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强迫性障碍患者的执行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强迫性障碍患者执行功能的因素。方法:纳入强迫性障碍患者60例,采用威斯康星卡片、连线测验、河内塔测验、Stroop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等神经心理学测验评定执行功能。同时使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评定社会功能水平,耶鲁布朗量表评定疾病严重程度,汉米尔顿量焦虑抑郁量表评定合并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强迫怀疑的出现与模式转换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概念认知下降相关(r=-0.388,P<0.01),强迫检查的出现与计划的河内塔测验开始时间长短成正比(r=0.295,P<0.05),强迫仪式动作的出现与抑制的Stroop测验的时间延长和错误数目增加成正比(r=0.278、0.300,P<0.05),强迫询问与流利性的说出数目多少成负相关(r=-0.261,P<0.05)。合并的焦虑抑郁情绪与模式转换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和连线测验的操作时间成正比,与计划的河内塔测验总时间成正比(r=0.297,0.359,P<0.05)。结论:不同强迫症状与执行功能的不同层面相关,合并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与模式转换、计划能力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
强迫症患者的执行功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强迫症患者执行功能研究结果的回顾,具体介绍了强迫症患者在Stroop、Trail—Making Test、河内塔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等常用的执行功能测验任务上的实验结果和相关理论进展,探讨了精神分裂症状、抑郁水平、用药与否等因素对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期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的差异。方法对47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以及37例康复期双相障碍患者进行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连线测验A、B、视觉再生、以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等神经心理测试,对比两组患者在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图像记忆、注意力以及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双相情感障碍组数字广度的倒背数(t=2.539,P0.05)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分类个数(t=2.482,P0.05)多于分裂症组;分裂症组WCST错误数多于双相障碍组(t=-2.298,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双相情感障碍组仅在数字广度的倒背数及总分数多于男性分裂症组(t=2.109,2.014;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相障碍患者多方面的认知功能损害小于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提示双相障碍的预后好于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4.
局限性脑外伤患者的心理推理能力和执行功能缺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额叶、颞叶、额颞叶脑外伤患者的心理推理能力和执行功能的缺陷,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组为110名在本所进行司法鉴定的局限性颅脑外伤患者,包括额叶损伤组29例,颞叶损伤组33例,额颞叶损伤组48例。选取正常对照50例。所有被试接受3个心理推理能力测试(错误信念、解释性任务、失言任务),以及3个执行功能测试(河内塔测验、Stroop测验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比较各组间的心理推理能力和执行功能差异,并对心理推理能力和执行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3个研究组心理推理能力和执行功能的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其中额叶组的错误信念和Stroop卡B正确数最低;颞叶组的失言任务得分最低,河内塔测验步数最多;额颞叶组的解释性任务和威斯康星完成分类数最低(均P<0.01)。研究组的错误信念与河内塔步数(r=-0.30)、Stroop测验卡B耗时(r=-0.43)和威斯康星完成首次分类所用卡数(r=-0.30)均呈负相关(均P<0.01);解释性任务与河内塔耗时(r=-0.36)和Stroop卡AB时差(r=-0.36)呈负相关,与威斯康星测验完成分类数呈正相关(r=0.66);失言任务与河内塔耗时(r=-0.69)、Stroop卡B耗时(r=-0.46)和威斯康星完成首次分类所用卡数(r=-0.52)均呈负相关(均P<0.01)。对照组各项心理推理能力任务和执行功能之间无明显线性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三组脑外伤患者各个心理推理能力的相关因素基本相似,其中,Stroop卡B耗时越少,其错误信念得分越高;威斯康星完成首次分类越快,其解释性任务得分越高;河内塔测验耗时越少,其失言任务得分越高。结论:脑外伤患者存在心理推理能力的下降,这种下降与其同时存在的执行功能低下存在正相关,其中,错误信念成绩与Stroop测验成绩、解释性任务与威斯康星卡片测验、失言任务与河内塔测验的相关关系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患者不同临床分期阶段认知功能损害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患者190例,根据Berk等描述的分期模型为依据进行分期分成A组(首次情感发作)、B组(复发后完全缓解)、C组(难治性病程),与6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采用连线测验、迷宫、数字广度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4个神经心理测验(共11项)对入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结果:使用方差分析比较A组、B组、C组和对照组在连线测验、迷宫、数字广度(倒背)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持续性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3~15.08,P0.05)。进一步进行LSD检验,在注意力和处理速度上,C组花费时间高于A组(F=4.29,P0.05);在记忆力上,A组得分大于B组大于C组(F=12.48,P0.05);在执行功能上,C组应答数高于B组高于A组(总应答数F=15.08,P0.05;持续性应答数F=13.79,P0.05)。结论:双相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随着临床分期阶段进展,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逐渐加重尤其在记忆力、执行能力方面,临床分期有利于对双相障碍的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水平军事技术军人与一般军人执行功能的差异.方法:采用Stroop任务、连线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对一组军区技术比武尖子(研究组)和一组普通士兵(对照组)进行测量.结果:不一致条件下的StrooD错误数、连线A、连线B的时间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持续性应答数、持续错误百分率上差异显著(P<0.01),两组在错误应答百分率上差异边缘显著(P=0.07),对照组高于研究组.结论:高水平军事技术军人的抑制控制、定势转移、认知灵活性等执行功能优于普通士兵.  相似文献   

7.
