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叶黄素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人绒癌JEG-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药物的IC50值;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各组药物对JEG-3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以及凋亡情况。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叶黄素的IC50值为26.3μmol/L,5-FU的IC50值为10.6mg/L,联合用药后,IC50值降为0.8mg/L。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当与10μmol/L叶黄素合用时对JEG-3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周期实验结果表明,单药与联合用药对细胞周期没有明显的影响。细胞流式凋亡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独用药,联合用药对JEG-3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结论 叶黄素显著提高5-FU对JEG-3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柯军  冯继红 《重庆医学》2015,(20):2753-2755
目的 探讨蛇葡萄素(AMP)对人肾癌786-O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AM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肾癌786-O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MP对肾癌786-O细胞增殖的作用的影响;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MP对肾癌786-O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MTT结果显示AMP能显著抑制肾癌786-O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7.23 μg/mL;经不同浓度的AMP作用7h后,肾癌786-O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AMP浓度为10 μg/mL和20 μg/mL作用于肾癌786-O细胞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而AMP浓度为40μg/mL和80 μg/mL作用细胞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AMP在体外能显著抑制肾癌786-O细胞增殖,且能促进肾癌786-O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SFN)对人肾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癌细胞786-O,并将其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SFN低浓度组(5μmol/L)、SFN中浓度组(10μmol/L)、SFN高浓度组(20μmol/L),用CCK-8检测肾癌细胞786-O增殖活化的情况;分别用细胞划痕、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SFN对肾癌细胞786-O迁移能力的影响;用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SFN对肾癌细胞786-O侵袭能力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方法检测SFN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SFN对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SFN处理24、48、72 h后,肾癌细胞786-O的增殖活性随着SFN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与对照组相比,SFN处理组的肾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此外,随着SFN浓度的升高,肾癌细胞786-O中E-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N-cadherin、Viment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随之降低;NF-κB信号通路相...  相似文献   

4.
NS398通过环氧化酶-2依赖途径诱导肾癌细胞786-O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NS398对肾癌细胞786-O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同浓度NS398作用体外培养786-O细胞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24、48、72、96h后肾癌细胞786-O的增殖活性。30、180μmol/L的NS398作用786-O细胞72h后,RT-PCR法检测COX-2 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OX-2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前列腺素E2(PGE2)释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NS398可以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型。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NS398作用后能降低COX-2 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检测显示NS398作用后PGE2释放水平呈下调趋势;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30、180μmol/L NS398处理组凋亡率分别为(14.3±1.4)%、(31.5±2.1)%,与对照组凋亡率(2.1±0.4)%比较,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结论NS398可能通过COX-2依赖性途径抑制肾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证实胞浆转导肽(cytoplasmic transduction peptide,CTP)介导抑癌基因NPRL2以CTP-NPRL2融合蛋白形式对人肾癌细胞株786-O的作用,检测其诱导的肾癌细胞凋亡及其对Bax-Caspase3凋亡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ET28a-CTP-NPRL2和pET28a-NPRL2并转染大肠杆菌DH5α,从而得到原核表达体系用于CTP-NPRL2融合蛋白及NPRL2蛋白的表达和提取;Western blot验证CTP-NPRL2蛋白和NPRL2蛋白的表达;将肾癌786-O细胞分为2组,分别与等量的NPRL2蛋白和CTP-NPRL2蛋白共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2种蛋白在肾癌细胞786-O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将在96孔板培养的786-O细胞分为5组,其中4组分别用1.0 μmol/L CTP-NPRL2蛋白、2.0 μmol/L CTP-NPRL2蛋白、4.0 μmol/L CTP-NPRL2蛋白、4.0 μmol/L