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冠状动脉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1例冠状动脉畸形患者中冠状动脉窦8例,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例,合并法洛四联症1例,风湿性心瓣膜病2例。右冠状动脉瘘均在心肺转流术下经心腔修补内瘘口或经扩张的冠状动脉修补外瘘口或同时修补内,外瘘口;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支动脉结扎术或在心肺转流术心脏不停跳下经肺动脉修补;左冠状动脉-左心室瘘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经左冠状动脉修补外瘘口及主动脉瓣成形术。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畸形行左冠状动脉根部结扎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的心脏疾病的同时纠治。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心脏杂音均消失,10例术后症状缓解。结论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一旦确诊,主张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经验及治疗结果,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47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9个月~63岁,平均年龄34岁。47例中有32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修补瘘口;10例瘘口较大者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直接缝合或补片修补瘘口;对合并心脏畸形的患者同期做相应的矫治。结果瘘口发生于右冠状动脉26例,左冠状动脉17例,双侧冠状动脉4例;瘘入右心室17例,右心房8例,肺动脉12例,冠状静脉窦2例,左心房3例,左心室5例;多瘘口4例。全组无手术死亡;仅1例多瘘口患者术后发现残余瘘,其余患者手术效果良好。随访47例,随访时间1个月~5年,除1例多瘘口患者术后残留一小瘘口外,其余患者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均无异常。结论冠状动脉瘘可导致患者出现需要手术干预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外科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9岁。无任何自觉症状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入院。查体:肺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Ⅲ/6级杂音。心电图检查:正常窦性心律,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发出一支冠状动脉走行于前降支区域,疑前降支起源于肺动脉,该支冠状动脉探及逆向血流入肺动脉主干内并与右冠状动脉有血流丰富的侧枝。心导管造影检查显示:主动脉造影后前降支逆行显影进而肺动脉显影,右冠状动脉造影后通过侧枝使前降支被显影,异位的前降支与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之间有丰富的侧枝(图1,箭头所示),部分肺动脉主干亦被显影。  相似文献   

4.
病例1.男,49岁.反复心慌、头晕半月余,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增强CT:肺动脉主干层面于肺动脉主于左侧及前缘旁见纡曲强化血管影(图1A).MIP图像示肺动脉主干丘侧及前缘异常扭曲增粗血管在肺动脉主干前壁进入肺动脉(图1B).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总结近年9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患者,对4例于肺动脉起始部结扎左冠状动脉,5例于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内隧道成形术(Takeuchi术),合并的心脏畸形同时予以纠治。结果全组9例术后无心肌缺血或梗死、残余分流和晚期死亡,心功能恢复到I级。结论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畸形一旦确诊,主张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57岁,因突发胸痛3h入院。实验室检查示CKBB同工酶、高敏肌钙蛋白升高,心电图示V1-4ST段弓背上抬,行CAG,术中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右冠状动脉近段血管壁扭曲,管腔呈"网状"充盈缺损改变,血流通畅,未见对比剂染色及滞留(图1)。临床诊断: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②右冠状动脉近段改变——血栓?夹层?行左冠状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患者胸痛症状消失。根据患者临床、影像学表现,将右冠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u JP  Guo HW  Hu SS  Sun LZ  Song YH  Sun HS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2):1525-1528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随访分析。方法从1999年4月至2005年8月共对12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患者进行了外科治疗,其中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8例,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4例。异常起源的冠状动脉直接吻合到主动脉9例,应用Takeuchi技术,即肺动脉内隧道重建冠状动脉3例。有7例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患者,因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同期行二尖瓣成形;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的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患者,同期在非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结果无死亡及术后并发症,随访7~83个月,平均(32±24)个月,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患者,左室舒张末径从术前的(45±7)mm减小至术后的(39±6)mm(P=0.011),左室短轴缩短率从术前的0.21±0.09增加至术后的0.35±0.06(P=0.006),7例二尖瓣成形的患者术后二尖瓣反流程度均减轻;所有患者活动能力正常,均无症状。结论外科治疗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需恢复2个冠状动脉系统供血;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患者,术后左室功能明显改善,对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需同期行二尖瓣成形;外科治疗早、中期效果良好,远期结果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33岁,身高162cm,体重50kg。因"体检发现房间隔缺损一年余,胸闷气喘2d"入院,心脏超声检查示:继发性房间隔缺损,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增宽,肺动脉压力120mm Hg。9月前曾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发现肺动脉压力无明显改变,收回封堵器,口服波生坦降低肺动脉压力治疗。入院诊断:1.房间隔缺损,2.重度肺动脉高压,3.艾森曼格综合征。拟在全麻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然后在体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 ,11岁 ,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慌气短 ,无紫绀及心力衰竭史。入院查体 ,心脏向双侧扩大 ,胸骨右缘第 3、4肋间可触及震颤 ,并可闻及粗噪的连续性杂音 ,肺动脉第二音增强。心电图示 :ST改变、左心室高电压 ;胸片示 :左、右心室明显增大 ,肺充血。心脏超声见心室扩大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 7mm ,右心室内径 4 7mm ;主动脉右窦及右冠状动脉起始部增宽 ,直径 9mm ;右房室瓣右侧可见双期高速前向血流 ,右冠状动脉直接入右心室。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右冠状动脉显著扩张畸形 ,其血流直接汇入右心室 ,远端无分支 (图 1) ;前降…  相似文献   

