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候春秀 《工企医刊》2005,18(5):69-70
1传统的静脉穿刺进针 以左手拇指拉紧选好的静脉下段皮肤,使静脉固定,右乙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15°~20°角进入皮下,针头针面向上,由静脉上方或者旁侧刺入皮下,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再顺静脉进针少许.这样进针在皮下穿刺再进血管,患者疼痛难忍.  相似文献   

2.
头皮静脉是婴儿期诊断、治疗和抢救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临床、门诊输液和儿科护理中最常见的操作性技术。提高小儿头皮针穿刺的技术,必须要求临床护理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心态,而且要选择合适的静脉,合适的进针部位,采取负压进针的方法,妥善固定针头,这样可以提高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消瘦患者外周浅静脉穿刺高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左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别向患者两侧及远端方用力绷紧皮肤而充分固定静脉,穿刺见回血,立即停止进针而固定针炳。结果:与传统固定静脉和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的穿刺方法比较,P<0.01。结论:对老年消瘦患者进行外周浅静脉穿刺采用充分固定静脉和见回血后立即停止进针的方法,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进针方法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穿刺是指将无菌针头刺入血管内进行采血、注射、输液的一种方法,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操作,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对危重患的抢救与治疗,老年人血管硬化,易滑动。按常规穿刺,针类不易刺入血管,常导致穿刺失败。作通过对108例老年患静脉穿刺采取不同进针方法的比较.发现采用针头与皮肤呈45度角的直刺血管方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疼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静脉穿刺是指将无菌针头刺入血管内进行采血、注射、输液的一种方法,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操作,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对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治疗.老年人血管硬化,易滑动,按常规穿刺,针类不易刺入血管,常导致穿刺失败.作者通过对108例老年患者静脉穿刺采取不同进针方法的比较,发现采用针头与皮肤呈45度角的直刺血管方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肆娥 《现代保健》2014,(29):80-82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例需要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穿刺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血管和光线,充分准备皮肤,采用最新穿刺手法,牢固固定针头等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结果:两组穿刺方法比较,观察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儿回血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穿刺操作的满意度为99.0%,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熟练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技巧,能有效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保证患儿抢救与治疗计划的顺利进行,同时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关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兰芳 《职业与健康》2001,17(6):144-145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本人经十多年的护理工作和将近千余例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深深的体会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它在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有时会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患儿在治疗中,大多数必须经输液,输液必须先行穿刺,若穿刺不成功,就谈不上输液。对小儿来说,不适合四肢静脉输液,因好动是小儿的天性,因而容易造成针头滑出血管,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肿胀和疼痛,造成再次穿刺。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则不同,穿刺成功后合理固定,针头是不易滑出血管的。这样,既不影响小儿在输液过程中小幅度的活动(如吃奶、喂药和大小便等)和休息,也相应的减少了输液故障的发生,这种治疗方法,患儿较易接受。这点主要是由于头颅局部解剖所决定的,因额顶枕区的皮肤厚而致密,皮下组织为一厚而致密的结缔组织层,致密度高,故针头进入皮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头皮静脉和细小静脉穿刺不易见到回血,在临床上是常见之事。由于小儿头皮静脉无法扎止血带,血管细,穿刺针头充斥整个血管管腔,致使针头进入血管后不易倒回,又无法作出判断,往往仍继续盲目穿刺或又退出血管,造成穿刺失败。给病人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也易损伤血管。临床上常采用的方法是2人配合,使用5ml注射器抽吸无菌生理盐水接头皮针,一人穿刺,一人回抽,效果较好,但严重影响着工作效率。笔者根据注射器抽吸形成负压易见回血的原理,2000年10月-2003年10月,改进了一次性输液器的使用方法,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846次,细小血管1160次,回血率100%(针头未及血管者除外),穿刺成功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5%以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闵祥兰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1737-1737
