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丛麻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颈丛的行程及毗邻结构,为更安全行颈丛麻醉提供依据。方法观察24例尸体颈丛分支浅出点,解剖麻醉穿刺点周围的结构,测量麻醉穿刺点及进针1cm深处与各结构的距离。结果颈丛神经分支多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以下穿出,穿刺点1cm深处与各结构的距离在13~31mm之间。结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仍为颈丛麻醉较安全的穿刺点,但穿刺深度不宜超过(21.2±3.2)mm,进针方向以向后向内20°~30°角为宜。  相似文献   

2.
枢椎解剖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180例干燥枢椎骨标本进行了测量,重点测量了齿状突的后倾角和长度及宽度,椎板和棘突之高度及厚度,关节面外倾角和矢状径及横径,关节突高度,横突孔测量,并近似推测枢椎水平的横突孔(管)之椎动脉外倾角和后倾角等多组解剖学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文内还就枢椎齿状突测量之临床意义以及椎动脉管外倾角和后倾角在诊断临床椎动脉疾患中的参考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标本测量,研究以下关节突中心点为入钉点,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方法及要点。方法50枚人尸体骨干骨标本,以下关节突中心点A为进针点,在枢椎腹侧测量椎弓根的内倾角α;在椎弓背侧,选择上关节突内缘C点为标志点,测量AC连线的冠状面内倾角β,探讨α与β的相关性。结果枢椎腹侧测量的椎弓根冠状面内倾角为43°±4°(左侧),45°±5°(右侧),均值44°±6°;枢椎背侧测量的下关节突中心点A与上关节面内缘点C的连线内倾角β为39°±5°(左侧),37°±6°(右侧),均值38°±7°;α,β差值平均为5°±2°。结论①椎椎弓根部的解剖特点决定了其椎弓根螺钉的进入方向必须非常精确,否则很容易穿出椎弓根内外壁,造成椎动脉或脊髓的损伤;②枢椎下关节中心点与上关节面内缘点的连线对于确定合理的钉道方向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气管旁入路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7具(34侧)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对星状神经节的形态、位置及其毗邻结构进行观测。结果:星状神经节出现率为82.35%,其位置位于第7颈椎横突基部和第1肋骨颈之间前方;从颈前皮肤至星状神经节的垂直距离为(31.86±0.72)mm。结论:气管旁入路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选择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为进针部位是较为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枢椎各结构的解剖学部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明确枢椎各结构的解剖部位。方法:对57例干燥成人标本进行观察与测量,对8例新鲜枢椎标本进行CT薄层扫描,寻找残存的C1-2椎体间连接痕迹。以此为依据,明确枢椎各结构的具体部位。对20例志愿者的枢椎CT三维重建以及MRI图像进行分析,验证前述结论。结果:枢椎前结构的前下方为一三角形的突起部分,皮质较厚,同典型颈椎的椎体相似;两侧的三角形突起与上关节突之间为皮质凹陷区域;CT扫描见枢椎上终板残留位于三角形突起的上厅1.2~1.8mm处,呈圆饼形跨越约1.8~2.4mm同齿突的下终板残留结合在一起。位于椎弓侧方的上下关节突间部分以横突孔后结节为界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者内倾角、上倾角大,后者小。前者外壁菲薄,多数有滋养血管孔存在,而后者内外侧皮质厚度较一致。结论:枢椎的椎体为位于前结构下方的三角形突起部分,椎弓根位于上关节突与椎体之间,椎弓侧方为上下关节突之间的连接部分,被横突孔后结节分为横突孔内界及峡部两个部分,后者为典型Hangman骨折的部位。  相似文献   

