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评估能谱CT冠状动脉造影中不同keV水平单能量图像的客观质量控制参数,确定最佳单能量图像。方法采用能谱CT机对100例受检者进行能谱CT冠状动脉造影,并分为正常组50例,病变组50例。对40~140keV间隔5keV的21组单能量图像噪声(Noise)进行测量,计算正常组和病变组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的SNR和CNR及病变组中242个斑块的CN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评估冠状动脉(LAD、LCx、RCA的近、中、远段)图像的Noise、SNR及CNR。结果单能量图像Noise下降趋势的分界值在60keV,正常组、病变组血管的SNR、CNR值均在40~70keV水平明显高于其他keV水平。60keV水平单能量图像的SNR、CNR值在正常组与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正常组和病变组,60~70keV水平的单能量图像能够获得较高的SNR、CNR和较低的图像Noise,可作为能谱CT冠状动脉造影的最佳单能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能谱腹部增强CT单能量重建对肠系膜动脉图像质量提升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22年2月—5月收治的腹部增强CT扫描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进行能谱增强CT扫描,B组采用常规增强CT扫描,扫描完成后进行图像重建。分别测量各组肠系膜上动脉CT值以及同层面竖脊肌SD值,并计算肠系膜上动脉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结果:最佳单能量为60 keV。60 keV的肠系膜上动脉的CT值、SNR、CN均显著高于120 kVp-like混合能量以及常规非能谱混合能量(P <0.05)。2名诊断医师主观的评分与客观评价保持一致,60 keV主观评分显著高于120 kVp-like混合能量和常规非能谱混合能量(P<0.05)。结论:能谱CT最佳单能量(60 keV)图像质量高于120 kVp-like混合能量以及常规非能谱混合能量,有利于提升肠系膜上动脉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能谱CT单能图像改善胰腺血管网显示的能力。方法 将47例非胰腺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能谱CT组(27例)和VCT扫描组(20例)。由1名观察者测量11组能谱CT单能图像(40~140 keV,间隔10 keV)及1组VCT混合能量图像的噪声、CNR、信号强度比(SIR)、SNR值,并行VR、MIP重建;2名观察者独立盲法观察,以5分法评价显示胰腺血管网的能力。结果 能谱CT 50~70 keV图像胰腺血管网评分明显高于40 keV、80~140 keV(P均<0.05);2名观察者对各组单能图像评分的一致性为一般或良(0.403~0.843)。70 keV组图像噪声明显低于40~60 keV组(P<0.05)。能谱CT 70 keV图像胰腺血管网评分明显优于120 kVp图像(P<0.05);在噪声、扫描剂量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与120 kVp图像比较,CT 70keV胃十二指肠动脉CT值、CNR、SIR、SNR分别提高了29.06%、58.07%、22.22%、31.28%。结论 与混合能量CT相比,能谱CT单能图像能更好地显示胰腺血管网。  相似文献   

4.
应用低管电压能谱CT成像降低肾动脉CTA对比剂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低管电压宝石CT能谱成像(GSI)降低肾动脉CTA对比剂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怀疑肾血管源性高血压患者行肾动脉CTA,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3例,应用常规扫描模式,管电压120kVp,对比剂剂量为1ml/kg体质量;GSI组25例,应用GSI扫描,对比剂剂量为0.5ml/kg体质量。重建GSI组数据,得到101组(40~140keV)单能量图像,从中选出腹主动脉与竖脊肌之间具有最佳CNR的单能量图像;对GSI组最佳单能量图像和常规组图像进行MIP、VR和CPR等后处理,分别在原始图像上测量具有最佳CNR的单能量图像和常规组混合能量图像中双侧肾动脉的CT值、噪声和CNR,并以5分法比较两组重建图像的图像质量,记录并比较两组成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GSI组内,(51±1)keV单能图像具有最佳CNR,与70keV图像相比CNR提高了72.00%(P=0.001)。GSI组中最佳CNR单能量图像的肾动脉的平均CT值(466.45±109.93)HU高于常规组的(317.32±49.93)HU(P<0.001),CNR(14.31±4.70)和主观评分(4.75±0.30)与常规组中混合能量图像[CNR:(17.07±9.60),主观评分:(4.64±0.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2、0.11)。GSI组的DLP(333.44±19.35)与常规组(340.08±127.06)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81)。结论51keV能谱CTA可降低对比剂用量,提高CT值,并维持与常规CTA相同的图像质量,可在具有潜在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
超声对主动脉瓣钙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钙化(AV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明确AVC能否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方法对214例AVC患者及182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无AVC对照者的颈动脉进行了检测。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AVC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1);②AVC组患者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IMT明显增厚(P<0.05);③AVC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4.39%对18.13%,P=0.000);④AVC组颈动脉狭窄程度≥20%、≥40%、≥60%及双侧颈动脉狭窄程度≥20%、≥40%、≥60%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AVC组无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1.50%对42.86%,P=0.000);⑤AVC组患者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I(P<0.01)和RI(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VC是颈动脉狭窄≥40%惟一有意义的预测因子(P=0.004)。