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肌肽抗全身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器官移植、溶栓治疗、冠脉血管成形等治疗导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尚没有理想的治疗药物。肌肽(carnosine)在体内具有抗氧化、保护膜完整性、鏊合金属离子、质子缓冲、调节巨噬细胞功能等作用,能有效地减轻氧化应激导致的细胞损伤及IRI导致的脑、心、肾等器官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因此,肌肽被认为是具有前景的抗IRI药物,值得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陈军宁 《医学信息》2010,23(13):2246-2248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 rfusion injury,IRI)是指肾组织缺血时和其后恢复血液灌注时器官功能不能恢复正常,甚至发生更为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器官功能衰竭。肾脏由于其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敏感的器官之一。在临床上常见于失血或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移植、肾部分切除、肾实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_8(IL_8)、肿瘤坏死因子_α(TNF_α)在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 (IRI)中的作用以及山莨菪碱 (654_2)干预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IRI模型 ,动态检测血清和肾组织中IL_8TNF_α含量 ,以及肾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单纯肾缺血、再灌注1h肾组织中IL_8、TNF_α水平明显增高 ,随再灌注时间延长两者逐渐下降至对照组水平 ;血清IL_8在单纯缺血和再灌注1h组呈显著降低 ,随再灌注时间延长 ,逐渐接近对照组水平。IRI各组肾系数、血清SUN和S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654_2干预可使肾IRI4h组血清SUN、Scr及肾系数明显高于未干预组。结论IL_8、TNF_α可能在早期肾IRI中起重要作用。654_2干预对早期肾IRI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探讨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大鼠血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s)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水平和肾组织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表达的影响。健康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PGE1治疗组,每组按不同术后观察时间(1、3、6、24 h)均分。观察造模后其血清肌酐(creatinine,Cr)水平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同步监测ICAM-1表达水平和肾组织TM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1)模型组IRI损伤1 h,Cr水平虽然没有明显变化,但血清ICAM-1水平及肾小管坏死评分值已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均〈0.05),并与肾组织TM mRNA表达升高的变化峰值时点相一致。(2)IRI损伤6 h,模型组和治疗组CrI、CAM-1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但治疗组CrI、CAM-1水平及肾小管坏死积分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3)肾组织中TM mRNA表达与肾小管损伤积分值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0.69,P〈0.01);且与ICAM-1水平的增加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0.62,P〈0.05)。(1)ICAM-1T、M mRNA表达增多,反映了IRI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2)PGE1通过减少ICAM-1及TM mRNA水平的表达,阻抑凝血及炎症反应过程,保护内皮细胞,减轻肾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5.
在肾移植中,虽然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诱发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会导致移植肾生存能力的下降,但是IRI对肾移植远期存活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本文综合回顾分析临床证据和实验室研究结果,以期阐明早期IRI与移植肾远期生存能力下降的关系。既往研究分析表明,早期IRI可能是通过功能性肾单位减少、移植血管损伤、慢性缺氧以及随后的纤维化等原因导致了移植失败。此外,IRI也是诱发肾移植功能障碍、急性排斥反应和降低移植器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肾移植中尝试用新的保护方法替代传统方法,或许可以更好地减轻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肾损伤。本文通过综合回顾分析各种防治肾移植中IRI的新旧方法,希望可以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临床新技术开展。缺血器官恢复灌流成为现实。然而恢复灌流器官往往不仅功能未恢复,反而使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更加重了,故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IRI的机制至今未能完全阐明,但从近来的大量研究看,IRI与自由基、钙代谢紊乱、血管内皮损伤及白细胞浸润等现象密切相关。 一、自由基的作用机制 自由基的产生:正常情况下,ATP代谢产物次黄嘌呤能迅速被黄嘌呤氧化酶(XOD)转变为黄嘌呤,进而  相似文献   

7.
