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目的比较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和小切口开胸(mini-thoracotomy,MT)肺切除治疗临床早期肺癌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2004年3月~2006年12月,有38例CT提示临床早期肺癌且肿物直径≤6cm的患者随机分为胸腔镜组(n=20)和小切口组(n=18)手术,利用肺癌症状量表(lung cancer symptom scale,LCSS)评估术前和术后第1、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气促、1和3个月疼痛评分胸腔镜组均较小切口组低(11.1±6.9 vs 16.1±7.3,t=-2.170,P=0.037;12.7±8.6 vs 20.3±11.4,t=-2.335,P=0.025;6.4±4.5 vs 10.8±6.7,t=-2.398,P=0.022)。其余生活质量评分(包括食欲、疲劳、咳嗽、肺癌症状、疾病对正常活动的影响、总的生活质量)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切口肺切除对比,胸腔镜术后在疼痛和气促方面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使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临床中得到更好地应用,探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 lobectomy)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手术治疗NSCLC患者76例,其中37例接受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组),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龄60.4岁;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20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17例.39例接受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传统开胸组),男32例,女7例; 平均年龄58.7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VATS组与传统开胸组比较,在切口长度(7.6±1.9 cm vs. 28.5±3.6 cm, t=-31.390,P=0.000),术后杜冷丁用量(160±125 mg vs.232±101 mg,t=-2.789,P=0.007),术后胸腔引流量多于100 ml的天数(4.8±2.5 d vs. 8.1±3.2 d,t=-4.944,P=0.000)和术后住院时间(12.1±3.0 d vs. 15.7±4.7d,t=-3.945,P=0.000)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时间(t=1.732,P=0.087)、术中出血量(t=-1.645,P=0.105),淋巴结清扫数量(t=-0.088,P=0.930)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TS组的住院总费用略高于传统开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3,P=0.197);VATS组术后第1 d血糖(7.2±1.2 mmol/L vs. 8.4±2.2 mmol/L,t=5.603,P=0.000)和白细胞总数(12.7±3.8×109/L vs. 15.1±5.9×109/L, t=5.082,P=0.004)均显著低于传统开胸组,前白蛋白值显著高于传统开胸组(215.0±45.5 mg/L vs.147.3±50.8 mg/L,t=-7.931,P=0.000).结论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彻底清扫淋巴结,术后创伤较小、急性期反应较低、疼痛轻、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且不明显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在严格选择患者的条件下,可以作为治疗早期NSCLC的一种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接收的92例(≥18岁)早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式的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胸肺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天数、镇痛次数等)。采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小时内疼痛程度。运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一般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镇痛次数、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小时,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达到峰值,并且在术后48小时内,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减轻术后疼痛等优点,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正向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VAMT)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5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VAMT组(n=34)和VATS组(n=22)。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复发率。结果与VATS组相比,VAMT组手术时间短[(45±12)minvs(80±10)min,t=-11.356,P=0.000);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VAMT和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相同,但VAMT比VATS手术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创伤程度。方法将本院2010年2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胸水中IL-6、α1-AT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3d时,血清、胸水的IL-6、α1-A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校开胸手术对患者的创伤程度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行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机体创伤及围手术期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开胸手术组(OT)和胸腔镜组(VATS).通过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OT组43例和VATS组43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晨问、术后第1天晨间、术后第2天晨间、术后第3天晨间、术后第7天晨间静脉血清中皮质醇(Cor)、生长激素(G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两种入路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机体创伤的影响.并且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效果、围手术期恢复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 相同级别术式(肺叶切除术)的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or、GH、T3、T4、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T组vs VATS组:67.58 vs 68.04;1.30 vs 1.31;1.21 vs 1.23;84.39 vs 84.43;8.20 vs 8.17,P值:0.370,0.251,0.322,0.470,0.146).而VATS组术后1d、2d、3d、7d血清Cor、GH、T3、T4、CRP水平低于OT组,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时间(OT组vs VATS组:3.08 vs 3.90,P<0.01)、术后住院时间(OT组 vs VATS组:7.49vs 6.26,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清扫数(OT组vs VATS组:25.00 vs 26.12,P=0.477)、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OT组 vs VATS组:4.06 vs 3.91,P=0.508)、术后并发症发病率(OT组 vs VATS组:20.9 vs 18.6,P=0.7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根治性和安全性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应激减轻、术后早期康复快等明显优势,可作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推荐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50例行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显,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肺癌根治术中应用疗效。