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藻玉壶汤是治疗瘿瘤初起的代表方剂,具有化痰软坚、消瘿散结的作用,方中以海藻、昆布、海带为主药,化痰软坚散结,半夏、贝母化痰散结,连翘清热散结,青皮、陈皮行气理气,当归、川芎、独活活血调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气顺则痰消,血行则结散。以气滞血瘀痰凝为病机,以肿块、结节、增生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生在甲状腺、乳腺、男性生殖器、肝胆、肿瘤、血液、皮肤、儿科等疾病,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这些疾病可以理气活血、化痰软坚,使坚者消,肿者散。因海藻玉壶汤中海藻的药理作用,最常应用于甲状腺疾病,并常配伍穿山甲、夏枯草、牡蛎增强软坚散结之功。对于其中有些疾病病例较少,甚至为个案报道,比如乳房异常发育、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碘摄入过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之间的关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医历代医家治“瘿”多用海藻、昆布等含碘丰富的中药,本文对在治疗甲状腺疾病过程中如何个体化地合理使用富碘中药进行了思考与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含海洋中药的抗肿瘤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在《海洋药物与效方》《中国海洋药物辞典》《中华海洋本草》等中医书籍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含海洋中药的抗肿瘤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结果筛选到含海洋中药的抗肿瘤方剂251首,涉及中药417味,其中海洋中药36味;药性以寒、平、温为主,药味以苦、辛、甘、咸居多,主要入肝、肺、胃、脾、心经。关联规则发现牡蛎-海藻-昆布为核心组合,临床主要与清热药、补虚药、化痰散结药、活血化瘀药配伍使用;熵聚类分析发现核心药物组合12个,分别为海藻-海蛤壳-昆布,皂角刺-穿山甲-僵蚕,木香-瓦楞子-蒲黄,蟾酥-雄黄-珍珠,黄柏-鱼脑石-冰片,海马-青皮-牵牛子,海藻-昆布-甘草,王不留行-穿山甲-牡蛎,蜂房-瓦楞子-全蝎,麝香-血竭-珍珠,黄柏-乳香-冰片,青皮-五灵脂-大腹皮。发现新处方6个:海藻-海蛤壳-昆布-甘草,皂角刺-穿山甲-僵蚕-王不留行-牡蛎,木香-瓦楞子-蒲黄-蜂房-全蝎,蟾酥-雄黄-珍珠-麝香-血竭,黄柏-鱼脑石-冰片-乳香,海马-青皮-牵牛子-五灵脂-大腹皮。含海洋中药的抗肿瘤方剂治疗肿瘤共47种,高频出现的依次为甲状腺肿瘤、肺癌、肝癌、子宫肌瘤、鼻咽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结论海洋中药在肿瘤治疗领域有规律可循,通过不同的配伍达到不同的治疗作用,其用药规律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及新药开发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谭工  胡波  刘奉  刘红霞  苏小霞 《重庆医学》2013,(24):2887-2890
目的分析、挖掘中药内服汤剂治疗乳腺增生症的证治规律,探索中医临床用药规律整理的方法。方法收集中药内服汤剂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文献91篇,报道治疗组总病例8 760例,治愈率为50.31%,总有效率为93.61%;通过对收集文献中方剂数据整理,创建中医内服汤剂治疗乳腺增生症方剂库,运用关联规则方法分析临床用药配伍规律。结果乳腺增生症临床表现以肝郁气滞、痰凝、血瘀、冲任不调为主要证型;临床140种用药中,以疏肝、养血、活血、健脾、补肾、化痰、软坚等几类药为最常用配伍。结论运用关联规则所得的中医内服汤剂治疗乳腺增生症的证治规律,体现了乳腺增生症的标本同治的治疗思想,为以后的研究中医配伍规律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著有医书十一种,其中《四圣心源》乃扛鼎之作,黄氏遣方用药,精益求精,配伍合宜,辨证准确,多尊仲景,善于发挥,尊古不泥古.黄氏临床运用柴胡非常广泛,在《四圣心源》中包含柴胡方剂17首.柴胡行经于表里阴阳之间,奏效于寒热往来之会,入足少阳胆经,配伍精当,疗效卓著.黄氏运用柴胡与补虚、清热、滋阴等他药配伍,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如噎膈、颠狂、牝疟、瘰疬、月经病等.本文探讨黄元御运用柴胡的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著有医书十一种,其中《四圣心源》乃扛鼎之作,黄氏遣方用药,精益求精,配伍合宜,辨证准确,多尊仲景,善于发挥,尊古不泥古。黄氏临床运用柴胡非常广泛,在《四圣心源》中包含柴胡方剂17首。柴胡行经于表里阴阳之间,奏效于寒热往来之会,入足少阳胆经,配伍精当,疗效卓著。黄氏运用柴胡与补虚、清热、滋阴等他药配伍,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如噎膈、颠狂、牝疟、瘰疬、月经病等。本文探讨黄元御运用柴胡的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三味药组"是针对一定的病因、病机、病症,将三味药组合在一起以达到协同增效作用的一种配伍方法。贾文魁教授善用"三味药组"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兹整理贾文魁教授应用"三味药组"治疗噎膈的经验,并初步分析了各组药物的适应证及配伍特点。  相似文献   

