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喉痹一词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别论篇》“……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谓心主之脉,一阳谓三焦之脉也,三焦心主脉并络于喉,气热内结故为喉痹。喉痹是指咽喉红肿、闭塞、疼痛,甚则痹阻不通而言。本证临床比较常见,但妇女每逢经期即发咽肿喉痹者实为少见。余治一魏姓妇,35岁。自诉3年来每逢经期即发咽喉红肿疼痛,发热,周身不适,重则咽喉有阻塞感,呼吸或吞咽食物均感困难。经某医院诊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给予抗生  相似文献   

2.
<正> 喉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喉痹包括多种咽喉疾病.将由于内外邪毒结聚,脏腑气血失调,经脉痹阻不通所致的咽喉病,统称为喉痹.其中也包括喉痈、喉风、乳蛾、白喉、口腔等疾病在内.其范围广泛,界限混淆不清,不易于辨证治疗,也不便于对这些疾病的更进一步认识.有鉴于此,后世医家逐渐将喉痹的范围缩小.目前所称的喉痹,指狭义而言.即专指咽喉红肿疼痛,或微红干痒,吞咽不利,异物梗塞感等为主要症状的急慢性咽喉  相似文献   

3.
罗芳 《四川中医》2011,(11):46-47
为探讨喉痹之病因病机及其论治,本文就《素问·阴阳别论》中"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展开论述。笔者认为咽喉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均有联系,其中与脾胃二脏的生理关系最密切。咽通六腑而胃主之,浊阴由咽而下达,主地气,喉通五脏而脾主之,清阳自喉而上腾,主天气,故阴阳升降之枢在脾胃,而阴阳升降之要道在咽喉。喉痹之为病,总为阴阳升降失常所致,其治关键在于调理阴阳升降复常,而从脾胃立论是治疗喉痹的一个重要辩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景岳为明代杰出的医学家。他晚年所辑《景岳全书》是毕生研习经旨及临床实践的结晶。是书卷二十八之咽喉篇对咽喉病的证治,辨析精湛,见解独到,启人思路。现采摭其要,探析如次。喉痹非独火证治疗亦可温补自王冰以心主及三焦气热内结释《内经》“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始,后世医家对  相似文献   

5.
喉痹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所称喉痹,包括咽喉及口腔多种疾病,后世医家根据病证特点分别独立为喉痹、乳蛾、喉风,喉喑等疾病,不仅是一阴一阳病因病机,也包括阴阳气血虚诸多方面,并从治疗学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喉痹一名,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谓之喉痹。”历代医家都把咽喉肿痛的各种疾病中凡咽喉阻塞,吞咽不利,甚至吞咽难下者,统称为喉痹。其中慢性虚证的咽病,称之为虚火喉痹,它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咽炎,其各型的咽部症状大都相似,但常因人而异,一般有咽部不适,如异物感  相似文献   

7.
喉科急症主要包括急喉痹、急喉风、喉痈、乳蛾等疾病,起病急,病变迅速,严重者可导致气道阻塞,呼吸困难,危及生命。“一阴一阳结”是喉痹的根本病机,厥阴少阳相结为患、咽喉气机不利是导致喉科急症的重要病机。西医以抗生素、激素治疗为主,但中医针刺五输穴治疗喉科急症,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引言喉科是中医的一科,在《内经》中亦记载了一些喉科的病症,如《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又《欬论》:“心欬之状,欬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灵枢·痈疽篇》:“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从这些记载中,可见古人对咽喉病症已有一定的认识。由于有些喉症,可因内科疾病引发而成,也有些喉症,是某种痈疡发于咽喉所致;故古代医籍,往往将  相似文献   

9.
喉痹为临床常见疾病,中医所言"喉痹"有狭义、广义之分。为探讨喉痹之病因病机及其论治,本文就喉痹的基本病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展开论述,在理论探讨喉痹病机和治疗的基础上,以实例佐证。喉痹之为病,为阴阳失常所致,关键所在复其阴阳。强调临床从其基本病机辨证,收效良好,为临床治疗喉痹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咽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咽炎相当于中医学的风热喉痹,慢性咽炎相当于中医学的虚火喉痹。喉痹一名,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为之喉痹"。痹者,闭塞不通也。《喉科心法,单蛾,双蛾》又说:"凡红肿无形者为痹,有形者是蛾"。将咽炎  相似文献   

11.
阎爱民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1):1006-1006
祖国医学对于咽喉病很早就有记载 ,如远在两千年前《黄帝内经》里有“嗌肿”“喉痹”[2 ]等记载 ;汉晋隋唐以来 ,历代医书均有喉病的病因、治法方药的叙述 ;唐宋时代的太医局即有“眼耳口齿”及“口齿咽喉”的专科设立。《宋史艺文志》中载有“咽喉口齿方论五卷”。《扁鹊心法》中已载有喉痈切开手术。清代的中医喉科有了更大的发展 ,大大地丰富了中医喉科的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水平。喉痹在《内经》中早已有所记载 :“一阴一阳结 ,谓之喉痹”[1 ]。《喉科心法》指出“凡红肿无形为痹 ,有形是蛾”[1 ]。据此明确把喉痹范围缩小 ,专指咽喉部红…  相似文献   

