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慈溪地区0-14岁儿童的血清TIgE及SIgE测定结果,了解本地区儿童过敏原谱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为预防和治疗儿童过敏性疾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在慈溪市妇幼保健院的4594例儿童的过敏原SIgE、TIgE检测结果。结果4594例儿童SIgE阳性率61.56%,TIgE阳性率74.51%。SIgE阳性率排名前五的从高到低依次为牛奶(阳性率36.20%)、屋尘螨/粉尘螨(35.48%)、鸡蛋白(8.82%)、猫毛皮屑(4.55%)、狗毛皮屑(3.83%)。男性屋尘螨/粉尘螨IgE、牛奶IgE、吸入-食入混合性过敏原IgE、SIgE、TIgE阳性率大于女性(P<0.05)。屋尘螨/粉尘螨、猫毛皮屑、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大不断升高,牛奶、鸡蛋白、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大不断降低(P<0.05)。屋尘螨/粉尘螨SIgE、单纯吸入性过敏原SIgE、TIgE夏季阳性率最高,冬季最低;牛奶、鸡蛋白SIgE冬季阳性率最高,夏季最低(P<0.05)。TIgE阳性率随食入SIgE组(63.97%)、吸入-食入混合SIgE组(89.90%)、吸入SIgE组(94.13%),有升高趋势(x2=8.520,p=0.004)。对牛奶、屋尘螨 / 粉尘螨、鸡蛋白、猫毛皮屑、狗毛皮屑SIgE按等级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除了牛奶和屋尘螨/粉尘螨无相关性(r=0.024,P=0.102),其余两两间都成正相关性。结论 儿童主要特异性过敏原是屋尘螨/粉尘螨、牛奶、鸡蛋白。男童比女童有更高的过敏指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季节主要特异性过敏原不同,TIgE和SIgE及各种SIgE之间存在相关性,血清SIgE、TIgE结果检测有助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查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的各种过敏原的特异性IgE(sIgE)抗体,判断致敏原诱导的免疫机制在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广泛性,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德国Medwiss公司生产的敏筛过敏原检测系统(免疫印迹法)对4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的总IgE和sIgE水平定量检测。结果480例患者血清总IgE阳性396例,阳性率82.5%;sIgE阳性404例,阳性率84.2%。其中食物组过敏原阳性患者276例,致敏原以鱼、虾、蟹为主;吸入组过敏原阳性患者312例,致敏原以户尘螨、粉尘螨为主。结论过敏原筛查试验可以作为大多慢性荨麻疹患者积极去除致敏原、治疗和防止复发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德国敏筛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1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结果150例患儿的血清总IgE阳性率为92%,其中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明显高于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吸入性过敏原中尘粉螨阳性率最高,食物性过敏原中虾蟹阳性率最高。结论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多种过敏原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以食物性过敏原触发为主,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对过敏性紫癜的病因诊断和预防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1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在临床极为常见,虽然其发生机制已十分清楚,但治疗方法却不尽人意。自从发现IgE的功能以来,许多学者在研究能选择性抑制IgE的抗体作用以及抑制IgE产生的对策。目前,抗IgE抗体(anti-IgE-antibodiy)被认为是防治1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最有潜力和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15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地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常见过敏原的种类,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提供防治依据。方法采用德国"敏筛"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对152例过敏性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检测。结果15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总IgE阳性为141例(92.7%),其中对一种致敏原阳性32例,占21.0%;对两种和两种以上致敏原过敏的患者103例,占67.8%。吸入组过敏原阳性主要为户尘螨粉尘螨、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点青霉分枝孢霉曲霉交链孢霉;食物组阳性率依次为鱼虾蟹、鸡蛋白鸡蛋黄、牛肉羊肉等。结论检测过敏患者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能帮助临床医生确认过敏体质和找到过敏原,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血清总IgE(T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在过敏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UniCAP100检测66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TIgE,吸入性过敏原过筛试验(Phadiatop)及食物过敏原过筛试验(fx5E)测定sIgE水平.结果 17~84岁组TIgE水平明显高于0~3岁组与4~16岁组(P<0.05),66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TIgE总阳性率为93.0% (614/660),其中465例(75.73%)TIgE> 100 kU/L.sIgE总阳性率为65.76% (434/660),吸入与食物过敏原均阳性者102例,其中92例TIgE> 100 kU/L.0~3岁组食物过敏原阳性率较另外两组显著增高(P<0.01),4~16岁组和17~84岁组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增高(P<0.05).吸入性过敏原Ⅳ~Ⅵ级阳性率明显高于食物性(P<0.005).结论 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过敏原体外检测,不仅可以预示过敏体质,还可以查找过敏原因,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IgE是反应素型抗体,血清中浓度很低,在体内与嗜碱细胞或肥大细胞表面的IgE受结合.对不同年龄组正常人进行血清IgE检查,发现随年龄增加,IgE含量有增高趋势,并且随年龄增高亦有过敏性疾病多发的趋势.吸烟数量过多、时间长亦可使IgE增高.  相似文献   

9.
