及血糖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而血糖控制良好2型DM组抵抗素和IL-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抵抗素、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抵抗素水平与性别、BMI和空腹胰岛素等均不相关,但与空腹血糖(r=0.38,P=0.03)及炎症因子IL-6(r=0.31,P=0.02)、TNF—α(r=0.48,P=0.03)、CRP(r=0.70,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总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19,P=0.04)。结论人类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在2型DM患者中明显升高,其与血糖浓度有关,并可能受炎症因子的影响,藉此参与2型DM炎症发病机制,但与肥胖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炎症反应相关因子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已知2型糖尿病病人中一些与炎症反应相关的因子如C反应蛋白、瘦素、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浓度升高。近年发现这些因子在多种组织中能影响血糖浓度,也能影响胰岛素分泌,通过前瞻性研究可证明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瘦素、脂联素、Tinis等炎症反应相关因子浓度高的人群有较高的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且与2型糖尿病的发展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脂肪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个关键因素,但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炎症病因学理论倍受关注。该理论认为,2型糖尿病是一种自然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由细胞因子介导的急性相反应属于先天性免疫反应,在正常个体该反应能促进遭受破坏的内环境恢复稳态;而在对急性反应高度敏感的个体,这种反应将导致疾病的发生,而非修复。这些细胞因子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从而认为炎症是胰岛素抵抗的触发因素。目前炎症因子与2型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的证据主要来源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血清C反应蛋白(CRP)升高者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加2.3倍。另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8.
张滨 《山东医药》2011,51(9):75-76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炎症学指标变化,并观察丹参注射液对炎症因子的干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并与2型糖尿病无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对比。结果糖尿病无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IL-6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无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炎症学指标明显升高.丹参注射满对炎瘫因子的干预治疗效果佩著。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糖尿病会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以及多种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就是其中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2型糖尿病中DR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DR的原因及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众多研究表明,炎症细胞、炎症因子及炎症信号通路共同作用,引起炎症级联反应,在DR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将对炎症细胞、炎症因子及炎症信号通路在DR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炎症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机制,以期进一步研究防治方法,改善DR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抵抗素最初被认为是联系肥胖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脂肪细胞因子。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人体主要与炎症有关,抵抗素不仅促进炎症的发生,而且炎症因子也可影响抵抗素的表达。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亚临床性炎症,大量的研究表明抵抗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抵抗素通过局部和全身炎症作用诱导内皮功能失调、巨噬细胞的脂质沉积以及平滑肌增殖迁移,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与炎症因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 完全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按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3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48例、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DR)52例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50例,检测3组病人的炎症因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与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比较,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的炎症因子、血浆Hcy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比较,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的炎症因子、血浆Hcy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症反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高粘血症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质量和力量水平,探讨慢性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对其影响。方法: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入选京西医院120例60岁及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糖尿病组)患者和126例老年非糖尿病(非糖尿病组)患者,分别测定其骨骼肌质量、力量及血清慢性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糖波动、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根据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血管病变组(A组)和有血管病变组(B组),比较两组之间炎症因子、血糖波动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间血糖波动系数(CV)、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白介素-6(IL-6)水平与MAGE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糖波动、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并且血糖波动与炎症因子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远期并发症,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在对一些炎症因子与微循环关系的研究中发现,炎症反应在DN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但炎症与早期DN的研究报道较少.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炎症反应的标志.本文通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早期DN患者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观察,以进一步探讨炎症与DN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或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心脑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49例2型糖尿病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龄正常人群为正常组,比较三组人群的炎症因子水平以及颈动脉病变程度,分析其对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FBG、TG升高最为明显,且合并颈动脉内膜增厚、粥样斑块形成及颈动脉狭窄比例最高.2型糖尿病患者sICAM-1、sVCAM-1、MCP-1及TNF-α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观察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患者中升高,在心脑血管病变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肥胖人群容易患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现象,但确切的发生机理不明。近年来的许多研究显示,激活人体固有免疫系统(自然免疫),导致机体出现慢性、亚临床性的炎症过程是发生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肥胖、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均为慢性炎症性疾病。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在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炎症因子具有重要的作用,与脂肪代谢、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等均有关系,那些超重及肥胖者中这种炎症反应更明显,慢性炎症还会增加各种并发症的风险.精制的碳水化合物类升糖指数高的食物不仅会升高餐后血糖,还会加重这种慢性炎症反应.下面这九种食物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糖友不妨试试.  相似文献   

18.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主要由脂肪组织产生,能够调控机体的炎症反应、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等.vaspin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参与炎症反应并调控炎症因子的表达,并与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银屑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机体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心肌病等疾病时,外源性vaspin减少...  相似文献   

19.
炎症与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西方国家统计表明,2型糖尿病70%左右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而其中一半死于冠心病,这就吸引了大量的糖尿病学者去研究血管并发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在逐渐的研究和探索过程中,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炎症是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的共同发病机制,并日益得到认同,炎症学说也应运而生。炎症可能是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共同前体,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IR)又可能会促进炎症反应,因此,炎症可能是连接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一个纽带[1]。一、冠心病与糖尿病共同存在炎症反应的过度激活冠心病与糖尿病关系密切,表现为糖尿病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时…  相似文献   

20.
沈皓 《临床内科杂志》2013,30(5):336-337
微炎症状态是指机体受各种因素刺激而发生的以促炎症因子释放为中心的炎症反应.研究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明显升高,体内存在炎症反应.[1]我们通过定期测定微炎症指标,观察阿托伐他汀及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KD)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脂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