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像特征,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瘘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维图像、多普勒频谱和彩色显像对26例冠状动脉瘘的解剖异常及心腔内异常高速血流进行观察。结果 26例患者中,超声诊断右冠状动脉瘘18例(69.2%),左冠状动脉瘘6例(23.1%),双侧冠状动脉瘘1例(3.8%)。超声心动图能清楚显示25例冠状动脉瘘的起源/走行和瘘口,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的诊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对细小瘘口仍应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瘘的超声表现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2例冠状动脉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和(或)手术确诊.结果:42例冠状动脉瘘患者超声诊断正确39例,均为单发瘘口,漏诊1例多发瘘口(3个瘘口)为单发,误诊两例分别为川崎病、主动脉窦瘤破裂.超声诊断冠状动脉瘘单发瘘口准确率92.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瘘及其合并畸形直接、安全、快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并分析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 CAF)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DE)诊断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3例已被证实的冠状动脉瘘超声心动图二维、彩色多普勒和连续多普勒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总结其超声图像特征及规律。结果:发现13例冠状动脉瘘中12例均做出正确的超声诊断,敏感性92%,特异性100%,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1)右冠状动脉瘘且右冠-右心系统瘘者多见;(2)瘘入左心室瘘口血流表现为舒张期湍流外,而瘘入其它腔室时均为连续性双期湍流频谱;(3)瘘管及瘘口显示明确时,均可见异常明亮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现象。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并分析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 CAF)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DE)诊断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3例已被证实的冠状动脉瘘超声心动图二维、彩色多普勒和连续多普勒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总结其超声图像特征及规律。结果:发现13例冠状动脉瘘中12例均做出正确的超声诊断,敏感性92%,特异性100%,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1)右冠状动脉瘘且右冠-右心系统瘘者多见;(2)瘘入左心室瘘口血流表现为舒张期湍流外,而瘘入其它腔室时均为连续性双期湍流频谱;(3)瘘管及瘘口显示明确时,均可见异常明亮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现象。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瘘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8例冠状动脉瘘的解剖位置及心腔内异常高速血流进行观察。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瘘的共同特征:①异常交通的冠状动脉显著扩张,走行迂曲,开口大,瘘口小,可间断或全程显示瘘管。②心腔内异常高速血流。瘘入右心系统者,分流呈双期连续性血流,瘘入左心系统者分流仅见于舒张期。③单纯冠状动脉瘘时无论冠状动脉瘘入哪个心腔均可见左室扩大,主动脉根部内径增宽,瘘入右心者右室亦扩大。④右冠状动脉右心瘘多见,瘘入左心者少见。结论 冠状动脉瘘具有明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图像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状动脉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0年以来诊断的28例冠状动脉瘘的超声心动图的声像图表现。结果在瘘口所在的房室壁或动脉壁上可见异常血流束射入心腔或血管腔,为舒张期血流频谱或连续性血流频谱,受累冠状动脉扩张或不扩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约占先心病的0.25 %~0.4%[1],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其他心脏畸形.本文总结分析了12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冠状动脉瘘,旨在进一步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冠状动脉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先天性冠状动脉瘘21例,其中单发瘘口19例,多发瘘口2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或心血管造影证实。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具有简便、安全、可靠的特点,是无创性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冠状动脉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先天性冠状动脉瘘21例,其中单发瘘口19例,多发瘘口2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或心血管造影证实,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具有简便,安全,可靠的特点。是无创性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洁  左维嵩 《现代医学》2008,36(2):129-13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冠状动脉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4-2007年的16例小儿冠状动脉瘘病例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冠状动脉瘘均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出,与心血管造影和(或)手术结果比较,对冠状动脉瘘定位正确15例,超声诊断准确率93.75%(15/16);其中1例在超声指导下行介入封堵术获得成功.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正确描述小儿冠状动脉瘘的起源、走行、开口、瘘口数目、有无分支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对选择治疗方案及评定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KD)冠状动脉病变、治疗及预后。 方法 超声心动图检查 83例川崎病患儿 ,测量冠状的动脉直径 ,观察有无冠状动脉瘤、血栓和动脉狭窄 ,测量房室内径 ,计算心功能 ,测量心包积液和瓣膜返流。 结果 在受检的 83例川崎病患儿中有冠脉损害的共 34例 ,其中单纯左冠脉主干病变 2 0例 ,双支病变 6例 ,7例发生冠状动脉瘤 ,1例动脉瘤回缩后主干轻度狭窄 ,3例冠脉于发病 30天后出现病变及发生冠脉瘤及血栓形成。本组冠脉受累者均合并轻度、中度二尖瓣及三尖瓣返流 ,2 5例合并心包积液 ,2例左心一过性扩大及心功能降低。 结论 使用高频探头能提高冠脉的显示率 ,特别是实时观察冠脉病理改变及动脉瘤形成和它的进展及转归 ,评价管壁的厚度和是否光滑、有无蛋白样物质沉积、钙化及血栓形成。早期联合使用阿斯匹林与大计量静滴丙种球蛋白 ,可减少冠脉瘤的发生及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LeftCoronaryArteryFistulaIdentifiedbyColorDopplerFlowImagingYANGYa(杨娅);LIZhi-an(李治安);WANGXin-fang(王新房);DENGYou-bin(邓又兵)(Depar...