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应用时机的选择对患者结局和并发症方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德阳市人民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75例接受PCD治疗的SAP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患者的临床表现、PCD应用时期及其疗效。结果75例SAP患者中液体聚集期(ANC期)51例(68%),包裹坏死形成期(WON期)24例(32%),死亡0例(0%),治愈70例(93.3%),5例(6.7%)行进一步外科治疗。两期的平均PCD放置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病率(胰瘘、导管阻塞或脱落、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D在SAP不同阶段(ANC期和WON期)的应用不影响其安全性和疗效,延迟使用并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急性胰腺炎(AP)合并坏死感染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采用PCD治疗的AP合并坏死感染病例。结果全组26例均在B超或CT引导下顺利施行PCD。PCD穿刺引流液培养结果显示,单菌种感染10例(38.5%),多重感染16例(61.5%)。16例(61.5%)患者仅经PCD治疗后痊愈出院,另有10例(38.5%)患者经PCD治疗后中转行坏死组织清除术。全组病死率38.5%(10/26),包括6例仅行PCD病例和4例PCD治疗后中转手术病例。PCD并发症13例次,包括7例次出血,3例次肠漏,3例次胰漏。与本组患者死亡有关的因素包括2012版AP严重程度分级、穿刺后脓毒症是否逆转以及穿刺并发出血等(P0.05)。结论采用以PCD为基础的"阶梯式"治疗方案是治疗AP合并坏死感染的有效策略。2012版AP严重程度分级、穿刺后脓毒症是否逆转以及并发出血等与PCD治疗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与开腹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7-12间鄢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开腹组34例实施开腹引流术,经皮穿刺组35例实施经皮穿刺引流术。结果经皮穿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引流较开腹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腹膜后穿刺置管引流前腹腔穿刺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腹膜后穿刺置管引流术,试验组49例,先行腹腔穿刺引流治疗,而后超声引导经皮腹膜后穿刺置管引流。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器官衰竭率、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术后7天)膀胱压、APACHE-Ⅱ评分、血栓素A2(TXA2)含量、前列环素(PGI_2)含量和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术后外周血WBC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分别为(22.31±1.96)天和(26.84±2.07)天,器官衰竭率分别为34.69%和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6.94±3.22)和(11.91±3.86),TXA_2分别为(146.53±20.61)ng/ml和(218.21±17.94)ng/ml,PGI_2分别为(173.54±15.38)ng/ml和(146.47±16.12)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腹膜后穿刺置管引流前腹腔穿刺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减少器官系统的衰竭,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腹腔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5例SAP继发腹腔感染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CD,根据感染情况留置1枚或多枚引流管,常规进行引流液细菌及真菌培养,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术后定期进行检查,对新增感染病灶再次或多次进行PCD,对症状加重者改行外科开放清创引流手术.结果 65例全部合并细菌感染,18例为复杂感染,其中10例合并真菌感染.23例通过单纯PCD治愈;其余42例接受外科清创引流手术治疗,术后38例痊愈,3例死于脓毒症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死于感染所致的腹腔出血.穿刺置管后发生出血5例,胰瘘6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无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61例痊愈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无感染复发.单纯PCD治愈率为 35.4%(23/65),病死率为 6.2%(4/65).结论 应用PCD技术治疗SAP继发腹腔感染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CBM、Embase、SCI、Cochrane Library、PubMed、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的所有文献,搜索出PCD治疗SAP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数据,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个RCT临床研究,共计981例研究对象。结果显示:PCD+常规治疗在以下方面优于单纯常规治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1)血淀粉酶恢复时间:MD=-2.68,95%CI:(-3.47,-1.88);(2)临床症状消失时间:MD=-6.55,95%CI:(-10.71,-2.39);(3)肠功能恢复时间:MD=-2.68,95%CI:(-3.76,-1.60);(4)并发症发生率:RR=0.28,95%CI:(0.20,0.40);(5)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RR=0.39,95%CI:(0.25,0.59);(6)中转手术率:RR=0.23,95%CI:(0.09,0.59);(7)有效率:RR=1.40,95%CI:(1.23,1.59);(8)住院时间:MD=-11.51,95%CI:(-13.90,-9.12)。结论目前研究表明PCD+常规治疗SAP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治疗,但均为国内文献,且纳入样本质量相对不高,为充分证实其疗效,今后有必要开展更多高质量RCT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局部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0月行B超引导下PCD治疗SAP局部并发症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液体积聚14例,无菌性胰腺坏死12例,感染性胰腺坏死9例,包裹性坏死感染1例,胰腺脓肿4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并检查穿刺液是否伴感染,观察引流后临床症状、引流效果和影像学的改变。结果:42例中,14例急性液体积聚均治愈(100%),但有2例发生胰周感染,1例出现肠外瘘,无死亡;无菌性胰腺坏死12例中治愈9例(75.0%),3例发生胰腺感染并手术,死亡1例;感染性胰腺坏死9例中治愈2例(22.2%),4例引流效果差而手术,死亡2例,3例放弃治疗;包裹性坏死感染1例PCD后囊内出血急诊手术后死亡;4例胰腺脓肿治愈1例(25.0%),3例中转手术,无死亡。2例胰腺假性囊肿分别于第1,2个月后治愈拔管。结论:B超引导下PCD便捷安全,在治疗SAP不同局部并发症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对部分SAP局部并发症,B超引导下PCD可避免传统外科干预。  相似文献   

