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区域性控制左半肝入肝血流情况下,运用多种器械对8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完全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0~255min(平均173min),术中出血量为100~500mL(平均225mL),术后第1天自行下地活动,术后1~2d拔除胃肠减压管、进食,术后1周左右(平均7.1d)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无结石残留、复发.结论 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和可行的,同时具有微创的优势,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9例肝胆管结石的病例,经应用电刀、超声刀等断肝方法,肝断面采用腔镜下用肝针缝合,并喷洒生物蛋白胶等处理方法,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其中行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2例,不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7例;合并胆囊切除7例。结果 9例病人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289.44±25.05)min;术中出血(308.89±65.28)ml;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病人住院时间(6.67±1.22)d;残石率0(0/9)。结论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可行,具有微创的优点;可作为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左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浙江温岭第一人民医院(317500)郑正葆,林子房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是常见病,但因其病因病理的复杂多样,目前仍是外科一大难题。我院自1986年6月至1990年12月间,采用左肝叶切除术或/和胆肠吻合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25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3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左半肝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等。结果 35例患者的手术均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205 min(150~37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30 mL(50~1 000 mL)。术后患者痛苦轻,均未用止痛药。术后1 d即可下床活动,2 d恢复流质饮食,术平均后住院时间为12.3 d(4~15 d)。无死亡病例;手术优、良率分别为71.4%和25.7%。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一项微创、有效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左肝外叶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6例左肝内胆管结石病人同期分别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A组25例采用肝左外叶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术;B组21例采用左半肝叶切除术,对两组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和近期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与B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的术后优良率和结石残余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左外叶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手助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微创性。方法:2004年7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微创外科中心共收治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手助腹腔镜肝切除组(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HALH)和开腹肝切除组(open hepatectomy,OH),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止痛剂应用例次、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HALH组与OH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ALH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较OH组快,且住院时间短,止痛剂应用次数少,术后C反应蛋白上升幅度小、下降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LH治疗肝胆管结石比开腹手术患者创伤小,康复快。  相似文献   

8.
肝内胆管结石的腹腔镜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2000年3月~2005年3月,57例肝内胆管结石在腹腔镜下将肝总管高位切开至左右肝管汇合部,显露左右肝管的开口,在腹腔镜监视下,用取石钳、取石网篮、加压冲洗等方法将左右肝管内结石取出,进而利用扩张的左右肝管,显露二级胆管的开口,取出二级胆管结石,在二级胆管明显扩张时,还可以看到三级胆管内的结石,并将其取出。存在较多泥沙样结石时,导尿管反复冲洗胆道。结果中转开腹3例(5.3%,3/57)。57例手术时间75~275 m in,(136±54)m in。49例(86.0%,49/57)术后仍有残石,需要1~4次胆道镜取石。术后胆漏5例(8.8%,5/57),经腹腔引流治愈。43例随访0.5~5年,(2.3±1.5)年,优38例(88.4%),良3例(7.0%),差2例(4.6%)。结论腹腔镜下肝内胆管结石可通过肝总管高位切开的方法较好地显露一、二级胆管,甚至三级胆管,在腹腔镜监视下将结石取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南乐县第二人民医院2013-01—2018-09间收治的18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均实施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术。对照组93例采取开腹术,观察组94例采取腔镜手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血清ALT、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5天的血清ALT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有利于肝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肝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的肝内胆管结石由于临床症状轻,如何选择治疗是胆管外科尚待解决的课题。我科自1993年1月~1998年1月采用肝段切除术治疗早期的肝内胆管结石13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3例中男10例,女3例。年龄21~38岁,平均28-4岁。病程3个月~1年,平均6-7个月,合并糖尿病者1例。13例均有慢性右上腹疼痛,4例伴有低热,均无寒战、高热或黄疸。13例行B超及CT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0%(9/22)、100%(12/12),行ERCP检查8例,诊断符合率为87-5%(7/…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 探讨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中尾状叶保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泰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采用左半肝切除尾状叶保护技术治疗肝胆管结石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86.4±35.6)min,平均出血(227.2±26.4)mL,平均住院时间(13.4±3.2)d。