武翠娥 《吉林医学》2011,(30):6457-6457
目的:对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中特异性IgE、总IgE水平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73例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中特异性IgE、总IgE水平。结果:73例患儿血清总IgE在100 IU/ml以上者67例,占91.8%。其中吸入性过敏原中以户尘螨粉尘螨过敏者多见(23.3%),食物性过敏原中以虾蟹、腰果花生黄豆多见,分别占21.9%(16/73)、19.2%(14/73)。结论:对患儿进行抗过敏、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同时应积极检测患儿IgE水平并查找相应过敏原以尽量减少接触、减少紫癜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为防治慢性荨麻疹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3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含量。结果 3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总IgE阳性为293例(79.62%),其主要过敏原为吸入性的户尘螨(22.55%)、屋尘(13.32%),食物性的虾、贝、蟹(19.57%)和芒果(11.14%)。结论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与慢性荨麻疹密切相关。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对慢性荨麻疹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lgE,为更好地诊断和防治过敏性疾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德国Mediwiss敏筛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对186例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和总lgE水平检测.结果 186例患者中总lgE阳性为165例(88.7%).吸入组过敏原阳性率以户尘螨粉尘螨为最高;食物组阳性率以牛奶为最高.结论 对血清过敏原检测可确认过敏体质和找到过敏原,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指导意义,本地区户尘螨粉尘螨、蟑螂、牛奶是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之间的关系,并调查该地区人群对40种过敏原的过敏情况。方法收集598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进行吸入组、食品组特异性IgE及血清总IgE检测。结果血清总IgE阳性者420例,其为阳性时,特异性IgE阳性检出率为78.10%;血清总IgE阴性者178例,其为阴性时,特异性IgE阳性检出率为15.73%,阴性检出率为84.27%;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随着血清总IgE的增高而增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总IgE和血清特异性IgE对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总IgE(T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在过敏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UniCAP100检测66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TIgE,吸入性过敏原过筛试验(Phadiatop)及食物过敏原过筛试验(fx5E)测定sIgE水平。结果 17~84岁组TIgE水平明显高于0~3岁组与4~16岁组(P<0.05),66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TIgE总阳性率为93.0%(614/660),其中465例(75.73%)TIgE>100kU/L。sIgE总阳性率为65.76%(434/660),吸入与食物过敏原均阳性者102例,其中92例TIgE>100kU/L。0~3岁组食物过敏原阳性率较另外两组显著增高(P<0.01),4~16岁组和17~84岁组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增高(P<0.05)。吸入性过敏原Ⅳ~Ⅵ级阳性率明显高于食物性(P<0.005)。结论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过敏原体外检测,不仅可以预示过敏体质,还可以查找过敏原因,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16 36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提取所有患者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结果,并根据性别、年龄和月份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总IgE检测值和sIgE阳性率。结果 7919例患者总IgE检测值为92.4(34.8, 241.0)kU/L。5495例患者利用ImmunoCAP系统对34种sIgE进行检测,总阳性率为54.23%,按高低排序依次为刺柏(43.78%)、猫皮屑(38.76%)、鸡蛋白(33.38%)、葎草(32.03%)和蒿(31.82%)。10 867例患者利用EURO系统对20种sIgE进行检测,总阳性率为35.79%,按高低排序依次为艾蒿(15.86%)、尘螨组合(10.17%)、猫毛(8.32%)、屋尘(4.71%)和树组合(4.04%)。根据性别进行分组,两种检测系统男性患者过敏原阳性率都更高。根据年龄进行分组,鸡蛋白和牛奶的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在10~19岁之前逐渐升高,之后...  相似文献   

15.
