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变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施以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流变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变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清脑方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CI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合清脑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高切还原黏度)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心悸自汗和气短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低切还原黏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合清脑方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气虚血瘀型CI恢复期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降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1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栓通+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并检测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8%,高于对照组的7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SF-36、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LDL-C、TC、TG水平较对照组低,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降低血脂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认知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李敏 《当代医学》2021,27(18):108-110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血清D-二聚体(D-D)、血浆血栓烷素B2(TXB2)、脑利钠肽(BNP)水平、NIHSS及ADL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D-D、TXB2及BN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能有效降低细胞受损程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相关免疫因子及其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表评分变化,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白蛋白(CRP)、D-二聚体(D-D)含量变化,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简明McGill疼痛量表评分(SFMPQ)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对照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SF-MPQ及I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SF-MPQ评分及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RP、D-D及Hcy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RP、D-D及Hcy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脑功能恢复,改善血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两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并分析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85,依达拉奉注射液组)和观察组(n=85,依达拉奉注射液+补阳还五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相仿,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相仿,P 0.05;观察组患者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7.65%vs 77.65%),P 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防治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内科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同期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9.65±1.26)分、ADL评分(88.67±12.43)分、FMA评分(31.49±2.9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NIHSS(14.97±2.74)分、ADL(72.35±11.66)分、FMA(26.32±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防治脑卒中后遗症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促进偏瘫肢体运动能力的提高,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门诊中风病恢复期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中风病恢复期患者112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身体各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80.3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PV)与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衡能力评分(BB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肢体运动能力评分(F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显著低于对照组21.4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与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中风病恢复期患者具有积极作用,降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PV以及HCT水平,促进患者神经、运动、平衡等功能恢复,不良反应较少,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丁苯肽软胶囊治疗,给予观察组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瘦素(LP)、神经营养因子(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1.43%)高于对照组(4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GFP和IGF-1水平较对照组高,L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较对照组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苯肽软胶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治疗,可提升血清IGF-1、NGFP水平,降低血清LP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血塞通对脑梗死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ADL评分、BNP水平,比较两组疗效,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量表评分和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D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BNP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胡萍 《吉林医学》2013,(30):6387-638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提供一定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脑梗死复发率以及护理前后SF-36评分、NIHSS评分和ADL评分上的不同。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和脑梗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两组SF-36评分、NIHSS评分和AD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脑梗死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0.1g ti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4、21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 ADL量表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14d后NIHSS及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21d后治疗组NIHSS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远期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措施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措施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NIHSS和ADL评分及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情况,并详细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230,P=0.022)。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IB、PT、APTT及D-D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PT、APTT及D-D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改善得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较单一使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更为显著,不但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还可显著性改善凝血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唐丽香 《当代医学》2021,27(26):28-30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清脑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44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清脑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指标、NIHSS积分以及Baethel积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积分、Barthel积分和血液流变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NIHSS积分、Barthel积分和血液流变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清脑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后期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病例,随机分组观察组36例,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神经机能缺损评分(NIHSS),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下肢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改善中风偏瘫患者后期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56%比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CAT)患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气虚血瘀证CAT患者1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额外给予补阳还五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η高)、全血低切黏度(η低)、血浆黏度(η浆)、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和中医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TC、TG、LDL-C、η高、η低、η浆、HCT和FIB降低更为显著(P0.05),ADL评分和HDL-C增加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1%,对照组为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CAT患者,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降低血脂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效果。方法:随机从2016年4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中抽取8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n=40)和研究组(补阳还五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n=40),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前两组ADL、Fugl-Meyer、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DL、Fugl-Meyer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高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高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接受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神经缺损功能、生活能力,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对微创手术后自发性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经微创手术治疗后自发性脑出血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口服联合针灸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脑血管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等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能明显提高微创手术后自发性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脑血管功能,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