10.
198 9年至 2 0 0 0年 ,我们共收治 5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病人 ,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5例病人中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7~ 36岁。 3例活动后心悸、气短 ,2例伴心绞痛。查体 :心前区均可闻及连续性杂音。心电图检查ST段下移 2例。心脏超声均可见扩张的冠状动脉。 5例均行升主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走行及瘘口部位 ,右冠动脉—右房瘘 2例 ,右冠动脉—右室瘘、右冠动脉—左室瘘、左冠动脉—主肺动脉瘘各 1例。手术方法及结果  1例在并行循环下切开肺动脉 ,褥式加垫片缝闭瘘口 ;4例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瘘口修补术。胸骨正中切…  相似文献   

11.
病例资料患者,男,28岁,主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3 d"入院。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心、肺无异常,腹部查体未及明显异常,双下肢不肿。既往体健,否认寄生虫病史及疫区接触史,无其他特殊病史,近期体重无明显下降。外院腹部彩超:示脾脏囊肿,大小约7 cm×8 cm;入院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与治疗结果进行总结,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35.4±8.7)岁。瘘口起始于左前降支7例,右冠状动脉13例,双侧冠状动脉1例,左主干1例,钝缘支1例;瘘入肺动脉16例,右心室5例,右心房2例。12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手术,11例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手术方法包括:心外带垫片缝扎、心内褥式缝扎、心内垫片修补瘘口、心内缝扎+心外修补等。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1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CPB时间(78.6±7.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9.0±5.9)min。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自觉症状消失,无心肌缺血及残余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门诊及电话随访12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6年,所有患者心功能均恢复良好,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无异常。无远期死亡,无心肌缺血及残余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I生冠状动脉瘘一旦明确诊断均应尽早手术治疗。根据病变的病理特点、有无心内畸形决定手术方式。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12岁。发现心脏杂音 6年入院。入院查体 :心前区可闻及 级收缩期杂音。胸部 X线片示双肺纹理稍增多 ,左心室增大 ,肺动脉轻度突出 ,心胸比率 0 .5 7。心电图示左心室增大 ,心肌劳损。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为 33mm,左心室内径 4 7m m,均增大 ,二尖瓣前叶瓣尖增厚 ,回声增强 ,前叶于收缩期明显脱入左心房 ,二尖瓣瓣环 2 6 .5 mm,左冠状动脉直径 5 .4 m m,右冠状动脉直径 6 .2 mm,均增宽 ,可见圆锥支进入肺动脉 ,开口直径约 8.8mm,后间隔穿动脉增粗 ,约4 .4 mm。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可探及大量收缩期二尖瓣反流束 ;主…  相似文献   

