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颅内损伤的CT表现及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变化。方法分析 15 2例急性颅内损伤的CT影像。结果本组颅内血肿 10 0例 ,外伤后 5 -72h内复查CT发现血肿明显增大者 2 5例 ,外伤 72h— 7dCT示血肿明显增大者 3例。脑挫裂伤 76例 (包括脑内血肿 30例 ) ,其中对冲伤 17例。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6 1例 ,其中脑沟内高密度影 49例。本组合并颅骨骨折75例。结论外伤性颅内血肿于外伤后 7d内有逐渐增大可能 ,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部分为对冲伤所致。脑沟内高密度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CT征象。大脑中线旁脑沟内高密度 ,是鉴别该处蛛网膜下腔出血与硬膜下血肿的重要CT征象。硬膜外血肿常合并相邻部位的颅骨骨折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CT分型、伴随改变和不典型表现的鉴别诊断。方法对123例SAH患者(外伤性81例,自发性42例)头颅CT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SAH分为单纯型和复合型,多累及2个脑池以上;自发性SAH多伴随脑室积血、脑积水和脑组织血肿,外伤性SAH颅内其他改变以硬膜下血肿、脑组织血肿和脑挫裂伤为主。结论认识SAH的CT表现和分型,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86例的年龄、性别、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等相关因素与外伤性脑梗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并发外伤性脑梗死8例,恢复良好5例,轻残1例,中残1例,死亡1例。结论年龄、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是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脑外伤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3-72岁,平均47岁;既往均无脑梗死病史;车祸伤26例,打击伤5例,坠落伤及跌伤各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13分;其中单纯颅骨骨折2例,颅内血肿11例,脑挫裂伤7例,颅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13例,原发性脑干损伤7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并发脑梗死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年9月-2005年12月于我科住院的脑出血患者366例,均经颅脑CT证实,男256例,女130例,年龄17-72岁;其中外伤性脑出血190例,包括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1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176例,包括丘脑出血26例,壳核出血88例,尾状核出血16例,脑叶出血38例,小脑和脑干出血各4例.  相似文献   

6.
1993年 7月~ 1998年 3月 ,我院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2 2 3例 ,其中并发胃肠出血 30例 (13.5 % )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4例 ,女 6例 ;年龄 15~ 78岁 ,平均 46 .7岁。交通事故伤 17例 ,跌伤 8例 ,坠落伤 5例。诊断均经头颅 CT检查或手术证实 ,其中单纯脑挫裂伤 4例 ,脑挫裂伤合并血肿2 0例 (其中硬膜下血肿 9例 ,硬膜外血肿 3例 ,脑内血肿 2例 ,多发性颅内血肿 6例 ) ,脑干损伤 10例 ,并发脑疝 10例 ,有合并伤 3例。 GCS评分均≤ 8分 ,其中 3~ 5分 12例 ,6~ 8分 18例。行开颅手术 1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剂量激素 (地塞…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高血压脑深部出血的血肿进行分型并探讨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外引流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血肿的CT形态特征将52例高血压脑深部出血患者的血肿分为6型:1型,血肿CT值均匀型;2型,血肿CT值不均匀型;3型,血肿周围水肿带明显型;4型,血肿巨大或不规则型;5型,血肿破入脑室型;6型,混合型。在急诊处理后,在立体定位架上行CT扫描确定靶点,1型靶点多选在血肿后缘中点,2型多选在血肿CT值较低处,3型选水肿带明显侧,4型选双或多靶点,5型选血肿及脑室,6型根据以上原则选靶点。根据靶点进行置管、血肿外引流手术。结果:5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36例(69.23%),中残11例(21.15%),重残1例(1.92%),死亡4例(7.70%)。术中无出血灶再出血,术后出血灶少量再出血3例。结论:根据高血压脑深部出血血肿分型行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外引流术,引流效果好,术中、术后病灶再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21例诊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原因及诊治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发生脑梗死的2l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硬膜下血肿并脑挫伤10例,硬膜外血肿8例,广泛脑挫伤2例,脑内血肿1例;合并多脏器损伤2例.伤后0.5~18小时就诊,术前均未发现脑梗死.哥拉斯格(GCS)评分:3分3例,4~5分和6~8分各5例.9~14分8例.入院时发生脑疝10例.其中9例单侧瞳孔散大,1例双侧瞳孔散大.在观察治疗期间迟发颅内血肿及脑挫伤、脑水肿致脑疝11例,其中突发血肿增多8例;多处脑挫伤水肿加重5例;合并腹腔脏器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各2例.