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柯军  冯继红 《重庆医学》2015,(20):2753-2755
目的 探讨蛇葡萄素(AMP)对人肾癌786-O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AM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肾癌786-O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MP对肾癌786-O细胞增殖的作用的影响;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MP对肾癌786-O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MTT结果显示AMP能显著抑制肾癌786-O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7.23 μg/mL;经不同浓度的AMP作用7h后,肾癌786-O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AMP浓度为10 μg/mL和20 μg/mL作用于肾癌786-O细胞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而AMP浓度为40μg/mL和80 μg/mL作用细胞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AMP在体外能显著抑制肾癌786-O细胞增殖,且能促进肾癌786-O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川楝素(toosendanin,TSN)对胃肠间质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不同浓度TSN体外干预GIST-T1细胞,采用CCK-8检测TSN对GIST-T1细胞增殖的影响;根据结果进一步选择实验浓度,分为0、15、30 nmol/L TSN组,50 nmol/L伊马替尼(im...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人肾癌细胞系(786-O)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786-O细胞,与不同浓度川芎嗪溶液(0.5mmol/L、5mmol/L)及溶剂组(DMSO组)作用24、48和72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率;细胞计数法检测药物作用48h后的细胞数量变化;DAPI染色观察药物作用48h后细胞核形态;半定量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作用48h后凋亡相关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改变。结果 随着川芎嗪药物浓度的增加,786-O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凋亡率增加,细胞数量也显著减少,且胞核出现皱缩或肿胀,核裂增多;凋亡相关基因AIF、caspase-3在转录及翻译水平上均显著增强,无论与空白对照组还是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证实TMP可以显著抑制人肾癌细胞系786-O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为中药抗癌方面的研究提供实验室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中药白芷的活性成分欧前胡素对卵巢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本院实验室保存的卵巢癌细胞60例,采用96孔板中接种的卵巢癌细胞放置培养箱中培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欧前胡素干预(1.560、3.125、6.250、12.550、25.25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欧前胡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用浓度为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的欧前胡素处理48小时,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欧前胡素处理后MCF-7的细胞活力;通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欧前胡素对MCF-7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和Mcl-1的表达;在MCF-7细胞中转染外源性Mcl-1后再用欧前胡素处理,检测欧前胡素对MCF-7细胞活力和凋亡程度的影响。结果 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欧前胡素细胞活力抑制率分别为(3.4±1.2)%,(9.5±2.4)%,(24.5±4.4)%,(48.7±5.9)%,(74.7±6.4)%。20μmol/L,40μmol/L,80μmol/L欧前胡素凋亡诱导率分别为(4.9±0.9)%,(12.9±1.7)%,(22.1±3.1)%。MCF-7细胞用欧前胡素处理48小时后,细胞的Mcl-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当用pc DNA3.1-Mcl-1质粒转染MCF-7细胞后,80μmol/L欧前胡素对MCF-7细胞的凋亡诱导率(8.8±1.5)%相比于用空pc DNA3.1质粒转染组凋亡诱导率(24.2±3.3)%显著下降(P<0.05)。结论 欧前胡素具有体外抗乳腺癌的生物活性,其抗肿瘤效应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cl-1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检测clusterin(CLU)基因沉默在人肾癌786-O细胞的干扰效果及其对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靶向CLU基因的慢病毒干扰载体,利用包装细胞293T获得重组慢病毒,感染人肾癌786-O细胞株?实验分5组:CLU-RNAi-LV1(KD1)?CLU-RNAi-LV2(KD2)?CLU-RNAi-LV3(KD3)为加入靶向CLU基因的慢病毒感染的肾癌细胞组,未处理的慢病毒感染的肾癌细胞组(NC组),肾癌786-O细胞为空白对照组(CON组)?应用Real time-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别干扰前后CLU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用细胞划痕实验?MST-1?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CLU沉默后肾癌786-O细胞在增殖?迁移?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改变?【结果】 成功构建CLU shRNA慢病毒载体clu-RNAi-LV并获得相应慢病毒?Real time-PCR显示不同感染复数CLU-RNAi-LV处理的KD1?KD2?KD3组CLU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调69.4%~96.5%和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KD1?KD2?KD3组CLU蛋白表达水平与CON组相比分别下降35.24%?46.26%和58.91%,KD3能显著抑制786-O细胞中CLU基因的表达?划痕实验显示24 h时 KD3(si-CLU)组细胞迁移相对距离(408.43 ± 25.92)小于NC组(101.35 ± 6.05)和CON组(68.13 ± 6.64,P < 0.05)?WST-1法检测转染后72 h KD3(si-CLU)组细胞生长速度较NC组及CON组明显下降(P < 0.05),各组间差异(P < 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检测KD3(si-CLU)组与NC组?CON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23 ± 2.51)%?