8.
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扩大完善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在胆胰疾病中的治疗范围.方法 12例患者诊断后立即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同时使用相关药物.详细观察症状、体征、实验室及CT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天数.结果 12例患者上腹病症状平均缓解时间为45 h.血淀粉酶平均56 h下降到正常,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治疗1周后,复查B超,11例伴有胰腺水肿患者中7例水肿消退,形态恢复正常;5例伴有胰周积液患者中3例胰周积液完全吸收,2例积液量明显减少:无伴随临床症状1例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康复,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平稳,虽有脏器功能不全和全身、局部感染的发生,但很快都被纠正、治愈,无穿刺置管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肯定的疗效优势,创伤小、安全,确实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主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 PCD)用于治疗感染坏死性胰腺炎(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 IPN)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7月~2020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行主动PCD治疗的IPN病人21例(主动PCD组),2017年1月~2019年3月接受升阶梯治疗的病人53例(升阶梯组)。总结治疗效果,随访并评估存活病人的生存质量。结果 主动PCD组病人置入了更多引流管,有更多的病人在治疗中增加了引流管,而且置入的引流管尺寸明显大于升阶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阶梯组病人住院时间更长,需重症护理病人数更多,引流管持续引流的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和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主动PCD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可有效治疗IPN。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进行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不适宜行胆囊切除术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共25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探讨本方法的疗效和应用价值。结果 25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术后1~3天内症状缓解率为100%,其中9例患者引流至痊愈后拔管,11例患者于情况好转后行Ⅱ期胆囊切除术,5例患者长期置管,其中3例死于恶性肿瘤进展。结论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能够安全、快速地缓解症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且可以为后续治疗提供时间。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1月至2007年5月,对53例SAP病人行超声引导下PCD治疗急性腹腔积液、腹腔感染和胰腺囊肿.所有病人均在行超声引导下PCD的同时常规放置两枚及必要时多枚引流管并行穿刺液常规和涂片染色、淀粉酶含量测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检查.结果 该组病人除局部穿刺点短期的疼痛外均无明显导管相关并发症.53例中,1例暴发性胰腺炎病人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PCD后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胰腺坏死并发腹腔感染病人PCD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经剖腹探查行坏死组织清除、外引流术,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2例治愈;2例胰腺真性囊肿病人行剖腹探查囊肿切除术;5例胰腺假性囊肿病人行PCD后,引流液未见明显减少,MRCP示囊腔与主胰管相通,行囊肿空肠Roux-er-Y吻合术.其余42例行PCD后均治愈.随访3个月至2年未见复发.总治愈率为96.2%(51/53),总死亡率为3.8%(2/53).结论 SAP的治疗应遵循微创化的原则,选择性应用超声引导下PCD治疗急性腹腔积液、腹腔感染和胰腺囊肿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液体积聚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8年12月5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7例患者均有急性液体积聚,28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引流治疗组),29例未穿刺引流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CT严重指数(CTSI),APACHEⅡ评分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可比性。结果:引流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引流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比较,胰腺假性囊肿的发生率低(P=0.033),住院时间短(P=0.002),中转手术率低(P=0.043)。