本组经综合治疗,5例生活自理,4例重残,3例偏瘫;2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4例因合并整个大脑半球脑梗死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随时可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病死率极高,故临床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2002-11~2007-05收治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 ICH)患者5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8例,年龄3.5~79(平均56)岁。减速性损伤42例,加速性损伤3例,其他11例。1.2临床表现入院时GCS评分13~15分32例,9~12分18例,3~8分6例。伴有恶心呕吐35例,躁动不安11例。一侧瞳孔散大29例,双侧瞳孔散大3例,双侧巴氏征8例,去脑强直3例,偏瘫12例,合并脑脊液漏5例,合并低血压3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意识无好转或昏迷加深者5例。1.3 CT检查首次CT扫描为伤后0.5~30 h,平均15 h。其中脑挫裂伤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合并颅骨骨折1…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术中或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中或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规律、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颅脑外伤术后经CT检测或再次开颅探查证实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其与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原发伤的关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血肿发生部位与手术部位关系:邻近型4例、远隔型6例、对侧型6例;发生在幕上15例,幕下1例;硬膜外血肿8例,脑内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下伴脑内血肿2例;再次手术11例,其中良好5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2例:保守治疗5例,其中痊愈3例,中残2例.[结论]颅脑损伤术中或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与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膜或皮质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影响不同类型血肿的形成,脑血管麻痹、低氧血症等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及时CT检查和密切临床观察为其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去大骨瓣开颅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根据头颅CT显示血肿部位和血量 ,35例均采用去大骨瓣开颅 ,经侧裂入路或经皮质入路显微手术方法 ,清除脑内血肿。结果 术后 2 4h~ 3d复查头颅CT ,示血肿清除及无脑挫裂伤 ;随访 30例 5~ 2 0个月 ,按ADL分级 ,Ⅰ级 6例 ,Ⅱ级 10例 ,Ⅲ级 12例 ,Ⅳ级 5例 ,Ⅴ级死亡 2例。恢复良好率 (达Ⅲ级以上 )占 80 %。结论 去大骨瓣开颅超早期显微手术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脑重要功能无附加损伤 ,能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CT与MRA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结果 ,探讨CT及 (或 )MRA在诊断SAH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2 8例SAH患者进行CT检查 ,其中 4 5例同时进行了MRA检查。结果  12 8例SAH中治愈 2 3例 ,好转 85例 ,无变化 2例 ,死亡 18例。CT显示其中 6 0例属局限性SAH ,5 6例属广泛性SAH ,另 12例CT未见明显异常者经腰穿证实为SAH。同时有 76例合并其他CT表现 ,其中脑积水2 3例 ,脑内血肿 19例 ,脑室积血 18例 ,脑梗死 16例。MRA显示 :颅内动脉瘤 5例 ,高血压动脉硬化 12例 ,脑血管痉挛 4例 ,颅内动静脉畸形 1例 ,烟雾病 1例 ,原因不明 2 2例。结论 CT和MRA可作为SAH诊断、判断预后及病因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1例外伤性基底节出血的CT与MRI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1例外伤性基底节出血的临床、CT和MRI资料,所有病例在伤后马上作CT平扫,在1~3d内作MRI平扫,其中12例加做弥散功能成像(DWI)检查。并对所有病例的CT与MRI表现作回顾性总结。结果发现单纯基底节出血8例;复合性基底节出血13例,合并硬膜下血肿6例,硬膜外血肿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其他部位脑挫裂伤6例,颅骨骨折4例。21例26个基底节出血灶,其中有11例14个出血灶在苍白球部位,首次CT检查与苍白球钙化无法区别,经MRI检查证实为出血。MRI检查多发现脑挫裂伤灶5个,脑白质剪切伤灶4个。结论CT与MRI结合检查,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诊断外伤性基底节出血及其合并症,对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 1995年 2月~ 1999年 8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 5 2 8例 ,其中 5 6例诊断为术后继发脑梗死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 ,男 3 2例 ,女 2 4例 ;年龄 17~ 73岁 ,平均 42 6岁。1 2 颅脑损伤性质及部位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 2 2例 ,一侧颞叶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 2 0例 ,广泛重型脑挫裂伤 8例 ,对冲伤 6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者 18例 ,颅内血肿量 >5 0ml10例 ,血肿破入脑室 5例。1 3 术前意识状态及瞳孔 嗜睡 10例 ,浅昏迷 16例 ,中度昏迷 2 0例 ,深昏迷 10例。