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琼  涂媛  章培 《西部医学》2024,36(5):755-759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 用于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初步评价。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2019年7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筛查患者825例,均进行HPV E6/E7 mRNA、TCT检测, 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分析HPV E6/E7 mRNA与TCT联合检测用于评估患者宫颈病变风险的诊断效能。结果 HPV E6/E7 mRNA 检测和TCT检测不同病理分级患者宫颈慢性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癌的阳性率分别为12.17%、39.04%、86.61%、87.88%和36.51%、82.89%、82.14%、81.82%。HPV E6/E7 mRNA检测的敏感性为86.90%,特异性为80.44%,准确性为81.58%。TCT检测的敏感性为82.07%,特异性为50.74%,准确性为56.24%。HPV E6/E7 mRNA联合TCT检测的敏感性为70.34%,特异性为83.68%,准确性为81.33%。HPV E6/E7 mRNA与TCT联合检测特异性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PV E6/E7 mRNA与TCT两种检测方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和0.664,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60,差异性显著(P<0.001),提示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宫颈HSIL的性能。结论 HPVE6/E7 mRNA 联合TCT能够更好预测宫颈病变的进展,且针对高级别病变的筛查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可为临床宫颈癌筛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 DNA、HPV E6/E7蛋白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于诸暨市人民医院妇科接受早期宫颈癌筛查的成年女性19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HPV DNA、HPV E6/E7蛋白及TCT检测,并进一步行阴道镜活检检查。比较不同病变患者的HPV DNA、HPV E6/E7蛋白和TCT对高级别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CIN3及宫颈癌患者的HPV DNA、HPV E6/E7蛋白、TCT检查及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宫颈炎患者(P<0.05),宫颈癌患者的HPV DNA、HPV E6/E7蛋白、TCT检查及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IN1患者(P<0.05)。CIN2+患者的HPV DNA、HPV E6/E7蛋白、TCT及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IN1–患者。HPV DNA、HPV E6/E7蛋白、TCT三者联合诊断高级别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80%、30.10%、52.32%、79.48%。结论 HPV DNA、HPV E6/E7蛋白及TCT可作为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手段,且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颈E6/E7 mRNA联合TCT检查在一般妇女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意义。 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2月同时行HPV E6/E7 mRNA及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的中年一般妇女为研究对象共360例进行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以组织学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价二者联合检测效果。 结果 CIN组HPV E6/E7 mRNA检测阳性率(86.18%)明显高于慢性炎症组(29.33%)(χ2=114.074,P<0.05),CIN1、CIN2、CIN3及宫颈癌患者中,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79.59%、86.84%、88.46%、100.00%,阳性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CIN组TCT细胞学检测阳性率(68.42%)明显高于慢性炎症组(22.12%)(χ2=77.476,P<0.05),TCT细胞学对CIN1、CIN2、CIN3及宫颈癌患者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7.14%、68.42%、76.92%、76.92%,阳性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阳性率为54.17%,TCT细胞学检测阳性率为38.89%,二者具有一致性(r=0.428,P<0.05);E6/E7 mRNA联合TCT检测诊断符合率为80.83%,高于TCT单独检测(P>0.05)。 结论 E6/E7 mRNA联合TCT细胞学检测可以提高一般妇女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诊断效率,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值得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TCT、HPV E6/E7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比较单独使用TCT或HPV E6/E7 mRNA以及联合TCT和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病理学检查作为检测金标准,TCT和HPV E6/E7这两种检测方法对于宫颈病变均具有一定的筛检率,TCT检测的灵敏度66.56%,特异度为53.57%,HPV E6/E7 mRNA检测的灵敏度74.84%,特异度为77.68%,TCT联合HPV E6/E7 mRNA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68%和39.29%。结论 TCT联合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可大幅度提高灵敏度,降低临床漏诊率,具有临床筛查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E6/E7 mRNA检测在HPV病毒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在宫颈疾病诊治中心进行宫颈机会性筛查,且HPV DNA检测阳性病例200例,分别行HPVE6/E7 mRNA检测和阴道镜下的宫颈活组织检查,分析病毒阳性患者中E6/E7 mRNA的检出率以及不同病理诊断中E6/E7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200例HPV DNA阳性患者中,HPVE6/E7 mRNA检出率为60.0%。病理学诊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以上,E6/E7 mRNA阳性表达最高,与正常组或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均有明显差异,并且E6/E7 mRNA检测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较高,分别为97.9%和98.8%(P < 0.05)。