针灸对Ⅰ型变态反应患者血清总IgE、特异性IgE抗体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对入选脱敏治疗的哮喘儿童进行屋尘螨抗原点刺试验(SPT),血清特异性IgE及血清总IgE的测定,以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不同免疫次数对大鼠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观察不同免疫次数对大鼠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随时间变化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卵 蛋白(OVA)和氢氧化铝混悬液的方式免疫大鼠,从第8天起每隔5 d心内采血一次,所得血清 用ELISA法测定血清总IgE和OVA-sIgE水平;结果发现:1)单次免疫和加强免疫均可以使大鼠 血清总IgE升高,且升高程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单次免疫和加强免疫均可以使大 鼠血清OVA-sIg水平升高,第13天前两者变化趋势相似,第18天时出现差异,第23天时差异具 有显著性(P<0.05)。提示:增加免疫次数可使特异性IgE抗体进一步升高,但对血清总IgE影响 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感染旋毛虫大鼠IgE水平的动态变化 ,探讨IgE在大鼠旋毛虫感染急性期免疫机理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 ,分别检测感染旋毛虫后 7、 14、 2 1、 2 8、 35、 6 0d大鼠外周血中总IgE水平 ,同时用间接ELISA法测定特异性IgE ,并做了特异性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总IgE水平增高 ,在 14、 2 1d达到高峰 (P <0 0 5 ) ,第 3w后呈逐渐下降 ;特异性IgE在 14和 2 1d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阳性率达 88 9%。实验组特异性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阳性率达 6 6 7%。【结论】血清中IgE抗体参与了旋毛虫急性期的免疫 ,主要作用为快速排出肠道内的旋毛虫脱囊幼虫 ,并可致敏肥大细胞 ,使其在旋毛虫幼虫抗原的作用下发生脱颗粒 ,故说明IgE是大鼠旋毛虫感染急性期重要的抗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太原及周边地区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过敏原分布特点,为指导过敏原回避和支气管哮喘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确诊的171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和总IgE抗体检测;发放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根据ACT分值将患者分为控制组(共50例)和未控制组(共121例),对2组的过敏检测结果 从总IgE阳性率、过敏原种类及总IgE升高水平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吸入性sIgE阳性检出率(56.73%)显著高于食入性sIgE(38.01%)(χ2=17.426,P<0.05);吸入性过敏原中柏树/榆树/梧桐/柳树/杨树组(χ2=27.237,P=0.000)、粉尘组(χ2=16.958,P=0.001)、苦艾/艾蒿/豚草组(χ2=12.060,P=0.007)sIgE检测结果 有季节性差异,食入性过敏原无季节差异;总IgE检测结果 与sIgE检测结果 相关联,两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控制组与控制组比较,总IgE阳性率、过敏原种类及总IgE升高水平,前者均高于后者(P<0.05).结论 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多为过敏体质,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粉尘是重要的过敏原,联合进行血清总IgE和sIgE检测或许可以提高过敏性哮喘的检出率;过敏原刺激可能是哮喘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多重致敏因素和总IgE定量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估,有利于全面掌握患者的风险因素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