(1.05 ± 0.30)%和(1.17 ± 0.29)%,KD3(si-CLU)组与NC组?CON组相比凋亡率增加(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迁移受到抑制,而凋亡率增加?【结论】 筛选出能稳定干扰CLU基因表达的siRNA序列和肾癌786-O细胞株?CLU慢病毒干扰载体可有效沉默肾癌786-O细胞的内源性CLU基因,抑制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下调单羧酸转运蛋白1(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1,MCT1)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分为未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MCT1-siRNA组,Western blot检测Hela细胞中MCT1、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Hela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Hela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 结果与未转染组比较,阴性对照组Hela细胞中MCT1、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增殖、周期分布以及细胞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CT1-siRNA组细胞中MCT1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殖活力和细胞在S期所占百分比均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在G0/G1期所占百分比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 结论下调MCT1表达可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Hela细胞增殖,并通过上调Bax和下调Bcl-2蛋白表达促进Hel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FFAs)异常对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以及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 IL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0.05、0.1和0.2 mmol/L的油酸(oleic acid,OA)作用人肾癌786-O细胞48 h,其中0 mmol/L组作为对照组。利用MT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LK、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0.05、 0.1和0.2 mmol/L OA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增高(光密度0.657±0.056、0.682±0.028、0.718±0.042 vs. 0.495±0.034,P均<0.001);而不同浓度的OA对786-O细胞的凋亡作用并不明显(凋亡率2.42%±0.25% vs. 2.33%±0.87% vs. 2.25%±0.51%, P=0.082);与对照组相比,OA组中的ILK、p-Akt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结论:FFAs通过刺激ILK/Akt通路可促进细胞增殖,可能与肾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肾癌786-O细胞体外生长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为肾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变化和凋亡率。结果姜黄素对人肾癌786-O细胞有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F=6207.813,P〈0.01)与时间依赖(F=1210.386,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C2/M期细胞相对增多。结论姜黄素可以抑制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阻止G1期细胞向S期的进程,促进人肾癌786-O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肾癌786-O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姜黄素对肾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进一步揭示姜黄素对肾癌的治疗作用。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人肾癌786-O细胞24、48、72 h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姜黄素对人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诱导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姜黄素对786-O细胞HIF-1α和XIAP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人肾癌786-O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引起细胞凋亡,并且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细胞48 h后,HIF-1α和XIAP蛋白表达量下降。结论姜黄素通过下调HIF-1α和XIAP的表达抑制人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诱导人肾癌786-O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芩素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K562细胞,将对数生长期K562细胞数调整到1×105/m l,将黄芩素加入各实验孔,将黄芩素的终浓度调整为25.0,50.0,100.0,200.0,400.0μg/m l,每个浓度设4个复孔,分别培养细胞48 h和72 h,采用MTT比色法观察黄芩素对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将对数生长期K562细胞数调整为1×107/m l,加入黄芩素50.0,100.0,200.0μg/m l作用48 h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并计算凋亡细胞百分数。结果:黄芩素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黄芩素50.0,100.0,200.0μg/m l诱导K562细胞凋亡,有明显的凋亡峰(AP峰)出现。