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究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FBG、HOMA-IR指数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SBP、DBP、HOMA-IR改善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建议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胰岛素抵抗、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2型DM合并EH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组(治疗组,n=33)和单用依那普利组(对照组,n=32),疗程均为24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微量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B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7.9%和65.6%,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FBI、Alb、Scr、BUN等均降低,ISI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2型DM合并EH更加合理有效,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2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肾功能指标[尿微量蛋白、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BP、SB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微量蛋白、Scr、BUN、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31%(61/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5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DN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和肾功能指标[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24hUP)、胱抑素C(Cys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PG、2hPG及HbA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r、BUN、24hUP及Cys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64例老年原发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降压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予以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下降幅度、血糖及胰岛素ISI。结果:研究组SBP、DBP下降幅度比对照组高,且FBG、2 h PG、ISI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并糖尿病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压及血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呋塞米片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100例CKD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呋塞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Scr和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BP、SB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呋塞米片治疗CKD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可提高疗效,降低其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和血压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呋塞米片治疗。  相似文献   

7.
许晓红 《中外医疗》2016,(18):10-12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单独采用氯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5.2%、各项血压、血糖水平分别为FBG为(7.28±1.52)mmol/L、2 hPBG为(8.83±1.62)mmol/L、SBP为(114.74±21.43)mmHg、DBP为(79.33±17.83)mmHg,不良反应发生率2.3%,对照组为总有效率为80.7%,FBG、2 hPBG、SBP以及DBP分别为(10.01±1.73)mmol/L、(13.66±2.1) mmol/L、(127.76±26.63) mmHg以及(89.67±21.32)mmHg,不良反应率为19.0%,观察组各项数据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淑英 《吉林医学》2012,33(25):5482-5483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缬沙坦与施慧达联合治疗组(n=34)和单用施慧达组(对照组,n=34),疗程均为12周。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微量白蛋白(UAE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BI)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70.6%,两组治疗后FBI、UAER、Scr、BUN等均较治疗前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缬沙坦联合施慧达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更加合理有效,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永城市人民医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1次/d,5 mg/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80 mg/次,1次/d。比较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情况变化,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FBG、2 h PG、FINS明显低于对照组,IS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与对照组7.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压、控制血糖、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和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60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胰岛素水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高血压下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方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社区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缬沙坦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用药进行治疗。比较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压和血糖的情况。结果:用药后,研究组患者的SBP下降幅度、DBP下降幅度、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方案可以显著地控制社区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和血糖,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采用氨氯地平+卡托普利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0 d。对比两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生存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DBP、SB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BP、S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蔡星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817-1819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20%(46/51)]高于对照组[68.63%(3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TG、TC及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BP、DBP、TG、TC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80%(5/51)]与对照组[13.73%(7/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血压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药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确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共计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疗程为6w。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血压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疗效95.0%,SBP(125.45±10.11)mmHg,DBP(78.94±6.56)mmHg,不良反应发生率5.0%,对照组治疗疗效77.5%,SBP(132.58±10.47)mmHg,DBP(90.39±6.76)mmHg,不良反应发生率7.5%,研究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治疗,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强化降糖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自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5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5人和对照组40人两组,对照组采用餐前、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研究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前FBG、2hPBG、GA水平和TC、TG、LDL、HDL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BG、2hPBG、GA水平和TC、TG、LDL水平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DL水平上升(P<0.05),且研究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7.5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降低其血糖、血脂水平,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45-48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行氨氯地平治疗方案,观察组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压变化、肾功能变化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两组治疗前SBP和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BP和DBP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SBP和DBP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FR、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水平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药物治疗安全性高。结论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及肾功能,药物安全性高,具有进一步探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缬沙坦联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缬沙坦与缬沙坦联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周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缬沙坦联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组降SBP及DBP更快、更强,HR值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缬沙坦联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治疗8周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80.4%(P<0.05)。缬沙坦组和缬沙坦联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无明显改变。两组在头痛、体位性眩晕、踝部水肿等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缬沙坦联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与单药缬沙坦在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面均较好,而缬沙坦联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起效更快,降压有效率、达标率更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伐他汀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的SBP和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BP和DB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组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LDL-C、HDL-C、TG和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LDL-C、HDL-C、TG和T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组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聂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8-29,31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临床疗效。方法: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用氯沙坦组(对照组)和氯沙坦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4周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用药后FPG、餐后2小时血糖、HbA1c较用药前均有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BUN、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用药后SBP、DBP较用药前均有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DN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配伍缬沙坦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68例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受试者,根据不同治疗药物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予以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发生率为5.8%,对照组为26.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疗效较好,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