病理学诊断≤LSIL,E6/E7 mRNA阳性率较低,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都不高。结论:HPVE6/E7 mRNA基因检测可用于HPV DNA阳性患者的分流,避免过度治疗,减轻患者心理负担。HPVE6/E7 mRNA阳性表达在宫颈筛查中对高级别病变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唐振利  苏光  王燕  张宇  王敬 《安徽医学》2019,40(2):122-125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 E6/E7 mRNA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度及以上(CIN2+级)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因接触性阴道出血或疑似宫颈病变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307例,均行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HPV DNA、HPV E6/E7 mRNA的检测,并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病检结果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包括CIN2和CIN3)或宫颈鳞癌或宫颈腺癌的7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记为CIN2+;将病检结果正常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包括CIN1)的2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记为CIN2-。分析TCT、HPV DNA、HPV E6/E7 mRN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结果 HPV E6/E7mRNA及HPV DNA对CIN2+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79. 66%及19. 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PV E6/E7mRNA联合TCT及HPV DNA联合TCT检测对CIN2+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82. 63%及35. 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PV E6/E7 mRNA、HPV DNA在筛查CIN2+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420和0. 5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HPV E6/E7 mRNA较HPV DNA检测筛查宫颈CIN2+的病变效果更好,HPVE6/E-7mRNA联合TCT检测能够提高对CIN2+的病变筛查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E6/E7 mRNA 检测对于HPV病毒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在宫颈疾病诊治中心进行宫颈机会性筛查, 且HPVDNA检测阳性病例200例,分别行HPVE6E7mRNA检测和阴道镜下的宫颈活组织检查,分析病毒阳性患者中E6/E7mRNA的检出率,不同病理诊断中E6/E7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200例HPV-DNA阳性患者中,HPV E6/E7mRNA检出率为60.0%,病理学诊断HSIL(高级上皮内瘤样病变)以上, E6/E7 mRNA阳性表达最高,与正常组或LSIL(低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均有明显差异,并且E6/E7mRNA检测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较高,分别为(97.9%和98.8%)。病理学诊断≤LSIL,E6/E7 mRNA阳性率较低,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都不高。结论 HPVE6/E7mRNA基因检测可用于HPVDNA阳性患者的分流,避免过度治疗,减轻患者心理负担。HPVE6/E7mRNA阳性表达在宫颈筛查中对高级别病变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CT联合E6/E7 mRNA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焦作市人民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304例患者,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单独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测、HPV E6/E7 mRNA检测以及两者联合检查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前病变阳性159例,阴性145例。TCT联合HPV E6/E7 mRNA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HPV E6/E7 mRNA诊断或T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CT联合HPV E6/E7 mRNA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HPV E6/E7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0月在笔者医院妇科行细胞学和HPV DNA基因分型联合筛查发现疑似宫颈病变并转阴道镜活检的女性病例262例,活检同期均行HPV E6/E7mRNA检测,以宫颈组织病理活检为标准对照。对比3种方法检测宫颈病变HSIL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及3种方法在不同病理级别中的检出情况,并分析HPV E6/E7mRNA病毒载量与病变关系。结果 HPV E6/E7mRNA检测宫颈病变≥HSIL的敏感度与HPV DNA基因分型和细胞学相似,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均高于细胞学和HPV DNA基因分型;HPV E6/E7mRN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80, P<0.01)高于细胞学(AUC=0.65, P<0.01)和HPV DNA分型(AUC=0.54,P>0.05)的曲线下面积;HPV mRNA和细胞学在不同病理级别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 DNA基因分型在不同病理级别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 E6/E7 mRNA表达水平与组织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PV E6/E7mRNA表达水平与宫颈病理分级间呈正相关(r=0.467)。结论 HPV E6/E7mRNA检测对宫颈病变诊断准确性优于细胞学和HPV DNA分型,在宫颈病变及癌变的筛查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临床医生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E6/E7蛋白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宫颈疾病患者70例,行宫颈病理学检查及新柏氏液基细胞学(TCT)检测,比较高危型HPV E6/E7 mRNA与HPV DNA分型检测宫颈癌病变及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高级别宫颈癌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与HPV DNA分型检测宫颈病变总检出率分别为60.0%(42/70)、67.1%(47/70);两种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及CINⅠ、CINⅡ~Ⅲ、宫颈癌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的特异度明显高于HPV DNA分型检测(P<0.05);ASC-US患者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的特异度明显高于HPV DNA分型检测(P<0.05)。