8.
武晏屹  苗明三 《中医学报》2020,35(7):1505-1508
目的:归纳杏仁减毒配伍规律,为杏仁的安全、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发掘潜在的药对组合,促进杏仁的开发利用。方法:检索2012—2018年中国知网中关于组方中含有杏仁或苦杏仁的临床研究文献,纳入141篇文献,筛选出152首方剂。运用Excel 2013、Clementine 12.0及IBM SPSS Statistics 23为统计工具,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统计处理及关联规则及因子分析。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核心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及高频药物因子分析等方面的特点。结果:152首方剂中,累计出现频数最高的前3位中药分别是杏仁(152次,100%),甘草(107次,70.4%),麻黄(78次,51.3%)。频率≥20次的中药药味统计结果为辛(11次,52.4%)、苦(11次,52.4%)、甘(7次,33.3%)。药性主要集中在温(10次,47.6%)。药物归经以归肺经(19次,90.5%)、脾经(10次,47.6%)、胃经(7次,33.3%)等为主。对方剂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共计得到含杏仁核心药对组合20个。因子分析中提取8个公因子。结论:杏仁为止咳平喘要药,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效,因此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常与甘草、麻黄、黄芩等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9.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剂配伍规律是中医复方的关键,目前研究中药方剂配伍规律多围绕“综合分析配伍-化学成分变化-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展开。研究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方剂物质基础的认识,并在方剂药理学、方剂药代动力学、中药含药血清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一定进展。随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加快,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利用有效组分进行组方配伍成为新近研究的特点,对于继承和发展配伍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和筛选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药对泽泻-白术入手,以含药对泽泻-白术的方剂为研究对象,探索该类复方的配伍规律和病-证-方之间的关联。方法: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构建历代含药对泽泻-白术的方剂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R软件平台,归纳分析含泽泻-白术的方剂配伍和方证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8首含泽泻-白术的方剂,涉及中药203种,临床症状240个,证型122个,疾病95种。通过关联分析得出常用药对泽泻-白术配伍的高频中药有9味,与相关高频症状、证候、疾病密切相关的药组有16个;与药物配伍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有腹泻、大便溏、小便短黄、小便不利等;证型有湿热内蕴证、膀胱湿热证和膀胱蓄水证,疾病有淋证、水肿和伤暑。结论:含泽泻-白术的方剂核心适应证为水液病,病机以脾虚水湿痰饮内生为主,治则治法与温化法有共通之处,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方剂配伍理论和病-证-方的科学内涵,并为其相关复方研发、配伍用药及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含有定志小丸全方方剂(简称定志小丸加味方)的配伍规律.方法 运用频数统计与关联规则相结合的方法统计定志小丸加味方中的高频药物、药物功效分类、常用配伍药对及其所主病机、所治病症,从而综合分析这些方剂的配伍规律.结果 定志小丸加味方中的高频药物共有33味,前两味分别为当归、白术;药物功效分类以安神药最多,其次为补阳药;常用配伍药对多出自右归丸、地黄饮子、左归丸、天王补心丹4首方剂;病机以心气不足最多,心肾不足次之;病症以虚劳居首,惊悸次之,健忘第三.结论 定志小丸可益心气、安心神,在此基础上加味配伍可治疗包括心、肾虚损性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2.
