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辅助治疗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2006年8月-2009年12月间,28例腹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裂开的患者接受VSD治疗,清创后将Vacuseal材料覆盖在相应大小的创面表面或创腔内,接-50~-60 kPa的中心负压,7~9 d后二期缝合、植皮.与同期20例未使用负压封闭技术的20例腹部切口感染者进行对比.结果 28例患者中采用二期缝合后甲级愈合25例,中厚皮植皮关闭2例,1例吸毒、结肠脾曲损伤漏诊患者死于腹腔严重感染.与传统换药方法比较,在二期缝合、植皮的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和总体治疗费用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应用VSD能够清除切口创面的污染,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良好生长,缩短治疗时间.对于严重腹部创伤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的患者具有简单安全、经济有效,并易于接受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原发性骶骨肿瘤后路切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接受后入路手术治疗的36例原发性骶骨肿瘤患者应用VSD技术,同时在创腔内常规置人多孔硅胶引流管外接负压引流球.6~7 d后拆除VSD装置,硅胶引流管在引流液<30 ml/24h后拔除.观察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6例患者中31例(86.11%)切口甲级愈合,2例(5.56%)发生切口延迟愈合,3例(8.33%)发生切口感染.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29例获随访.26例患者生存良好,1例骨肉瘤患者术后11个月因远处转移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骶骨脊索瘤患者因局部复发再次行肿瘤切除术.结论 VSD技术可有效预防原发性骶骨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不愈合,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胸骨伤口感染,是心脏外科正中切口手术后一种不常见但较严重的并发症.国外研究资料显示,在胸骨切开手术中,术后胸骨伤口感染发生率0.4%~5.0%[1].胸骨伤口感染一旦发生,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尤其是累及纵隔的深部感染,感染后死亡率在10%~25%[2].  相似文献   

4.
负压封闭引流在感染创面的局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琳  周明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3):382-383
目的:评估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感染创面局部应用的效果.方法:挑选18名创面感染患者,平均年龄(45±10)岁,其中11名男性,7名女性,感染创面部位:手部8例,小腿5例,臀部3例,骶部2例,创面使用100~125mmHg负压持续吸引2天,然后间歇吸引,平均负压吸引时间为(9±2)天,测量VSD治疗前后创面大小,随访平均时间为(11±6)个月.结果:创面平均吸引出100±50ml液体,组织水肿及创面引流得到解决,创面清洁干燥,其中15例患者通过运用抗生素及负压吸引术,创面已达到临床愈合,细菌培养阴性,通过负压治疗创面大小从(28±9)cm2减少至(12±8)cm2(P<0.05),只有6例需要进一步外科干预达到闭合创面,2例患者使用负压吸引后感觉疼痛.结论: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除了VSD本身对创面快速愈合的优点外,还提供了一个快速、舒适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四肢感染伤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使用Vacuseal(威克伤)材料和生物透性薄膜(美国3M)对9例感染严重的创伤部位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结果:5例病人持续负压引流5—7天后,创面经植皮或直接缝合愈合;4例每5-10天更换Vacuseal材料2-4次后,创面经植皮或转移皮辨后愈合。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不仅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的优点,而且还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胸壁伤口感染的初步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6例开胸手术后发生胸壁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50.8±6.7)岁。手术种类包括脓胸廓清术、肺叶切除术、纵隔肿瘤切除术和食管癌根治术。通过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伤口的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积累初步经验。结果经过持续负压引流,16例患者中有3例未达到二期缝合的标准(负压封闭引流愈合标准),其中2例由于患者耐受差,不愿继续使用,转为每日更换敷料;1例由于伤口感染控制不佳,感染范围增加,更换为每日换药治疗。总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愈合率为81.2%(13/16)。6例(37.5%)患者为多次安置负压封闭引流。累计保留负压封闭引流时间为4~24d,中位时间9d。治疗过程中无负压封闭引流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随访11例,随访时间2~8个月,失访5例。11例患者中,1例出现轻微的伤口异物反应(皮下缝线),经拆除皮下缝线后治愈;其余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未见感染复发。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感染安全、可行、有效,患者耐受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通过初期的使用经验总结,有利于我们拓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领域,整体提高胸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滕家松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106-107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顽固性软组织感染、骨髓炎及关节感染等骨科疾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68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作为观察组,68例采用常规负压引流技术作为对照组,随访患者1年,观察两组患者更换引流管次数、创面愈合、感染复发、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的情况。结果:观察组68例患者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时,无1例发生变态反应,更换引流管次数(2.3±0.8)次,住院时间(18.4±5.1)天,医疗费用(5685.6±313.1)元,对照组分别为(3.1±0.5)次、(24.2±6.1)天、(7125.3±362.5)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感染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引流效果好,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医疗费用,而且创面愈合快,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骨科临床的治疗,更利于患者局部创面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切口负压封闭引流预防阑尾炎切口感染(附16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切口感染是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我们采用切口负压封闭引流 (VSD)延期缝合的方法预防切口感染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 16例 ,男 6例 ,女 10例。年龄 19~ 71岁。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穿孔性阑尾炎。病人均合并有弥漫性腹膜炎 ,术中切口污染重。处理方法 :切除阑尾、清洁腹腔后 ,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腹膜 ,用 4号丝线间断一次缝合皮肤、皮下及腹外斜肌腱膜或腹直肌前鞘 ,不打结。然后裁剪医用泡沫材料 ,与切口等长同深 ,厚 0 9cm。置入切口 ,将切口边缘靠拢对齐 ,用生物透性薄膜粘贴封闭 ,行VSD[…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糖尿病足治疗难度大、时间长,如不能及时控制感染修复创面,有截肢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ealing drainage,VSD),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的发展,促进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运用植皮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破溃创面,有效地降低了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11.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儿严重外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小儿严重外伤创面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12月至2008年10月,对9例因外伤所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小儿患者应用VSD技术进行治疗,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予以植皮修复。结果9例患儿分别使用VSD治疗1~3次后,创面肉芽组织均生长良好,植皮全部成活。结论VSD技术应用于小儿外伤创面修复,可以有效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缩短病程,减少痛苦,不失为一种有效、省时、省力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可灌洗式持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复杂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难愈性创面.应用改良可灌洗式持续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观察负压引流持续时间、更换次数、愈合方式以及应用游离皮片移植及皮瓣转移的愈合情况。结果单例患者敷料套件更换次数最少2次,最多6次,首次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不同程度增生10例;继续应用改良技术固定游离皮片移植愈合10例,皮瓣转移修复1例,11例难愈性创面全部愈合。结论改良可灌洗式持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创面条件,确保皮片及皮移植瓣成功率,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封闭负压引流对肉芽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对创面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制作幼猪急性感染(绿脓杆菌感染模型)创面模型,设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的为VSD组,常规换药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密度、胶原纤维数量、Ⅰ型/Ⅲ型胶原纤维比例和创面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VSD组成纤维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胶原纤维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能明显促进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改善成纤维细胞胶原结构组成,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14例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采用VSD加网状植皮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使用VSD8.5d。13例皮片全部存活创面愈合;1例皮片存活95%,换药后创面愈合。全部患者术后患肢运动功能及外观恢复良好。结论 VSD加网状植皮术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感染,能更好地进行创面引流,控制感染加重,促进创面良好贴附,有利于皮片存活。  相似文献   

