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本实验探讨抑制PI3K/AKT/mTOR通路对顺铂诱导人皮肤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顺铂处理人皮肤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PI3K/AKT/mTOR通路的活化情况以及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用PI3K的抑制剂LY294002(LY)和mTOR的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分别预处理以研究其对顺铂处理后人皮肤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为进一步探索阻断PI3K/AKT/mTOR通路对顺铂处理后人皮肤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机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阻断PI3K/AKT/mTOR后联用顺铂处理人皮肤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中Bcl-2、Bcl-xl蛋白表达。结果:顺铂处理后的A375黑素瘤细胞中PARP的活化剪切体表达量水平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增加,细胞活力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降低(P0.05)。顺铂处理A375黑素瘤细胞后PI3K/AKT/mTOR通路的活化。阻断PI3K/AKT/mTOR通路再用顺铂联合处理A375黑素瘤细胞后PARP的活化剪切体表达量明显上调以及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阻断PI3K/AKT/mTOR通路后再用顺铂联合处理A375黑素瘤细胞发现Bcl-2蛋白和Bcl-xl表达水平下调。结论:阻断PI3K/AKT/mTOR通路对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协同作用,该协同作用可能与Bcl-2和Bcl-xl蛋白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通路P13K/AKT/PTEN/mTOR中抑癌基因PTEN在体外对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下游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携带有野生型PTEN和突变型PTEN的真核表达载体及空载质粒转染QBC939;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PTEN蛋白的表达及蛋白激酶B磷酸化的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及对下游mTOR表达的影响。结果野生型PTEN转染成功后的QBC939细胞中PTEN明显上升,磷酸化AKT明显下降,mTOR表达也明显下调;而突变型PTEN转染后的细胞中PTEN上升,但磷酸化AKT的变化不明显,mTOR的表达亦无明显变化。结论PTEN通过磷酸化AKT使之活化,进一步使下游的mTOR同步下调,继而调节肿瘤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在PI3K/AKT/PTEN/mTOR信号转导途径中,PTEN与mTOR通过AKT的磷酸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Notch1在黑素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RT-PCR检测Notch1 mRNA在黑素瘤和正常黑素细胞中的表达,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Notch1过表达的黑色素瘤细胞系,CCK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线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能力,Westernblot检测细胞Notch1过表达对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黑素瘤细胞系MM200、Mel-CV、A2058和A375细胞中Notch1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黑素细胞系HemN-MP(P0.05)。黑素瘤细胞A2058细胞中Notch1水平升高后,细胞的增殖速率显著提高,在48h、72h和96h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Notch1水平升高可以显著增加穿过小室膜A2058细胞数量(P0.05);划线法结果显示24h转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otch1水平增加后,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提高,说明Notch1能够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加入了Notch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DAPT后,能够有效抑制Notch1过表达引起的AKT蛋白磷酸化的升高。结论:Notch1能够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通过促进黑素瘤的发展,本研究为临床治疗黑素瘤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方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糖尿病溃疡大鼠外周神经修复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30只,分成正常组6只,其余24只大鼠建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溃疡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化瘀方组、益气化瘀方+PI3K抑制剂组、益气化瘀方+mTOR抑制剂组,每组6只。给药第21天后处死动物取材,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形态,检测神经传导速度、创面神经肽P物质、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及N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坐骨神经病变程度更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P物质、NGF蛋白及NGF mRNA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化瘀方组坐骨神经病变程度减轻,神经传导速度加快,P物质、NGF蛋白及NGF mRNA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益气化瘀方组比较,益气化瘀方+PI3K抑制剂组、益气化瘀方+mTOR抑制剂组坐骨神经病变程度更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P物质、NGF蛋白及NGF mRNA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方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P物质、NFG表达,促进糖尿病溃疡大鼠外周神经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西黄丸及其主要成分对裸鼠去势抵抗性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皮下移植瘤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西黄丸、麝香、牛黄、多西他赛、麝香+牛黄干预动物模型,计算各组抑瘤率及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形态,采用qPCR方法检测各组PI3K/Akt/mTOR mRNA水平,Western印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人胃癌MGC803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MGC803细胞,设空白对照组、紫草素组、紫草素+IGF-1(PI3K激活剂)组、紫草素+LY294002(PI3K抑制剂)组。药物干预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GFP-LC3质粒转染法观察细胞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mTOR、Caspase-3、cleaved Caspase-3、LC3、Beclin-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紫草素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升高(P<0.05),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多,PI3K、Akt、mTOR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cleaved Caspase-3/Caspase-3、LC3-Ⅱ/LC3-Ⅰ及Beclin-1表达量升高(P<0.05)。