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麦粒灸联合附桂骨痛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附桂骨痛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麦粒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骨性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膝关节Lysholm量表]评分、炎性指标[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关节功能、僵硬、疼痛等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yshol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β-E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G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粒灸联合附桂骨痛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可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炎性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附桂骨痛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膝骨关节炎给予关节清理扩创术与运动疗法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扩创术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扩创术同时实施运动疗法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治疗180 h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180h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扩创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缓解疼痛,促进膝关节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筋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本院治疗的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筋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艾瑞昔布片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清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WOMAC和VAS评分、WBC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艾瑞昔布联合康复训练相比,筋针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ysholm膝关节量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量表(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2个月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ysholm、HSS评分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较好,患者疼痛轻,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徐纬  孙丹  陈娜  张大同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2):2141-2144
目的 观察揿针埋针镇痛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以及功能障碍的疗效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016年1—6月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埋针镇痛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康复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初次治疗结束时、治疗1个月及随访3个月时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定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关节功能程度,分数记录时使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AS);同时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用普通量角器测量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ROM),并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然后作疗效评定。 结果 初次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WOM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1个月的治疗,2组患者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同项目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WOMAC评分同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时,2组WOMAC评分较治疗1个月后时有所上升,与治疗前同项目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WOMAC评分同项目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揿针埋针镇痛治疗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地改善膝关节炎疼痛以及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膝关节镜联合臭氧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8例膝骨关节炎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采取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臭氧治疗,然后于治疗后1、3、6个月使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定法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3、6个月Lysholm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联合臭氧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隔物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TDP)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安全性,明确该疗法的临床作用特点与优势,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KOA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中药外敷联合TDP治疗,对照组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疗程均为2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应用膝骨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表及国际上公认的五种评分表(VAS疼痛评分表、Lequesne指数评分表、WOMAC骨关节炎评分量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WHO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评分,并对该疗法的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膝骨关节炎症状积分、VAS评分、Lequesne评分、WOMAC量表积分、Lysholm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膝骨关节炎症状积分、VAS评分、Lequesne评分、WOMAC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Lysholm评分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隔物外敷联合TDP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隔物外敷联合TDP疗法能有效缓解KOA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安全的治疗手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温针疗法以及膝关节功能锻炼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熏蒸、温针及八步膝关节锻炼法,对照组给予中药熏蒸、温针治疗,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Lequesne膝关节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equesne膝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下蹲或下跪、上下楼梯、走不平的路等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只有下蹲或下跪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中生理、心理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医特色疗法技术操作简单,结合健康管理,可以缓解膝关节疼痛,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云克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OA)骨髓水肿(BME)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核磁共振(MRI)提示有BME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6个月,治疗组加用云克静脉注射,每次2套,每日一次,连用10 d休息10 d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依据Felson等对BME的评估方法对膝关节的BME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BME积分均无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3月、6月时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膝关节BME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因药物副作用停药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克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BME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洗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独活寄生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Lysholm评分、Kujala主观评分法)、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74/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6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和Kujala主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塞来昔布治疗基础上采用独活寄生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洗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关节功能评分,降低VA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塞来昔布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盘龙七片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盘龙七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2%,高于对照组的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7%,与对照组的6.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盘龙七片治疗可降低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膝骨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和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联合止骨增生丸口服治疗,对照组仅行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连续治疗5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改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Lysholm膝关节各项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55.0% (P< 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联合止骨增生丸口服治疗,可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其膝关节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3月在贵州航天医院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7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摸球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12、24、48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干预前,两组膝关节Lysholm量表、膝关节功能评估量表(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膝关节Lysholm量表、HS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经关节镜治疗后给予综合护理,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6月汕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情况、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 7)。治疗前,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8)。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浮针配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浮针配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105例,采用PEMS3.1软件包实施随机分为浮针组、股四头肌训练组和观察组(浮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前后应用Lysholm膝关节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浮针组35例,显效8例,有效10例,进步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股四头肌训练组35例,显效7例,有效8例,进步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6%;观察组35例,显效13例,有效16例,进步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浮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与股四头肌训练法联合治疗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针电针联合新型揿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温针电针,试验组使用温针电针联合新型揿针治疗,间隔1天,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采用Womac膝骨关节炎指数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对比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关节僵硬程度评分及总分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除了僵硬程度评分(P0.05)外,其余程度评分试验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温针电针联合揿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明显降低膝骨关节炎Womac指数,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代敏  李贞 《黑龙江医学》2022,46(17):2123-2125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方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4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2 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进行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洗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膝骨关节炎治疗效果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506,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Lysholm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6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 (VAS) 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947、1.052,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VAS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82、4.96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液中IL-1、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65、3.227,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IL-1、IL-6水平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膝关节功能各项评分与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与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电针者,能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温针结合中医综合康复方法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在眉山市中医医院住院部治疗的患者,均患有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随机分为温针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患者均知情并配合完成此次研究。对照组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温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温针疗法。观察指标为:Lysholm膝关节评分、VAS评分和WOMAC评分。结果组内对比结果显示,Lysholm膝关节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VAS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降低,WOMAC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降低,即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结果显示,温针组三个指标与对照组相比,P 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法 +温针疗法,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比单纯的中医综合康复方法效果更好,较好地缓解了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肿胀,也对膝关节弹响、僵硬及活动受限等症状有很大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红外偏振光照射联合康复运动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分析的12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均为三门峡市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根据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接受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观察组(62例)接受分阶段康复训练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对比各时间段炎症因子、膝关节功能(KS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量表(WOMAC)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9(MMPS-9)、一氧化氮(NO)。结果 两组治疗后1、2周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周屈曲ROM、KSS评分优于对照组,僵硬度评分、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WOMAC总分、NO、MMPS-9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在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分阶段康复训练,可更好改善患肢关节活动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