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细胞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生理现象。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在IRI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从目前的研究看,以细胞因子为治疗靶标防治IRI导致的器官损害是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1/M2型巨噬细胞在肾组织炎症损伤和修复进程中的分布趋势及作用。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和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两部分。IRI组分为假手术(sham)组及术后0、6、24和72 h组;UUO组分为sham组及梗阻3、7和14 d组;每个时相5只大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HE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观察肾组织损伤及CD68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M1(CD68+、F4/80+和CD16/32+)和M2(CD68+、F4/80+和CD206+)型巨噬细胞的分布;ELISA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精氨酸酶1(Arg-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IRI早期,肾组织损伤程度随再灌时间延长而加剧,并与CD68+巨噬细胞浸润呈一致性变化趋势;至24 h,组织损伤与巨噬细胞浸润最为严重;但之后随时间延长,损伤和巨噬细胞浸润反而减轻。UUO组中,肾损伤随梗阻时间延长而加剧,14d时纤维化明显;而巨噬细胞浸润第7天最为严重,之后又有减轻。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IRI和UUO损伤早期浸润的巨噬细胞以M1型为主,i NOS表达较高;IRI和UUO损伤后期巨噬细胞均向M2型极化,Arg-1水平明显增加;巨噬细胞这种变化趋势与肾组织在不同时间节点出现损伤与修复表征存在明显相关性。深入分析发现,M1型巨噬细胞可通过诱导TNF-α高表达促进早期炎症损伤,M2型巨噬细胞通过提高TGF-β1水平促进后期纤维增生性修复。结论:UUO和IRI过程中均存在巨噬细胞极化:M1型巨噬细胞可诱导早期损伤,M2型巨噬细胞则参与损伤后期的纤维性修复。M1和M2型巨噬细胞在损伤修复过程中的极化特征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苦参素降低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苦参素的抗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从抗氧化方面探讨其机制。方法用双肾肾蒂夹闭45 min建立IRI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苦参素治疗组(oxymatrine+I/R)。苦参素治疗组又分为高、中和低3个剂量组,在缺血再灌注前,连续7 d经腹腔注射。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观察苦参素对肾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确定最优剂量;以最优剂量干预用分光分析法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不同剂量组均能明显减轻肾脏IRI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改善肾功能。与I/R组相比,再灌注72 h后,MDA水平,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明显降低(P<0.05);苦参素治疗组的CAT、T-SOD、GSH-Px活性改善明显(P<0.05)。苦参素无体外抗氧化作用。结论苦参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机体的抗氧化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液回输后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研究肌肽对IRI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7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制作IRI模型,大鼠失血至40mmHg→维持20min→放置1h→全血回输→维持3h→处死。大鼠处死后取血浆检测MDA浓度,取肝、脑、肺、心、肾、脾组织制作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比较肝、脑、肺、心、肾、脾组织切片HSP70阳性细胞数;取肝组织提取RNA比较肝组织HSP70及炎性因子mRNA表达量。结果与再灌损伤组相比,肌肽治疗组肝、脑、肺、心、肾、脾组织切片HSP70阳性细胞数及HSPa5、HSPala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MDA浓度及IL-6、TNF-α、NF-κB1、SCYA2、SCYA3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肌肽可以抑制IRI后MDA的生成、从mRNA水平促进HSP70的表达、抑制炎性因子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探讨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大鼠血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s)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  相似文献   

12.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肝脏部分切除术、肝移植、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并发症。IRI发生机制复杂及有许多潜在机制尚不清楚,且是目前临床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肝脏IRI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经典的氧化应激,无菌性炎症反应,微循环障碍,代谢紊乱和肠道微生态等,并阐述了基于IRI病理生理机制的干预和治疗策略,指出了目前临床应用现状以及该领域的一些新的研究方向,旨在为肝脏IRI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有效的防治途径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p53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后,低龄和高龄p53(+/+)和p53(-/-)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演变,探讨p53基因对IRI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演变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低龄(2月龄)和高龄(12月龄)p53(+/+)和p53(-/-)鼠左肾IRI模型。于IRI后0d、1d、3d、7d、1月、3月、6月,用HE染色观察肾小管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的活性,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in situ nick-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IRI后0d,肾小管以坏死为主,高龄鼠比低龄鼠明显(P〈0.05),p53(-/-)鼠比p53(+/+)鼠明显(P〈0.05);细胞凋亡在7d时达到高峰,且高龄鼠比低龄鼠明显(P〈0.05),p53(+/+)鼠比p53(-/-)鼠明显(P〈0.05)。p53(+/+)低龄鼠IRI后1月出现衰老细胞,3月和6月显著增多(P〈0.05),对侧肾未见衰老细胞;而p53(-/-)低龄鼠IRI后6月才出现明显的衰老细胞;两种基因型高龄鼠在IRI后0d双肾均见衰老细胞,但p53(+/+)鼠显著多于p53(-/-)鼠(P〈0.05),1d后,IRI肾的衰老细胞明显减少(P〈0.05),对侧肾无变化。p53(+/+)高龄和低龄鼠细胞增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低龄和高龄鼠在IRI后3、7d细胞增殖进行性增加,且低龄鼠显著多于高龄鼠、p53(-/-)鼠多于p53(+/+)鼠(P〈0.05)。对高龄鼠IRI后1d点细胞衰老和凋亡进行相关分析显示,在p53(+/+)鼠二者显著负相关(r=-0.82,P〈0.05),在p53(-/-)鼠,二者无显著相关性(r=0.26,P〉0.05)。