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建立脑死亡模型,探讨小肠细胞蛋白激酶C(PKC)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6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假手术组和脑死亡组。两组均在脑死亡后2,6,8h采集小肠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肠结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PKC和NF-κB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Bax mRNA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小肠损伤不明显,脑死亡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小肠损伤逐渐加重。Caspase3,PKC,NF-κB蛋白表达量,Bax mRNA表达量均随着脑死亡时间延长而增高(0.30±0.04,0.63±0.04,1.32±0.07,P<0.05),且各时间点脑死亡组四个指标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结论:脑死亡状态影响小肠组织结构改变,且随着脑死亡时间的延长,PKC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增高。脑死亡可能通过PKC途径介导小肠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HO-1、HSP27和HSP70)在脑死亡大鼠肾中的表达。方法将气囊导管插入F344雄鼠大脑硬膜外慢慢充气,诱导脑死亡,未处理组做对照组,4 h后处死大鼠,采用RT-PCR、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肾脏HO-1、HSP27和HSP70的表达。结果RT-PCR显示HO-1(P<0.01)和HSP70(P<0.01)基因编码表达增强。蛋白印迹也显示HO-1蛋白水平增加(P<0.01),但HSP70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免疫组化显示HO-1蛋白在肾皮质表达增强。HSP27在脑死亡供体肾的表达无变化。结论脑死亡引起的肾应激可诱导细胞保护基因HO-1和HSP70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炎调方药物血清对离体巨噬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其他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效应,以验证炎调方治疗脓毒症的作用途径和位点。方法:培养大鼠巨噬细胞RAW 264.7,将培养后的巨噬细胞RAW 264.7分为空白对照组(RAW 264.7+培养液)、正常血清组(RAW 264.7+正常大鼠血清)、炎调方药物血清组(RAW 264.7+炎调方药物血清),每组设4个平行孔。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确定炎调方药物血清的无毒性剂量范围;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细胞HSP70、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8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HSP70、NF-κB蛋白表达,以ELISA方法检测细胞TNF-α、IL-1β、IL-8蛋白表达。结果:炎调方药物血清的无毒性浓度范围包括10%~30%,故后续实验选取20%浓度的炎调方药物血清进行。正常血清组的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正常血清组比较,炎调方药物血清组RAW 264.7细胞的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NF-κB、TNF-α、IL-1β、IL-8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炎调方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HSP70的表达,进而抑制NF-κB的活化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鼠肾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热休克蛋白HSP90α和miRNA-144的表达变化。方法用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肾蒂45min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再灌注4、8、12、24、48h组及假手术组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肾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HSP90αmRNA和miRNA-144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HSP90α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小鼠的肾组织结构及肾功能正常,再灌注组可见肾小管管腔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坏死、刷状缘消失,管腔内有管型,肾间质充血水肿,组织损伤以24h最重;肾功能指标显示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Scr、BUN水平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升高,24h达峰值(P<0.01)。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再灌注4h后HSP90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开始逐渐增强,mRNA在12h达高峰,蛋白水平在24h达高峰(P<0.01);miRNA-144在再灌注后表达降低(P<0.01)。结论 HSP90α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组织中表达增高,提示其可能参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miRNA-144可能为调控HSP90α功能的潜在miRNA。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穿心莲内酯对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应激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穿心莲内酯对HeLa细胞中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穿心莲内酯对HSP70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穿心莲内酯可诱导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增多,同时引起热休克因子1的磷酸化修饰;报告基因技术显示穿心莲内酯可增强HSP70转录活性.结论 穿心莲内酯具有抗应激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HSP7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鄂顺梅  黄运洪  陈茶  曾建明  邹江英 《广东医学》2012,33(13):1870-1872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应激作用机制。方法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穿心莲内酯对HeLa细胞中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穿心莲内酯对HSP70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穿心莲内酯可诱导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增多,同时引起热休克因子1的磷酸化修饰;报告基因技术显示穿心莲内酯可增强HSP70转录活性。结论穿心莲内酯具有抗应激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HSP7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清热复方对大鼠热休克蛋白 70(HSP70)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 70只大鼠随机分为热休克模型组、热休克加白虎汤组、热休克加黄连解毒汤组、内毒素模型组、内毒素加白虎汤组、内毒素加黄连解毒汤组和正常对照组7组,每组10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热休克模型组、内毒素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肝、肺组织进行了HSP70 mRNA表达的检测,观察清热复方白虎汤和黄连解毒汤分别对两种模型大鼠肝、肺组织 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热休克模型组、热休克加白虎汤组和热休克加黄连解毒汤组中HSP70 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热休克加白虎汤组和热休克加黄连解毒汤组均高于热休克模型组(P<0.05);内毒素模型组、内毒素加白虎汤组和内毒素加黄连解毒汤组之间的HSP70 mRNA表达以及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不同因素导致的热证状态下HSP70的基因表达不一致,清热复方可诱导热休克大鼠肝、肺组织中HSP70表达的增加,从而提高细胞的耐受力,避免细胞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情况,应用地塞米松进行干预,并探讨作用机制. 方法 44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12只)、ALI组(16只)和地塞米松(DEX)组(16只).术后6、12、18、24 h后分别处死大鼠.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肺组织HSP70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组织HSP70蛋白的表达. 结果 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肺组织HSP70 mRNA和HSP70蛋白的表达水平呈逐渐增加趋势,至术后18 h达到高峰.ALI、DEX组在各时间点的肺组织HSP70mRNA和HSP70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Sham组(P值均<0.01),DEX组在各时间点的肺组织HSP70mRNA和HSP70蛋白的表达水平又显著高于ALI组(P值分别<0.05、0.01).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HSP70mRNA和HSP70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HSP70在脓毒症ALI大鼠中的表达上调,地塞米松可能通过上调HSP70的表达改善脓毒症肺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1+190(G/C)位点基因多态性对肺癌组织中HSP70-1 mRNA及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46例肺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HSP70-1+190(G/C)位点多态性,RT-PCR法检测HSP70-1 mRNA水平,Western b1ot测...  相似文献   

10.
HSP70在香烟诱导人类气道上皮细胞黏液高分泌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香烟提取物(CSE)诱导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黏液高分泌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CSE刺激16-HBE诱导黏液蛋白基因(MUC5AC)高表达模型,给予HSP70单抗阻断HSP70生物活性;提取细胞mRNA、蛋白,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TNF-α)、HSP70及MUC5AC的表达.结果 CSE刺激后细胞MUC5AC、TNF-α、HSP70 mRNA和HSP70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未予CSE刺激)增高(P<0.05).HSP70生物作用阻断后,MUC5AC和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同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水平也降低(P<0.05).结论 CSE可诱导16-HBE细胞MUC5AC基因表达增高,是重要的气道黏液刺激因子.HSP70参与了气道黏液分泌,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TNF-α表达量,从而激活EGFR通路导致MUC5AC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