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SLE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和表面抗原(CD4)进行分析;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分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患者外周血中Th2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Th1/Th2比值降低(P〈0.05)。Th1、Th2细胞百分比在SLE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患者SLEDAI〉10组Th1/Th2比值低于SLEDAI≤10组和正常组(P〈0.05)。Th2细胞百分比在SLEDAI〉10组显著升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伴有口腔溃疡SLE组其Th1细胞百分数降低,有关节炎组其Th2细胞百分数升高。Th1/Th2比值与SLEDAI积分成负相关;Th0与血清补体C3成正相关。24h尿蛋白定量、白细胞数、血小板数与Th1、Th2、Th0及Th1/Th2比值无相关性。结论SLE患者体内存在Th2优势活化状态,活动期SLE患者Th1/Th2失衡尤其突出;Th亚群细胞失衡在SLE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Th1、Th2和Th17细胞的变化、转录因子T-bet、GATA-3和STAT-3 mRNA的表达及环境因素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9月河南省开封市妇产医院就诊的50例习惯性流产非孕期患者作为病例组(HA组),同期某社区50例正常非孕妇女为健康对照组(NNP组),分别抽取抗凝静脉血5 mL,应用聚多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种亚群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FN-γ、IL-4和IL-17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bet 、GATA-3和STAT-3 mRNA的表达.同时进行环境因素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各环境因素的差异.结果 ①HA组患者Th1、Th17细胞百分比[(11.66±3.45)%、(3.65±0.75)%]均明显高于NNP组[(7.05±1.83)%、(0.72±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2细胞的百分比[(1.15±0.33)%]低于NNP组[(3.59±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A组IFN-γ和IL-17在的含量分别为(1163.27±45.25)μg/L和(162.26±25.28)μg/L,明显高于NNP组[(736.25±44.32)、(57.45±11.26)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的含量[(118.45±26.75) μg/L]低于NNP组[(220.45±24.6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NNP组比较,HA组T-bet和STAT-3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而GATA-3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④HA组BMI≥24.0 kg/m2者所占比例为58%,明显高于NNP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习惯性流产患者IFN-γ、IL-17的水平较高,而IL-4的水平较低,提示习惯性流产患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分化失衡,且此种失衡可能与转录因子T-bet、GATA-3和STAT-3 mRNA的调控有关,同时肥胖可增加习惯性流产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4.
T细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高度异质性群体,其中Th细胞是根据功能分类的一个T细胞群。Th细胞包括多种功能亚群[1],许多研究证实这些亚群不是分化定型细胞,具有一定的可塑性(plastici-ty)[2-3],它们通过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网络维持动态平衡,一旦失衡就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小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腹泻模型的外周血血浆中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1、2、17型(Th1、Th2、Th17淋巴细胞)代表因子,探索小鼠胃肠道感染时免疫反应的变化。方法普通健康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20只)和实验组(20只)。实验组EPEC灌胃,建立小鼠感染性腹泻动物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细菌灌胃后24 h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离心后取血浆。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CBA技术)检测血浆中的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伽马干扰素(IFN-γ)、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白介素17A(IL-17A)淋巴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小鼠灌胃前白细胞(WBC)[7.10(5.825,8.625)×10^9]较灌胃后WBC[28.85(18.80,38.35)×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细菌24 h后外周血浆中IL-2[2.60(2.33,2.70)ng/L]、IL-6[5.65(3.93,28.35)ng/L]、IL-10[15.40(12.10,18.65)ng/L]、IL-4[2.95(2.70,3.30)ng/L]、IL-17A[2.85(2.53,3.48)ng/L]较对照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11.85(9.38,12.65)ng/L]、IFN-γ[4.50(3.40,10.70)ng/L]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EC感染小鼠后IL-2、IL-6、IL-10、IL-4、IL-17A淋巴细胞因子水平改变,Th1/Th2/Th17细胞参与此免疫反应,小鼠体内以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为主,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小鼠模型的炎性反应过程中占非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H)孕妇体内Th1、Th2、Th17和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以期为妊娠早期SH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建卡的妊娠早期SH患者30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于该院就诊建卡的3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孕妇带促凝剂管的血清标本和乙二胺四乙酸二甲(EDTA-2K)抗凝的全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5(IL-35)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水平。结果 试验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Ly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h1表达水平升高(P<0.05),...  相似文献   

7.
