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医”由“匚”和“矢”构成。“匚”(fāng)是“受物之器”;“矢”,这里是指像箭一样锐利的可用以刺疗治病的针具,或指以锐利的箭头代替针具来刺疗治疾。“殹”从“医”讹变而来,而“醫”又从“殹”演化而成。“醫”的成字年代明显晚于“医”。“医”是“醫”的初字和本字,是最早的“医”字。从“医”的构字来看,表示针刺的“矢”是其核心字素,整字本义是针刺医疗。  相似文献   

2.
“医”字小考“医”,本字为“殷”,古读音如“伊”,是一个合体象形字。“殷”,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一长形器具敲击或刺触一人身体,即针刺疗法之象形。盘庚迁都于殷(念音),改号为殷(念音)后,遂另造医字,以代替“殷”(念伊)。”医”字繁体写法有两种:一是“毉”,一是“毉”。一说,古代医术,分为四派:一日按 ,二日砭石,三日针灸,四日汤剂。故古之“医”字,系由四派组合  相似文献   

3.
醫字考释     
醫是一个会意字。古人所造文字,含意深刻。“醫”字由匚、矢、殳、酉等字组成即为其例,今试考释其含义,以质高明。1、匚,音喜。《唐韵》:“胡礼切”。《集韵》:“户礼切,从奚上声”。《说文》:“衺[音斜]徯切,有所挟藏也”。《精蕴》:“匚受物之器也”。[音隐]《说文》:“匿也,象(辶只)[音契]曲隐弊形”。引伸为医者对患者施术治疗之体态,如用“按跷”等手法为病员疗疾。  相似文献   

4.
释医字     
医,古义有二。一指“医生“:《说文》“治病工也”。一指“饮料”:《周礼·天官·酒正》“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韵会》“饮也”;《五音集韵》“梅浆也”。字从酉,酉,《说文》谓“就(熟)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饮料固然属酉,而“医之性得酒而使”,“酒所以治病也”,故亦从酉。  相似文献   

5.
范行准先生《释医》一文,完成于1937年11月,见刊于《医史杂志》1951年3-4期合刊。从“医字造端于殴疠”,考证了巫、工、医的演变,并对“殴何以训恶姿”、“击中声”及医与候、疾之纠葛等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1],是篇可供借鉴的佳作,但也不乏可商或有待发挥的问题。鉴于范文见刊数十年来未见更为深入的讨论,故以该文为基础稍作补释,借以就正于读者。医从匚矢的意义与巫医驱疫医字的三大“部件”(医、殳、酉)中,医是讨论最多或最受关注的“部件”。范先生引罗振玉、王国维等说,均以甲骨文“”。“象矢著人腋下……知此亦疾字也…  相似文献   

6.
结合《说文》等字书,分析“醫”的字形结构,认为医、殳分别指代两种不同的武器,酉即指酒,“醫”的本义就是指用酒治疗伤口,进而引申为治疗一切疾病;根据《五十二病方》《养生方》等出土文献大量用酒治病的材料事实,证明在春秋战国之际,我国先民就已经大量地使用酒来治病。  相似文献   

7.
1979年时,王雪苔等曾经发表《我国三十年的针灸研究概况》一文,其第一部分即针灸史和针灸文献的研究。近年,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又有了很大的进展,现概述如下。一、针灸的起源及对国外的传播针灸起源于我国,向为各国所公认。近年由于有人从《内经》中“砭石者从东方来”一语引伸出针具的前身——砭石来源于别的东方国家的说法,李锄因而作了  相似文献   

8.
<正>"醫"通常见于先秦典籍,也频繁出现在中医文献之中。许慎的《说文解字》对"醫"字有这样的解释:"醫,治病工也。殴,恶姿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王育说。一曰殴,病声。酒所以治病也。《周礼》有醫酒。"可见,在这一写法中"酉"代表"酒"是毫无疑问的,而酒在最初行的是类似现今"药酒"的功能,"酉"其实是指代治病的药物,正如《汉书·食货志》所称,酒为"百药之长"。随着后世医学、药学的长足进步,先  相似文献   