12.
一、对咽炎的认识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医藉《内经》里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可见古人对咽喉病已有一定的认识。黄老指出:“咽喉病既是人体内在病变的局部反应,亦能影响全身。”这种整体观的学术思想,正是中医喉科学的特点。黄老认为:上腭红肿及咽关肿痛者多属肺胃积热,或感受风邪;咽后壁干痛,干甚于痛,咽关色暗红者,多属于阴虚为患;若仅吞咽不利,似有一物梗塞,咽之不下,吐之不  相似文献   

13.
从肝论治咽喉疾病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经与肺经相连,足厥阴肝经从肝分出,穿过隔肌,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两者皆循咽喉。《素问·奇病论》说:“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肝之使。”咽喉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肝气条达。《素问·诊要经终论》说:“厥阴终者,中热嗌干。”足厥阴肝经失调,则生咽喉疾病。《素问·阴阳别论篇》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阴即手厥阴心包和足厥阴肝经。《医学入门》说:  相似文献   

14.
治疗失音二则河南450004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王金榜,王彦谦,王彦苗主题词失音症/中医药疗法《内经》云:“一阴一阳谓之喉痹”。一阴者手少阴,君火心主之脉也。一阳者手少阳,相火三焦之脉也。二脉皆主脉并络于喉,气热则内结,结甚则胀,胀甚则气痹,痹甚而不通...  相似文献   

15.
孙淑兰 《河北中医》2001,23(8):595-595
慢喉痹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咽炎,是以咽喉干痛不适、异物感、紧缩感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疾病,为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治疗颇为困难,往往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根据笔者的临床体会,试将慢喉痹的辨证论治浅述如下。1 病因病机 慢喉痹多由急性喉痹、急乳蛾或外感热病治不得法转化而成或因长期受化学气体、烟酒辛辣、粉尘刺激而诱发,亦有因情感不畅,思虑过度而致者。 上述各种致病因素均可引起脏腑阴、阳、气、血亏损,不能上布咽喉,咽喉失于濡养,日久变生痰瘀,凝滞咽喉经络,发为慢喉痹。生活不节、饮食失调或热病伤津致阴津亏耗,津不…  相似文献   

16.
喉痹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进步,对喉痹的认识从广义之咽喉病统称发展到狭义之咽喉肿痛及不适症状,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咽炎,多由于外邪侵袭,邪滞于咽,或脏腑虚损,咽喉失养,或虚火上灼所致咽部红肿疼痛,或以干燥、异物感、咽痒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咽部疾病.喉痹病邪以火邪多见,涉及五脏六腑,又以肺胃为主,治疗当清利咽喉.润喉清咽合剂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院内制剂,由寒水石、竹叶、儿茶组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润喉利咽止痛之功效,主治咽干咽痛、反复口腔溃疡、干咳等肺胃热盛之喉痹,对于"虚火"喉痹亦可随症加减使用,经数十年临床验证,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医喉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历代以来较为重视。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喉科的传统特色,今就其历史作一简单回顾,并对其未来略抒管见。回顾《内经》对喉科疾病的论述据统计所涉及的条文有九十余条。如《灵枢·忧(?)无言论》说:“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指出了咽喉和肺是人体气体交换出入的场所,以及咽喉各部位的生理功能。《素问·阴阳别论》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这是对喉科  相似文献   

18.
喉痹病证琐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喉痹病证源流喉痹病名。首见于《素问·阴阳别论》等篇。一作喉痹。广义为咽喉病症的总称。《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喉痹,痹者,闭也,必肿甚,咽喉闭塞……”。但通常听说的喉痹,多指发病及病程演变不危急,咽喉红肿疼痛较轻,伴有吞咽不利,声音低哑等。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咽、喉炎相类似,为喉科常见病之一。咽喉为肺胃之门户,下与脏  相似文献   

19.
喉痹主要表现干咳,咽部红肿痛。《素问·阴阳别论》日“一阴一阳结之谓之喉痹”。五官科检查常见咽部红肿,喉底颗粒突起,喉核肿胀不明显。喉痹一证,虽临床自觉症状单一.常不引人重视,但每因外感、饮食不慎、药物治疗而加剧,较多患者疗效不佳。笔者认为应作相应的检查以明确西医诊断,中西合璧、有的放矢.才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慢性咽炎以咽部微痛感、干燥感、异物感为主要症状。多由阴津湿阻、虚火上炎 ,熏灼咽喉 ,肌膜失养 ,久之形成慢喉痹。若证属阴虚痰热互结 ,治宜清肺利咽养阴补肾 ;证属脾虚痰热互阻咽喉 ,治宜健脾渗湿 ,散结消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