术后出现胆瘘1例(2.7%),肺部感染1例(2.7%),无腹腔感染、腹腔出血、肝功能衰竭、切口感染。术后结石残留1 例(2.7%),位于胆总管下端,于术后2 个月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5 个月,仅2 例(5.4%)复发,疗效优良。结论 左半肝切除术中,采用恰当的入肝血流控制、肝离断路径及左肝管残端处理方法,可保护尾状叶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术后近、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手助腹腔镜切除左肝巨大肿瘤九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左肝巨大肝肿瘤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组9例患者,平均年龄45.3岁,肿瘤均位于左肝,包括肝细胞癌(4例),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肝转移性鳞癌(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2例),肝梭形细胞瘤(1例)。AFP阳性3例,CEA阳性1例,术前肝功能均为Child—Pust,A级,手术按游离左肝韧带、阻断肝门和肝实质切除的步骤进行。结果9例手助腹腔镜肝切除均获得成功,肝左外叶切除6例,左半肝切除3例,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111.7min,平均出血量97.8ml,8例行肝门阻断,平均阻断时间为13.4min。术中未发生大出血和气体栓塞,术后均无出血、胆漏和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肝功能均在7~10d恢复正常。AFP和CEA阳性者均转阴,术后平均住院日为8.4d。4例肝细胞癌术后1个月行预防性肝动脉造影和化疗1次。术后随访4~11个月,所有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只要病例选择得当,手助腹腔镜左肝巨大肝肿瘤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腹腔镜左肝蒂阻断解剖性左半肝切除、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肝部分切除、腹腔镜Pringle法阻断左肝部分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下三种左肝切除方式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合理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5 月至2018 年11 月四川绵阳四0 四医院97 例腹腔镜左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左肝蒂阻断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25 例(区域阻断+解剖性切除组),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肝部分切除术33 例(区域阻断+部分切除组),腹腔镜Pringle法阻断左肝部分切除术39 例(全肝阻断+部分切除组),对比分析三组围手术期结果、术后炎症和肝脏生化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三组术中失血量、输血率、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炎症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区域阻断+解剖切除组最长、区域阻断+部分切除组次之、全肝阻断+部分切除组最短[(257.9±66.2)min vs( 234.6±49.1)min vs( 216.4±40.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白蛋白均出现术后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至术后第5 天,除白蛋白外各炎症及肝功能指标区域阻断+解剖性切除组均低于区域阻断+部分切除组和全肝阻断+部分切除组,除C反应蛋白外各炎症及肝功能指标全肝阻断+部分切除组均高于区域阻断+解剖性切除组和区域阻断+部分切除组;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一步比较,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白蛋白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不同手术方式和各时间点存在交互作用(P<0.05),提示三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随时间改变的趋势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1)结石及病灶累及左内叶尤其IVa段时,选择腹腔镜左肝蒂阻断解剖性左半肝切除疗效更佳;(2)结石及病灶限于IVa段以外的左肝区段时,联合术中超声的腹腔镜左肝部分切除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CLCVP)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行择期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50例,分为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组和常规中心静脉压(NCVP)组,各25例,CLCVP组术中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维持CVP在3~5cmH2O,保持SAP≥90mmHg,NCVP组采用常规腹腔镜手术,维持CVP在6~12cmH2O;观察两组患者切肝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平均输血量、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肝肾功能、有无气体栓塞发生。结果 手术指标:CLCVP组切肝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输血量明显低于NCV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具有临床意义的气体栓塞发生。肝肾功能:两组患者术后第1dALT、AST、TB水平明显升高,之后逐渐下降,至术后第5d时接近术前水平;相同时间点CLCVP组ALT、AST、TB水平低于NCV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术后第1d明显下降,之后轻度升高,相同时间点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UN、Scr水平术前、术后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N、Scr变化趋势为术后第1d轻度升高,之后逐渐下降。血流动力学指标:术中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CVP组脑电双频指数(BIS)在切肝开始5min和切肝结束时与NCVP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CLCVP)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能够减少出血量、缩短切肝时间,促进术后肝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应用指征、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研究所463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2007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共完成各类腹腔镜肝切除手术463例.其中原发性肝癌165例,转移性肝癌29例,肝血管瘤143例,肝胆管结石病81例,其他肝脏良性占位病变(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细胞腺瘤、局灶性结节增生、慢性肝脓肿等)45例.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93例,左半肝切除71例,超左半肝切除4例,右半肝切除29例,右肝后叶切除24例,Ⅵ段切除56例,超右半肝切除2例,中肝切除8例,特殊部位肝段切除(Ⅶ/Ⅷ段、Ⅳa、尾叶及Ⅵ段、Ⅶ段交界处)41例,病变局部不规则性切除121例,两个以上部位联合切除14例.手术时间(244.71±105.07)min,术中出血量(460.26±425.81)ml,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29%,平均住院时间(15.51±4.36)d.194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中185例获得2~50个月随访,术后1年、3年总体生存率为90.8%和84.2%,无瘤生存率为87.9%和73.7%.