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胸外科手术后应用罗哌卡因切口周围浸润麻醉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对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4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2组,Ⅰ组术后使用舒芬太尼,Ⅱ组在Ⅰ组的基础上,于缝皮前切口周围0.375%罗哌卡因浸润麻醉.记录术后VAS评分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0min、30min、1h、6h,Ⅱ组患者VAS评分低于Ⅰ组,术后Ⅱ组患者要求追加镇痛药的数量低于Ⅰ组,Ⅱ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Ⅰ组.结论: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可显著减轻胸外科皇者术后疼痛,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型手术患者的年龄有增大趋势,谵妄将成为外科、特别是胸外科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但是术后谵妄在临床上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一项研究表明,有78%的术后谵妄患者被临床医师误诊。因此,了解大型手术后谵妄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普胸外科术后血胸的手术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普胸外科术后血胸的手术处理情况,分析术后血胸原因,探讨再次开胸的时机、方法 以及预防出现术后血胸对策.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普胸外科术后血胸并行再次开胸止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31例患者,行32例次再次开胸手术,其中急诊开胸29例次.再次开胸止血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3例,其中死亡1例.结论 掌握术后血胸再次开胸止血的指征和时机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严密止血是预防术后血胸的最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用药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术后接受48 h自控静脉镇痛的患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术后静脉镇痛期间,记录用药剂量、静止和运动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以及不良反应。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个变量与用药量的关系。结果共有2829例(男性1611例,女性1218例)患者纳入分析。性别、年龄、体重和手术部位显著影响术后镇痛用药量。其中,体重影响最大且与术后镇痛用药量正相关,年龄与术后镇痛用药量负相关,女性用药量少于男性。身高、体重指数和手术方式不是术后镇痛用药量的决定因素。结论腹部手术患者实施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时要考虑体重、年龄、性别以及手术部位的影响,为患者制定专科化和个体化的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老年患者腰椎术后谵妄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因腰椎退行性疾病接受手术的114例患者(≥70岁)的病例资料,将术后谵妄发病与既往病史、手术时间、术中输血、输血量、融合节段数以及实验室数据等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腰椎术后共有13例患者出现谵妄,发病率为11.4%,既往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术后谵妄发病率较高(P=0.043),与对照组相比,谵妄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P<0.001)、术前/术后红细胞压积(P=0.013/0.005)及术后白蛋白(P =0.002)均偏低.[结论]术后谵妄高发于老年患者中既往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同时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蛋白偏低与术后谵妄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1月30日,华西医院微创培训中心获英国皇家外科学院(RCS)认证的授牌仪式暨全国微创胸外科手术学习班开幕式在临床技能中心隆重举行。华西医院张伟常务副院长、胸外科刘伦旭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高树庚教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胸外科主任王群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李印教授及我院数十名胸外科专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相似文献   

7.
2014年1月,华西医院胸外科确诊1例罕见巨大食管癌肉瘤病,肿瘤累及胸段食管全长,患者术前完全无法进食,身体营养状况极差,并合并存在右位主动脉弓,手术难度系数高。经全科专家组讨论,迅速制定了手术方案,并由陈龙奇教授成功为患者施行手术。目前,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出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左进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65~8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关胸前予以0.375%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后接静脉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3μg/kg+氟比洛芬酯100mg,泵速2ml/h,自控镇痛0.5ml/按压,锁定时间15min。B组:关胸前予以舒芬太尼10μg+氟比洛芬酯50mg为负荷量后接静脉镇痛泵,配方同A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3、5、7d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术后苏醒时、苏醒后4、8、12、24、48h视觉模拟疼痛(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BCS舒适评分、术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术后苏醒时、苏醒后4、8、12、24、48h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苏醒后4、8、12、24、48h的BCS评分明显升高、有效按压次数明显降低(P0.05);术后3、5、7d的MMSE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3、5、7d的POCD发生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胸手术围术期应用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POCD的发生率,提高术后患者舒适度,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9.
术后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静脉、硬膜外应用麻醉性镇痛药物已成为目前术后镇痛治疗的主要手段,也深受患者的欢迎。白2001年以来,我院骨科247例术后患者接受了镇痛泵镇痛,并配合恰当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针对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护理问题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回顾1997—2004年共6例术后发生脑梗塞的病例,来探讨骨科患者术后发生脑梗塞的原因及防治。  相似文献   