NRPL2蛋白处理,剩余1组为对照组;MTT法检测各组786-O细胞增殖的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786-O细胞中Bax和Caspase-3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质粒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所需的原核表达载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TP-NPRL2融合蛋白在原核表达载体中有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提示CTP-NPRL2蛋白导入786-O细胞后定位于胞浆;MTT发现CTP-NPRL2组细胞增殖较NPRL2组及空白对照组受到明显的抑制(P<0.05);流式细胞分析显示,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和NPRL2组,CTP-NPRL2组的凋亡率显著增高且处于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空白对照组和NPRL2组比较,CTP-NPRL2组Bax和Caspase-3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结论:CTP介导抑癌基因NRPL2以CTP-NPRL2融合蛋白形式导入肾癌786-O细胞中并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影响Bax-Caspase3凋亡通路的活性,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从而发挥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氯化两面针碱促进骨髓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将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RPMI 8226培养至对数生长期,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并测定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MM细胞株RPMI8226随机分为空白组、硼替佐米(BTZ)组、氯化两面针碱(NCe)组和BTZ+NCe组。BTZ组加入500μL10 nmol/L BTZ溶液,参照IC50在NCe组加入500μL 4.5μmol/L NCe,BTZ+NCe组加入250μL 10 nmol/L BTZ和250μL 4.5μmol/L NCe,继续培养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STK4、YAP1、Cl-caspase-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孔相比,其余各孔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 <0.05);与0μmol/L NCe孔比较,1μmol/L、2μmol/L、4μmol/L、8μmol/L NCe孔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 <0.05)。孵育24 h的IC50<...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酮(TPN)单独或联用甘草次酸(G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测定TPN单独或TPN(0.3、0.6、1.2μmol/L)联用GA(2、10、20μmol/L)对HepG2细胞24 h的增殖抑制作用,利用增效指数(q值)判定协同药效;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给药后细胞凋亡率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3、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TPN、GA单独作用对HepG2细胞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28±2.13)和(26.56±6.32)μmol/L。TPN(1.2μmol/L)和GA(2μmol/L)联用组的q值(1.505)最大,细胞抑制率为(62.28±6.13)%;该联用组对HepG2细胞的总凋亡率高于单独使用TPN(P<0.05),同时抑制HepG2细胞的迁移,使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黄芪皂苷Ⅱ(AsⅡ)对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噻唑兰(MTT)法和克隆实验检测AsⅡ对786-O细胞的生长和集落形成的抑制作用。细胞流式术检测ASⅡ的凋亡诱导作用。随后,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PI3K-AKT-mTOR通路蛋白及凋亡执行蛋白的变化,最后利用PI3K-AKT-mTOR通路激活剂IGF-1与AsⅡ对细胞共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进一步验证PI3K-AKT-mTOR通路在凋亡诱导中的作用。结果 AsⅡ对786-O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时间与浓度之间有交互作用(F时间=513.00,P<0.001;F浓度=1 678.00,P<0.001;F时间×浓度=18.23,P<0.001),并可抑制细胞集落形成。AsⅡ可诱导细胞凋亡并诱导凋亡执行蛋白cleved caspase-3的表达(P0μmol/L AsⅡ组vs 10μmol/L AsⅡ组=0.013 9,P0μmol/L AsⅡ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iR-143在肾癌细胞中的作用、舒尼替尼对miR-143表达的影响及与细胞增殖、侵袭的关系。方法培养人肾癌786-O细胞株,分为对照组、miR-143组、舒尼替尼组、共同作用组。对照组细胞转染阴性对照序列,miR-143组细胞转染miR-143序列,舒尼替尼组细胞用舒尼替尼处理48 h,共同作用组细胞转染miR-143序列并用舒尼替尼处理48 h。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Transwell检测其侵袭,qRT-PCR检测miR-143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p-Akt-S473蛋白表达量。结果成功构建稳定、高表达miR-143的人肾癌786-O细胞株,miR-143转染组细胞miR-143表达量增高(P < 0.01)。舒尼替尼作用于786-O细胞48 h的IC50值为6 μmol/L,选取该值作为后续实验用药浓度。786-O细胞经舒尼替尼作用48 h后miR-143表达量升高(P < 0.01)。miR-143组和舒尼替尼组细胞存活率、细胞侵袭数、DNMT3B和p-AktS473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且高于共同作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miR-143可以降低786-O细胞增殖、侵袭能力,这可能与miR-143降低DNMT3B、p-Akt的表达有关。舒尼替尼可能通过上调miR-143水平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e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NS398对肾癌细胞786-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NS398作用体外培养的786-0细胞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24、48、72、96 h后肾癌细胞786-0的增殖活性.终浓度为30、180μmol/L的NS398作用786-O细胞72 h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OX-2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COX-2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NS398可以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型.RT-PCR法检测显示NS398作用后能降低COX-2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NS398作用后能降低COX-2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30、180 μmol/L NS398处理组凋亡率分别为14.3%±1.4%、31.5%±2.1%,与对照组凋亡率2.1%±0.4%比较,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结论:NS398可能通过降低COX-2表达,抑制肾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肾癌786-O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姜黄素对肾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进一步揭示姜黄素对肾癌的治疗作用。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人肾癌786-O细胞24、48、72 h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姜黄素对人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诱导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姜黄素对786-O细胞HIF-1α和XIAP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人肾癌786-O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引起细胞凋亡,并且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细胞48 h后,HIF-1α和XIAP蛋白表达量下降。