结论:AV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对AVC的检测,能够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及其程度,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有AVC的患者应常规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提高甲状腺结节图像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临床资料,术前均行颈部能谱CT双期增强扫描,对比静、动脉期最佳单能量(Opti keV)和70keV单能量的图像,并分析比较其图像噪声(SD)、对比噪声比(CNR)及主观评价。结果:Opti keV成像中静、动脉期图像中微钙化、残圈征、完整强化环及边界显示率均高于70keV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ti keV成像中静、动脉期主观评分、SD均高于70keV成像,CNR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采用能谱CT最佳单能成像可提高图像质量,清晰显示结节细节征象,提高图像的主观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技术提高髂静脉MSCTV血管成像质量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髂静脉MSCTV血管成像的患者,对患者进行50keV单能量、70keV单能量和混合能量扫描并进行图像重建,分析不同造影条件下成像质量的差异。结果:50 keV单能量成像的CT值、图像噪声、CNR值均高于70 keV单能量成像和混合能量(P0.05)。而70 keV单能量成像的图像噪声低于混合能量,CNR高于混合能量(P0.05),两组CT值无差异(P0.05)。2名影像医师以5分制、双盲法主观评价图像质量,两组医师的50 keV单能量成像评价高于70 keV单能量成像和混合能量(P0.05)。而70 keV单能量成像和混合能量间无差异(P0.05)。结论:利用能谱CT单能量技术在间接法髂静脉MSCTV检查的过程中更有利于提高髂静脉的CT值,提升背景组织和髂静脉之间的对比度,明显改善髂静脉的成像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二尖瓣环钙化(MA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探讨MAC能否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对156例MAC患者(其中55例为重度MAC患者)及118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无MAC对照者的颈动脉进行了检测。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MAC组及重度MAC组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P〈0.05);②MAC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颈动脉狭窄≥20%、≥40%及双侧颈动脉狭窄≥40%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MAC组上述指标的改变更为显著(P〈0.01)。此外,重度MAC组颈动脉狭窄≥60%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MAC组及重度MAc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④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表明:MAC是颈动脉狭窄≥40%最有意义的预测因子(P〈0.01)。结论 MA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对MAC的检测,能够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及其程度,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有二尖瓣环钙化的患者应常规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定量评价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的单能量图像质量。方法 对31例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获得低能量(100 kV)、混合能量及各水平单能量图像。测量肺动脉CT值和噪声标准差(SD),计算SNR、CNR,获得SNR和CNR高峰时单能量范围,比较不同水平单能量图像与低能量图像、混合能量图像间肺动脉CT值、SD、SNR及CNR的差异。结果 40~190单能量keV图像中,70~80 keV单能量图像SNR和CNR较高,74 keV图像中二者达峰值。比较70 keV、80 keV和74 keV单能量图像与低能量及混合能量图像差异,70 keV图像与低能量图像肺动脉CT值高于其他各图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能量图像SD值最高,其次为70 keV图像,80 keV图像SD值最低;各图像C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74 keV和80 keV图像SNR值均高于低能量图像(P均<0.05)。结论 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中,70~80 keV单能量图像质量与低能及混合能量图像相当,74 keV为本研究条件下的最佳单能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颅脑CT平扫能谱成像时的最佳单能量水平,以最大限度减少图像噪声和线束硬化伪影(beam-hardening artifacts,BHAs)。方法:观察80例接受宝石能谱CT(Discovery CT750 HD)能谱扫描的患者。1次能谱扫描重建6组CT图像,即1组传统140 kVp混合能量图像和5组单能量图像(80、75、70、65和60 keV),测量并比较混合能量与单能量图像在颅脑的背景噪声(放射冠)及4个不同解剖部位(延髓、小脑、脑桥和额叶下部)的BHAs。结果:70 keV和65 keV图像的背景噪声低于140 kVp图像的背景噪声(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诊断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于本院行常规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120例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CEUS)以及弹性成像(E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根据斑块稳定性分为不稳定斑块组(64例)和稳定斑块组(56例)。比较两组之间不同超声检查特征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常规超声、CEUS以及EI单独或联合诊断不稳定斑块的效能。结果:不稳定斑块组的重度狭窄和完全闭塞、表面不规则、有钙化结节以及低回声区、强化程度(Ⅲ、Ⅳ级)人数占比以及斑块厚度、弹性评分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的应变率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P<0.05)。