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中医为“瘕痞块”,临床表现为肿胀,疼痛或能摸到大小不一的肿块。妇女的月经异常与乳腺增生有密切的联系,现代医学都归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而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的病理改变与痰凝、气滞血瘀有着密切的关系。《内经》说“坚削之”,“结散之”,因此临床首选软坚散结药如昆布,海藻等,此外还配伍适当的药物,常与化痰药,活血化瘀药、行气止痛药同用。本人近几年来用乳癖消片和逍遥散加荔枝核、桔核末冲服治疗乳腺增生86例疗效满意,此合方能起到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止痛的双重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消瘰丸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瘰丸是《医学心悟》中治疗瘰疬的代表方剂,由玄参、浙贝母、生牡蛎组成。本方药味少,组方严谨,配伍精当,力专效著,具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之功,对肝肾阴虚,痰火郁结,痰湿内聚,痰瘀交结所致的病症,随症加减,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十八反是中药重要的配伍禁忌,临床应用需采取慎重态度。但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却古今皆有包含有反药同用的方剂相关记载。现代临床研究中,一些医生使用反药同用的方剂,在严格掌握其适应症、使用恰当时可获收益且收到奇效。文章对现代临床研究报道的反药同方方剂做一综述,结合现代机理研究现状,以期拓宽中医药应用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及临床应用,总结出地榆具有以下临床应用特点:汤剂剂量范围为:2.9~74 g,临床常用剂量9~30 g;丸、散剂常用剂量范围为:3~30 g;外用常用剂量范围为:3~60 g.结合疾病、证型及症状选择最佳剂量,如凉血止血、化瘀解毒治疗崩漏、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时,常用10~30 g;凉血止血、解毒敛疮治疗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时,常用3~30 g,丸、散剂常用3~20 g;清热解毒、敛疮治疗银屑病、带状疱疹、烧烫伤等皮肤病时,常用10~30 g,外用常用10~60 g;凉血止血治疗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血等泌尿系统疾病时,可用12~60 g;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治疗肺结核、哮喘咳血、咯血等呼吸系统疾病时,常用9~30 g.根据所治疗疾病的不同,地榆有不同的配伍药物,如清热凉血止血时常配伍槐角、槐花、黄芩、白茅根、白及等;凉血解毒、利尿通淋时常配伍生槐角、白花蛇舌草等;化瘀止血时常配伍三七、蒲黄等;收敛止血时常配伍黄芪、党参、升麻等.  相似文献   

16.