GCS计分 13~ 15分 12例、9~ 12分 3 0…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颅内血肿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对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患者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恢复良好5例,轻残1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 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肿胀、脑组织缺血缺氧、长时间脑疝、术中过度牵拉造成严重脑挫裂伤、呼吸道不通畅及手术体位不当等是各种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清除颅内血肿,缓慢降低颅内压,术中过度通气,使用脱水剂,适当控制血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正确的手术体位等是防止血肿清除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对冲性颅脑损伤所致的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合并对冲部位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的临床救治方法,提高此类病人的疗效及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7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54例对冲性颅脑损伤病例资料,按照影像学CT片进行分类,其中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与对冲部位硬膜下、脑内血肿量均较少,中线居中5例(I型);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为主13例(Ⅱ型);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量与对冲部位血肿量相似11例(Ⅲ型);对冲部位血肿量为主25例(Ⅳ型)。对不同类型的病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结果按GOS评分,预后良好32例,中残15例,重残5例,死亡2例。结论通过按CT片对颅内血肿进行分类,选择不同的救治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院1996年6月~1998年9月共收治颅脑损伤后脑梗塞15例,现就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16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13~72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车祸9例,坠落伤3例,打击伤2例,跌伤1例。伤后表现:呕吐12例,脑膜刺激征阳性11例,昏迷及偏瘫各7例,瞳孔改变5例,癫痛发作2例,去大脑强直1树。入院时GCS评分:>12分2例,8~12分7例,<8分6例。入院首次头颅CT检查:颅内血肿7例,其中混合性血肿1例,硬膜下血肿3例,硬膜外血肿1例,脑内血肿2例;脑挫裂伤4例,脑内血肿伴脑挫裂伤3例,脑干损伤1例。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首次CT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的适应证和方法。方法 选择经颅脑CT检查确诊的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开颅术后迟发性脑内血肿惠者86例,以术前颅脑CT片为依据,进行术前规划。确立入颅点、置管方向及深度、引流管颅内段相应部位加开侧孔的数目。在病床边于局部麻醉下以快速颅锥钻孔,置引流管于血肿腔内,持续外引流,并向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术后CT复查。结果 微创操作均于15~25min完成。5d复查CT血肿明显减少(〉85%)38例,基本或完全消失48例。痊愈59例,轻残13例,中残9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5.81%。无颅内感染发生。结论 对某些外伤性脑内血肿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操作得法,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四叶式畸形(CQAV)的价值及瓣叶分型对主动脉瓣瓣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CQAV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50例,同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4例,主动脉造影术1例,手术5例。重点观察CQAV瓣叶的形态、大小、厚度、回声强度、附着点、启闭形态、冠状动脉起源以及血流动力学等。根据Jagannath对瓣叶分型(Ⅰ~Ⅳ型),并按瓣叶是否相等分为瓣叶等大组(即Ⅰ型)与瓣叶不等大组(即Ⅱ、Ⅲ型或Ⅳ型)。结果 (1)分型:Ⅰ型25例(50%),Ⅱ型10例(20%),Ⅲ型7例(14%),Ⅳ型2例(4%)。(2)瓣膜功能:主动脉瓣反流46例(92%),主动脉瓣反流合并狭窄7例,瓣膜功能正常4例。瓣膜反流程度与瓣叶是否等大有关,且随年龄增长,反流增多,以40~60岁多见。(3)约10%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诊断CQAV并提供瓣膜的详细情况,瓣叶分型及瓣膜功能的评价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诊断外伤性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莎车县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76例外伤性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CT影像检查,分析CT影像结果。结果:76例患者的CT影像检查结果显示,单侧血肿者46例,双侧血肿者30例。其中,22例患者为脑挫裂伤后引发脑内血肿,并伴有小脑幕急性硬膜下血肿;7例患者为大脑镰及小脑幕血肿,且合并颅脑凸面硬膜下血肿;12例患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伴有大脑镰及小脑幕血肿;13例为大脑镰及小脑幕血肿;11例为单纯小脑幕血肿;11例为单纯大脑镰血肿。CT影像可见有小脑幕硬膜下血肿,形状为片状或新月形,显示条索状、条带状高密度影。通过CT影像检查确诊者71例,诊断准确率为93.42%。结论:CT影像检查外伤性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临床可用于鉴别大脑镰及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