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孔笠 《中国医学创新》2007,(10X):152-153
1 社会心理、文化和宗教因素 关于衰老、对死亡的认识、体象的变化、宗教信仰、家庭和工作的压力以及文化观点等成见均可能强烈影响绝经后的妇女的性兴趣水平。更年期的感受和反应根据每个妇女的背景而不同。如观察有严重绝经期症状者的妇女可能预想有同样问题;如观察的妇女仍保持同年龄的旺盛精力和幸福,则其衰老过程可能也相似。[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本院收治1例室性早博,发现其家族三代3例男性成员心电图(ECG)显示室性早博都有体位改变引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朱春丽  娄玉净  马美娟 《中外医疗》2011,30(26):107-107
男性,28岁,心动过速13h。步入病房。入院时心电图:宽QRS心动过速,心率170次/min,QRS时限0.14s,CRBBB,avR呈qR型,V6呈rS型,电轴在无人区。28h后复律,心电图:心率为66次/min,QRS变窄为0.18s。结合以上心电图改变及持续时间长,诊断为无休止性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5.
6.
寇艳  李江波 《西部医学》2009,21(7):1196-1196
病例男性,52岁,心动过速10+年。步入病房。入院时心电图(如图1):宽QRS心动过速,心率130次/分,QRS时限0.12s,可见房室分离,Ⅰ、Ⅱ、Ⅲ导联QRS主波向下,电轴为+230°,V1呈R型V5呈RS型,R/S〈1。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全天心率均增快,最高心室率197次/分,发生于07:19;最低心室率143次/分,发生于21:12;平均心室率166次/分。3导连动态心电图,动态的RR直方图:心博高达233927次/24h,直方图高而窄,说明相邻心博RR间期相差较小。射频消融术后心电图:心率为75次/分,QRS变窄为0.08s。结合以上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改变考虑为无休止性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7.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是法国学者Dessortenne于1966年提出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1979年Sclarotsky又称之为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近年来认为是一种伴有Q-T间期延长的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TdP是介于室颤和室速之间的室性心律失常,又称之为暂时性室颤,病势凶险,而且在治疗上与常见室速不同,若对其认识不足,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1 病因 1.1 缓慢型心律失常 为引起TdP最常见的原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引起TdP机率高,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者亦可发生,由于Q-T间期长,增加不应期的离散,引起折返,形成TdP。  相似文献   

8.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FI)是一种临床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疾病,具有遗传性,是朊蛋白病的一种.本文对FFI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cystic neutrophil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CNGM)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经病理确诊的36例CNGM女性患者和超声图像。结果 36例CNGM患者的超声图像可分为4种类型。其中,导管扩张型5例(14%),表现为单支或多支乳腺导管扩张,内部透声欠佳,部分可见细点状弱回声;实性肿块型8例(22%),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实性病灶,多数形态不规则,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弥漫型9例(25%),乳腺内可见散在、相互延续的病灶,呈片状或团块状,形态多不规则,内部及周边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脓肿型14例(39%),单发或多发囊实性或以囊性为主的病灶,多数形态不规则,部分可累及体表,周边可见血流信号。结论 CNGM超声检查分为导管扩张型、实性肿块型、弥漫型和脓肿型4种声像图表现,明确不同类型声像图特征有助于CNGM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苏克江  刘上云 《医学综述》1997,3(4):169-171
<正>直立性低血压通常分为神经原性和非神经原性两大类,其中以神经原性最为多见。近年来,针对神经原性直立性低血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陈丽君  尹伶   《四川医学》2022,43(12):1255-1258
<正>囊性中性粒细胞肉芽肿性乳腺炎(cystic neutro?phil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CNGM)是指由细菌感染导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肉芽肿性乳腺炎,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形态,即由中央脂肪空泡和外层上皮样组织细胞等组成的化脓性脂肪肉芽肿[1],部分脂泡中可见稀疏的革兰阳性杆菌(gram?positive bacilli,GPB),周围混合炎症浸润包括朗格汉斯巨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病因目前尚不明确,虽然目前的文献表明CNGM与棒状杆菌物种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棒状杆菌感染的证据常常很难找到。CNGM目前尚无普遍接受的诊断标准,乳房疼痛、肿块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由于CNGM的稀缺性且有着与其他类型乳腺疾病重叠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其诊断常常被遗漏。因此,认识这一特殊类型的乳腺炎对临床诊疗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照研究糖尿病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84例脑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性脑梗死组(96例)和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88例),比较两组梗死类型、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结果:糖尿病性脑梗死组梗死类型以多发性梗死多见,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以单发性梗死多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性脑梗死组高粘滞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脂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P<0.01),高血压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糖尿病性脑梗死组(P<0.01)。结论:糖尿病性脑梗死病情重,合并危险因素多,预后差,死亡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132-132,134
目的了解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61例糖尿病性脑梗死与84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头颅CT结果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是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影响着脑梗死的症状、梗死面积、治疗效果和预后。糖尿病性脑梗死组患者发生意识障碍、感觉障碍、瘫痪、失语、眩晕等临床表现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且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也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发生与糖尿病自身的病理基础直接相关,治疗上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多种方法控制血糖,可减少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发生,并改善其预后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15.
16.
<正> 例1,男,52岁,1989年7月5日入院,患者于1周前因受凉后,咽疼、流涕,以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诊治。尿检多次发现尿糖阳性,患者不伴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症状,也无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现象。体检除咽部呈急性充血外,无特殊发现。空腹血糖多次检  相似文献   

17.
卵巢上皮性肿瘤是卵巢中最常见的一组肿瘤,其肿瘤的发生有两条主要通路,因而被相应地分为两大类:Ⅰ型肿瘤和Ⅱ型肿瘤。Ⅱ型肿瘤包括高级别浆液性癌、癌肉瘤和未分化癌,它们常见p53突变,其进展更为迅速,早期即出现转移,具有高度侵袭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依据细胞的非典型性以及肿瘤有无侵袭等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其中备受人们关注的是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目前较公认将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分为两种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典型和微乳头型。微乳头型一旦间质出现微侵袭或出现3级核异型则考虑乳头状浆液性癌。粘液性囊腺瘤伴少量交界性成分是解决交界性病变诊断的下界问题。交界性粘液性肿瘤伴微侵袭是交界性肿瘤的上界。上皮内癌、腺内癌可视为原位癌,囚其无侵袭性仍属交界性肿瘤范畴,即使有侵袭,其大小不超过微侵袭范围者仍归交界性粘液性肿瘤。微侵袭的范围为3mm线性径或10mm范围。腹膜假粘液瘤绝大多数其原发灶来自胃肠道,特别是阑尾,卵巢的累及是继发性的。过去认为腹膜假粘液瘤是卵巢原发性粘液性肿瘤的腹腔播散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性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63例糖尿病性脑梗死与46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性脑梗死组患者发生意识障碍、感觉障碍、瘫痪、失语、眩晕等临床表现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发生与糖尿病自身的病理基础直接相关,治疗上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多种方法控制血糖,可减少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发生,并改善其预后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是一种临床少见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临床表现多样,组织病理学特征性表现为以乳腺小叶单位为中心的非干酪样肉芽肿病变.治疗手段包括随访观察、药物治疗以及手术,临床上常多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GLM病程长,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感觉性共济失调型CIDP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总结19例以深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CIDP患者的4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主要表现为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病程长,易缓解复发,脑脊液蛋白升高显著,病理改变同一般CIDP,糖皮质激素远期疗效好。[结论]感觉性共济失调型CIDP是CIDP的一种特殊亚型,发病机理可能是免疫反应主要侵及脊髓背根的深感觉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