9.
针灸“人神禁忌”学说中的“尻神”辨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戎 《中国针灸》2002,22(8):571-571
针灸学中有一种“人神禁忌”(又称“日禁”或“日忌”)学说。“人神禁忌”本不源于医学 ,大约盛行于我国的汉代 ,医籍受其影响 ,遂被针灸家所取。《灵枢》、《甲乙经》等均载有日禁内容 ,《灵枢·官能》更强调“必知天忌 ,乃言针意” ,我国第一部针灸日禁专书《黄帝虾蟆经》大约也出自汉代。针灸医籍中的“人神禁忌” ,多半杂有迷信内容 ,荒诞不经 ,即便是古代的针灸学家 ,也有不屑于兹者 ,如明代高武即在其《针灸聚英·胡侍郎奏过尻神指诀》中加按指出 :“以上诸禁忌 ,惟四季所忌似合《素问》 ,其馀不知何时何人所起 ?如所谓‘尻神’、‘人…  相似文献   

10.
易与医     
一、从《易》与医的起源谈起《易》是讲卜筮的书,医是“治病工”(见《说文》).卜筮和治病,是两种不同的职业,但在中国古时,却都是“巫”的事.巫,是跳大神的人.《说文》:“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袖舞形”(按:巫亦包括男巫.《楚语》:“在男曰觋,在女日巫.”《周礼春官神仕疏》则说:“男,阳,有两称,日巫,日觋:女,阴,不变 直名巫,无觋称”.).“筮”字从巫.“医”,繁体字作“醫”,《集韵》作“毉”,亦从巫,可证.卜筮和治病,虽然都是巫的事,但在分工上也有所侧重.如《吕氏春秋》就说;“巫彭作医,巫咸作筮”.当时虽然有的人信巫,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记载的中医起源五方论的真实性在学术界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以“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为新视角,从东方东夷部族的地域文化入手,分析东夷文化中的弓箭传统、酿酒技术、神乌信仰、开颅手术和文身习俗,通过对“砭”、“醫”、“鹊”三字的训诂,揭示上古砭石疗法与东夷文明和神医扁鹊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上古砭石疗法起源于东夷文明的新证据和新观点。  相似文献   

12.
“四花”穴,为古代治疗骨蒸劳瘵之著名灸穴之一,记载于多种古代医籍中,现代针灸医籍中将此收入经外奇穴类。关于“四花”穴的定位,在古代诸医籍中记载并不一致,主要有二种,一是以《外台秘要》、《苏沈良方》所载为代表。其“四花”穴的四个点呈棱形分布的定位:一是以《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为代表的呈正方形分布的定位。而现代针灸医籍及文章中,在收载和引用此“四花”穴时,多从后者,或有甚者将两者混为一谈;故有必要从文献角度加以考察,以求正误。一、“四花”穴出处的考察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四花”穴的名称及定位系唐·王焘《外台秘要》一书,此书  相似文献   

13.
针灸讲座     
针灸一、从砭石到九針:針灸究竟起源在什么年代?这是个被人們关心的问题。据一些古书記載来看,有說是伏义氏發明的,有说是黄帝創造的,都不过是一些传说。毫無疑問,針灸是劳动人民發明的。要想推知其起源年代,从砭石入手还可靠一些。砭石是一种带尖的石塊,用它作为工具在人体上扎,治疗急性病、慢性病以及破痈、放血。許多古書上都提到过砭石是远古治病的工具。为什么要用石头作工具呢?南北朝时至元起曾說过:“古来未能鑄铁,故用石为針”。可見这  相似文献   

14.
读者信箱     
(一)白文豹问“针灸真髓”和“针灸临床治疗学”均为日人代田文志著。这两书对于取穴,除泽田派独创穴外,其他大部和我国现代著作相似;但也有些不同。如:肾俞穴在十四椎下旁开一寸五分,即是二、三腰椎棘突之间(见“针灸真髓”53面37图),而“针灸临床治疗学”里却说:“古书所谓十四椎下旁开一寸五分处。第一腰椎棘突下旁的两横指处”。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上凹陷中(见9面和16面)。背部督脉和俞穴均遗上一椎。不知是什么原因?是否与益永诚发表的“用赤羽氏法检寻大椎穴的位置”一文有关?(“见知热感度测定皮内针释  相似文献   