十八反是中药重要的配伍禁忌,临床应用需采取慎重态度。但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却古今皆有包含有反药同用的方剂相关记载。现代临床研究中,一些医生使用反药同用的方剂,在严格掌握其适应症、使用恰当时可获收益且收到奇效。文章对现代临床研究报道的反药同方方剂做一综述,结合现代机理研究现状,以期拓宽中医药应用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中医古籍文献中乳腺癌相关方剂中蕴含的乳腺癌治疗用药规律。方法采用XMinerV2.4进行Fp-Growth算法建模进行方药数据关联分析,并采用加权有向图形式表示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采用LiquoriceV3.0进行Complex Network建模进行方药网络分析,对网络节点进行社团聚集分析,利用社团结构表示药物配伍关系。结果共收集内服方剂136例,外用方剂41例。内服方核心药物是莪术、白术、当归,莪术的配伍有:三棱-莪术、莪术-淫羊藿、莪术-鹿角片、莪术-肉苁蓉、莪术-枸杞子。当归的配伍有:当归-人参、当归-防风、当归-熟地;白术的配伍有:白术-石见穿、白术-南沙参和白术-枸杞子。外用药物中枯矾-白芷、僵蚕-羌活等有关联性,同时以僵蚕为主,形成了僵蚕-羌活、僵蚕-(川乌、羌活)、僵蚕-香附等不同药对或药组。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可以看出,内服方中的核心药物群有益气温阳活血药:党参、白术、黄芪、茯苓、淫羊藿、肉苁蓉、延胡索、莪术、山茱萸;养阴解毒药:南沙参、枸杞子、石见穿、露蜂房;行气活血药:当归、郁金、香附;化痰活血药:三棱、桃仁、鹿角片、丹参、延胡索、海藻。核心药物之外的配伍分析提示有昆布-牡蛎、白芥子-鹿角胶、枳壳-厚朴、玄参-白蔹等药对。外用方中的核心药物群为活血通阳解毒药:当归、白蔹、没药、葱白;杏仁、蓖麻仁;红花-乳香。核心药物之外的配伍分析提示有活血温里止痛药:当归-川芎-草乌;祛风药:僵蚕-羌活;化痰行气药:枳壳-香附-陈皮-半夏等药对。结论运用关联规则与复杂网络的方法分析古籍文献中乳腺癌的用药规律,可为探讨古代该病的病机特点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开拓当代临床医生的治疗思路,结合分析结果,可将其中的典型药对尤其是当代临床少见的药对,在乳腺癌复发转移而常规治疗乏效时使用,为乳腺癌的现代临床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现代临床文献分析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的主治病症及用药规律,旨在为其开发和合理运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7月31日期间,关于苓桂术甘汤为主治方剂的病案报道,提取相关信息并制作数据表,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归纳现代临床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的疾病、症状及用药等规律。结果 共纳入了366例病案,苓桂术甘汤现代主要治疗眩晕、胸痹、心悸、咳嗽等疾病,以虚寒性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眩晕、食欲缺乏、咳嗽、乏力、心悸,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弦细;原方剂量以茯苓30 g,桂枝10 g,白术15 g,甘草6 g,炙甘草10 g为常用,临床上常加味配伍使用,加味药物以温性、苦味、肝肺经为主,多为补益功效。结论 现代临床应用苓桂术甘汤时既遵循原书记载,又随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扩大了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文献探究运用虫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配伍特点及其临床增效应用。方法研究2007-2018年近10年的所有虫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用SPSS 24统计软件对药物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以及聚类分析,运用RapidMiner软件对药物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研究最终纳入156篇合格文献,方剂共计150首,药物共计153种,合计治疗患者8 561例。其中地龙、水蛭、全蝎等虫类药出现频率最高,且经常作为药对使用;补虚、活血、化痰、清热药最常与虫类药配伍。结论地龙-水蛭-全蝎药对临床较为常用以增强疗效;虫类药与补虚、活血、化痰、清热四类药配伍使用最能够加大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之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挖掘山药临床应用特点与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收录的含山药方剂的临床文献为数据来源,使用Excel2013工作表、SPSS Modeler 14.1和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对纳入标准的中药分别进行频数、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30篇,共含中药373味。四气以温、平居多,五味以甘、苦居多;归经以脾经、肺经和肾经居多;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和活血化瘀药居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含山药的核心中药组合22个,配伍中药多为补虚药和利水渗湿药。脾系病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物组合11对,系统聚类分析得到8类。结论:通过分析含山药方剂的临床应用文献,反映出山药的应用特点和配伍规律,可进一步反馈临床,指导临床用药或将文献总结所得规律用于相应保健品的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