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利用二雏超声(2DE)、脉冲多普勒(PW)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冠状动脉以发现其开口、口径及瘘口位置。结果:本组7例患者,检出右冠状动脉瘘5例、左冠状动脉瘘2例,尚未发现左右冠状动脉瘘者。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探讨双源CT在冠状动脉瘘手术前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CAF患者CT影像,其中11例行体外循环下的外科缝闭术.结果 15例中瘘支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8例;左冠状动脉7例,其中3例窦房结支,2例前降支,2例回旋支;瘘口位于右房6例、右室5例、左室4例、左房1例;冠状动脉全程扩张8例、局限性动脉瘤形成4例、不扩张3例;单一瘘口 11例、多发瘘口4例.11例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10例术后影像显示瘘口已缝补,未见残余瘘口; 3例显示瘘支血管近段结扎,1例右冠状动脉成形术仅见右冠近端显影,远端闭塞;2例假性憩室形成.结论 DSCT检查对冠状动脉瘘手术前后均有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成人冠状动脉瘘(CAF)的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CA)表现特征,并探讨CTCA对成人CAF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行CTCA检查并确诊CAF成人患者31例。观察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重建后图像信息,记录CAF的起源、瘘血管形态特征及瘘口位置,分析CAF的CTCA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31例经CTCA诊断的CAF患者,起源于左冠状动脉10例(32.2%)、右冠状动脉3例(9.7%)、左右冠状动脉双侧起源18例(58.1%)。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5例(80.6%)、冠状动脉-左心室瘘2例(6.5%)、冠状动脉-左心房瘘1例(3.2%)、冠状动脉-右心室1例(3.2%)、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瘘2例(6.5%)。结论 CTCA可清晰显示CAF的起源、瘘血管形态、瘘口位置及特征性表现,是无创性诊断成人CAF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9月至2006年7月我院收治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20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冠状动脉瘘来自左冠状动脉12例(60%),包括左主干至肺动脉瘘2例和左前降支至肺动脉瘘10例;来自右冠状动脉7例(35%),包括4例至肺动脉瘘和3例至右心室瘘;1例(5%)来自双侧冠状动脉,也均瘘入肺动脉.主要表现有胸闷、胸痛的9例(45%),劳累性气促7例(35%),心悸4例(20%).心电图表现正常8例,左心室肥大3例,右心室肥大4例,有心肌缺血表现5例.8例行介入封堵治疗,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余6例未做治疗 .20例患者随访1个月~5年,预后良好.结论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可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均安全、有效,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眶内肿瘤定性、定位诊断的价值。 方法 对 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种眼眶内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结果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能较好显示眶内病变的位置、内部结构 ;定位诊断准确率高 ,但定性诊断准确率较低 ,对良、恶性肿瘤区别较好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与肿瘤病理性质有关。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对眼眶内肿瘤可提出定位甚至定性诊断意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TCD观察高血压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TCD检测 15 0例高血压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 (MCA)、前动脉 (ACA )后动脉 (PCA )、椎动脉 (VA)及基底动脉 (BA )的血流速度及 S/ D、PI、RI等参数并观察血流频谱。 结果  15 0例高血压患者 TCD检测出 12 4例异常 ,异常率 94 % ,主要表现为脑血管血流速度加快或减慢及频谱改变 ,且 S/ D、PI、RI与血流速度减慢等几项指标在各年龄段的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TCD技术能直接了解颅底 Willis环各血管的血流速度变化 ,判断血管弹性及血流量状况 ,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angiographic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the coronary artery fine branch fistula. Methods:All of the 18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fine branch fistula underwent selective coronary arteriography, 7 underwent interventional therapy, while 8 underwent prosthesis for coronary artery fistula (CAF) under extracorpored circulation. Results:Among 18 cases of coronary artery fine branch fistula, 7 happened in right coronary artery (38. 9%), 11 in left coronary artery (61. 1%). Among the 11 cases in left coronary artery,5 happened in descending anterior branch, 5 occurred in left circumflex branch, 1 arised from both left anterior branch and left circumflex branch. Among the 18 cases, there are 10 cases of coronary-to-pulmonary artery fistula (55.6%), 5 cases of fistula draining into right atrium (27.8%), 2 cases of fistula draining into left atrium (1 1.1% ) and 1 draining into right ventricle (5.6%).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was successful in 7 patients. During the 12 months' follow-up, there was no cardiovascular events. Conclusion: 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diagnosing the coronary artery fine branch fistula. In respect of therapy, besides of surgical treatment, intervention is still a rather good measure present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