静脉穿刺术是护理操作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临床给药,输液、输血及抢救的重要途径,能否及时准确,熟练地穿刺成功,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部分老年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静脉管壁增厚变硬,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松弛,血管不易固定以及回血缓慢,凝血较快等,给老年患者静脉注射和输液时增加了困难,现就老年患者静脉穿刺问题,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小静脉穿刺是临床抢救工作的基本功之一。我院从1992年1月—1994年1月,共进行各种急诊病人的静脉穿刺125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消耗及老年人的血管由于皮肤脂肪少,又缺乏弹性、血管在皮下滑动,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凝血酶原时间变短,自发性的纤维蛋白溶解降低,血管的脆性也增加。故穿刺时必须将上下皮肤拉紧固定血管,用锐利针头找好血管的进针点,从血管的侧面迅速穿刺。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是目前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手段。临床上儿科静脉穿刺,对2岁以内的患儿最常用头皮静脉。而对于头皮静脉不显露或反复多次穿刺难找见血管的婴幼儿,选用手或足背静脉。针对小儿静脉血管细、易动、输液不合作的特点,以及小儿手、足背静脉穿刺后,存在着惠儿不合作的手足乱动、胶布松脱、针头移位刺破血管、液体外渗而反复穿刺的现象。为了解决输液固定的问题,经临床探索研究,应用改进传统静脉穿刺方法的操作步骤,即先用夹板固定被穿刺的手足后再穿刺的手法,取得很好的实用效果。不仅解决固定问题,也提高了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既节省操作时间,减少患儿痛苦,又提高患儿家长对护士的信任。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小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技巧。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78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给予静脉输液治疗。结果一次性穿刺率高达92.5%,静脉穿刺与穿刺部位、针头、进针角度、光线以及操作者的技术密切相关。结论为了提高患儿静脉穿刺率,要从多方面考虑,不仅要提高护理人员穿刺技术,还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恰当的进针角度、调节室内光线,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佟文芝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2):2394-2395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方法]对1226例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采用A组调节器高调输液瓶高挂、8组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挂、C组调节器低调输液瓶高挂、D组调节器低调输液瓶低挂4种方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分组记录穿刺成功率和选择不同穿刺部位进行静脉穿刺成功率比较.进针对要屏住呼吸,进血管要稳准,由浅入深.见回血用胶布妥善固定,同时做好穿刺后的护理.[结果]A组成功243例,成功率94.92%,B组成功313例,成功率89.94%,C组成功196例,成功率72.59%,D组成功288例,成功率81.82%.选择额正中静脉穿刺569例,成功535例,成功率94.02%.颞前静脉穿刺242例,成功174例,成功率71.90%.[结论]调节器高调输液瓶高挂法回血最快.成功率较其他组也高.额正中静脉粗直成功率高于其他部位静脉穿刺,血管选择,穿刺的方法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鲍泽 《现代保健》2009,(2):51-52
目的提高静脉穿刺水平,施行人性化护理。方法采用不同的进针角度、针头进血管的长度、针柄固定方法、拔针按压时间等保证患者达到无痛输液。结果开展无痛静脉输液技术,提高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水平,锻炼了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结论使无痛静脉输液技术向快捷性、准确性、安全性方向发展,已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毛亚平 《现代保健》2009,(28):88-88
目的探讨产妇静脉输液固定新方法在防止活动时穿刺部位疼痛和针头滑出血管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静脉输液产妇1000人次,分为两组,试验组500人次用新方法固定,对照组500人次用常规方法固定。结果试验组在活动时穿刺部位疼痛和针头滑出血管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产妇静脉输液固定使用新方法减轻了输液过程中穿刺部位疼痛,避免了针头滑出血管外,保证了输液的顺利。  相似文献   

16.
王玉婷  闫金凤 《工企医刊》2003,16(1):113-113
作为一名护士,在临床上常遇到一些特殊病人的血管,很难一次穿刺成功,现将几种穿刺失败的原因浅谈如下。 1 血管硬化的老年病人有的老年病人皮下脂肪少,静脉虽然显露但很粗硬或管腔壁狭窄,弹性也差且易于滑动,不易固定。穿刺时则由于管壁增厚,针头不易刺入管腔,穿刺时可感到血管坚韧如绳索状。穿刺时用手固定血管,针尖应在静脉上方向下直接刺入,见有回血再顺血管走行方向缓缓进针少许即可。这样较易成功。如针尖在皮下沿静脉潜行刺入,则静脉容易随针尖来回移动不易一针成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输液中穿刺失误的原因分析及研究,提出对策.方法 静脉操作要掌握穿刺的技巧,穿刺技术的熟练程度,穿刺前调整穿刺针头的斜面向上,以减轻对血管内膜的影响.结果 静脉穿刺时,要根据患者以及病情的具体情况正确的选择输液器具.结论 穿刺前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并注意做好血管的保护,是穿刺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小儿头皮静脉血管丰富,无静脉瓣,相互沟通,交错成网,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头皮静脉浅表易见,不易滑动,而且采用头皮静脉输液既不影响患儿保暖,也不影响肢体活动,利于观察和护理,是3岁以内患儿首选的穿刺部位。但头皮静脉大多细小、弯曲,加之患儿不合作,常需要重复穿刺,不仅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强度。结合临床经验,就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谈几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对7例颅内积液,积脓患者采用头皮穿刺持续引流,取得较为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采用一次性输液器,根据年龄选用7至9号输液针头,塑料负压壶一个。患者仰卧,头偏向健侧,根据触诊及CT定位,选择适当穿刺点,通常取卧位低位,手持针柄与头皮呈45度角穿刺,针尖指向骨孔或修补材料的孔隙中,调整穿刺方向,成功后将导管分别连接针尾与负压壶,针头固定与同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5.5号头皮针在门诊成人静脉输液中的可行性及优异性。方法:选择门诊成人输液病人需连续在输液室输注2天以上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将同一病人左右手背浅静脉,用两种型号的头皮针在不同时间段穿刺,为分组,5.5号头皮针为实验组,7号头皮针为对照组。观察内容为穿刺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输液速度、注射部位血管反应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68例门诊成人输液病人乐意接受用5.5号针头输液,在减轻穿刺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损伤程度、有效控制滴速等方面明显优于7号头皮针。结论:5.5号头皮针虽然针梗细、短,但它足以完成成人(一般病人)的输液功能,血管损伤程度的及疼痛轻微,穿刺成功率高。改变传统观念,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更好发挥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