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可选择性应用于肝脏各个部位、各类病变的手术治疗.该法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容的优点.其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肝脏良性病变、小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是现阶段腹腔镜肝切除术较理想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31日至2017年1月31日160例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胆外科行肝切除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肝切除术(A组)患者80 例,行开腹肝切除术(B组)患者80例。观察指标:(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2)术后第1天的肝功能、白细胞、降钙素原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3)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量表(QLQC 30评分)情况;(4)随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分析手术方式与患者长期生存及无复发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1)术中情况: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患者(P<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均早于B组患者(P<0.05)。(2)术后情况:A组患者术后第1 天的肝功能、血常规及降钙素原等明显好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胸水等并发症低于B组患者(P<0.05)。(3)两组患者术后3 个月的QLQ-C 30 较术前评分均升高,A组患者术后3 个月的QLQ-C 30 评分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4)A组患者术后3 年生存率及术后1 年无复发生存率均好于B组患者。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安全可行,并发症少,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A systematic technique for the res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prevents the dissemination of cancer cells through the portal vein of the remnant liver. We successfully performed a systematic laparoscopic left lateral segmentectomy in a 62-year-old man with HCC. The tumor was located in the left lateral segment of the liver, and measured approximately 4 cm in diameter. Since no other tumors were detected in the liver or in any distant organs, the patient was considered to be a candidate for surgery. A laparoscopic hepatic resection was selected as the procedure of choice. Prior to dissection of the liver parenchyma, the arteries and branches of the portal vein feeding the left lateral segment were divided and dissected, together with the branches of the biliary tree in the umbilical portion of the left pedicle of Glisson's capsule. The liver parenchyma was then dissected and the left hepatic vein divided and dissected, and transection of the left lateral segment was completed. Th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course was uneventful and he was discharged on postoperative days 14. No evidence of recurrence has been noted in the 22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time of this report). This less invasive surger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athogenesis of HCC, may be a useful new approach in selected patients with this tumor. Received for publication on Sept. 1, 1997; accepted on Dec. 26, 1997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隧道法”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4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简阳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操作方式分为两组:“隧道法”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组(隧道法组)19例、经前入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组(前入路组)2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断肝时间、断肝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隧道法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断肝时间、断肝出血量方面均低于前入路组[(185.53± 59.84)min vs (232.50±62.92)min, (244.74±88.03)mL vs (327.50±154.30)mL, (15.11±5.53)min vs (41.25±21.21)min, (65.26±23.66)mL vs (156.50±69.46)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隧道法”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安全、可行,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有望成为腹腔镜左半肝切除的一种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 对2002年11月至2007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93例病人进行可行性及疗效分析.结果 88例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成功,5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肝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30~150 min,平均(60±17)min;术中出血量100~2000 ml,平均(450±98)ml.88例术中阻断肝门15~30 min,平均阻断肝门时间(20±8.5)min,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4 h均能下床活动,术后1~3 d即能进食,术后住院5~10 d,平均住院(6.6±1.3)d.结论 对位于肝脏边缘、右肝表面或左肝外叶、左半肝、肝右叶下段的良恶性病灶,阻断肝门血流后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是可行和安全的,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