6.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成功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对19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对星状神经节的形态、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毗邻关系进行观测。结果星状神经节的形态主要为星形(左侧占66.67%,右侧占50.0%);其主要位于颈根部第七颈椎横突至第一肋颈处。星状神经节至颈前正中线的距离及至皮肤的深度在左右侧星状神经节的数值均比较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中不必考虑侧别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寰椎椎弓和枢椎椎板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为颈后路寰枢椎钛缆固定术和相关器械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0例中国成人干燥标本上,观察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点并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1)寰椎后弓较纤弱,上面与椎管不平行,从后上方向内下方倾斜;(2)枢椎椎板较粗大,上窄下宽,内面基本平行椎管,内面下缘多形成一骨嵴。结论:(1)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穿绕钛缆时宜自上向下操作,为方便操作,可以咬除部分枢椎椎板上缘;(2)设计枢椎椎板穿绕钛缆的引导器械时需考虑到其内面的骨嵴。  相似文献   

8.
寰枢椎腹侧手术相关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寰枢椎腹侧手术内固定物置入时的相对危险性,为相关器械的设计和改进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对37对寰枢椎干骨标本20条线性参数和8个角度参数进行测量,观察寰枢椎腹侧的形态结构。结果:寰椎上下关节面的轴截面是前内至后外方向并逐渐外向扭转的倒工字型曲面,其下1/3分位线恰位于骨质中央,纵长为(18.66±1.92)m m。枢椎侧块外2/3因椎动脉压痕形成空洞,使枢椎上外侧关节面下方骨质由前内向后外逐渐变薄,最薄处仅(1.67±0.65)m m。结论:寰枢椎腹侧手术时,在寰椎上下关节轴截面下1/3分位线置钉和沿枢椎体前唇至齿突基底后缘连线置钉能够获得最大界面把持力,而且安全性最高;寰枢椎外侧关节间融合时枢椎上关节面摩除的骨质厚度不能超过1.5m m,否则有损伤椎动脉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肛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学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肛神经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例(30侧)成人尸体标本,置俯卧位,解剖坐骨肛门窝,观测肛神经走向肛门的长度、角度,肛神经毗邻关系及定位标志。结果:肛后缘与尾骨尖的距离为(4.56±0.62)cm(3.80~5.80cm),尾骨尖与坐骨结节最凸点的距离为(6.01±0.86)cm(4.50~8.00cm),肛后缘与坐骨结节最凸点距离为(6.05±0.65)cm(4.50~7.50cm)。肛门3点钟和9点钟位距肛神经主干为(4.93±0.91)cm(3.80~7.10cm),肛门3点钟和9点钟位向肛神经主干外偏角度为(35.6±3.3)°(30~40°)。肛神经主干位于坐骨结节与尾骨尖的联线上,距坐骨结节(2.21±0.28)cm(1.50~2.70cm),距坐骨结节或骶结节韧带平面前(1.36±0.13)cm(1.10~1.60cm)。结论:(1)肛神经位置恒定,其主干位于坐骨结节与尾骨尖联线上,坐骨结节内侧2.21cm,约相当于联线的外、中1/3相接处,这个距离约相当于肛后缘至尾骨尖的1/2距离。(2)肛门手术时,平坐骨结节最凸点(相当于平骶结节韧带)前1.36cm,将麻醉剂从此点注入,会有很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主动脉肾神经节、肾丛的影像学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为提高对主动脉肾神经节的影像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75具成人尸体标本主动脉肾神经节的位置、形状、长度、宽度和厚度进行解剖观测,对6具成人尸体标本的主动脉肾神经节在断面、CT、MRI扫描图像卜进行观察.结果:主动脉肾神经节位于肾静脉的后方,肾动脉表面和附近,其形态可分为椭圆形、长条形、星形、圆形和三角形;主动脉肾神经节横断面观察,组织致密,无管腔横断面;在CT、MRI扫描图像上能分辨其结构.结论:在断面标本中主动脉肾神经节与淋巴结的区别可通过观察其横断面组织是否致密,有无管腔横断面来确定;在尸体标本上主动脉肾神经节与淋巴结的区别可通过手触膜组织的硬度,相连的纤维状结构是否坚韧,是否有内脏小神经相连来确定.  相似文献   

11.
<正>麻醉解剖学是麻醉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是基础和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麻醉专业学生学好麻醉解剖学对今后临床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结合近年来在麻醉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麻醉专业特色,对麻醉解剖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本文主要从多媒体、网络、教材建设、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专业特色及其课程形成性评价等多方面浅议如何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先进的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  相似文献   