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降低并发症,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液体积聚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胰腺坏死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SAP合并胰腺周围组织坏死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PCD治疗54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开腹手术引流治疗5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围手术期指标及引流液体细菌培养情况,检测并比较术前、术后7 d的炎症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9.6%,低于对照组的81.4%(χ2=0.394,P=0.530);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死亡或放弃治疗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的WBC、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PCT、TNF-α、IL-8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PCT、TNF-α、IL-8水平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引流液体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D治疗ASP合并胰腺坏死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实验室指标,利于术后胰腺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凶险、治疗棘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SAP时产生胰腺炎相关性腹水,引起腹内高压和胃肠道功能障碍,加重胰腺及胰外脏器损害,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在SAP病程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国内外有较多腹腔置管引流成功治疗SAP的报道~([1-2])。中药清胰汤具有通里攻下,刺激肠蠕动,恢复胃肠功能,降低腹内压力的功效~([3])。我们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早期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腹腔或胰周置管引流渗液,并联用自制清胰汤灌肠或胃管注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引导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3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早期腹腔积液患者行床旁超声引导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同时给予抑制胰酶、抑酸、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收集引流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血清白介素6(IL-6)浓度、膀胱压、APACHE II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病死率等,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4例经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后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血清TNF-α,血清IL-6,膀胱压,APACHE II评分由穿刺引流前的(108.4±18.5)pg/mL,(32.4±9.8)pg/mL,(19.4±4.2)cmH2O,(17.6±4.2)降至引流5 d后的(86.6±14.8)pg/mL,(27.8±8.7)pg/mL,(12.7±3.4)cmH2O,(6.8±2.4);腹腔脓肿及胰腺假性囊肿为6例;病死3例,病死率为8.57%;住院时间为(26.7±11.8)d。结论:床旁超声引导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降低腹内压、清除炎性介质、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微创、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35例腹腔渗液较多及合并胰腺周围积液、假性胰腺囊肿及脓肿的SAP患者采用了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其疗效。结果 35例患者,置管引流45例次,置管成功率为100%。4例(11.4%)中转开腹手术,31例(88.6%)置管能有效引流。2例(5.7%)穿刺后并发少量出血。结论选择性应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对于腹腔积液较多及合并局部并发症的SAP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普通外科常见的危重、疑难急性腹部疾病,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昂,疗效相对较差,因此对其诊疗手段和治疗方法的探索也从未停下脚步。伴随诊疗技术的发展和损伤控制理念的提出,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置管引流术在SAP治疗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本文旨在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置管引流术治疗SAP的可行性以及具体应用价值,整合分析其优缺点。对于符合条件的SAP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置管引流术能明显降低SAP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愈后,应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早期经皮穿刺腹腔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根据经皮穿刺所置入引流管不同分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组29例和肾造瘘管置入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日均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组日均引流量为( 850±140) ml/d,肾造瘘管置入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均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其中经皮肝胆管(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CD)23例,腹膜后积液(脓肿)穿刺置管冲洗引流16例,配合常规内科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穿刺置管过程顺利,均未出现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如气胸、血胸、腹腔内出血、穿刺部位感染等。所有患者在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生长抑素、制酸、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仅1例暴发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脓腔内大出血导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其余35例均治愈,无中转开腹手术,患者腹痛、腹胀、腹部压痛等主要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为(4.4±1.3)d(1~7 d),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为(3.1±1.5)d(2~8 d),住院时间为(23.4±7.3)d(16~55 d)。结论 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操作简单、创伤轻微,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