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针刀疗法与针刺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小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用小针刀治疗本病 1 0 0例 ,用针刺疗法治疗本病 5 0例 ,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 小针刀疗法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为 99% ;针刺疗法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为 84%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小针刀疗法优于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予小针刀疗法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电针疗法结合手法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疗法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尹军勤  谭峥 《山西中医》2014,(12):25-26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3例采用小针刀合针刺治疗;对照组63例采用针刺治疗,均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74.6%,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55.6%,总有效率为85.7%;两组临床治愈率比较,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疗效优于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2例。结果通过临床疗效评定最终得出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2例,经过两次联合治疗,治愈61例,好转28,无效3例,总有效率96.73%。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局部封闭治疗跟痛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就诊的跟痛症患者36例,先采用小针刀剥离、松解,后进行局部封闭疗法。于治疗前、后和治疗后6个月观察临床体征变化。结果:小针刀结合局部封闭治疗跟痛症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依次为86.1%(31/36例)、8.3%(3/36例)、2.8%(1/36例)、2.8%(1/36例),总有效率97.2%(35/36)。结论:小针刀结合局部封闭是治疗跟痛症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臭氧加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就诊的骨性关节炎患者67例,先采用小针刀,后行关节腔臭氧注射并结合神经阻滞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临床体征变化。结果小针刀结合臭氧加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治愈、显效、好转、无效依次为44.8%(30/67例)、29.9%(20/67例)、13.4%(9/67例)、11.9%(8/67例),总有效率88.1%(59/67)。结论小针刀结合臭氧加神经阻滞疗法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四子散热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受累神经节段夹脊穴和阿是穴采用小针刀治疗,1次/周,术毕于颈椎两侧采用四子散热熨疗法,30min/次,隔日1次;对照组单纯采用小针刀治疗。两组均治疗4次,治疗结束后分别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愈显率为93.33%,与对照组(7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四子散热熨疗法治疗CSR疗效优于单纯小针刀治疗,能更好地改善CSR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8.
针罐结合TDP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5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罐结合TDP照射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5例用针罐结合TDP照射疗法,对照组85例只用针刺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7.06%、总有效率92.94%。对照组愈显率63.53%、总有效率90.59%。两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罐结合TDP照射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只用针刺疗法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针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新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总疗效及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0.0%、90.0%,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0.0%、70.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针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静脉点注参麦注射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牵引疗法、推拿治疗、中药热敷、中频理疗、针刺、小针刀、音乐功能锻炼等法联合治疗颈椎病.结果:临床治疗40例中,治愈12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具有协同作用,相辅相成,大大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对有效防治颈椎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颈椎牵引、推拿、拔罐及针刺等中医综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疼痛情况均有明显好转,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结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结合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松解结合前屈位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结合前屈位牵引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及体征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在症状及体征积分的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松解结合前屈位牵引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龙氏正脊疗法结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后的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龙氏正脊疗法结合小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0例(实际进入统计81例),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应用NR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治疗前后NRS疼痛评分和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统计结果为基本痊愈42例,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显效以上率达80.25%,总有效率达96.30%。结论:表明龙氏正脊疗法结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减轻其症状、改善体征,疗效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结合拔罐放血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针刺董氏奇穴之反后绝、灵骨、大白穴,结合拔罐放血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120例。结果:120例患者,治愈69例,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9.17%。结论:针刺董氏奇穴结合拔罐放血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用电针针刺治疗,观察组36例用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刮痧加针刺与单纯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将6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刮痧加针刺组(33例)和针刺组(33例)。刮痧加针刺组先进行刮痧治疗,然后进行针刺治疗,取穴C_4~C_7夹脊穴、风池、天柱、百会、肩髃、手三里、外关、后溪穴进行针刺治疗;针刺组只进行针刺治疗,刮痧每日1次,每周2次,3周为一个疗程;针刺每日1次,每周3次,3周为一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效,刮痧加针刺组总有效率为100.0%(33/33),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的81.8%(27/33,P0.05)。结论:刮痧加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且优于单纯针刺组,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定点旋转位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激惹症状的疗效;探讨此法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激惹症状的操作机理。方法筛选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与针刺组各30例。针刀组采用定点旋转位小针刀疗法,每5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5 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5、10、15 d后的症状体征评分及疼痛评分进行比较;随访患者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及疼痛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5、10、15 d后及3个月后随访时症状体征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针刺组治疗5、10 d后及3个月后随访时临床症状体征评分、VAS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5 d后两组症状体征评分、VAS评分相当(P0.05)。针刀组总有效率为96.67%,针刺组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点旋转位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激惹症状疗效显著且长期疗效稳定,操作方便、省时、廉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三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颈三针为主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颈三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颈三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是一种较佳的疗法。  相似文献   

19.
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理。方法:将1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小针刀组(80例)和传统组(80例),小针刀组采用小针刀松解治疗,传统组采用常规体针进行操作,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进行疗效对比,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小针刀组总有效率95%,传统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针刀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疗效确切,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微波、颈部肌力训练联合针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对照组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CASC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比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