11.
1978年,世界上首例肝移植患者妊娠成功,并分娩出一活婴。最初人们认为,患者妊娠会加重移植物的负担,导致移植物功能减退,并加速排斥反应的发生,因此不主张患者妊娠,在施行移植术的同时常行绝育术。现在经过大样本的病例统计,人们普遍认为,肝移植术后大多数患者都能成功分娩。国外在这方面已积累了近30年经验,我国近1~2年也有个别病例报道。下面就肝移植术后患者妊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肝移植术后女性生理功能的改变患有慢性肝病的育龄妇女常伴有性功能减退,停经很常见,发生率高达50%,此外,月经周期紊乱、月经过多、不排卵等也可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术后精神障碍是老年人手术后一种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17.9%。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5月收治4例胃肠外科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老年胃癌患者,现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由于食管癌切除吻合技术的逐步成熟,新器械的熟练应用以及综合治疗的发展,在胸外科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已使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仍未完全杜绝,而一旦发生,如果诊断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完善有效,往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我院自1957年开展食管癌手术至今,已进行了近万例该类手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现就食管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术后由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病人机体抵抗力下降,并发严重的肺部感染,发病时病情复杂、症状严重、进展迅猛,为肾移植术后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本文总结我院2002年4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5例肾移植患者并发严重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2~58岁,平均46岁。发生时间在术后2周~2年。其中术后1个月内3例,术后3个月8例,术后6个月2例,1年以上2例。体温波动范围在38.5~40.2℃。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行血、痰、咽拭子涂片及培养,行细菌、真菌、结核、衣原体和支原体、胸片等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15.
许多研究提示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关于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性健康的研究很少。为此, Ho JK等通过调查肝移植受者来测定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通过邮寄问卷调查了320名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其中150人(42%)完成问卷,平均年龄为54岁。完成问卷者有62%是男性,93%为术后至少1年。36名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24%)报告术前有ED,而术后仍有22名患者(15%)报告有ED。术后共有48名患者(32%)重新出现性  相似文献   

16.
乳糜胸为胸外科术后较少见并发症,发生率为0.44%~1.55%,病死率4.37%~15.38%[1].收治1例食管病变手术后发生乳糜胸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气管插管技术在常规胸外科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术后康复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9月—2019年12月行胸部手术的患者共296例,其中男167例、女129例,年龄16~76(50.69±12.95)岁。根据是否插管,将患者分为两组:非气管插管组150例,其中男83例、女67例,年龄16~76(49.91±13.59)岁;气管插管组146例,其中男84例、女62例,年龄16~74(51.49±12.26)岁。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炎症反应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气管插管组术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气管插管组(P=0.012)。术后恢复及炎症反应方面,非气管插管组均优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 非气管插管技术在胸外科手术中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且在加速术后康复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影响机器人肺癌术后引流时间的因素,分析应对策略,以期为缩短患者术后引流时间、加速患者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 10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行机器人肺癌手术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8例、女63例,平均年龄(59.84±9.66)岁.根据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引流时间≤5d)...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高原居民患者在当地医疗中心行胸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9年7月54例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平原医疗中心)和204例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高原医疗中心)接受胸外科手术的高原地区患者,其中男175例、女83例,平均年龄(43.0±16.8)岁。分析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高原医疗中心微创手术率显著低于平原医疗中心(11.8%vs. 55.6%,P<0.001);高原医疗中心患者结核性脓胸(41.2%vs. 1.9%,P<0.001)、肺包虫病手术比例(15.2%vs. 0.0%,P=0.002)显著高于平原医疗中心;高原医疗中心术后死亡率(0.5%vs. 1.9%,P=0.379)及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7.4%vs. 11.1%,P=0.402)与平原医疗中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体重指数≥25 kg/m2(OR=8.647,P<0.001)、食管破裂/穿孔(OR=15.720,P<0.001)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原居民患者在高原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脑梗塞防治策略。方法对38例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脑梗塞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确诊脑梗塞后常规、急性期、后期等系统康复治疗,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8年,平均5.2年。死亡16例,2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15例生活能自理。结论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脑梗塞,避免一些医源性因素,术中、术后进行正确预防和治疗,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这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