结论姜黄素通过下调HIF-1α和XIAP的表达抑制人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诱导人肾癌786-O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凋亡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取对数期生长细胞分为芹菜素40、80、160μmol/L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芹菜素40、80、160μmol/L和生理盐水进行处理。处理24、48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48h后凋亡和细胞周期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处理48h后,Pro-Caspase-3、Caspase-3和Caspase-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TT和流式结果显示,芹菜素80、160μmol/L处理组在24、48h均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生长,且160μmol/L处理组比80μmol/L处理组的抑制作用更强。40μmol/L处理组在24h显示对MDAMB-231细胞的生长有一定作用,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芹菜素40、80、160μmol/L组和空白对照组处理细胞48h后,Caspase-3和Caspase-6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芹菜素浓度的增高而依次上调,同时Pro-Caspase-3蛋白表达逐次降低。结论:芹菜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aspase-3、6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冯晶  柴艳冬  王玉洁 《甘肃医药》2010,29(4):449-452
目的:研究奎纳克林(quanacrine,OC)对786-0细胞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应用奎纳克林治疗肾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光学显微镜及MTT法研究奎纳克林对786-0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MTT实验显示QC处理24h胚肾细胞HEK293IC50为24.836μmol/L,肾癌细胞系786-0IC50为10.421μmol/L;QC处理48h胚肾细胞HEK293IC50为21.044μmol/L,肾癌细胞系786-0IC50为6.822μmol/L;QC处理72h胚肾细胞HEK293IC50为15.643μmol/L,肾癌细胞系786-0IC50为3.859μmol/L。结论:QC对肾癌细胞系786-0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作用随时间延长和浓度提高而增强,且其抑制作用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邓远斐  王江林  李丹  赵青 《广东医学》2016,(8):1109-1112
目的 探讨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WIN)联合金诺芬(AF)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分别用5 μmol/L WIN、0.25 μmol/L AF、5μmol/L WIN联合0.25μmol/L AF处理HepG2细胞24h和48 h后,MTS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AnnexinV-FITC和PI双染色法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ip、ATF4、PARP、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的变化.分别用5μmol/L WIN联合0.25 μmol/L AF、Z-VAD-FMK以及Z-VAD-FMK预处理1h后再用5 μmol/L WIN联合0.25 μmol/L AF处理HepG2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蛋白PARP、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变化.结果 与两药单独使用相比,WIN联合AF明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可以引起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蛋白Bip、ATF4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以及活化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引起PARP蛋白的切割.加入Caspase广谱抑制剂Z-VAD-FMK处理细胞后,能部分逆转联合用药的细胞凋亡比例.结论 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联合AF能有效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表达下调、内质网应激反应和Caspase系统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15.
孙时华  严富华  姜建军  毛兴梅 《浙江医学》2010,32(4):517-518,599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对体外培养的肾癌786-O细胞株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癌786-O细胞株,给予不同浓度(10.0、50、25、1.0、0.5μmol/L)的索拉非尼混合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索拉非尼对786-O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的作用。结果经索拉非尼处理后,镜下可见786—O细胞株细胞结构消失,各孔内可见大量紫黑色针状结晶物,但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针状结晶物逐渐减少。与对照组比较,10.0、5.0和2.5μmol/L组吸光度值均显著下降(均P〈0.01)、细胞抑制率均显著升高(均P〈001),100和5.0umol/L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下降(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5.0、2.5、1.0μmol/L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均显著升高(均P〈0.01)、S期细胞所占比例均显著下降(均P〈0.01);而GJM期细胞所占比例仅5.0μmol/L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索拉非尼可以抑制人肾癌786-O细胞株的增殖,诱导肾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特异性抑制剂咖啡酸苯乙基酯(CAPE)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86-O侵袭力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以0.1%二甲基亚砜(DMSO)孵育786-O细胞株24h,CAPE组以10μmol/L CAPE孵育786-O细胞株24h后,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相关基因mRNA。分别以1μmol/L CAPE(CAPE 1μmol/L组)和10μmol/L CAPE(CAPE 10μmol/L组)孵育786-O细胞株24h,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和周期的改变。结果 CAPE组的NF-κB、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Bcl)-2和Bcl-xl、肿瘤迁移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0.212±0.141、0.339±0.172、0.034±0.006、0.332±0.070、0.028±0.004、0.006±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P值均<0.01)。