目的:①研究额叶肿瘤患者的执行功能是否存在损害。②比较左额叶肿瘤患者与右额叶肿瘤患者的执行功能损害差异。方法:27名左额叶肿瘤患者、27名右额叶肿瘤患者、30名正常对照者,选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连线测验进行执行功能评估。结果:①在WCST的完成分类数、完成第一次分类所需应答数、概念化水平百分数、持续性应答数以及持续性错误百分数5个指标上,左额叶组均显著差于右额叶组(P0.05)以及正常组(P0.05);而右额叶组的5个指标也显著的差于正常组(P0.05)。②连线测验A的完成时间,连线测验B的完成时间与错误数上,左额叶组均显著差于右额叶组(P0.05)和正常组(P0.05);右额叶组在连线A完成时间与正常组没有显著差异(P=0.525),但在连线B完成时间和错误数上也显著差于正常组。结论:额叶肿瘤严重损害了成年人的执行功能,左额叶肿瘤对执行功能的损害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首发未用药强迫思维混合强迫行为型强迫症患者抑制控制障碍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纳入混合型强迫症患者40例,纳入正常对照者40例。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TMT)、Stroop测验评定患者组和对照组抑制控制功能,同时使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社会功能水平。结果:①患者组Stroop测验中读字色(Stroop-CW)的正确数和错误数成绩明显差于正常组;连线测验B(TMT-B)完成时间、连线测验A(TMT-A)完成时间长于正常对照组;WCST测验中患者组WCST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两项成绩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患者组社会功能缺陷总分明显高于正常组;②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组Stroop-CW正确数、Stroop-CW错误数、TMT-B完成时间对其社会功能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首发未用药混合型强迫症患者抑制控制功能越差,社会功能受损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冷执行任务执行过程中的认知生理特征。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8例和正常对照18例,冷执行功能任务选择经典的河内塔测验(3层),记录反应速度和执行步骤,同时采集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脑电图数据。结果:患者组每一任务步骤反应时较正常对照组长(P<0.05),两组操作步骤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被试在测验中均主要激活0.01~10 Hz频段;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在河内塔任务中额-枕和额-顶区域存在功能连接增强(P<0.05),对应的脑网络聚类系数值低,特征路径长度长(P<0.05)。患者组的阳性症状分与其脑网络的聚类系数呈负相关(r=-0.66,P<0.01),与特征路径长度呈正相关(r=0.60,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冷执行功能呈现一定程度的损害,特别是流畅性受损;脑网络效率下降,可能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与精神症状的关系,以及与抑郁症患者的区别。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色词Stroop操作范式和连线测验评定3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名抑郁症患者的执行功能,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 1本次病期与阳性症状(r=0.462,P0.01)、一般病理学量表(r=0.433,P0.01)、PANSS总分(r=0.461,P0.01)、总体stroop时间(r=0.385,P0.05)和trial的平均时间(r=0.422,P0.05)显著正相关;2总体stroop时间与PANSS总分显著正相关(r=0.379,P0.05),trial的平均时间与阴性症状(r=0.353,P0.05)、一般病理学量表(r=0.386,P0.05)、PANSS总分(r=0.437,P0.05)显著正相关;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连线测验A的得分(t=-0.2.296,P0.05)、总体stroop时间(t=-4.809,P0.01)和trial的平均反应时(t=-4.441,P0.01)显著低于抑郁症。结论 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本次病期对抑制功能和阳性症状有影响;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制功能与阴性症状和一般病理学有关,与阳性症状无关。快速视觉搜索能力和转换功能与症状无关;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快速视觉搜索能力和抑制功能好于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因素和病程限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出院病历404份;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指使用3种及以上抗精神病药物、经过足量足疗程治疗或者不能耐受药物副反应未达临床痊愈的患者,年龄为18~60岁。比较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与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之间,以及难治组中5年及以上病程与5年以下病程患者的各种临床相关因素。结果:与非难治组(n=312)相比,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n=92)首发年龄更小[(21±7)岁vs.(25±9)岁,P0.05]、总病程更长[(9±13)年vs.(6±7)年,P0.05]、住院次数更多[(2±3)vs.(1±1),P0.05]、住院天数更长[(69±48)dvs.(52±44)d,P0.05]。多元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OR=1.72)、有自行停药史(OR=1.82)、家族史阳性(OR=1.91)的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均P0.05)。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中,病程5年及以上者与病程5年以下者相比,除了年龄更大[(37±11)岁vs.