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硬化中医证与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方石  卜平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1):481-482
对131例6种证型组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有关指标检测,结果显示,6组4项指标均较正常人增高,除肝郁脾虚型的LN外,其余各证型的各指标与正常人均有显著性差异。4项指标在各证型中均以肝郁脾虚型为最低,HA、LN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型为最高,且证型彼此间大多差异明显。PⅢP以气滞血瘀型为最高,并与其余5年有显著差异,NAG以肝肾阴虚型为高,证型彼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HA、LN、PⅢP值升高在证型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是在各种“毒邪”长期损伤肝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肝脏气血运行失调,肝体失于濡养,浊邪失于渗泄,终致肝脏体用俱损,不能正常发挥“疏泄”和“藏血”的生理功能,导致肝络失和而成,病变中同时存在肝胆湿热,脾胃正气损伤,痰瘀互结。因此,治疗肝纤维化应以疏肝和肝、健脾扶正、祛除湿热、通络散结为主。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 131例 6种证型组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有关指标检测 ,结果显示 ,6组 4项指标均较正常人增高 ,除肝郁脾虚型的 L N外 ,其余各证型的各指标与正常人均有显著性差异。4项指标在各证型中均以肝郁脾虚型为最低。HA、L N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型为最高 ,且证型彼此间大多差异明显。P P以气滞血瘀型为最高 ,并与其余 5型有显著差异 ,NAG以肝肾阴虚型为高 ,证型彼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 HA、LN、P P值升高在证型中颇有规律 ,可考虑将三者作为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诊断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证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永华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8):878-878,895
本文对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诊断、发病原因、病理机制、药物治疗作一简单概括,针对本病痰、瘀、虚的病机特点确立益肺气、通肺络、化痰瘀为治疗总则,并坚持分期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中医证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发生坏死和炎症刺激时,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的增生与降解失去平衡,进而导致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淀的病理过程,轻者称为纤维化、重者称为肝硬化[1]。肝纤维化可归属于中医黄疸、癥积、胁痛、臌胀等范畴。近年来研究表明,肝纤维化是可逆的,但  相似文献   

6.
酒精性肝纤维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中医治疗存在一定的优势。中医虽然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病名、病机及治疗进行了研究,但是至今仍然不够深入。本文从酒精性肝纤维化证候的文献回顾、证素研究、临床证候分布、实验室指标方面对证候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认为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病机和症状特点认识不同,造成证型判定不同或者证候命名不同,主要证型间的程度分级以及证候减轻、缓解或演变与病变的关系不明确,没有与病相结合形成合理的证型。酒精性肝纤维化证候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深入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5年来,中医药对慢性肝炎研究的重点之一是防治肝纤维化,热点是寻找有效抗肝纤维化药物.从中药单体到复方作用机制、从细胞水平到分子生物学水平、从实验到临床相结合的众多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中医对肝纤维化病因病机的深入探讨较少,值得引起重视.笔者对此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医证治糖尿病进行研究和讨论,总结治疗糖尿病的思路。对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交流,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采取多种治疗方法,为糖尿病的认识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证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以下简称乙肝肝纤维化)是临床常见疑难症,治疗较为棘手。中医对其发病机理的认识尚不明了,难以指导临床治疗。笔者认为,乙肝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也即是一个由实而虚,由表及里,由气入血,由轻到重的变化过程。病程中存在湿热疫毒残留难尽,肝郁脾虚,气血瘀滞,正气渐虚的病机特点。在临床上应充分考虑其病机特点,指导治疗。 1 湿热疫毒之邪留恋 乙型肝炎是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而HBV作为病因与中医的湿热相一致[1]。湿热疫毒影响肝之气血正常运行而致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瘀久而甚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与客观指标的关系.方法: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及实验室检测,收集2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辨证分型、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肝功能(AST,ALT),经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为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湿热中阻型与其他各型ALT及AST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型与其他各型PCⅢ数值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阻络型与其他各型HA、LN数值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Ⅳ数值各组间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各证型与肝功能水平、肝纤维化标志物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肝纤维化是由于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大于降解导致过度沉积,是纤维增生与纤维分解不平衡而引起的病理过程。近年来关于肝纤维化中医辨证分型和微观指标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报道颇多,故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分型荟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辨证分型荟萃分析,为临床上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提供指导。方法:通过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1997—2007年的相关文献,采用加权百分率法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分型中脏腑复合虚证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居多,分别占30.5%和22.7%,与其他各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由肺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进而向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发展。整个分型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为主,并且慢性肾小球肾炎分型具有以肾虚为中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方法:统计分析近30年来国内公开报道的肝硬化辨证分型文献,运用多组间χ2检验对总结出的各组病例数据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明确提出肝硬化辨证分型的有78篇,病例共5283例,肝硬化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气滞血瘀证、血瘀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肾阳虚证。结论:肝硬化病例的统计结果对确立该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中的基本病理改变,也是发生终末期肾衰竭的最终共同通路。近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防治肾纤维化具有广泛的前景。文章拟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辨治特点进行探讨,从标本缓急,扶正祛邪;重视脾胃,顾护胃气;活血化淤,不失机宜;通利六腑,祛除废物四个方面进行翔实梳理,以期对临床辨治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感冒与中医辨证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外感疫病、体虚邪凑之病因病机及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方面探讨了中医辨证思路,"三因制宜"在防治流行性感冒过程中的运用,体现出了中医药从平时扶正以增强抗病能力,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于发病时祛邪以改善症状,防止传变,促进早日恢复健康来达到防治目的的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16.
白塞病中医辨证思路之吾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白塞病中医辨证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就是辨病、辨症(症状)、辨证(证型)相结合;辨症而辨证是白塞病辨证论治的关键核心;四诊合参可以准确把握病情,正确辨证施治,辨大便是分清虚实和把握里热与表热的治疗关键;急性期以清热为主,缓解期重在全身调理,急性期中医治疗当以疮疡病辨证治疗思路为主,佐以调理,除用清热解毒凉血药外,尚须配以活血药。用药原则急则药急,缓则药缓;急则重外,清热为主,缓则重内,调理为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施治对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发生情况。方法:运用临床群体研究的方法,连续登记2008年1月-2010年8月入院、发病48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版)》常规脑卒中治疗4周,干预组在《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版)》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通过辨证论治加用中药干预4周,4周、12周、24周时分别进行HAMD评分。结果:干预组在4周、12周、24周时脑卒中抑郁率及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期加用中药辨证施治可以减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优势。[方法]应用中医辨证治疗NAFLD,辅以运动及饮食疗法,中药治疗必用调达气机之品。[结果]中药辨证治疗NAFLD疗效显著。[结论]中医辨证治疗NAFLD,辅以运动及饮食疗法,NAFLD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分期,分级的关系,对13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分析各种证型与病理分期,分级的关系。结果:按传统辨证方法133例患者可分为5型: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不同证型之间肝组织病理分期,分级有明显差异,肝郁脾虚型S1,G2较多,湿热中阻型S2,G2,G3较多,肝肾阴虚型S3,G2,G3较多,瘀血阻络型S3,S4,G4较多。提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病理学基础;肝郁,湿阻,阴虚,阳虚,瘀阻的发展变化,其病理学基础是肝脏炎症的逐渐加剧,纤维化程度的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