常规超声、CEUS、EI三者联合诊断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不稳定斑块的曲线下面积均高于上述检查方式单独应用。结论:多模态超声对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该疾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以宝石能谱成像(GSI)不同噪声指数(NI)及不同浓度对比剂对超重[24 kg/m2≤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或肥胖(BMI≥28 kg/m2)患者行肝脏CT血管造影(CTA)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筛选最佳参数组合。方法 将90例超重或肥胖患者随机分为A、B、C组3组,每组30例;以GSI行肝脏CTA,分别设置NI为7、11及15,对比剂浓度分别为370、350及320 mgI/ml。根据各组原始图像重建40~60 keV(间隔5 keV)单能量图像,分析各组内不同单能量图中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的CT值、噪声[标准差(SD)]、对比度噪声比(CNR)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结果;比较最佳单能量图所见各参数组间差异,计算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和碘摄入量。结果 各组40~60 keV单能量图像中,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CT值及SD值均随keV增加而降低(P均<0.001);40 keV单能量图像中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CNR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50~60 keV(P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能谱CT血管成像(CTA)区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可行性,并分析斑块类型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对60例经超声检出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行头颈部能谱CTA和颅脑MRI。分别测量斑块、脂肪、肌肉和骨骼组织的CT值及有效原子序数,获得40~140 keV单能量图像平均CT值的特征能谱曲线,计算能谱曲线斜率。根据MRI结果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脑梗死;根据能谱CTA结果将斑块分为脂质斑块、脂质核心为主的混合斑块、纤维成分为主的混合斑块、纤维斑块及钙化斑块,将脂质斑块和脂质/纤维混合斑块归为不稳定斑块,纤维斑块和钙化斑块归为稳定斑块。比较各斑块的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差异;计算存在各类型斑块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109个斑块,包括21个脂质斑块、11个脂质核心为主混合斑块、30个纤维成分为主混合斑块、15个纤维斑块及32个钙化斑块。各斑块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 494.83、2 108.74,P均<0.01)。19例存在脂质斑块,11例见脂质核心为主混合斑块,19例存在纤维成分为主混合斑块,10例见纤维斑块,20例见钙化斑块。MRI于各类型斑块患者中分别检出13例、6例、7例、2例及1例脑梗死,相应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68.42%(13/19)、54.55%(6/11)、36.84%(7/19)、11.11%(1/9)及0(0/20);60例总体脑梗死发生率为45.00%(27/60),其中存在不稳定斑块和稳定斑块患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53.06%(26/49)和3.33%(1/30)。结论 能谱CTA可用于细化分析颈动脉斑块成分及类型。斑块脂质成分越多,稳定性越差,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102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62例),对照组(40例)。冠心病依据冠脉造影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结果对照组颈动脉超声未见狭窄,5例(12.5%)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收缩期颈内动脉血流速(IC)/颈总动脉血流速(CC)〈0.8。冠心病组颈动脉超声1例(1.6%),左颈总动脉完全闭塞,其余未见狭窄;53例(85.5%)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收缩期颈内动脉血流速(IC)/颈总动脉血流速(CC)〉0.8,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但多普勒检测两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FVS)无显著差异。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硬化情况。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具有相同的致病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之间呈线性正相关,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更是被列为冠心病等危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选择CT能谱成像的最佳单能量水平,以最小化对比剂所致的线束硬化伪影(BHA)和图像噪声。方法 9支含有不同浓度碘溶液(浓度分别为100.0、50.0、30.0、20.0、10.0、5.0、2.0、0.7、0.4 mg/ml)的硬塑料试管,将浓度最高者置于塑料体模的中心,将其余8支按浓度梯度依次等距环形排列于体模周边。分别采用常规120 kVp混合能量模式和能谱(GSI)模式进行扫描,共获得1组120 kVp混合能量和21组单能量图像。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4分量表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目测评分,测量并比较图像内指定区域(硬化伪影最明显处)的噪声值(以SD值表示)及BHA。选取噪声及BHA最低、图像主观评分最高的单能量图像,与常规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选定组间数据差异。结果 21组单能量图像中,85 keV和90 keV图像的主观评分最高,图像噪声及BHA最低。与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比较,上述两组单能量图像噪声分别降低了约82.5%和82.0%(P均<0.001),BHA分别降低了约96.1%和95.7%(P均<0.001),主观评分提高了1倍。