结论:与HPV DNA分型检测方法相比,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对预测宫颈病变特异度更强,特别是对TCT检测为ASC-US患者的分流意义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宫颈E6/E7 mRNA和液基细胞学(TCT)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宫颈有高危HPV感染者311例,进行TCT、E6/E7 mRNA及组织学检查,以组织学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 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的敏感性为72.97%,特异性为90.08%,阳性预测值为81.82%,阴性预测值为85.51%;E6/E7 mRNA检查对HSIL组诊断的敏感性为69.64%,特异性为59.3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56、80.27%。TCT对HSIL组诊断的敏感性为56.25%,特异性为88.94%,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12、81.94%。结论 E6/E7 mRNA检查的敏感性比TCT高,而TCT检测特异性高于E6/E7 mRNA。E6/E7 mRNA与TCT联合后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显著提高,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都在80%以上。E6/E7 mRNA及TCT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筛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宫颈病变中HPV E6/E7 mRNA与Yes相关蛋白(YAP)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支链DNA(b-DNA)技术检测36例正常宫颈组织(正常组)、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Ⅱ-Ⅲ级(CIN组)、43例宫颈癌(宫颈癌组)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HPV E6/E7 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方法(IHC)检测上述各组患者宫颈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中YAP的表达情况。结果:HPV E6/E7 mRNA及YAP阳性表达率在正常组分别为16.67%、11.11%,在CIN组分别为82.22%、84.44%,在宫颈癌组分别为88.37%、90.70%,3组HPV E6/E7 mRNA及YAP阳性表达率均逐渐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YAP在宫颈癌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HPV E6/E7 mRNA与YAP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3,P<0.05)。结论:HPV E6/E7 mRNA与YAP的检出率随病理级别的升高呈增强趋势,且两者具有相关性。因此,HPV E6/E7 mRNA与YAP的联合检查,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并能够预测癌前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E5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情况,探讨E5 mRNA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宫颈门诊就诊或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人群的宫颈病变组织石蜡标本49例(HPV阳性),按照FIGO标准将收集的宫颈病变标本进行分期:宫颈炎1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 5例,CIN Ⅱ 18例,CIN Ⅲ 5例,宫颈癌8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病理分级宫颈组织中E5基因的完整度及E5、E6、E7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在49例HPV16阳性感染患者中,CINⅠ宫颈病变组织中E5基因的完整度比宫颈炎、CINⅡ及宫颈癌组织更高(P<0.05);CINⅠ宫颈病变组织中E5基因完整度虽高于CINⅢ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理级别标本中E5、E6、E7 mRNA的表达水平均在CINⅢ组织最高。与E6、E7 mRNA相比,E5 mRNA在宫颈病变的全过程中均呈现出优势表达状态(P<0.05),而E6、E7 mRNA的表达水平只在病变后期(CINⅢ和宫颈癌)有升高趋势。  结论  在HPV16阳性感染患者的病变组织中,E5基因的完整度可能与宫颈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E5基因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支链DNA技术(bDNA)对HPV-E6/E7 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167例宫颈癌筛查妇女宫颈脱落细胞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同时采用bDNA技术检测HPV-E6/E7 mRNA?另从中随机选择43例患者[11例非典型磷状上皮细胞(ASCUS)?17例低度磷状上皮内病变(LSIL)?15例高度磷状上皮内病变(HSIL)]检测HPV-E6/E7 DNA?结果:①HPV-E6/E7 mRNA与HPV-E6/E7 DNA相关性分析显示:HPV-E6/E7 mRNA与HPV-E6/E7 DNA检测结果呈现显著正相关(r = 0.465,P = 0.002);②总体人群HPV-E6/E7 mRNA检出阳性率为43.1%,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HPV-E6/E7 mRNA阳性率(χ2 = 41.396,P < 0.001)和copies量(H = 39.350,P < 0.001)均呈现趋势性升高;③HPV-E6/E7 mRNA对LSIL+诊断的灵敏度为67.1%(95%CI:56.1%~78.1%)?特异性为74.2%(95%CI:65.5%~82.9%)?准确性为71.3%(95%CI:64.4%~78.1%)?阳性预测值为65.3%(95%CI:54.3%~76.3%)?阴性预测值为75.8%(95%CI:67.2%~84.4%)?结论:HPV-E6/E7 mRNA与宫颈细胞学类型相关,其对LSIL+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效率,可能更为适用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和HPV E6/E7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阴道镜宫颈检查的200例患者分为宫颈上皮内瘤变低级别组(A组,n=67)、高级别组(B组,n=99)及宫颈癌组(C组,n=34),同时纳入妇科炎症组(D组,n=40),进行E6/E7蛋白免疫组化和HPV DNA和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A、B、C组HPV DNA拷贝数、HPV E6/E7蛋白、DNA、mRNA阳性率均高于D组(均为P<0. 05),但A、B、C组的DNA阳性率及DNA拷贝数差异比较不显著(P>0. 05);A组、B组和C组患者的E6/E7 mRNA阳性率均高于D组(P<0. 05),且C、B组的HPV E6/E7 mRNA(阳性率、拷贝数)及蛋白均高于A组(P<0. 05);HPV E6/E7 mRNA检测特异度在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稍低于HPV DNA,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特异度均相对更高。