14.
患者 女 ,6 3岁。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加重 15天伴左侧心力衰竭入院。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中段闭塞 ,左回旋支开口处 85 %狭窄 ,右冠状动脉开口处 90 %狭窄。因心绞痛发作频繁 ,未行心室造影。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室壁运动异常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示颅内血管多发性狭窄 ,颈动脉超声检查示双颈内动脉严重狭窄。脑血管造影示右颈内动脉近段85 %局限性狭窄 ,左颈内动脉长段串珠样改变 ,最窄处达95 % (图 1)。图 1 脑血管造影示左颈内动脉长段串珠样改变  手术方法 :先用大隐静脉行左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旁路端侧吻合 ,右侧行颈内动脉内…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Wu Q  Li D  Hu S  Pan S  Lu F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5):351-353,I001
目的 介绍冠状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验。方法 1996年10月-2000年5月,对6例患者行冠状动脉瘤手术,3例为川崎病,3例为冠状动脉瘘;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同时切除冠状动脉瘤,修补冠状动脉瘘口,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果 6例患者无住院死亡和严重并发症。随访无异常。结论 冠状动脉瘤是一较为罕见的心脏病,预后差,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原则是切除冠状动脉瘤,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处理好合并病变。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8岁,因肛缘肿物间歇性大便带血20年,2006年11月20日入院.入院后,询问病史,患者否认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平素无系统诊治.入院查体,心率:84次/ min;血压:22/13.3 kPa;心肺检查无异常,肛缘散在肿物,肛镜示:齿线上下散在黏膜肿物呈紫红色.心电图示:①窦性心率;②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31岁.因体检发现左肾肿物3年,于2019年9月20日入院.患者无明显症状,3年间定期复查,未见肿物体积变化.肾脏CT示:左肾中上份肿块伴钙化,肾癌待除外(图1和2,见封二),磁共振成像检查示左肾实质内不规则异常信号肿块(图3,见封二).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于2019年...  相似文献   

18.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u Q  Li D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9):659-661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术前诊断、手术治疗的术式和疗效。 方法 1991年 8月~ 1999年 3月 ,8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其中 7例采用肺动脉内隧道成形术 ,1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例患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同时进行了二尖瓣成形术。术前进行了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心导管、心脏造影等全面检查。术后随访 7例 ,随访时间平均 (4 6 8± 10 7)个月。 结果  8例患者无住院死亡和严重并发症 ,7例随访无晚期死亡 ,1例患者因肺动脉内隧道缝线撕脱 ,导致主动脉 主肺动脉瘘 ,二次手术修补成功。随访患者NYHA心功能Ⅰ级 ,LVED平均 (4 6 4± 3 7)mm ,较术前平均 (5 4 4± 2 8)mm明显减少 (P <0 0 1) ,EF值 (6 9 4± 2 3) %较术前 (5 9 6± 2 8) %明显提高(P <0 0 5 )。 结论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治疗的主要原则为重建 2支冠状动脉系统并处理好合并病变。肺动脉内隧道矫治方法 ,简便易行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69岁.以"左上腹部间断隐痛2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前2月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进食后上腹部隐痛,伴食欲渐减退及乏力,无腹泻、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无高热寒战及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入院后行胃镜检查示"贲门部黏液细胞癌".入院查体:体温:36.0 c℃、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身高167 cm,体重77 kg.腹部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57 g/L、总蛋白55.3 g/L、白蛋白26.2 g/L.腹部超声未发现明显异常.腹部CT提示:贲门部胃壁不规则增厚.术前诊断:贲门癌.  相似文献   

20.
病例资料患者,男,27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入院。患者于1年前行体检并未发现脾脏异常,但于3 d前行B超检查发现脾脏占位。入院前无任何症状,入院后查体无异常。行CT检查示脾脏上极有一约6 cm×5 cm大的团块占位;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及CA-125均为阴性;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考虑为脾脏占位,遂行脾脏切除术。术中见脾脏大小正常,脾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