但85 keV及90 keV两组单能量图像间噪声和BH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0.817)。结论 与传统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相比,CT能谱成像能够提供一系列单能量图像,其中85 keV和90 keV最佳单能量图像能够显著降低图像噪声和对比剂产生的线束BHA,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对比剂用量CTPA的能谱最佳单能量水平。方法:前瞻性收集临床拟诊肺动脉栓塞并行能谱扫描模式(GSI)低对比剂用量(25ml)患者30例。扫描条件为:扫描协议为GSI-36:260mA,对比剂用量25ml(350mgI/ml,4. 0ml/s),小剂量(8ml)团注测试法监测。扫描完成后采用自适应统计迭代算法(ASiR:50%)将图像重建为层厚为1. 25mm的60-80keV(间隔5keV) 5组单能量图像。分别测量5组单能量图像的主肺动脉(MPA)、右肺动脉(RPA)、左肺动脉(LPA)、右下肺动脉(RLPA)及左下肺动脉(LLPA)的CT值和SD值以及同层面背部肌肉的CT值,计算SNR及CNR并用于分析比较。由两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5级评分法对5组图像进行主观评价。采用SPSS 19. 0统计学软件分析上述数据,以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组单能量图像中各肺动脉的CT值随能量升高而降低,60keV-70keV单能量图像的肺动脉平均CT均大于300HU。65keV单能量图像的平均SNR及CNR最高,平均SD最低,与60keV和70keV图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两名放射科医师对65keV图像评分最高,但与60keV和70keV图像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能谱扫描模式低对比剂用量肺动脉造影中,65KeV图像平均SNR及CNR最高,平均噪声较最低,以及最高的主观评分,可作为低对比剂用量CTPA中的最佳单能量图像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能谱CT结肠成像提高小于10 mm结肠息肉检出率的有效性,并找到显示结肠息肉最佳的单能量图像。材料和方法:两段离体猪结肠通过结扎黏膜法分别获得连续的模拟息肉,第一段结肠内含有直径1~5 mm息肉20枚,第二段结肠含有1~10 mm息肉20枚。第一段结肠使用64排单源宝石能谱CT在40~140 keV范围内扫描,提取45、60、75、90、105、120和135 keV单能量图像数据,再使用普通64排多螺旋CT图像在同等条件扫描作为对照;第二段使用64排单源能谱CT结肠在三种固定辐射剂量(17.77 mGy、25.53 mGy和32.52 mGy)下分别进行45、60、75、90、105、120和135 keV单能量能谱CT扫描;各组图像经后处理获得CT仿真内窥镜、多平面重建和虚拟分割图像。对每组图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价,记录并比较每组图像中的息肉检出率以及平均对比噪声比。结果:结肠息肉离体模型研究显示应用单能量能谱CT对结肠息肉检出率略高于常规64排螺旋CT(P>0.05);75 keV单能量图像显示结肠息肉的对比噪声比最高(P<0.05)。结论:能谱CT结肠成像可轻度提高小结肠息肉(≤5 mm)的检出率,显示结肠息肉的最佳单能谱图像为75 keV图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早期诊断颅内颈内动脉系统远端阻塞性病变。方法:对三组(正常组、无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共120例患者行超声检查颈动脉,观察动脉硬化情况,记录血流值。对三组同侧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血流收缩期血流速度比值(ICA/CCA)进行统计学F检验。结果:正常组、无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IcA/CCA比值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与无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ICA/CCA比值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侧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血流收缩期血流速度比值(ICA/CCA)有助于早期诊断颅内颈内动脉系统远端阻塞性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同源动态能谱CT和MSCT在脊柱扫描中的差异。方法将脊柱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组两组,每组25例。A组采用同源双电压(80、140kVp)动态扫描,FBP重建单能量图像,记录图像噪声-能级曲线、椎体CNR随能量变化曲线,得出最低图像噪声值及最高CNR值的最佳能级,测量图像噪声及椎体CNR。B组常规MSCT扫描,FBP图像重建。比较两组辐射剂量、图像噪声和椎体CNR。结果 A组最佳能级为70keV,图像噪声为(16.12±1.48)HU,较B组(53.95±4.97)HU明显降低(t=3.25,P<0.05);CNR为5.89±0.46,是B组(1.67±0.15)的3.5倍(t=5.43,P<0.05);容积CT剂量指数为(7.64±0.71)mGy,较B组的(16.34±1.24)mGy降低了53%(t=15.62,P<0.05)。结论同源动态能谱CT脊柱成像较常规MSCT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降低图像噪声,提高椎体CNR,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阿昔莫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117例高脂血症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并随机分为三组:辛伐他汀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辛伐他汀40mg,每晚1次;阿昔莫司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昔莫司,250mg,每天2次;联合治疗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昔莫司,每天2次,辛伐他汀40mg,每晚1次。患者均连续服药6个月,并均于服药前和服药后第6个月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血脂水平。【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较血脂下降、颈动脉斑块消退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联合用药组血脂变化、颈动脉斑块消退治疗后最为明显,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昔莫司能够更有效地消退颈动脉斑块,其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辛伐他汀或阿昔莫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