结论:HPV E6/E7 mRNA检测对宫颈癌发生及发展的检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和HPV E6/E7 mRNA的两种检测标记物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湛江廉江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0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作为金标准。采用PCR法检测所有患者的HPV DNA和HPV E6/E7 mRNA,并评价两种标记物对宫颈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406例患者中HPV DNA阳性率为47%(191/406),而HPV E6/E7 mRNA检测阳性率为31.2%(127/4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标记物所得结果的符合率为85.5%;在CIN1标本中,HPV DNA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6%、75.8%,与HPV E6/E7 mRNA检测的86.9%、73.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2标本中,HPV E6/E7 mRNA检测的特异性为90.5%,高于HPV DNA的7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敏感性为83.9%,明显低于HPV DNA的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3标本中,HPV mRNA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8.7%、85.9%,均高于HPV DNA的89.1%、7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HPV mRNA在宫颈癌患者的诊断方面比检测HPV DNA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 bDNA检测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拟选取宫颈癌筛查中疑似宫颈疾病患者,对其均进行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 bDNA检测和TCT检测以及宫颈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结果分为正常组、CIN1、CIN2、CIN3、宫颈癌共五组,对比HPV E6/E7mRNA bDNA、TCT两种检测方法在该五组中的准确度及假阳性率。结果: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 bDNA检测在对宫颈癌筛查中准确度较TCT检测方法均高(P<0.05),假阳性率亦低于TCT检测方法(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 bDNA检测是目前宫颈癌筛查中较好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假阳性率亦低,可能更能评估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8.
李翠萍  张力忆  符伟 《西部医学》2019,31(5):746-748+754
【摘要】目的 探讨人类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诊断的224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 HPV)感染者,按病理检查结果分为CINⅠ级组(75例)、CIN Ⅱ级组(24例)、CIN Ⅲ级组(21例)、宫颈癌组(14例),选取同期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正常或炎症者90例为正常组,采用b DNA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E6/E7mRNA表达的阳性率及表达量。比较不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级别HPVE6/E7mRNA表达的阳性率及表达量。结果 各组HPVE6/E7mRNA阳性率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HPVE6/E7mRNA表达量逐渐降低,其中宫颈癌组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Ⅱ级比较,CINⅠ级、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高级别(HSIL)、低级别(LSIL)、非典型(ASC)鳞状上皮内瘤变、无上皮内病变(NSIL)HPVE6/E7mRNA阳性率逐渐降低,HPVE6/E7mRNA表达量逐渐降低;宫颈癌组HPVE6/E7mRN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TCT级别,宫颈癌组HPVE6/E7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TCT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E6/E7mRNA检测有助于宫颈癌以及高级别CIN的筛查,可作为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筛查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危HPV E6/E7 mRNA对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根据病理诊断结果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患者共48例为对照组,高级别宫颈病变(包括CINⅡ级、CINⅢ级及宫颈浸润癌)共42例患者为观察组,分别对上述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 DNA分型检测和高危HPV E6/E7 mRNA检测。 结果 慢性宫颈炎、CINⅠ组中高危HPV DNA的检出率(29.1%)明显高于高危HPV E6/E7 mRNA(8.3%),高级别宫颈病变组中高危HPV E6/E7 mRNA的检出率(85.7%)明显高于高危HPV DNA(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HPV E6/E7 mRNA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85.7%、91.7%、90.0%、88.0%)均高于HPV DNA分型检测(64.3%、70.8%、65.9%、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危HPV E6/E7 mRNA检测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大大降低过度检查和治疗的机会,避免了高频率和重复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同一宫颈上皮内癌变或宫颈癌疑似病例宫颈石蜡包埋样本及脱落细胞中HPV E6/E7 m RNA的水平,分析两种检测结果的差异,探讨二者在宫颈癌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2例宫颈上皮内癌变或宫颈癌疑似病例分别取宫颈活检组织及脱落细胞,两类标本均采用b DNA技术进行HPV E6/E7 m RNA检测,同时行病理学检查,并对检测的阳性率及灵敏度、特异度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石蜡包埋组织检测HPV E6/E7 m RNA的阳性率为48.7%,高于脱落细胞的阳性率40.1%(χ2=4.192,P<0.05)。石蜡包埋组织检测HPV E6/E7m RNA对诊断的灵敏度为75.0%,高于脱落细胞的61.4%(χ2=5.046,P<0.05);石蜡包埋组织检测HPV E6/E7 m RNA对诊断的特异度为81.2%,脱落细胞为77.1%,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1,P>0.05)。结论检测石蜡包埋样本中的HPV E6/E7 m RNA,可更加精确预测宫颈病变进展风险,对宫颈癌筛查工作具有更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