结论:①IRI可促进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的进程;②已经进入衰老状态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在遭受IRI刺激后,更易走向死亡(坏死和/或凋亡);③p53在IRI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短暂的缺血会对器官造成损伤,但是在恢复灌注后,损伤反而进一步加剧,这种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临床上涉及缺氧/复氧过程的手术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IRI,比如重大器官的移植、冠脉搭桥、溶栓术等.IRI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时,钙超载、供能不足和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等理化因素刺激细胞,诱发信号介导的细胞损伤、凋亡是造成IRI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IRI与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试建立恰当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缺血后处理模型。方法 选8 ~ 12周健康60只SD雄性大鼠,体质量220 ~ 260 g。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IR缺血后处理A、B、C、D组,每组10只。S组:分离出双侧肾蒂,仅行右肾蒂结扎和左肾蒂游离;IR组:结扎右侧肾蒂,夹闭左侧肾蒂60 min后恢复灌注;缺血后处理A、B、C、D组在肾脏缺血60 min后分别进行6次(开放10 s + 阻断10 s)、5次(开放20 s + 阻断20 s)、3次(开放10 s + 阻断10 s)、3次(开放2 min + 阻断2 min)的循环,然后充分开放灌注。再灌注24 h后监测肾功能,对肾组织结构损伤程度评分。结果 与IR组相比,A、B、C、D组后处理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均降低(P 〈 0.05),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处理组中,A、B两组的BUN、SCr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相当(P 〉 0.05),且缺血后处理效果优于C、D两组(P 〈 0.05)。结论: 采用缺血后处理A组方法和B组方法均可以成功制作出缺血后处理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核因子-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缺血再灌注(IRI)大鼠肾组织载脂蛋白M(APOM)表达的影响,探讨APOM参与肾IRI发病的机制.方法 75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IRI组和PDTC组.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肾皮质APOM和核内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IRI组各时间点核内NF-κB P65水平均较sham组明显增高(sham组1.0±0.2;IRI3h组4.1±0.5,P<0.01),PDTC组表达明显低于IRI组(PDTC3h组2.0±0.2,P<0.01),并呈双峰样改变,表达高峰分别在再灌注3和48 h.APOM mRNA水平在IRI组各时间点也较sham组明显增高(sham组0.9±0.1;IRI3h组6.6±2.3,P<0.01),PDTC组的表达较IRI组降低(PDTC3h组3.3±0.8,P<0.01),也呈双峰型表达趋势,表达高峰分别在再灌注3和48 h;APOM蛋白的表达模式与mRNA相同,但表达高峰较mRNA滞后.APOM mRNA与核内NF-κB P65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APOM可能通过NF-κB介导肾IRI的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核仁应激是否参与了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并进一步探索核仁应激的分子机制,为临床防治肾IRI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将48只雄性昆明小鼠根据肾脏缺血时间不同随机平均分为4组:对照(control)组(0 min)及IRI 30 min组、45 min组和60 min组,采用微创手术夹同时夹闭双侧肾动脉的方法建立急性肾IRI模型。24 h后取眼球血测定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和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浓度;取双肾计算肾系数;并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提取肾皮质组织总蛋白和RNA进行Western blot及RT-qPCR检测,待测指标包括p53蛋白、45S pre-rRNA、18S rRNA、Bax mRNA和Bcl2 mRNA。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IRI组BUN和SCr浓度上升(P0.01),肾系数及病理损伤范围增大(P0.01);肾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与缺血时间呈正相关(r0.80,P0.01)。与control组相比,IRI组皮质细胞内p53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Bax mRNA表达上调(P0.01),同时45S pre-rRNA、18S rRNA和Bcl2 mRNA含量下降(P0.01)。结论:IRI造成的肾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可能与核仁应激密切相关。IRI可能通过阻碍rDNA转录导致核仁应激,从而激活下游p53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形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病理形态变化,肌肉组织主要表现为水肿、部分肌纤维坏死及炎细胞浸润;微循环与微血管出现障碍的一系列损伤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钙卫蛋白(CALP)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IR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25只。各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6 h、12h、24 h、48 h和72 h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CAL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肾脏CALP、Toll样受体4(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RI组大鼠肾脏呈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损伤,伴炎细胞浸润。血清BUN、SCr、CALP及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含量在各时点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CALP、TLR4和NF-κB p65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中,在IRI组呈高表达,在各时点各因子的表达与sham组相比均显著增强(P0.05)。结论:肾脏IRI大鼠的血清CALP、TNF-α和IL-6水平升高,CALP、TLR4和NF-κB p65在肾组织中表达增强。CALP在大鼠肾脏IRI的炎症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不同时间青年大鼠小脑皮质结构的改变和NGF、BDNF表达的变化,进一步探讨NGF、BDNF对小脑IRI的神经营养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分为IRI 6h、24h、2d、4d和7d组,用HE染色和电镜观察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段小脑皮质神经元的形态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GF、BDNF表达的改变。结果 IRI后2d小脑形态的病理损伤最为严重。正常大鼠小脑浦肯野细胞NGF有少量表达,IRI后6h表达增加,2d达高峰,主要表达在浦肯野细胞和颗粒层,分子层少量表达,髓质无表达;正常大鼠浦肯野细胞BDNF有少量表达,IRI后6h表达增加,2d达高峰,主要表达在浦肯野细胞和颗粒层,分子层少量表达,髓质无表达。结论 NGF和BDNF参与了小脑IRI的病理过程,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