结论:黄芩素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K562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欧前胡素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人肝癌细胞系Hep G2用5、10、20、40、80μM的欧前胡素处理24h或48h,以相同培养条件不加欧前胡素的Hep G2细胞为对照组,MTT法检测欧前胡素治疗后Hep G2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Hep G2细胞用10、20、40μM的欧前胡素处理24h,通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欧前胡素对Hep G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和Mcl-1(myeloid cell leukemia-1)的表达;在Hep G2细胞中转染pc DNA-3.1-Mcl-1真核表达载体后再用欧前胡素治疗,检测欧前胡素对Hep 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效应。结果 10、20、40、80μM欧前胡素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4h:(7.2±1.7)%、(14.5±2.6)%、(37.4±3.7)%、(56.3±4.3)%;48h:(14.5±2.1)%、(23.6±3.0)%、(52.3±4.8)%、(78.3±5.9)%,与对照组(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40μM欧前胡素组凋亡诱导率分别为(3.9±0.8)%、(12.4±1.8)%、(26.9±2.5)%,与对照组(0.5±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欧前胡素治疗后,Hep G2细胞的Mcl-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用pc DNA-3.1-Mcl-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p G2细胞后,欧前胡素对Hep G2细胞的凋亡诱导率较空pc DNA3.1载体转染组显著下降[(6.8±1.2)%比(25.7±2.3)%,P0.05]。结论欧前胡素具有体外抗肝肿瘤的生物活性,其抗肿瘤效应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cl-1蛋白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人肺癌细胞NCI-H460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细胞株NCI-H460,利用CCK-8法、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三氧化二砷对NCI-H460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olt检测相关细胞周期因子和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三氧化二砷能够明显抑制NCI-H460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并且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 bolt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原癌基因(c-Myc)表达下调,BCL2相关蛋白-x(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表达上调。结论:三氧化二砷能够抑制NCI-H460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Bcl-2、CDK1、c-Myc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激活Caspase-9、Caspase-3蛋白酶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肾癌和10例正常肾组织中Livin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Livin在10例正常肾组织中均不表达,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5.4%.Livin的表达与肾癌的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与临床分期及预后显著相关.结论 Livin和肾癌的发生、进展有关,可以用来作为判断肾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为肾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欧前胡素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人肝癌细胞系HepG2用欧前胡素治疗,MTT法检测欧前胡素治疗后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欧前胡素对HepG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和Mcl-1(myeloid cell leukemia-1)的表达;在HepG2细胞中转染pcDNA-3.1-Mcl-1真核表达载体后再用欧前胡素治疗,检测欧前胡素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效应。结果:欧前胡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欧前胡素能显著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和PARP的切割;欧前胡素治疗后,HepG2细胞的Mcl-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当用pcDNA-3.1-Mcl-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后, 欧前胡素对HepG2细胞的凋亡诱导活性显著下降。结论: 欧前胡素具有体外抗肝肿瘤的生物活性,其抗肿瘤效应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cl-1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人肾癌786-O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分别以DMSO(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葛根素10、20、40 mg/L和LY294002(PI3K抑制剂)15 mg/L干预对数生长期人肾癌786-O细胞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Tyr317) [p-PI3K(Tyr317)]、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Ser473)[p-Akt(Ser47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 (Ser21)[p-GSK-3β(Ser2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激活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葛根素10、20、40 mg/L组和LY294002 15 mg/L组786-O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17.04±2.92)%、(26.48±4.77)%、(42.79±6.81)%、(35.73±6.12)%比(3.47±0.53)%,P<0.01]、凋亡率升高[(13.72±2.38)%、(30.41±4.05)%、(55.39±6.72)%、(36.08±4.32)%比(2.64±0.51)%,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葛根素20、40 mg/L组和LY294002 15 