IGF-1可明显逆转紫草素对MGC803细胞增殖抑制、凋亡、自噬,PI3K、Akt、mTOR磷酸化和cleaved Ca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对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Dex组(以Dex处理)、Met组(以Dex和Met共同处理)、Met+IGF-1组(以Dex、Met和PI3K/Akt/m TOR通路活化剂IGF-1共同处理)、Met+NVP-BEZ235组(以Dex、Met和PI3K/Akt/m TOR通路抑制剂NVP-BEZ235共同处理),采用免疫印迹法(WB)检测MC3T3-E1细胞中PI3K、Akt、磷酸化(p)-Akt、m TOR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MC3T3-E1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MC3T3-E1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C3T3-E1细胞中Bcl-2和Bax mRNA表达水平、Caspase-3活性测定试剂盒检测MC3T3-E1细胞Caspase-3活性、JC-1探针检测MC3T3-E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ex组细胞中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存活率、Bcl-2 mRNA表达水平以及线粒体膜电位均明显降低,而细胞凋亡率、Bax mRNA表达水平和Caspase-3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与Dex组比较,Met组细胞中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存活率、Bcl-2 mRNA表达水平以及线粒体膜电位均明显升高,而细胞凋亡率、Bax mRNA表达水平、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P0.05);给予IGF-1作用后Met对MC3T3-E1细胞的作用效果明显增强,而给予NVP-BEZ235作用后Met对MC3T3-E1细胞的作用效果明显减弱(P0.05)。结论 Met可通过激活PI3K/Akt/m TOR通路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减轻糖皮质激素Dex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连翘苷(phillyrin, PHN)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EX)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NOR组)、DEX组(10μmol/L DEX处理MC3T3-E1细胞)、L-PHN组(5μmol/L PHN处理MC3T3-E1细胞)、M-PHN组(10μmol/L PHN处理MC3T3-E1细胞)、H-PHN组(20μmol/L PHN处理MC3T3-E1细胞)、ZSTK474组(用20μmol/L PHN和2μmol/L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ZSTK474处理MC3T3-E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和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MC3T3-E1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法检测MC3T3-E1细胞中自噬、凋亡和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ALP活性及ALP染色检测MC3T3-E1细胞分化能力。结果 0~80μmol/L PHN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龙葵氯仿提取物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明确其在CCRCC中作用机制。方法:同步设空白组、顺铂组、龙葵组、抑制剂组、顺铂联合抑制剂组、龙葵联合抑制剂组采用CCK-8法检测CCRCC细胞系的增殖情况,运用AV/PI染色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定量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元件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对786-O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均能促进细胞凋亡,其中以顺铂联合抑制剂组和龙葵联合抑制剂组最为突出。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均能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其中龙葵组的p-AKT表达下调最为显著。结论:龙葵氯仿提取物对CCRCC有较好的干预作用,其可能机制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高糖引起足细胞自噬变化及其相关的信号机制.方法 培养的足细胞被分为6组,正常浓度葡萄糖(NG)组、高浓度葡萄糖(HG)组、NG+雷帕霉素(Rap)组、HG+Rap组、NG+LY294002组和HG+LY294002组.观察自噬增强剂Rap和PI3K抑制剂LY294002对高糖条件下培养的足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电镜和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内自噬体的形成;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自噬血管基因Beclin-1的表达;通过阻断自噬的信号通路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相关蛋白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的改变.结果 高糖可导致足细胞凋亡增加,促进足细胞内自噬体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增加(均P< 0.05).与高糖组相比,HG+ Rap组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增加(均P<0.05);LY294002部分抑制高糖导致的LC3-Ⅱ和Beclin-1表达增加(均P<0.05).与高糖组相比,HG+ LY294002组足细胞内AKT磷酸化的水平增加(P<0.05),mTOR的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HG+ LY294002组足细胞的AKT和mTOR磷酸化水平较高糖组均降低(均P<0.05).结论 高糖可促进足细胞的自噬和凋亡,推测高糖诱导的足细胞自噬作用部分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FOXA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特异性沉默FOXA2基因表达对PANC-1细胞 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择期行手术切除的 胰腺癌患者71例,所有患者从手术时间开始进行随访,截止时间为2018年1月31日或患者死亡时间,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胰腺癌和癌旁组织中FOXA2蛋白表达,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 验,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培养人胰腺癌PANC-1细胞,分为siRNAFOXA2组、siRNA-NC组和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FOXA2 mRNA和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胰腺癌组 织中FOXA2蛋白阳性表达率(32.39%)低于癌旁组织(83.10%,P<0.001);胰腺癌组织中FOXA2蛋白阳性 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阳性组患者平 均生存时间高于阴性组,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35,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和FOXA2蛋白阴性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P<0.05);siRNAFOXA2组细胞中FOXA2 mRNA和蛋白表达量低于siRNA-NC组和对照组(P<0.05);siRNA-FOXA2组24 h、 48 h、72 h和96 h时OD值均高于siRNA-NC组和对照组(P<0.05);siRNA-FOXA2组PANC-1和AsPC-1细胞 中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高于siRNA-NC组和对照组(P<0.05)。 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FOXA2蛋白呈 低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沉默FOXA2后会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2.
??nternational progress of the local excision for rectal cancer LIU Bao-hua.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Daping Hospital,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2?? China Abstract Local excision for cure in rectal cancer should be restricted to tumors with well or moderate differentiation, with invasion of mucosa or submucosa and ≤ 3 cm in diameter without lymph node involvement. The overall survival of local excision was influenced by the stages of rectal cancers.  相似文献   

13.