脐血中Th1、Th2细胞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细胞是胸腺中成熟的淋巴细胞 ,可分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及其他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是CD4 + 的T细胞 ,其作用是能够帮助B细胞分化成抗体产生细胞及细胞免疫应答 ,在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起关键作用。经多年研究 ,根据免疫效应阶段产生细胞因子和生物活性的差别 ,可将辅助性T细胞分为Th0、Th1、Th2。Th1细胞产生IL 2和IFN r,可以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促进B细胞合成IgM和IgG ,活化巨噬细胞。Th2产生IL 4 ,IL 5、IL 6等 ,增强IgG和IgE的合成 ,增加局部和循环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急、慢性期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miRNA-155、miRNA-21及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了解布病的免疫特点.方法 收集急、慢性布病患者73例以及健康对照者30例血标本,采用CBA法测定其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8)、Th2类细胞因子(IL-10、IL-...  相似文献   

10.
Th1、Th2免疫应答与小儿常见自身免疫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常见自身免疫病桥本甲状腺炎 (HT)、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 (JIA)及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儿机体Th1、Th2免疫应答状况 ,探讨Th1、Th2应答失常与上述疾病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患儿和对照组PBMC经ConA刺激后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多数HT患儿IL 4/IFN γ比值低于对照组 (P <0 .0 5)。活动期s JIA患儿IL 4增多 ,与血清IgE含量正相关 (r =0 .765 ,P <0 .0 5) ;关节炎型无此改变。SLE机体患儿IFN γ显著增高 (P <0 .0 5)。结论 HT是Th1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s JIA患儿Th2应答占优势 ,而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SLE则Th1应答增强 ,但不能仅用Th1或Th2应答增强全面解释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对新方法诱导小鼠心肌梗死4周后Th1/Th2、Treg/Th17的平衡影响。方法 37只雄性C57BL/6小鼠用新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n=32),假手术组(n=5)不进行最后的冠状动脉结扎。术后将模型组存活小鼠(n=25)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干预组(n=12)和心肌梗死组(n=13),依那普利干预组每日给予依那普利7.5 mg/kg灌胃,心肌梗死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给药28 d后检查各组小鼠心脏彩超,称量小鼠心脏重量和体重,心脏采血并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和Th2、Treg和Th17细胞比率。结果依那普利干预组小鼠心脏质量/体质量比、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均小于心肌梗死组,且均大于假手术组(P0.05);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心肌梗死组,且小于假手术组(P0.05)。依那普利干预组小鼠外周血Th1、Th17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心肌梗死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Th2、Treg细胞比率高于心肌梗死组,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小鼠心肌梗死4周后外周血有Th1/Th2、Treg/Th17的失衡,依那普利可以调节Th1/Th2、Treg/Th17平衡,这可能与其抑制心梗后小鼠心室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12.