mg/L组786-O细胞p-PI3K(Tyr317)、p-Akt(Ser473)、p-GSK-3β(Ser21)、Bcl-2表达下调[p-PI3K(Tyr317):(0.58±0.13)、(0.32±0.07)、(0.38±0.08)比(1.03±0.24);p-Akt(Ser473):(0.25±0.06)、(0.09±0.03)、(0.11±0.03)比(0.51±0.12);p-GSK-3β(Ser21):(0.12±0.03)、(0.07±0.02)、(0.09±0.03)比(0.58±0.13);Bcl-2:(0.31±0.08)、(0.18±0.05)、(0.21±0.07)比(0.48±0.12),P均<0.01],Caspase-9、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上调[Caspase-9:(0.37±0.08)、(0.66±0.13)、(0.58±0.11)比(0.17±0.04);Cleaved Caspase-3:(0.25±0.06)、(0.72±0.16)、(0.43±0.12)比(0.11±0.03);Bax:(0.36±0.08)、(0.62±0.12)、(0.20±0.05)比(0.08±0.02),P均<0.01],PI3K、Akt、GSK-3β磷酸化率降低[PI3K磷酸化率:(0.55±0.15)、(0.29±0.08)、(0.34±0.09)比(0.92±0.28);Akt磷酸化率:(0.24±0.07)、(0.09±0.03)、(0.11±0.04)比(0.53±0.14);GSK-3β磷酸化率:(0.14±0.04)、(0.08±0.03)、(0.10±0.04)比(0.62±0.15),P均<0.01],Bax/Bcl-2比值升高[(1.16±0.27)、(3.41±0.65)、(0.95±0.22)比(0.17±0.04),P<0.01]。与LY294002 15 mg/L组比较,葛根素40 mg/L组786-O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42.79±6.81)%比(35.73±6.12)%,P<0.05]、凋亡率升高[(55.39±6.72)%比(36.08±4.32)%,P<0.01],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上调[Cleaved Caspase-3:(0.72±0.16)比(0.43±0.12);Bax:(0.62±0.12)比(0.20±0.05),P均<0.01],Bax/Bcl-2比值升高[(3.41±0.65)比(0.95±0.22),P<0.01],两组间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具有诱导人肾癌786-O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病毒干扰载体沉默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对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癌786-O细胞中YAP蛋白表达情况;构建针对YAP基因的shRNA慢病毒干扰载体转染786-O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干扰786-O细胞前后 YAP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沉默YAP后细胞增殖的改变;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变化。结果:786-O细胞中YAP蛋白表达于细胞浆和细胞核;shRNA-YAP慢病毒干扰载体转染4 d后,可明显下调786-O细胞YA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00),并且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P=0.000);细胞周期紊乱,G1 期细胞明显增加,S期细胞明显降低(P=0.000)。结论:YAP-shRNA慢病毒干扰载体能有效抑制YAP基因在786-O细胞中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核干因子(nucleostemin, NS)是最近发现的一个GTP结合蛋白,在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以及某些肿瘤细胞中均有表达。NS在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其在肝癌中的作用尚未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其在不同肝癌细胞系和组织中的表达,并利用siRNA干扰技术,以探究NS在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 以肝癌组织和多种肝癌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分析细胞及肝癌组织中NS的表达。接着通过siRNA瞬时转染的方法降低NS的表达,并通过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干涉效果,利用MTT试验和细胞增长实时监控技术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探究紫外线(ultraviolet, UV)或血清饥饿诱导下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蛋白质印迹及定量PCR结果显示NS在多种肝癌细胞系及肝癌组织中都有较高的表达,且在MHCC97H和Bel7402细胞中,MTT试验和细胞增长实时监控显示降低NS的表达能够抑制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NS基因沉默能够促进UV和血清饥饿诱导的细胞凋亡。即NS可能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结论】 NS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都有较高的表达,在MHCC79H和Bel7402细胞中,降低NS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UV及血清饥饿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白杨素联合氯喹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后卵巢癌标本和正常卵巢标本,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癌和正常卵巢组织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水平。使用CCK-8法检测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使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SKOV3细胞中LC3的表达。使用电镜检测SKOV3细胞中自噬小体的数目。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LC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量高于其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分别用0、20、40、60、80、100μmol/L浓度的白杨素处理SKOV3细胞24 h,随着浓度增加,细胞增殖能力降低。40μmol/L白杨素处理SKOV3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白杨素上调了LC3的表达(P<0.05)。与对照组比较,白杨素处理24 h的SKOV3细胞后,透射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其中间出现较多的自噬小体(P<0.05),在对照组则未观察到自噬小体的存在。当白杨素与CQ联合使用24 h后,联合处理组的LC3蛋白表达量高于白杨素和氯喹单独处理组(P<0.05)。白杨素可以诱导SKOV3细胞的凋亡,且白杨素+氯喹组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