方法对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施行肺癌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本组共施行肺叶切除101例,全肺切除27例,全肺切除 肺动脉成形2例。结果手术时间90~230min,术中出血平均为130ml,术后胸腔引流液平均为150ml,胸腔引流时间2.5d,术后平均住院天数9d。本组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手术后并发症发生5例,其中胸腔内出血1例,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1例及偶发室早1例。随访最长5年,术后复发5例。术后Ⅰ期患者的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46.2%和92。5%,Ⅱ期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2%和42%。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加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其具有电视胸腔镜手术优点如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且其费用及五生存率与传统开胸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该术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全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区域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2008年10月31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在全胸腔镜(VATS组,n=14)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组,n=17)下行肺癌根治术,比较2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转移的阳性淋巴结数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VATS组手术时间(193±92)min与VAMT组(188±101)min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143,P=0.887),VATS组术中出血量(592±123)ml与VAMT组(648±120)ml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1.297,P=0.211),VAMT组每例清扫淋巴结数(14.6±7.5)枚与VATS组(15.2±4.5)枚无统计学差异显著性(t=0.262,P=0.795),术后1年内复发或转移率VATS组(3/14,21.4%)与VAMT组(2/15,13.3%)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651)。结论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不辅加胸部小切口,在减少创伤的同时可完成标准的肺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12月,160例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采用不撑开肋骨三孔法,并与同期247例接受常规开放手术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比较。结果胸腔镜组淋巴结清扫组数(2.4±1.5)组与开胸组(2.6±1.6)组无显著差异(t=1.262,P=0.208),胸腔镜组清扫淋巴结(9.8±6.2)枚,与开胸组(9.9±5.9)枚无统计学差异(t=-0.160,P=0.873)。开胸组并发症发生率11.7%(29/247)和围手术期死亡率2.8%(7/247)与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9.4%(15/160)和围手术期死亡率0.6%(1/160)无显著差异(χ2=0.564,P=0.453;χ2=1.446,P=0.229)。胸腔镜组生存情况优于开胸组(χ2=5.373,P=0.020)。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其淋巴结清扫可达到开放手术的范围,远期疗效不亚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早期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60例(全胸腔镜手术组,其中男83例,女77例;平均年龄60.8岁)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及生存数据,并与同期357例(开放手术组,其中男222例,女135例;平均年龄59.5岁)接受常规开放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全胸腔镜手术组患者中转开胸率为5.0%(8/160)。全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放手术组(113.0 min vs.125.0 min,P=0.039);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4.3)d vs.(9.1±4.6)d,P=0.425]。全胸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15/160)和10.1%(36/357),围术期死亡率为0.6%(1/160)和2.0%(7/357)。两组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组数[(2.4±1.5)组vs.(2.4±1.7)组,P=0.743]和平均淋巴结清扫数[(9.8±6.3)枚vs.(10.1±6.4)枚,P=0.6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胸腔镜手术组总体5年生存率高于开放手术组(81.5%vs.67.8%,P=0.001)。进一步按不同病理分期进行亚组分析显示全胸腔镜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pⅠa期86.0%,pⅠb期84.5%,pⅢa期58.8%;开放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pⅠa期92.9%,pⅠb期76.4%,pⅢa期25.3%。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早期肺癌在技术上安全可行,其淋巴结清扫可达到开放手术的范围,远期疗效优于开放手术,但亟待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辅助小切口治疗乳腺癌肺转移的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6月,VATS辅助小切口治疗乳腺癌肺转移27例。小切口位于第4或5肋间,并尽量靠近病灶,长3~6 cm。肺楔形切除周围型转移瘤19例,肺叶切除中央型转移瘤4例,单肺叶内多个转移瘤4例。术后行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并随访。结果所有手术进行顺利,术后1例呼吸机辅助呼吸。4例并发症,其中1例肺漏气,1例胸腔积液,2例心房颤动,均治愈。生存率1年74%,3年41%,5年22%。结论 VATS辅助小切口行乳腺癌肺转移瘤切除术,能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nonthymomatous myasthenia gravis,NTMG)的中期疗效和生活质量,以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方法 2003年5月~2006年6月施行VATS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26例NTMG,术后3年随访采用术后MG相关症状变化DeFilippi分级和美国重症肌无力基金会MG评分(MGFA评分)评估术后疗效;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Cancer,EORTC)生活质量问卷(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QLQ)评分评估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26例手术顺利,无肌无力危象发生。术后1例并发肺炎,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3年随访时MG相关症状变化DeFilippi分级,1~3级26例,4~5级0例,总有效率为100%;MGFA评分(8.1±1.6)分优于术前(14.2±2.9)分(t=-9.391,P=0.000);EORTC-QLQ6项(包括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总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均高于术前,除社会功能评分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胸腺扩大切除治疗NTMG,MG症状改善率高,生活质量好,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NTMG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向4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采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42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6例,女242例;年龄33~78岁。