Th1、Th2型细胞因子对妊娠免疫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  邓昌辉  陈莉 《医学综述》2002,8(9):540-541
CD+ 4 T辅助细胞 (Th) ,按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 ,分为Th1和Th2两个功能性亚群 ,Th1型细胞可分泌IFN γ、TNF β和IL 2 ,Th2型细胞可分泌IL 4、IL 5、IL 6和IL 10。最近Mos mann等发现CD+ 8T细胞及一些非免疫细胞也可以产生上述细胞因子 ,一些学者将Th1、Th2型细胞分泌的因子称为Th1、Th2型细胞因子。这些高活性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妊娠母胎界面的免疫调控作用 ,已成为生殖免疫学科研究的热点。妊娠中母体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改变和新的动态平衡的建立 ,有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和胎儿的发…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应用放射治疗联合胸腺五肽治疗鼻咽癌患者,观察胸腺五肽对鼻咽癌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选择标准的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或放射治疗加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或放射治疗加化疗再加胸腺五肽治疗。用流式细胞微球阵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外周血的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并观察两组患的近期疗效。结果 放射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肿瘤全消率为93.3%,对照组为90.0%,两组肿瘤全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000,P=1.000)。鼻咽癌患者治疗前的IL-2(t=2.931,P=0.008)、IFN-γ(t=2.338,P=0.018)水平低于正常人,而IL-4(t=2.340,P=0.016)、IL-6(t=2.004,P=0.046)、 IL-10(t=3.770,P=0.000)水平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放射治疗后的IL-2水平明显低于放射治疗前(t=5.389,P=0.000),而观察组放射治疗后的IL-2水平高于放射治疗前(t=-5.957, P=0.000),两组患者放射治疗前后IL-2水平的差数比较有显著差异(t=-7.626, P=0.000)。结论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的水平比正常人低,而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较正常人高。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外周血IL-2的水平明显低于放射治疗前,胸腺五肽能明显提高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外周血IL-2的水平。 胸腺五肽未能明显提高鼻咽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炎症性皮肤病中出现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在皮肤科中很常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黑素细胞参与到了皮肤的炎性反应中,各种炎性细胞因子也对黑素细胞产生作用。近年来,生物制剂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通过调节各种炎性细胞因子或许可以找到色素障碍性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综述了Th1、Th2及Th17细胞相关的皮肤炎症环境中各种炎性细胞因子对黑素细胞的作用,影响黑素增殖以及黑素生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h1、Th2及Th17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41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组,同期41例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1、3、7d的血清Th1、Th2及Th17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1、3d血清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12(IL-1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血清Th1、Th2及Th17相关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纽(P〈0.05),而术前1d和术后7d两纽患者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h1、Th2及Th17的变化优于开腹手术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儿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和Th17)数量和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AD患儿,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h1、Th2、Th17细胞的数量及Th1/Th2比值,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IFN-γ、IL-4、IL-17水平,与同期选择的健康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D患儿PBMC中CD4+IL-4(+Th2)细胞的数量、CD4+IL-17(+Th17)细胞的数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9.56±4.9)%vs(12.91±1.7)%,P0.05;(26.61±2.6)vs(11.4±1.2),P0.05],Th1/Th2细胞的比值低于健康对照组([0.98±0.13)vs(1.84±1.6),P0.05]。结论IL-17+Th17细胞与Th1/Th2比值变化可能参与AD患儿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DC的分化和Th1、Th2细胞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是由美国学者Steinman于 1973年发现的。它是目前所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cells ,APC) ,也是唯一能将抗原递呈给初始T细胞 ,激发初次免疫应答的APC ,因此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近年来 ,DC亚群在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 ,尤其是在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和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DC的分化及其对Th1、Th2细胞的诱导作一综述。1 DC的来源及特征DC…  相似文献   

18.
邓想民  王建杰 《吉林医学》2014,(15):97-3294
目的:对Th1,Th2类细胞因子在各期梅毒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梅毒活动期和潜伏期患者各21例,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对以上研究对象展开血清Th1,Th2类细胞因子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梅毒组患者血清Th1以及Th1/Th2水平较健康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且活动期梅毒患者的Th1水平较潜伏期低(P〈0.05)。结论:不同时期的梅毒患者的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这对于临床诊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9(helper T cell 9,Th9)、辅助性T淋巴细胞22(helper T cell 22,Th22)及其效应因子在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56例DILI患者为DILI组,15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其中DILI组分为轻度肝损伤组(n=15)、中度肝损伤组(n=15)、重度肝损伤组(n=15)、急性肝衰竭组(n=11)4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肝功能、外周血Th9、Th22,血清白细胞介素-9(interleukin-9,IL-9)、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等指标,观察并分析Th9、Th22、IL-9、IL-22在DILI中的变化,以及其与肝损伤程度及类型的关系。结果 轻度肝损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ferase, AST)、碱性磷酸酶(alkali...  相似文献   

20.
干燥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很多,但是Th1和Th2细胞因子失衡导致其发病的结论已等到普遍的公认。通过总结近十多年关于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文献发现,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均证实其可以通过调节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失衡治疗干燥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