12.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正仁  訾刚 《解剖学研究》2001,23(3):224-225
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SGB) [1-3 ] 对多种疾病有治疗效果 ,但因星状神经节 (SG)周围的解剖复杂 ,穿刺定位较困难。为了临床能更安全便捷地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本文对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中的有关结构作了观测 ,为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提供了详细的应用解剖学资料。1 材料和方法选用经福尔马林固定后的 30具 (男 2 2 ;女 8)成人尸体标本 ,在颈根部由浅入深逐层解剖观测 ,对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SGB)所涉及的结构进行了观测。所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2 结果2 .1 星状神经节的形态和位置 星状神经节有纺缍形(80 % )、哑铃形和三角…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荧光组织化学法观察了6例人腹腔节、主动脉肾节和脑系膜上,下节的连续切片。人椎前神经节均有数量较多的小强荧光(SIF)细胞,其分布方式有单个散在,成小团以及呈小节状三种。缘大多数SIF细胞集中在小节中。在人椎前节发现结构更为完善的SIF细胞小节,将为进一步探讨SIF细胞的功能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星状神经节的应用解剖及其与Horner综合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局部解剖及其损伤与Horner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在31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了60侧星状神经节的大小、形态、分支及其与肋骨的毗邻关系。结果:星状神经节长径(20.8±3.1)mm,宽径(8.5±1.9)mm,完全融合的出现率是60.0%(36/60)。神经节下缘低于第2肋骨上缘的出现率是33.3%(20/60),星状神经节与第1脊神经的交通纤维进出神经链的位置点均高于2肋上缘,两者距离为2.3~7.8mm。结论:第2肋骨上缘水平损伤交感神经链可能伤及部分星状神经节,但不会引起Horner综合征中的眼部症状。  相似文献   

15.
寰椎的测量及临床应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量国人寰椎骨,为寰椎螺钉设计和内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测量55例干燥的成人寰椎标本的相关参数,包括寰椎侧块的长度、侧块中间宽度、侧块中间厚度、侧块外侧缘中点高度、侧块内侧缘中点高度、寰椎侧块的内倾角、寰椎侧块的上倾角、侧块后下缘的宽度和高度、寰椎前弓与侧块交接处高度和厚度;横突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椎动脉沟宽度和高度;椎动脉沟底骨质最薄处宽度和高度等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寰椎侧块长(23.29±1.47)mm,侧块中间宽(11.13±1.17)mm,侧块中间厚(13.33±1.40)mm,侧块外侧缘中点高(19.18±1.61)mm,侧块内侧缘中点高(10.45士1.46)mm;寰椎侧块的内倾角(19.95±3.32)。寰椎侧块的上倾角(24.53±2.31)。;侧块后下缘宽(9.64±0.94)mm,侧块后下缘高(4.275=0.63)mm;前弓与侧块交接处高(11.05±1.12)mm,前弓与侧块交接处厚(4.82±0.65)mm;横突孔的前后径(7.30±0.89)mm,横突孔的左右径(5.90±0.78)mm椎动脉沟宽(8.40±0.58)mm,椎动脉沟高(6.38±0.79)mm椎动脉沟底骨质最薄处宽(7.25±1.27)mm,椎动脉沟底骨质最薄处高(4.16±0.83)mm。以上数据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测得55例寰椎骨数据,寰椎侧块和寰椎椎弓根具备实行内固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一个新的甲状腺手术麻醉点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甲状腺手术提供新的麻醉方法。方法:用30侧成人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了颈前部神经的来源、分支分布及其吻合。结果:颈皮神经分单干,上、下干和上、中、下干三种类型。上、中、下干的起始宽度分别为1.6±0.6mm,1.8±0.6mm和1.8±0.7mm;干长17.7±7.8mm,31.7±12.3mm和25.4±9.0mm。锁骨上内侧神经分布至胸锁关节和胸骨柄上方的皮肤。面神经颈支的降支均与颈皮神经吻合。明确了通过胸锁乳突肌前缘,甲状软骨上缘下方1.5cm与颈前正中线外侧4cm的交点处(麻醉点)1cm和2cm半径圆形区的神经来源和分布。结论:经临床100例应用验证新麻醉点具有安全可靠、效果理想、并发症少等特点,有推广前途  相似文献   