术前临床诊断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428例中行右肺上叶切除134例,右肺中叶切除48例,右肺下叶切除98例,右肺中下叶切除4例,左肺上叶切除72例,左肺下叶切除72例。将428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单向3孔法组(300例)和单向4孔法组(12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412例在全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术,16例中转常规开胸手术(中转开胸比率3.7%)。平均手术时间132.1(120~180)min,平均手术切口长度3.7(3~5)cm,平均术中出血量150.0(50~800)ml;两组患者平均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4孔法组较3孔法组手术时间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中转开胸患者接受术中输血。死亡5例,于术后1个月内分别死于严重肺部感染、肺栓塞和急性脑梗死。术后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52例,腺癌340例,腺鳞癌20例,低分化癌8例,大细胞癌6例,类癌2例。术后出现持续肺漏气4例,脓胸2例,肺部感染4例,心律失常26例,肺栓塞2例,乳糜胸2例,急性脑梗死2例。3年总生存率为83.6%(358/428)。结论单向式4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满意,符合肺癌手术的治疗规范。单向4孔法还能大大提高手术流畅程度和淋巴结清扫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诊治高龄小结节非小细胞肺癌(small nodule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nNSCLC)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6月32例(71~85岁)snNSCLC术前CT引导下带钩钢丝体表定位,经电视胸腔镜应用内镜缝合切割器切除病灶,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诊断,行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或距肿瘤边缘1.5 cm行楔形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185.5±34.6)min;术中出血量(90.6±58.3)ml。切除淋巴结(7.8±3.8)枚。术中诊断皆为原发性肺癌。无术中死亡,术后肺部感染3例,肺不张4例,心房纤颤1例,皆经治疗后痊愈。胸腔引流(2.2±1.6)d,引流量(226.8±48.5)ml/d。术后病理:鳞癌5例,腺癌27例;T1aN0M028例,T1aN1M04例。住院时间(8.6±2.7)d。31例随访2~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1.5月,26例无瘤生存,5例术后6~20个月发生转移或复发,其中胸膜转移1例,脑转移1例,骨转移1例,肺内转移2例。结论 VATS诊治高龄snNSCLC能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2013年12月,4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自行选择手术方式,19例行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21例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开胸组)。术后3个月利用肺癌患者癌症治疗功能性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reatment-Lung,FACT-L)中文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胸腔镜组在身体状况(19.90±1.30 vs.17.10±1.40,t=6.533,P=0.000),情感状况(16.95±1.25 vs.14.15±2.05,t=5.147,P=0.000),功能状况(18.50±2.35 vs.16.45±2.45,t=2.694,P=0.025)及附加状况(20.40±2.35 vs.18.45±1.25,t=3.321,P=0.009)方面评分均高于开胸组,在社会及家庭状况方面两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胸腔镜组术后生活质量总体状况评分高于开胸组(89.50±6.54 vs.81.40±6.25,t=4.004,P=0.003)。结论 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影响明显小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连续138例早期肺癌施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 (VATS组) 71例,男39例,女32例 ;年龄 (57.9±10.6) 岁;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组 (开胸组) 67例,男36例,女31例;年龄 (60.3±8.2) 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组数及个数、带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 d、3 d、30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ion analogue score,VAS)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VAT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 [(147±113) ml vs. (146±91) ml]、清扫淋巴结个数 [(9.9±3.6) 枚 vs. (10.0±3.6) 枚] 及组数 [(3.1±1.3) 组 vs. (3.4±1.3) 组]、术后第1 d、第3 d VAS评分与开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手术时间 [(119±27) min vs. (135±29) min]、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时间 [(3.0±0.9) d vs. (3.8±1.2) d]、术后住院时间 [(8.0±2.1) d vs. (10.2±5.4) d]、术后第30 d VAS评分 [(2.6±0.7)分vs. (3.2±1.1) 分] 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短于或少于开胸组(P<0.05)。VATS组术后随访59例,开胸组术后随访58例,随访时间2~18个月,两组均无死亡,其中脑转移1例,肝转移1例,骨转移2例。 结论对于早期肺癌的治疗,采用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安全可行,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慢性胸痛轻微等优势。同时能够达到与常规开胸手术相同的规范化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区域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对181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分别施行全胸腔镜(全胸腔镜组,n=77)及传统开胸(传统开胸组,n=104)肺癌根治术,比较2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转移的阳性淋巴结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胸管引流量及术后带胸引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全胸腔镜组手术时间(13I.0±25.6)min,与传统开胸组(129.2±26.8)min比较无显著差异(t=0.455,P=0.649),术中出血量(140.8±110.6)ml与传统开胸组(148.1±96.8)ml比较无显著差异(t=-0.472,P=0.638),术后带胸引管时间(8.4±3.1)d与传统开胸组(8.2±2.3)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498,P=0.619),术后住院时间(9.8±3.7)d与传统开胸组(10.6±2.1)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841,P=0.067),清扫淋巴结(20.1±7.7)枚与传统开胸组(18.9±5.6)枚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214,P=0.226)。全胸腔镜组术后第1天胸液量(260.9±111.9)ml,显著少于传统开胸组(322.8±103.6)ml(t=3.841,P=0.000)。术后近期复发率全胸腔镜组5.2%(4/77)与传统开胸组5.8%(6/104)无统计学差异(∥=0.000,P=1.000)。全胸腔镜组转移率6.5%(5/77)与传统开胸组8.6%(9/104)无统计学差异(x。=0.289,P=0.591)。结论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治疗周围型肺癌 安全、有效、可行,术后胸液量少,在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方面能达到常规开胸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