(22±4)岁,P0.05]、首发年龄更大[(22±8)岁vs.(17±2)岁,P0.05]和已婚比例更高(27.5%vs.4.3%,P0.05),其他临床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提示男性患者、家族史阳性、有自行停药史可能是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以病程是否在五年以上来界定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平衡功能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选取35例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目前药物治疗处于稳定期的门诊患者,及35例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采用人体动静态姿势控制测试仪测试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动静态平衡能力,包括感觉组织能力测试、单腿站立测试、走直线测试。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表现量表(PSP)对病例组进行评定。结果:感觉组织能力测试中,病例组在6种状态下的平衡分及平均平衡分、视觉感觉分、前庭感觉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单腿站立测试中,病例组在左侧及右侧单腿站立闭眼情况晃动速度大于对照组,维持平衡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走直线测试中,病例组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平衡功能各项测试指标与PANSS各项评分及PSP评分未发现明显相关(r0.24,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动静态平衡功能明显差于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合并利培酮治疗儿童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6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氟伏沙明合并利培酮组(简称合用组,n=48)和单用氟伏沙明组(简称单用组,n=48),治疗6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在一般人口学资料、病程、Y-BOCS、SDS、SAS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周末,合用组使用氟伏沙明平均剂量(150.37±23.92)mg,单用组氟伏沙明平均剂量((153.61±21.32)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合用组的显效率(66.7%)高于单用组(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1,P<0.05);合用组Y-BOCS评分(12.66±4.41)较单用组(14.53±4.1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用组SDS评分[(41.12±5.69)vs(42.58±6.32),P>0.05]及SAS评分[(45.83±7.76)vs(48.37±9.13),P>0.05]与单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ESS评分在治疗后第2、4、6周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氟伏沙明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儿童强迫症可提高疗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构式家庭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行为与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7例ADHD儿童(实验组)进行结构式家庭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8次后用Conners父母评定问卷(PSQ)、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分别评定其行为和执行功能,并与同期的40名健康儿童志愿者(对照组)比较。结果①治疗后实验组的PSQ和WCST各指标均显著下降[如冲动多动(1.23±0.57)vs.(0.89±0.32),持续错误百分数(62.22±14.81)vs.(53.43±11.89);P均<0.05];②实验组治疗后持续性错误百分数[(53.43±11.89)vs.(44.64±13.38),P=0.007]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结论结构式家庭治疗能有效改善ADHD儿童的异常行为,提高其执行功能,但症状消失后部分执行功能并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国内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继续教育培训需求的现状和相关因素.方法:用自编培训需求和影响因素问卷,按方便抽样法抽取国内29个省份1391名心理健康从业者,调查其培训需求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从业者继续教育培训的需求可概括为督导评估、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3类;从业者对实践(4.2±1.0)和技能(4.1±1.0)培训的需求最高.受教育程度低、工作时间短、参加知识培训多者,3类培训需求均高 [如,对督导评估培训的需求,大专(14.9±3.9),博士(13.1±3.9),P=0.006];女性对督导评估培训需求高于男性[(14.8±3.7)vs.(14.3±3.4),P=0.026],社会取向者对督导评估培训需求高于教育和临床取向者[(15.2±3.6)vs.(14.4±3.6),(14.4±3.6);P=0.018, 0.009];兼职、参加培训次数少、参加技能培训者对实践技能培训需求高[如,兼职(8.4±1.6),专职(8.1±1.8),P=0.010].结论:国内心理健康从业者对实践技能培训的需求最高;其需求情况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业取向、从业长短、已参加培训次数及内容等因素有关,表现出层次性和偏好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快速命名和正字法加工的特点。方法:运用小学生识字量评价量表和标准瑞文智力测试,从171名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中选出20名发展性阅读障碍(DD)儿童、22名同年龄对照组(CA)儿童、18名同阅读水平对照组(RL)儿童。