15.
因高位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手术难度较大,为寻求一种微创、不损害肛门功能和外观、患者痛苦小的手术方式,将3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治疗组15例在传统切开引流术的基础上,采用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在疼痛评分、肛门失禁评分、创口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及脓肿复发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应用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对截瘫Ⅲ~Ⅳ度褥疮伤口内菌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截瘫合并骶尾粗隆部和/或足踝部褥疮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经封闭负压吸引治疗,6例常规治疗,对褥疮伤口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初次培养最常见感染菌群为大肠杆菌,其次为铜绿假单孢菌、致病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混合感染较多见;2组对菌群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157).结论:封闭负压吸引治疗截瘫褥疮,并不能有效清除截瘫伤口中的致病菌增殖.  相似文献   

17.
分析在溃疡创面修复中行封闭式负压吸引(VSD)联合植皮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 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例。对照组行VSD治疗,观察组行VSD联合植皮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疼痛程度、 细菌转阴率及瘢痕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 肿痛缓解时间、清创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植皮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 组治疗2、4周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种类细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V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溃疡创面修复中行VSD联合植皮技术的效果良好,可促 进溃疡创面快速愈合,提升植皮存活率及细菌转阴率,同时能够有效减轻疼痛及瘢痕情况。  相似文献   

18.
戴赟 《医学美学美容》2024,33(14):171-174
目的 探究在烧伤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期间应用皮肤美容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 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4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患者 均接受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皮肤美容护理,比较两组创面瘢痕情况、 心理感受、美学修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柔软度、色泽、厚度、血管分布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情绪受损、社会交往、自感缺陷、体貌关注、体貌认知、体貌改 变、体象障碍诱因及客观评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美学修复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 对照组的80.00%(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5.00%(P <0.05);观察组护理满 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结论 皮肤美容护理在烧伤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期间 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创面瘢痕,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提升美学修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减少 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朱丽娟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0):189-191
烧伤创面是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感染甚至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临床常采用生理盐水、 碘伏等方式进行清创,但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上述清创方法无法充分引流创面的分泌物,在一定程度上 提高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延长其创面愈合时间。负压封闭引流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创面治疗方法,可以有 效清除患者创面的坏死组织和渗出物,减轻换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从而缩短其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感 染风险。基于此,本文就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效果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 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银离子敷料覆盖联合负压吸引(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在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6年3月-2020年9月诊治的98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9例),前者给予传统治疗,后者给予银离子敷料覆盖联合VA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感染、组织再上皮化、创面瘢痕情况变化,并评估疼痛程度,统计敷料更换和创面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瘢痕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均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7 d、14 d、1个月研究组评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敷料更换次数、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上皮形成以及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离子敷料覆盖联合VAC技术可较好的控制创面感染、促进组织再上皮化的形成,同时有利于减轻疼痛和瘢痕,促进创面更好的愈合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