15.
砭石、九针说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戎 《中医药文化》2001,18(2):30-32
针刺所用针具最初是由石、骨、角、陶、竹等制成而非金属,制针的石叫做砭石,也有叫砭针的,故针刺在古代有砭刺之称,至今仍有针砭时弊之类的说法。但是,砭石(或砭针)最初的功用是否就是“针刺”呢?我们不妨从最能反映当时医学水平原貌的上古文献或考古成果中加以考察,或许可以了解到一些比较符合实际的情况。 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帛书古医籍《五十二病方》,据唐兰等学者考证是马王堆出土十几种简帛古医籍中最古的一种[1],乃系《黄帝内经》之祖本,这已为学术界所公认。在《五十二病方》中,有“燔小隋(椭)石,淬酸…  相似文献   

16.
赵霖 《科学养生》2006,(2):24-25
在中华民族传统中医学的发展史上,有“医源于酒”之说。“医”字繁体字写作“医”,下半部分的“酉”字在古汉语中即代表酒,可见历史上医学与酒的密切关系。中国古书《食货志》中有:“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之句。日本嗜酒之徒则片面强调“百药之长”,忽略“饮必适量”,故日本  相似文献   

17.
吾友颜承平 ,自学针灸成才 ,在当地有一定医名。近于其家乡灌云县北门购新居一套 ,举家由小镇迁居县城 ,来信索诗 ,戏集针灸穴名 ,成绝句两首(字下有横线者为穴名 )。一、贺新居抛却三间旧瓦棚 ,新居雄踞灌云门。屋翳瑞气库房满 ,华盖玉堂迎故人。二、赞医道习医虽未到京门 ,府舍关门竟有成。神道已赢众口赞 ,天池太乙正攀登。  注 :本诗借“库房满”喻物质生活丰富 ,“华盖”、“玉堂”指新居豪华 ,“府舍”此处指家中 ,“关门”指闭门自学 ,“神道”借指医术高 ,“天池”、“太乙”借指医学的高妙境界针灸穴名诗两首@潘朝曦$上海中医药…  相似文献   

18.
“巨刺”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巨刺”出自《灵枢·官针》,其内容:“左取右,右取左”,系交叉针刺法,为《内经》刺法之一。对这一刺法为何用“巨”字命名,历来少见解释。上世纪80年代陈克勤,因其难以解释,就认为“巨”字是“互”字的误写[1],却又未提出任何佐证资料,显然只是一种臆测,于事无补。考“巨”字,最初的字义有二,其一,义大;其二,指曲尺。如《说文·工部》:“巨,规矩也。”什么意思呢?“规”是画圆的工具;“巨”乃曲尺,专门用来画方形的工具。《说文》还说“矩、巨,或从木、矢。”段玉裁注“按后人分别巨,大也;矩,法也、常也,与《说文》字异……《唐韵》作矩、…  相似文献   

19.
浅析酒的医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酒应用于治疗疾病亦有悠久的历史 ,从古“医殳酉 ”字及从“酉”(酉指当时的酒坛 )中可见一斑。目前发现最早的药酒方始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和《杂疗方》。在《黄帝内经·汤液醪醴篇》中也有用酒治病的专门论述。竹简《十问》曾云 :“酒者 ,五谷之精气也 ,其入中散流 ,其入理也彻而周 ,不胥卧而究理 ,故以为百药由。”由此推断早在远古时期 ,先人对于应用酒剂治疗疾病的作用和机理就有较深的认识。1 酒的药用功效1.1 通经活络、助行药势 :酒具有很强的通经活络功能 ,王好古在《激发液本草》中曾云 :“酒能行诸经不止 ,与附子相同…  相似文献   

20.
疾病     
徐文兵 《东方养生》2010,(9):150-150
“疾”、“病”两字都带病字头,其实病字头本。义是床的意思,在甲骨文中很形象,是竖起的床的样子,指人生病卧床。“疾”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矢,指人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所以“疾”本义指急性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