三组儿童进行数字、图片快速命名,和正字法加工技能测试,即真字、假字、非字判断任务,记录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DD组在数字、图片快速命名上的反应时均长于CA组(均P0.01),图片命名的反应时与R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数字命名反应时短于RL组(P0.05)。DD组和RL组均表现出拒绝假字的时间长于拒绝非字(均P0.05),而CA组儿童此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数字快速命名缺陷,其图片快速命名速度落后,与其阅读水平表现一致。本样本中的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表现出明显的正字法效应,即能很好地判断假字和非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网状内皮素4受体(RTN4R)基因上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关联,探讨RTN4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的528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同一地域招募健康体检者528名作为对照,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234例首次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基因分型芯片对RTN4R基因上的5个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性,以及PANSS因子分与RTN4R多态性的关联。结果:成功检测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关联分析显示这些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病例和对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携带rs696880位点GG基因型患者相比,携带AA基因型患者PANSS阳性分[(23.5±5.6)vs.(25.1±7.6),P0.05]、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42.6±9.9)vs.(46.0±13.4),P0.05]均较低,携带AA基因型患者发病年龄晚于携带GG型患者[(24.9±8.1)岁vs.(22.2±6.2)岁,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RTN4R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可能不存在关联,但可能影响疾病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学前期和学龄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儿童的睡眠行为的特点和差异。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ASD儿童84名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儿童91名,使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和一周睡眠日记,由儿童主要照顾者记录儿童的睡眠情况。依据CSHQ总分大于41分为睡眠不良,以具体条目中睡眠行为发生频率超过2晚/周的标准界定睡眠行为问题,分3~5岁和6~12岁两个年龄段比较ASD与对照组儿童在睡眠行为和习惯上的差异。结果:3~5岁ASD组儿童CSHQ的睡眠潜伏期[(2.1±0.8)vs.(1.6±0.7)]、睡眠持续情况[(5.4±1.7)vs.(4.8±1.3)]得分高于对照组,入睡困难(77.6%vs.49.0%)、睡眠量不足(63.3%vs.42.9%)、夜醒哭闹(34.7%vs.12.2%)及日间疲乏(36.7%vs.10.2%)的比例较对照组高(均P0.05)。6~12岁ASD儿童平时睡眠总时长短于对照组[(8.68±0.76)h vs.(9.33±1.00)h],CSHQ的入睡抵触[(10.1±2.8)vs.(8.6±2.5)]、睡眠潜伏期[(1.7±0.7)vs.(1.4±0.6)]与睡眠焦虑[(5.4±2.0)vs.(4.5±1.9)]得分高于对照组,入睡困难(54.3%vs.31.0%)、睡眠量不足(60.0%vs.35.7%)、与父母同睡(65.7%vs.38.1%)、入睡需陪伴(68.6%vs.35.7%)的比例较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ASD儿童普遍存在睡眠总量少、入睡困难等问题,学龄前期以夜醒后哭闹和白天疲倦较为突出,而学龄期则以睡眠焦虑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吸毒劳教学员对亲密关系信息的认知加工特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以四川省某劳教所的60名男性吸毒劳教学员作为实验组,通过社会招募的方式选取60名无过往吸毒史的男性作为对照组,进行学习-测试的行为实验,来探查吸毒劳教学员与正常受试对亲密关系信息认知加工上的差异。结果:在判断和再认任务中,实验组在亲密关系图片上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反应时长于对照组(均P0.001);实验组对亲密关系图片的再认正确率低于中性图片(P0.001)。结论:吸毒劳教学员对亲密关系信息的判断和再认能力要差于非吸毒人群,需要对其进行认知疏导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以人际互动为主的团体辅导对电脑游戏成瘾大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按线索取样,对某大学17名游戏成瘾倾向严重的大学生进行团体干预,并与另外一所大学10名基线水平一致的个体进行对照,在实施团体辅导前后采用电脑游戏成瘾量表及多种情绪与认知问卷进行测量。结果:两组后测分数的协方差检验显示,在为期三周的人际团体辅导后,干预组电脑游戏成瘾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92.6±16.7)vs.(105.9±13.0)],也低于前测(98.9±16.4)(均P0.01)。团体辅导后,干预组抑郁、焦虑、人际自我负性认知得分均低于对照组[(6.4±7.9)vs.(13.5±5.6),(39.7±6.4)vs.(49.9±10.3),(15.1±4.3)vs.(19.9±3.0);均P0.01],而自尊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29.3±2.9)vs.(24.6±4.8),P0.01]。结论:以人际互动为主的团体辅导对游戏成瘾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