17.
枢械解剖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海波  寇庚 《解剖学杂志》1997,20(4):305-309
作者对180例于燥区椎骨标本进行了测量,重点测量了齿状突的后倾角和长度及宽度,椎板和棘突之高 度及厚度,关节面外倾角和矢状径及横径,关节突高度。横突孔测量,并近似推测量枢椎水平的横突孔之椎动脉外倾角和后倾角等多组解剖学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文内就枢状突测量之临床意义以及诼椎动脉管外倾角和后倾角在诊断临床推动脉疾患者中的参考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T1~12椎间孔外口区域的韧带进行解剖学研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240个T1~12椎间孔进行解剖观测。鉴别所有出现的韧带,观察并记录T1~12椎间孔外口区域椎间孔外韧带的数量、形态、分布、起止位置和毗邻,并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每条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结果在229个胸椎椎间孔外口区域共发现564个椎间孔韧带,另11个椎间孔外口区域未发现韧带,椎间孔外韧带的出现率为95.42%。韧带有2种类型,放射型占24.11%(136个),横跨型占75.89%(428个)。放射型韧带在T1及T9~12节段较为常见,而在T2~8节段则相对较少。其中有43.44%(245个)韧带分布于椎间孔外口区域的前部,39.89%(225个)分布于后部,11.35%(64个)分布于上部,5.32%(30个)分布于下部。结论胸椎椎间孔外口区域存在2种类型的韧带;其中放射型韧带可能是一种脊神经抗牵拉的结构,对脊神经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横跨型韧带可能是胸椎压缩性骨折后肋间神经痛的潜在...  相似文献   

19.
颈丛麻醉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为临床麻醉医师提供有关颈丛麻醉的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观察成人尸体28侧(男18侧女10侧)颈前外侧区,以胸锁乳突肌锁骨头起点为A点,颞骨乳突的最低点为B点,颈丛浅支穿出胸锁乳突肌后缘范围中点定为O点,第4颈椎横突肋结节定为C4,测量有关临床颈丛麻醉的6项数据。结果AB线的长度为(12·6±1·1)cm,OB的距离为(6·8±0·6)cm,C4B的距离为(6·5±0·8)cm,SO的最短距离为(0·8±0·1)cm,SC4的最短距离为(2·0±0·2)cm。结论临床颈丛阻滞麻醉,进针部位应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距乳突最低点(6·8±0·6)cm处,进针的深度,颈丛浅支阻滞麻醉应为(0·8±0·1)cm,颈丛深支阻滞麻醉应为(2·0±0·2)cm。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测腰椎椎体前面与椎前大血管的解剖关系,为腰椎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技术提供血管解剖学依据。方法62例成年人行腰椎CT三维重建及腹部血管成像检查(其中男32例,女30例),观测腰椎椎弓根平面椎体前面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或髂动静脉之间的距离,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或髂动静脉相对于椎体前面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果L1-L4椎体左侧平椎弓根平面腹主动脉距椎体前面距离为0.26-0.37cm、位于椎体前面-7°-34°区域;L1-L3椎体右侧平椎弓根平面下腔静脉距椎体前面距离分别为1.03cm、0.75cm、0.36cm,位于椎体前面17°-63°区域;L。椎体右侧、L5椎体双侧平椎弓根平面髂动静脉距椎体前面距离小于0.15cm,位于椎前73°区域内。结论L1-L4左侧双皮质椎弓根螺钉置钉过深容易损伤腹主动脉,L1-L3椎右侧椎弓根螺钉最容易操作完成,损伤下腔静脉的可能性较小,L4右侧、L5双侧的双皮质椎弓根螺钉最容易损伤椎前大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