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癌局部切除适用于肿瘤直径≤3cm,高中分化腺癌,浸润深度为黏膜或黏膜下,无淋巴结转移。直肠癌分期明显影响着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后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癌是严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有较高的恶性倾向,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前列腺癌患者生存和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与有效的治疗。目前临床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穿刺活检为主要诊断方法,但存在特异度不高、过度穿刺活检等问题。寻找高特异度、高敏感度的前列腺癌诊断标志物是目前研究热点。近年研究发现了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MPRSS2:ERG融合基因等许多新的肿瘤诊断标志物,对PSA及前列腺癌基因3(PCA3)等诊断标志物的研究也有新的进展,本文针对前列腺癌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留置双J管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联合物理振动排石(EPVL)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入组65例单纯肾下盏结石患者,其中将留置双J管后行ESWL联合EPVL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未留置双J管行ESWL联合EPVL治疗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当日见石率、2周结石排净率及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试验组当日见石率、2周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肉眼血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肾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双J管后行ESWL联合EPVL治疗直径相对较大的肾下盏结石,能有效增加结石排净率,缩短结石排净时间,降低患者肾绞痛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大鼠梗阻性黄疸后不同时间行胆道引流前后肝脏的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探讨其在减黄前后的变化规律。方法 55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建立胆道梗阻及引流模型,分为梗阻3、7、14、21、28 d外引流组以及对照组。分别于不同时段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 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前白蛋白(PA)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大鼠胆道梗阻3 d以内,ALP在引流后能够恢复正常,3 d以上恢复较困难;梗阻7 d以内,TBIL、DBIL、ALT和PT在引流后能够恢复正常,7 d以上恢复较困难;梗阻14 d以内,PA和肝脏组织病理损伤在引流后能够恢复正常,14 d以上恢复较困难。结论 胆道梗阻时间的长短是影响肝脏损伤程度以及梗阻解除后恢复速度的重要因素。在大鼠梗阻性黄疸后不同时间行胆道引流,其肝脏功能和组织病理的恢复速度有很大差异。梗阻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即使解除梗阻,其肝脏损伤也可能难以逆转。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大鼠胆道梗阻14 d以内胆道引流的效果较好,梗阻时间超过14 d胆道引流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导管在男性膀胱尿道镜检查时尿道表面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20例男性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经该新型导管将1%利多卡因溶液注入后尿道,对照组患者经尿道口注入利多卡因凝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在经尿道给药/插管时(T1)、膀胱尿道镜置入时(T2)、膀胱尿道镜检查开始时(T3)、膀胱尿道镜检查持续3min时(T4)和操作结束后首次排尿时(T5)的疼痛程度,以及检查过程中的最大疼痛程度。监测记录两组患者检查前后及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的波动变化。计算两组患者所需的麻醉费用。结果:试验组除在T1时VAS评分稍高于对照组外(P>0.05),在T2、T3和T4时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检查前后血压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率变化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3±1.9)%vs.(24.6±3.0)%,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试验组平均每例患者麻醉费用低于对照组(10.5元vs.22.0元,P<0.05)。结论:这种新型导管应用于男性尿道表面麻醉时安全、有效,可明显降低膀胱尿道镜检查时的疼痛,且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值得在广大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传统开放手术清扫腹股沟淋巴结是治疗阴茎癌伴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术式之一,但存在切口感染、伤口愈合慢、皮肤坏死等并发症。随着研究的进步和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VEIL)在取得与开放手术相同的清扫效果的同时,减少了一系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步成为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可选治疗方式之一,本文就VEIL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双镜联合)与开腹手术(开腹)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89例行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胆总管 直径≥0.8 c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双镜联合手术30例,行开腹手术59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 发症、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病史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双镜联合组手 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2.7±0.8)h vs (1.9±0.7)h,P < 0.01],但双镜联合组的术中出血量[(20.8±4.8) mL vs (35.0±26.9)mL]、排气时间[(45.4±6.9)h vs (76.3±32.6)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 vs 22.0%)、 住院时间[(12.9±2.5)d vs (15.6±4.9)d]和住院费用[(8 795.8±1 284.5)元vs (11 266.2±3 924.3)元 ]均明 显低于开腹组(P < 0.05)。两组总体疗效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468)。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 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性高和费用低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embryonal sarcoma of the liver,UESL)的 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13年至2018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病理科5例UESL 病例,对其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进行回顾分析,光镜下观察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 5例 UESL患儿,年龄5~12岁,男女比例为4:1,其中肝右叶1例、肝门部1例、两叶均有3例,1例伴有肺转移。 肿物呈囊实性包块,囊内组织大多坏死出血,鱼肉样改变。镜下肿瘤黏液基质中散布未分化的不规则梭 形或星形细胞,散在大的多形性或瘤巨细胞,异型性明显。特征性病理表现为可见嗜酸性小体,PAS染色 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Vimentin(+)、 Ki-67为50%~80%。结论 UESL嗜酸性小体为诊断UESL 的重要线索,临床上需要与肝母细胞瘤、肝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肝脏间叶性错构瘤等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