CAPE 10μmol/L组的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STAT3和磷酸化STAT 3(p-STAT 3)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CAPE 10μmol/L组与CAPE 1μmol/L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APE 1μmol/L组、CAPE 10μmol/L组在S期的细胞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值均<0.05),在G0/G1期的细胞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值均<0.05)。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97±1.11)%,显著低于CAPE 1μmol/L组的(11.13±4.31)%和CAPE 10μmol/L组的(52.00±15.62)%(P值均<0.05)。结论 CAPE能有效抑制786-O肾癌细胞株的迁移与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NF-κB的激活,进而下调其下游的相关基因。CAPE可有效地降低STAT3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NF-κB与STAT3在肾癌中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RNA干扰p38基因对人肾癌细胞株786 0增殖、侵袭、细胞周期和细胞对舒尼替尼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p38的siRNA531和siRNA659两条siRNA,分别将其转染至肾癌786-O细胞株,即为siRNA531组和siRNA659组,同时设置转染无义siRNA的阴性对照组和仅加转染试剂的空白对照组.应用RT-PCR技术检测786-0细胞p38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38蛋白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和对舒尼替尼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周期改变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发现siRNA转染后786-0细胞p38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降低.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siRNA531组和siRNA659组786-O细胞在转染后3~5 d时的增殖率均降低(P<0.05,P<0.01),细胞对舒尼替尼的敏感性增加,两组对舒尼替尼的IC50值均低于阴性对照组[(3.2±0.3)、(1.4±0.1) μmol/mL vs (5.4±0.2)μmol/mL,P<0.05].siRNA531组、siRNA659组G1期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两组786-O细胞出现G0/G1阻滞.转染24 h后,两组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56.43±6.02、34.00±8.12,与阴性对照组(76.27±5.08)相比,两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均下降(P<0.01).结论 通过转染p38特异性siRNA可以成功沉默肾癌细胞株786-O的p38基因的表达,抑制肾癌细胞株786-O的增殖、侵袭能力,增加其对舒尼替尼的敏感性,为后续研究肾癌治疗及靶向耐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谷氨酸(Glu)诱导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1(GLT-1)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检测不同浓度CCK-8对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毒性。将细胞分为对照组、Glu组、Glu+0.1μmol/L CCK-8组、Glu+0.5μmol/L CCK-8组和Glu+1.0μmol/L CCK-8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Glu含量,qRT-PCR检测GLT-1和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cl-2、GLT-1和GLAST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 不同浓度的CCK-8对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均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Glu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中Bcl-2蛋白、GLT-1、GLAS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细胞凋亡率、细胞外Glu含量、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细胞上清中TNF-α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胃癌的致凋亡活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辛伐他汀对胃癌SGC-7901的生长抑制活性,细胞凋亡的发生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巨核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结果辛伐他汀对SGC-7901胃癌细胞IC50值为(12.72±1.04)μmol/L。0、20、40μmol/L的辛伐他汀作用胃癌SGC-7901细胞48 h后,SGC-790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4±1.26)%、(33.28±6.53)%和(52.15±11.62)%,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μmol/L和40μmol/L的辛伐他汀作用胃癌SGC-7901细胞48 h后,SGC-7901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致胃癌细胞凋亡,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可能是其抗胃癌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欧前胡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用浓度为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的欧前胡素处理48小时,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欧前胡素处理后MCF-7的细胞活力;通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欧前胡素对MCF-7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和Mcl-1的表达;在MCF-7细胞中转染外源性Mcl-1后再用欧前胡素处理,检测欧前胡素对MCF-7细胞活力和凋亡程度的影响。结果 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欧前胡素细胞活力抑制率分别为(3.4±1.2)%,(9.5±2.4)%,(24.5±4.4)%,(48.7±5.9)%,(74.7±6.4)%。20μmol/L,40μmol/L,80μmol/L欧前胡素凋亡诱导率分别为(4.9±0.9)%,(12.9±1.7)%,(22.1±3.1)%。MCF-7细胞用欧前胡素处理48小时后,细胞的Mcl-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当用pc DNA3.1-Mcl-1质粒转染MCF-7细胞后,80μmol/L欧前胡素对MCF-7细胞的凋亡诱导率(8.8±1.5)%相比于用空pc DNA3.1质粒转染组凋亡诱导率(24.2±3.3)%显著下降(P<0.05)。结论 欧前胡素具有体外抗乳腺癌的生物活性,其抗肿瘤效应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cl-1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